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871,分459頁顯示  上一頁  107  108  109  110  111  113  114  115  116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李咨(仲詢、仲謀 憲成 )
李孜
李德明( 阿移 西平王 光圣皇帝 廟號 太宗 )
李測
李直己
李裕
李隱
李元清
李少和
李恪
李昉
李余懿
李夷庚(坦之 )
李湘
李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82—1036 【介紹】: 宋臨江軍新喻人,字仲詢,一作仲謀。真宗景德二年進士。歷大理評事、右正言、知制誥。仁宗時進右諫議大夫,奏請變茶法。既行而商人失厚利,怨謗大起,出知洪州。未幾,奪職。景祐初,歷官戶部侍郎、知樞密院事。專務(wù)革濫賞,抑僥幸,人以為稱職。卒謚憲成。
全宋詩
李咨(九八二~一○三六),字仲詢,新喻(今江西新余)人。真宗景德二年(一○○五)進士。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權(quán)三司使。仁宗天圣三年(一○二五)以樞密直學士知洪州,坐三司變茶法落職。景祐二年(一○三五)知樞密院事。三年卒,年五十五。贈右仆射,謚憲成。有《李咨集》二十卷(《宋史·藝文志》),已佚?!?a target='_blank'>隆平集》卷一○、《宋史》卷二九二有傳。
全宋文·卷三二九
李咨(九八二——一○三六),字仲詢,新喻(今江西新余)人,景德二年進士及第,除大理評事,通判舒州,召試中書,為太子中允,直集賢院。歷三司、開封府判官,出為淮南轉(zhuǎn)運副使,徙江東轉(zhuǎn)運副使,為度支判官,擢知制誥,翰林學士。仁宗即位,權(quán)三司使,拜右諫議大夫,知洪州、杭州、永興軍。景祐元年拜樞密副使,遷戶部侍郎、知院事,務(wù)革濫賞、抑僥倖,人以為稱職。景祐三年卒,年五十五。見《東都事略》卷五五,《宋史》卷二九二本傳。

人物簡介

簡介
潮陽縣主簿兼令尉,大中祥符五年間在世,有《和金城山詩》刻于潮州金城山南麓。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82—1032 【介紹】: 宋黨項人,即趙德明,小字阿移。李繼遷子。嗣位后對宋、遼保持和好關(guān)系。宋真宗景德元年奉表附宋,封西平王。大中祥符三年(遼統(tǒng)和二十八年),又受遼冊為夏國王。筑興州城為都,逐步兼并河西走廊,奠定西夏立國基礎(chǔ)。在位二十七年卒。西夏建國,追謚光圣皇帝,廟號太宗。
李測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大中祥符四年(1011)任復州知州。
李直己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大中祥符二年(1009)任麟州知州。
李裕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大中祥符三年(1010)任荊門軍知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鹽州五原人。善畫山水。真宗大中祥符末營會靈觀,奉命畫五岳山形于壁及繪山水于五殿屏扆,危峰疊嶂,遠水疏林,均極秀美。
李元清 朝代:五代末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末宋初南唐濠州人。后周攻淮南,元清父聚鄉(xiāng)里義士,襞紙為鎧,號“白甲軍”,與官軍同守濠州水寨。兵潰,元清徙金陵。趫捷善走,能及奔馬。李煜嗣位,為永新制置使,邊境寧晏。國亡,偽稱失明,不仕。召驗之,揮刃將及頸,目不為瞬,乃放歸濠州。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李少和,永嘉(今浙江溫州)人。住大羅山白鹿洞。太宗、真宗嘗召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賜額。事見《東甌詩存》卷四五。
李恪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大中祥符五年(1012)任趙州刺史。

人物簡介

簡介
大中祥符六年(1013)任徐州知州。
李余懿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大中祥符五年(1012)任鎮(zhèn)戎軍知軍。大中祥符九年(1016)9月改任。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李夷庚,字坦之,隴西(今屬甘肅)人。初為從事,擢南安軍丞,太宗至道中升為守(《宋史翼》卷一八)。真宗天禧中以吏部員外郎、直史館,出知明州(《乾道四明志》卷一)。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七一
李湘,登、萊(今山東蓬萊、掖縣一帶)人。景德初為贊善大夫、開封府推官,以決獄失誤責監(jiān)永豐稅。大中祥符五年至九年官京東轉(zhuǎn)運使、司封員外郎,以修宮觀勞遷祠部郎中。天圣中為司農(nóng)少卿。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五七、八三、八七,《宋會要輯稿》食貨三四之三、三七之一○、四九之一二。
李餗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大中祥符三年(1010)任興化軍知軍。大中祥符九年(1016)任湖州知州。大中祥符九年(1016)任殿中侍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