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構 → 搆構”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530,分3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闕員
道正
子司
藥師
臃腫
三讀
官局
留臺
星臺
新任
字號
道揆
六尚
驛傳
上府
《漢語大詞典》:闕員(闕員)
政府等機構中人員的缺額。 唐 韓愈 《與袁相公書》:“伏聞賓位尚有闕員,幸蒙不以常輩知遇,恒不自知愚且賤,思有論薦?!?宋 曾鞏 《貢舉策》:“拔士幾五百,以補闕員而振滯淹?!?/div>
《漢語大詞典》:道正
(1).道觀的住持,觀主。 宋 蘇軾 《乞樁官錢氏地利房錢修表忠觀及墳廟狀》:“勘會當州 天慶觀 道正通教大師 錢自然 ,本 錢氏 直下子孫,欲令 錢自然 永遠住持?!?br />(2). 清 代州屬掌管道教事宜的機構道正司的長官。清史稿·職官志三:“府道紀司都紀、副都紀,州道正司道正,縣道會司道會,各一人。遴通曉經(jīng)義,恪守清規(guī)者,給予度牒。”
《漢語大詞典》:子司
下屬機構、部門。 宋 王溥 唐會要·尚書省諸司上:“故事:以兵、吏及左右司為前行,刑、戶為中行,工、禮為后行,每行各管四司,而以本行名為頭司,餘為子司?!?/div>
《國語辭典》:藥師(藥師)  拼音:yào shī
從事藥劑調配的專業(yè)人才。依現(xiàn)行制度,需先接受大專藥學教育,再經(jīng)考試及格,取得證書,方具有藥師資格。也稱為「藥劑師」。
《國語辭典》:藥王(藥王)  拼音:yào wáng
1.治病用藥如神的人。舊時民間尊奉神農、扁鵲、孫思邈、韋古道或韋善俊等為藥王。
2.藥王菩薩的簡稱。參見「藥王菩薩」條。
《國語辭典》:臃腫(臃腫)  拼音:yōng zhǒng
1.毒瘡?!稇?zhàn)國策。韓策三》:「人之所以善扁鵲者,為有臃腫也?!?br />2.形容笨重、肥胖、不靈巧。南朝梁。何遜夜夢故人〉詩:「已如臃腫木,復似飄飖蓬。」《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六二回:「當頭那人,生得臃腫肥胖,唇上長了幾根八字鼠須?!挂沧鳌笓砟[」。
《國語辭典》:三讀(三讀)  拼音:sān dú
立法機構議決法案的程序。即一讀會、二讀會和三讀會。法案經(jīng)三讀表決通過后即完成立法程序。
《漢語大詞典》:官局
(1).官署;官設機構。 宋 王禹偁 《送朱九齡》詩:“ 鄱陽 古名郡,赤金流山谷。每歲鼓錢刀,從來設官局?!?br />(2).指官府中的公事。宋史·李繼和傳:“且守邊之臣,內憂家屬之窘匱,外憂姦邪之憎毀。憂家則思為不廉,憂身則思為退跡,思不廉則官局不治,思退跡則庶事無心?!?宋 梅堯臣 《劉八飲將散分得非休沐不得會》詩:“君非休沐時,茲會豈能得!我無官局縈,幸爾預歡適?!?/div>
《漢語大詞典》:留臺(留臺)
(1).指古代帝王因故離京,奉命留守京師之官及其機構。古稱禁城為臺城,故名。 唐 宋 時在陪都、行在所設留守之官,亦稱“ 留臺 ”。晉書·惠帝紀:“﹝ 張方 ﹞劫帝幸 長安 ……僕射 荀藩 、司隸 劉暾 、太常 鄭球 、 河南 尹 周馥 與其遺官在 洛陽 ,為留臺,承制行事,號為東西臺焉。”晉書·安帝紀:“辛亥,帝蒙塵于 潯陽 。庚申, 劉裕 置留臺,具百官。”《宣和遺事》后集:“是時朝廷所用 汪伯彥 、 黃潛善 初無遠略, 東京 委之御史, 南京 委之留臺……所報皆道聽涂説之言?!?br />(2).特指王朝遷都后,留置于舊都之官署。相當于留都。魏書·于烈傳:“及遷 洛陽 ,人情戀本,多有異議。 高祖 問 烈 曰:‘卿意如何?’ 烈 曰……‘樂遷之與戀舊,唯中半耳?!?高祖 曰:‘卿既不唱異,即是同,深感不言之益。宜且還舊都,以鎮(zhèn) 代邑 。’敕留臺庶政,一相參委?!?清 夏燮 中西紀事·海疆殉難記:“留臺多烽燧之虞,列堠少藩籬之固?!眳⒁姟?留守 ”、“ 留都 ”。
(3).指御史臺。 清 錢謙益 《送詹葉二御史赴南臺》詩:“本朝風紀出留臺,況復臨軒御遣來?!?/div>
《漢語大詞典》:星臺(星臺)
三臺星。借指朝廷中樞機構。 唐 王勃 《上皇甫常伯啟》:“龍阪可登,指星臺而有望?!?明 葉憲祖 《鸞鎞記·覓贈》:“一朝名姓動星臺,列戟高門晝日開?!?/div>
