共6872,分459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其它辭典
李久李閏( 雍鄉(xiāng)侯 )李固(字 子堅 )李茲(字 季公 )李基(字 憲公 )李進(jìn)李膺(字 元禮 )李休(字 子材 )李云(字 行祖 )張芝(字 李張 )李歷(字 季子 )李子云李孟元李敏李文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遼東人。安帝時張伯路起事于青州,永初五年敗至遼東,為久等所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人。安帝時小黃門。與帝乳母王圣謀誅鄧氏及平原王。封雍鄉(xiāng)侯,遷中常侍。后參予枉殺楊震、廢太子劉保為濟(jì)陰王等事。北鄉(xiāng)侯死,為孫程等所逼,擁立濟(jì)陰王,是為順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4—147
【介紹】:
東漢漢中南鄭人,字子堅。李合子。少好學(xué),博覽典籍,知名京師。順帝陽嘉二年,公卿舉以對策,直陳外戚、宦官擅權(quán)之弊。拜議郎。永和年間任荊州刺史、泰山太守,招撫境內(nèi)起事農(nóng)民。歷任將作大匠、大司農(nóng)。沖帝即位,遷太尉,與大將軍梁冀共參錄尚書事。質(zhì)帝為梁冀毒死,力主立清河王劉蒜,反對梁冀立桓帝,以此黜免?;傅劢ê驮辏瑒⑽?、劉鮪謀立劉蒜為帝,事敗,被梁冀所誣,下獄死。
全后漢文·卷四十八固,字子堅,合子。五察孝廉,益州再舉茂才,五府連辟,皆不應(yīng)。陽嘉二年,舉敦樸士,對策第一,拜議郎,出為廣漢雒令,不到官。梁商請為從事中郎。永和中,拜荊州刺史,徙太山太守,入為將作大匠。漢安初,遷大司農(nóng)。沖帝即位,代趙峻為太尉,參錄尚書事。后議立清河王蒜,忤梁冀指,免。建和元年,下獄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47
【介紹】:
東漢漢中南鄭人,字季公。李固子。固遇害,茲與兄基皆被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47
【介紹】:
東漢漢中南鄭人,字憲公。李固子。與弟茲并為長史。聞固被誣策免,并棄官亡歸。固遇害,詔下郡殺其二子。乃托服藥死,具棺器,欲因出逃,驗實(shí),皆被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人。為武陵太守,順帝永和二年,擊破荊蠻。在郡九年,簡選良吏,得其情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0—169
【介紹】:
東漢潁川襄城人,字元禮。初舉孝廉,歷任青州刺史,漁陽、蜀郡太守,轉(zhuǎn)護(hù)烏桓校尉。后為河南尹,與太學(xué)生郭泰等交游,反對宦官專權(quán),聲名甚高,有“天下楷模李元禮”之譽(yù),士人以與其結(jié)交為“登龍門”?;傅蹠r為司隸校尉。張讓弟朔為野王令,貪殘無道,聞膺威嚴(yán),匿于京師合柱中,膺破柱取朔殺之,諸黃門常侍皆鞠躬屏氣,不敢出言。延熹九年,被宦官誣為結(jié)黨,下獄,釋后復(fù)遭禁錮。靈帝初,大將軍竇武引以為長樂少府。與陳蕃謀誅宦官,事敗,免官。黨錮再起,下獄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7
【介紹】:
東漢南陽宛人,字子材。王莽稱帝,休即退隱不仕,在家博覽典籍。后學(xué)所不覽者為之剖析,無不明晰。朝臣優(yōu)禮請者,皆不就?;傅塾缐廴曜溆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0
【介紹】:
東漢清河甘陵人,字行祖。初舉孝廉,再遷白馬令?;傅蹠r中常侍單超等以誅梁冀功封列侯,專朝政。又外戚封賞甚盛。上書謂:“官位錯亂,小人諂進(jìn),財貨公行,政化日損。”觸帝怒,下獄死。
全后漢文·卷六十六云,字行祖,甘陵人?;傅蹠r,舉孝廉,再遷白馬令。延熹二年,以上書死獄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安定人,字李張。張叔明妹。年十四適同郡陳仲。期年而寡,守節(jié)不嫁。新莽末,兄從軍,芝與二嫂同沒于賊??质苋?,皆以刀自刺。二嫂死而芝獨(dú)不死。后得歸。卒年九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漢中南鄭人,字季子。李合從子。清白有節(jié),博學(xué),好方術(shù),廣交游,與鄭玄、陳紀(jì)等相善。為新城長,無為以治。官至奉車都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平原人。與逢萌、徐房、王君公相友善,曉陰陽,養(yǎng)徒千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人。習(xí)《易經(jīng)》、《論語》,略舉大義,為人恭順。與從弟李就同宅居。就有痼疾,不事生產(chǎn),孟元推所有田園悉以歸就,無吝色,夫婦則紡織自給。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遼東襄平人。仕為河內(nèi)太守,有聲名。遼東太守公孫度為政殘苛,恐為所徵召,乃浮海去,不知所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漢中南鄭人。李固女,趙伯英妻。固被誣策罷,知不免禍,乃遣三子歸鄉(xiāng)里。文姬密與二兄謀,匿其弟李燮,托父門生攜入徐州界。后二兄受害,而燮得免。
全后漢文·卷九十六文姬,南鄭人,趙瑛妻,太尉李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