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871,分459頁顯示  上一頁  106  107  108  109  110  112  113  114  115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李渭(師望 )
李逢宗
李道
李克勤
李宗政
李惟簡
李知常
李虛己(公受 )
李元
李八師
李士龍
李昭
李朝
李鑄
李仲偃(晉卿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79—1041 【介紹】: 宋河陽人,字師望。真宗景德二年進士。累官太常博士。黃河決滑州,上治河十策,為修河都監(jiān)。歷西上閤門使、四方館使。趙元昊反狀已明,猶以為可漸屈以禮。后西夏攻宋,言者歸罪于渭,累貶白波兵馬都監(jiān)。
李逢宗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大中祥符二年(1009)任江州知州。
李道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七
李道,真宗時人,鄉(xiāng)貢進士。

人物簡介

簡介
大中祥符元年(1008)任群牧判官。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二○
李宗政,真宗時人。大中祥符五年為并、代州承受公事。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七九。
李惟簡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20 【介紹】: 宋開封陽武人。李穆子。以父任補將作監(jiān)丞。多才藝,性沖澹,不樂仕進,去官家居三十余年。真宗素聞其名,大中祥符七年召對,特拜太子中允致仕。后加太常丞。
李知常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七二
李知常,真宗時宦官,大中祥符間為入內(nèi)內(nèi)侍省內(nèi)侍高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州建安人,字公受。太宗太平興國二年進士。累官殿中丞,出知遂州,以能稱。真宗稱其儒雅循謹,特擢右諫議大夫。歷權(quán)御史中丞、給事中,知河中府、洪州。遷工部侍郎、知池州,分司南京。喜為詩,與曾致堯、晏殊唱和,精于格律。卒年六十九。有《雅正集》。
全宋詩
李虛己,字公受,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太宗太平興國二年(九七七)進士(明嘉靖《建寧府志》卷一五)。累遷殿中丞,知遂州。入為龍圖閣待制,歷判大理寺,遷右諫議大夫、出知河中府。召權(quán)御史中丞,后進給事中。真宗天禧五年(一○二一),知洪州(《北宋經(jīng)撫年表》卷四)。又知池州,求分司南京,卒,年六十九。有《雅正集》十卷,已佚。《宋史》卷三○○有傳。今錄詩八首。
全宋文·卷二六七
李虛己,字公受,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太平興國二年進士,歷沈丘縣尉,知城固縣,知遂州。通判洪州,提點荊湖南路刑獄,徙淮南轉(zhuǎn)運副使。遷兵部郎中,為龍圖閣待制,判大理寺。特遷右諫議大夫,出知河中府,召權(quán)御史中丞。進給事中、知洪州。遷尚書工部侍郎,分司南京卒。喜作詩,精于格律,有《雅正集》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有傳。
李元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大中祥符四年(1011)任洪州知州兼安撫使。
李八師 朝代: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道士。邛州依政人。工畫道門尊像。疑與五代后蜀李壽儀為同一人。參見李壽儀。
李士龍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七○
李士龍,鄆州平陰(今山東平陰)人。嘗為梓州路轉(zhuǎn)運使,大中祥符二年以陜西路轉(zhuǎn)運使乘傳與孫正辭偕行,供給軍需,同年權(quán)管勾梓州路公事。三年以戎瀘供饋之勞由陜西轉(zhuǎn)運使、屯田員外郎遷都官員外郎。五年以屯田郎中兼侍御史知雜事,為正旦使。六年以戶部副使權(quán)同管勾留司三司事。見《宋會要輯稿》禮五一之四,《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七一、七二、七三、七五、七九。

人物簡介

簡介
大中祥符二年(1009)任虢州知州。

人物簡介

簡介
大中祥符三年(1010)任婺州知州。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李鑄,宋初人。官檢校禮部尚書、守太常卿致仕(《金石萃編》卷一二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82—1058 【介紹】: 宋隴西人,字晉卿。李璟孫。真宗大中祥符八年進士。歷任州縣官,以治績聞。累拜侍御史,以太常少卿致仕。居官四十年,所得俸祿多賑濟族中貧者。平生藏書萬余卷,皆親加校正,日讀書不綴。
全宋詩
李仲偃(九八二~一○五八),字晉卿,隴西(今屬甘肅)人。南唐中主璟之孫(《宋史》卷四七八《南唐世家》)。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進士,調(diào)楚州寶應(yīng)令。知真州。仁宗慶歷間拜侍御史,除工部侍郎,以太常少卿致仕。嘉祐三年卒,年七十七。事見《文恭集》卷三七《李公墓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