《國語辭典》:新任  拼音:xīn rèn
1.初接新職?!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咐罾系@幾年在新任老爺手里著實跑起來了,怕不一年要尋千把銀子?!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九三回:「新任藩臺到了,接過了印,那原任巡道,應該要回本任的了?!?br />2.初接新職的官吏?!陡;萑珪?。卷三。蒞任部。親查閱》:「新任盤查時,先請前任,及佐貳等官俱至,然后諸庫門序坐?!?br />3.初接任職位的地方或機關?!秲号⑿蹅鳌返诙兀骸覆坏揭蝗?,便到了新任,只見那人煙輻輳,地道繁華。」
《國語辭典》:字號(字號)  拼音:zì hào
以特用的文字及號碼所作的號碼。如:「公文字號」、「身分證字號」。
《國語辭典》:字號(字號)  拼音:zì hao
1.商店名稱、招牌?!豆僭捴改稀肪矶骸复蛩愀氖裁醋痔柲兀看蛩愀脑3勺痔?,你想好不好?」
2.商店。《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八回:「這字號里面,你也是個東家。」
3.人的聲譽、名望?!秲号⑿蹅鳌返谌换兀骸复蠓彩蔷G林中的字號人兒,聽得我鄧九公在那里歇馬,就連那方邊左右的草茨兒也未必好意思的動一根。」
《國語辭典》:道揆  拼音:dào kuí
以義理度量事物產生的準則?!睹献?。離婁上》:「上無道揆也,下無法守也。」《宋史。卷四三七。儒林列傳七。魏了翁》:「宜察時幾而共天命,尊道揆而嚴法守,集思廣益,汲汲圖之?!?/div>
《漢語大詞典》:六尚
(1).掌宮廷供奉之官的總稱。 秦 始置六尚,曰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書,掌諸供奉。 隋 之六尚屬殿內省,曰尚食、尚藥、尚衣、尚舍、尚乘、尚輦。 唐 改殿內省為殿中省,所屬六尚與 隋 同。 宋 殿中省無尚乘,另設尚醖,亦為六尚。 唐 陳子昂 《為武奉御謝官表》:“伏奉某月日詔書,以臣為尚食奉御,肅恭休命,祗拜寵章……臣聞瑤庭任切,攸稱六尚之榮;玉食禮尊,實總八珍之貴。” 唐 白居易 《韓萇授尚輦奉御制》:“局分六尚,職奉七輦;茲惟優(yōu)秩,列在通班?!眳㈤?span id="ymije50" class="book">《通典·殿中監(jiān)》注引《漢儀注》、宋書·百官志上、新唐書·百官志二宋史·職官志四。
(2). 隋 唐 始于宮中設女官六尚: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工,以掌宮掖之政。 宋 蘇軾 《故尚宮趙氏可特贈郡君制》:“先朝差擇女士,以輔陰教,侍御左右,罔匪淑人。矧茲六尚之選,必備四教之法,奄焉淪喪,宜極哀榮?!眳㈤?span id="m1yc6lb" class="book">《隋書·后妃傳序》、新唐書·百官志二。
(3). 隋 以后中央機構設六部尚書,總稱六尚。 隋 江總 《讓吏部尚書表》:“竊以 漢 置五曹,方今六尚; 魏 隆八凱,擬古六卿?!眳⒁姟?六部 ”。
《國語辭典》:六部  拼音:liù bù
古代官制吏、戶、禮、兵、刑、工部的總稱?!毒劳ㄑ浴>矶?。玉堂春落難逢夫》:「車馬喧闐,盡六部九卿之輩?!?/div>
《國語辭典》:驛傳(驛傳)  拼音:yì chuán
古代官方為傳遞文書或接待官員往來而設的交通機構。最遲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代,至清末改辦郵局后廢除。
《漢語大詞典》:上府
(1).上級官署;上司。《漢書·貢禹傳》:“郡國恐伏其誅,則擇便巧史書習於計簿能欺上府者,以為右職?!?顏師古 注:“上府謂所屬之府。”南齊書·郎政傳·裴昭明:“ 昭明 曰:‘下官忝為邦佐,不能光益上府,豈以 鴻都 之事仰累清風?!?br />(2).指上層的政權機構。南齊書·庾杲之傳:“ 杲之 歷在上府,以文學見遇?!?宋 蘇舜欽 《上三司副使段公書》:“自謂今職在甸內,去京師不數(shù)舍,朝有施為而夕聞焉,上府多士,如 段公 之樂道人善者故有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