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871,分459頁顯示
上一頁 124 125 126 127 128 130 131 132 133 下一頁
其它辭典
李華(字 君儀 )李宗福李堯言李平一李恕李戒李昭遠(yuǎn)(字 復(fù)之 )李總福李綬李從道李先李孝純李慎言(字 希古 而改 )李昭逢李正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44—1129
【介紹】:
宋江寧府溧陽人,字君儀。父沒,居喪毀瘠。侍母疾,衣不解帶十余年。有田十余頃,谷貴,平價以糶,食其一方。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七八二李宗福,神宗時人,熙寧末為廣南東路提點(diǎn)刑獄、司封郎中。
人物簡介
簡介熙寧四年(1071)任荊湖北路提點(diǎn)刑獄公事。熙寧七年(1074)任廣南西路轉(zhuǎn)運(yùn)副使。熙寧八年(1075)任廣南西路轉(zhuǎn)運(yùn)使。熙寧十年(1077)8月降為屯田郎兼廬州鹽礬務(wù)。
人物簡介
簡介熙寧六年(1073)任京東路轉(zhuǎn)運(yùn)判官。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六三三李戒,神宗時成都(今四川成都)進(jìn)士。熙寧初曾投書求見司馬光、韓絳,獻(xiàn)雇役之法。其后韓絳言之于王安石,安石然之,雇役之議自此起,而時戒已得心疾,罷舉歸成都。見《涑水記聞》卷一五。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五三三李昭遠(yuǎn),熙寧七年為律學(xué)教授,見《宋會要輯稿》崇儒三之九。按《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六九、《莆陽比事》卷六、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四七載有李昭遠(yuǎn),字復(fù)之,莆陽(今福建莆田)人,嘉祐八年進(jìn)士。熙寧八年,官大理寺丞,充斷官,以忤呂惠卿出知江州,有治聲。未知是否一人。
人物簡介
簡介熙寧七年(1074)任廣南東路提點(diǎn)刑獄公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五二八李綬,皇祐二年為西京左藏庫副使。嘉祐二年河北地震,與呂景初同為河北體量安撫使。熙寧三年,以皇城使、端州團(tuán)練使知恩州,遷樞密副都承旨,用士人自綬始。五年,轉(zhuǎn)西上閤門使、知代州。元祐間,累官嘉州防御使、隰州防御使。元祐七年,罷副都承旨。八年,致仕。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六九、一八五、二一五、二三六、三九三、四七○、四八三,《宋會要輯稿》職官二之二九。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五二八李先,神宗時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人物簡介
簡介熙寧五年(1072)任京西北路提點(diǎn)刑獄公事。熙寧十年(1077)任河?xùn)|路提舉常平等事。
人物簡介
全宋詩李慎言,字希古,海州(今江蘇連云港)人。曾為趙今畤師。事見《侯鯖錄》卷二。今錄詩三首。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全唐詩》收《水殿拋球曲二首》,列為世次爵里無考作者。按李謹(jǐn)言,應(yīng)作李慎言,洪邁避宋孝宗諱而改。李慎言,字希古,海州(今江蘇連云港)士人。北宋仁宗、神宗間在世。趙令畤少年時,曾從其學(xué)。今存詩3首,傳為其夢中見宮妓拋球而吟。事跡見《侯鯖錄》卷二、《夢溪筆談》卷五?!?a target='_blank'>全唐詩》收作唐人,系襲洪邁《萬首唐人絕句》卷六九,然《唐音癸簽》卷三一已言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