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12
詞典
9
分類詞匯
103
共112,分8頁顯示
1
2
3
4
5
6
7
8
2
3
4
5
下一頁
詞典
雜劇
元雜劇
優(yōu)人雜劇
脫剝雜劇
溫州雜劇
啞雜劇
南雜劇
神鬼雜劇
駕頭雜劇
分類詞匯
唱口
行家生活
駕頭雜劇
戾家把戲
才人
可待
《國語辭典》:
雜?。s?。 ?span id="fnvnexj" class='label'>拼音:zá jù
一種戲曲。原為宋代以滑稽方式表演的戲,至元代則指以北曲為主干的戲劇。通常分為四折,有的則依劇情在開頭或兩折之間加楔子,每折用同一宮調(diào)及同一個韻,由一個角色獨唱,其他角色則用道白。
分類:
戲曲
戲曲名詞
中國
雜劇
表演
《國語辭典》:
元雜?。ㄔs?。 ?span id="l71xpsv" class='label'>拼音:yuán zá jù
中國最早的一種戲曲。盛行于元代,最初為金院本中的一種演出形式。以唱曲為主,劇詞、音樂的結(jié)構(gòu)十分嚴謹。劇本體裁通常分為四折,每折用同一宮調(diào)的若干曲牌組成套曲,必要時另加楔子。因主唱者不同,可分為末本、旦本兩種。也稱為「北曲」、「元曲」。
分類:
元雜劇
元曲
北曲
演唱
戲曲
曲形
《高級漢語詞典》:
優(yōu)人雜劇
樂舞戲曲
《漢語大詞典》:
脫剝雜?。搫冸s?。?/div>
指 元 曲中的武戲。 元
無名氏
《藍采和》
第一折:“我試數(shù)幾段脫剝雜劇,做一段老令公刀對刀, 小尉遲 鞭對鞭。”
分類:
武戲
《漢語大詞典》:
溫州雜?。刂蓦s?。?/div>
即南戲。也叫“永嘉雜劇”。 明
祝允明
《猥談》
:“南戲出於 宣和 之后,南渡之際,謂之溫州雜劇?!眳⒁姟?南戲 ”。
分類:
南戲
《國語辭典》:
南戲(南戲)
拼音:
nán xì
一種宋、元時期流行于南方的戲曲。是中國戲曲最早的成熟形式,直接影響明代傳奇。因起源于浙江溫州,故也稱為「永嘉雜劇」、「溫州雜劇」。當?shù)胤Q為「戲文」。所用的音樂主要是南曲。南戲的早期作品傳世很少,直到元代末期,始有一些藝術(shù)成就較高的作品出現(xiàn),如《琵琶記》,及四大傳奇的《荊釵記》、《白兔記》、《拜月記》、《殺狗記》等流傳至今。
分類:
南戲
南曲
戲文
演唱
戲曲
曲形
《漢語大詞典》:
啞雜劇(啞雜?。?/div>
宋 雜戲名。 宋
孟元老
《
東京夢華錄·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
》
:“繼有二三瘦瘠,以粉涂身,金睛白面,如髑髏狀,繫錦繡圍肚看帶,手執(zhí)軟仗,各作魁諧趨蹌,舉止若排戲,謂之‘啞雜劇’?!?/div>
分類:
雜戲
《國語辭典》:
南雜?。想s?。 ?span id="g6ygygt" class='label'>拼音:nán zá jù
一種戲曲形式。明代時,南曲盛行,某些劇作家以南曲或兼用南北曲編寫雜劇,篇幅較短,一至十馀折不等。有分唱、合唱等演唱形式。劇本數(shù)量較少,著名的戲劇有《中山狼》、《四聲猿》等。
分類:
中葉
后出
戲曲
曲形
劇本
兼用
南北曲
南曲
《分類字錦》:
神鬼雜?。ㄉ窆黼s?。?/div>
東京夢華錄近殿水中橫列四彩舟上有諸軍百戲如大旗獅豹掉刀蠻牌神鬼雜劇之類
分類:
雜戲
《漢語大詞典》:
駕頭雜?。{頭雜劇)
指表演帝王、宮廷故事的雜劇。 元 黃雪蓑
《青樓集·南春宴》
:“姿容偉麗,長於駕頭雜劇,亦京師之表表者?!?明
顧起元
