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871,分459頁顯示
上一頁 103 104 105 106 107 109 110 111 112 下一頁
其它辭典
李宗諤(字 昌武 )李擇言李浚(字 德淵 )李士真李延李歸一李允正(字 修己 )李韶李仲殊李夤李慶李景道李爚李貴重李慶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65—1013
【介紹】:
宋深州饒陽人,字昌武。李昉子。太宗端拱二年進士。歷集賢校理,同修起居注。真宗即位,拜起居舍人,預(yù)重修《太祖實錄》。遷知制誥、判集賢院,纂《西垣集制》。景德二年為翰林學(xué)士,判太常大樂、鼓吹二署,整頓樂工,修完器具,編次律呂法度、樂物名數(shù)為《樂纂》。大中祥符中,從封泰山,同修昭應(yīng)宮。拜右諫議大夫。工隸書。有《翰林雜記》、《談錄》、《大中祥符封禪汾陰記》等。
全宋詩李宗諤(九六五~一○一三),字昌武,饒陽(今屬河北)人。昉子。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進士(《隆平集》卷四),授校書郎。真宗景德二年(一○○五)為翰林學(xué)士。大中祥符元年(一○○八)改工部郎中。四年,拜右諫議大夫。六年卒(此據(jù)《學(xué)士年表》,《宋史》作五年),年四十九。有文集六十卷、《內(nèi)外制》四十卷(《隆平集》、《東都事略》卷三二本傳),均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五有傳。今錄詩十二首。
全宋文·卷一九八李宗諤(九六四——一○一二),字昌武,深州饒陽(今河北饒陽)人,昉第三子。七歲能屬文,恥以父任得官,獨由鄉(xiāng)舉,第端拱二年進士。授校書郎,遷秘書郎、集賢校理、同修起居注。咸平三年,命知制誥、判集賢院。景德二年,為翰林學(xué)士。大中祥符三年,知審官院;四年,拜右諫議大夫。五年五月卒,年四十九。有文集六十卷、《內(nèi)外制》三十卷、《樂纂》一卷、《永熙寶訓(xùn)》二卷、《翰林雜記》一卷、《諸路圖經(jīng)》九十八卷,今存《先公談錄》、《龍瑞觀禹穴陽明洞天圖經(jīng)》。另與宋白纂《續(xù)通典》二百卷,與丁謂等纂《大中祥符封禪汾陰記》五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五《李昉傳》有附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65—1013
【介紹】:
宋冀州信都人,字德淵。李超子。第進士。歷知康州。真宗咸平中為御史臺推直官,屢上書言事,遷開封府推官。景德初,拜虞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從真宗至澶淵,師還,奉命與陳堯咨安撫河北。逾年,判吏部銓。進樞密直學(xué)士,尋知開封府。能檢察隱微,京師稱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衡州衡陽人。太宗至道中講學(xué)于石鼓書院,見書院傾圮,重加修建,太宗聞而賜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并州孟縣人,字修己。李謙溥次子。以蔭補供奉官。太宗太平興國中,掌左藏庫,屢得升殿奏事。真宗初進秩東上閤門使,歷知鎮(zhèn)、莫二州,為并代馬步軍鈐轄。大中祥符間,為鄜延部署,領(lǐng)河州團練使,徙知永興軍。性嚴(yán)毅,好疏財,喜自修飭。累典邊任,多殺戮。卒年五十一。
全宋文·卷一八三李允正(九六一——一○一一),字修己,并州盂縣(山西盂縣)人,謙溥次子。以蔭補供奉官。太平興國中,掌左藏庫。雍熙中,與張平同掌三班,俄為閤門祗候。四年,遷閤門通事舍人。淳化中,命討戎、瀘州叛蠻,遷西上閤門副使。咸平初,使西蜀詢訪民事,還,進秩東上閤門使,歷知鎮(zhèn)、莫等州。大中祥符四年,徙知永興軍,卒,年五十一。見《宋史》卷二七三本傳,《北宋經(jīng)撫年表》卷三。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郴州(今屬湖南)人。五代末至北宋初在世。好苦吟,安貧不仕。曾至潭州司空山,與王元等為友。卒后,王元有詩哭之。事跡見《詩話總龜》卷一一引《雅言系述》。《全唐詩》存詩1首。
全宋詩李韶,宋初郴州(今屬湖南)人(《詩話總龜》前集卷一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建州建安人。舊仕南唐至諸司使。入宋,授殿前承旨,不拜。舉進士。為衢州司理參軍。以母老在江南,棄官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人。南唐李昪親屬。喜丹青,而無貴公子氣。嘗作《文會圖》,頗極其思。
人物簡介
全宋詩李慶孫,泉州惠安(今屬福建)人。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進士。官江州推官、水部郎。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五四《文苑傳》有傳。
全宋文·卷一六八李慶孫,泉州惠安(今福建惠安)人。有文名,時人語曰:「洛陽才子安鴻漸,天下文章李慶孫?!瓜唐皆甑沁M士第。景德元年為饒州浮梁縣主簿,上書自陳日能為十賦,帝命中書試之,日晡而成,雖荒淺,帝猶獎其敏,而擢為南康軍判官。仕至水部郎中。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一之一三,《玉海》卷一一六,元盛如梓《庶齋老學(xué)叢談》卷下,雍正《福建通志》卷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