《
客座贅語·國初榜文
》
:“今后人民倡優(yōu)裝扮雜劇,除依律神仙道扮,義夫節(jié)婦,孝子順孫,勸人為善,及歡樂太平者不禁外,但有褻瀆帝王圣賢之詞曲、駕頭雜劇,非律所該載者,敢有收藏、傳誦、印賣,一時挐送法司究治?!币嗍∽鳌?駕頭 ”。 元 黃雪蓑
《青樓集·珠簾秀》
:“姓 朱 氏,行第四,雜劇為當今獨步,駕頭、花旦、軟末泥等,悉造其妙。”
分類:
表演
帝王
宮廷
雜劇
《漢語大詞典》:
唱口
(1).指歌唱者。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下》
:“ 丹陽 蔣璋 ……善謌。城中唱口宗之,謂 蔣 派,又呼之為 蔣胯子 ?!?br />(2).歌唱。 郭沫若
《我的童年》
第一篇四:“敘述的體裁是由說白和唱口合成,很像彈詞,但又不十分像彈詞?!?br />(3).指雜劇。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下》
:“ 元 人唱口,元氣漓淋,直與 唐 詩 宋 詞爭衡,今惟 臧晉叔 編百種行於世?!?/div>
分類:
歌唱
雜劇
《漢語大詞典》:
行家生活
指非伎人出身者所扮演的雜劇。 元
趙孟俯
《論曲》
:“良家子弟所扮雜劇,謂之行家生活。娼優(yōu)所扮,謂之戾家把戲。蓋以雜劇出於鴻儒碩士,騷人墨客所作,皆良家也?!?/div>
分類:
伎人
出身
扮演
雜劇
《漢語大詞典》:
戾家把戲(戾家把戲)
指伎人出身者所扮演的雜劇。 元
趙孟俯
《論曲》
:“良家子弟所扮雜劇,謂之行家生活;倡優(yōu)所扮,謂之戾家把戲。蓋以雜劇出於鴻儒碩士、騷人墨客所作,皆良家也?!?田漢
《關(guān)漢卿》
第二場:“你不是對人家說:良家子弟扮的雜劇才是你們‘行家生活’,我們倡優(yōu)扮的不過是‘供笑獻勤,奴隸之役’,只能叫作‘戾家把戲’嗎?”參見“ 行家生活 ”。
分類:
伎人
出身
扮演
雜劇
《漢語大詞典》:
行家生活
指非伎人出身者所扮演的雜劇。 元
趙孟俯
《論曲》
:“良家子弟所扮雜劇,謂之行家生活。娼優(yōu)所扮,謂之戾家把戲。蓋以雜劇出於鴻儒碩士,騷人墨客所作,皆良家也。”
分類:
伎人
出身
扮演
雜劇
《國語辭典》:
才人
拼音:
cái rén
1.有才華、才能的人。漢。王充《論衡。書解》:「故才人能令其行可尊,不能使人必沫己?!?br />2.宮中女官的名稱,漢代始設(shè)置。唐。
杜甫
〈
哀江頭
〉詩:「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齧黃金勒?!挂沧鳌覆娜恕?。
3.宋元時稱編寫劇曲、話本的人。元。無名氏《藍采和》第一折:「俺路歧每怎敢自專,這的是才人書會刬新編?!?/div>
分類:
才人
宮中
有才
才能
中女
女官
官名
話本
才情
妃嬪
雜劇
編者
說書
書藝
藝人
《國語辭典》:
可待
拼音:
kě dài
1.可以期待。如:「指日可待」。《唐詩紀事。卷二二。元結(jié)》:「得結(jié)輩十數(shù)公,落落參錯天下,為邦伯,萬物吐氣,天下少安可待矣?!?br />2.就要、就會。唐。
李商隱
〈
錦瑟
〉詩:「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乖?。馬致遠《青衫淚》第二折:「若再不肯,你寫一封假書,只說白侍郎已死,他可待肯了?!?/div>
分類:
就要
雜劇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