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構 → 搆構”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軍事法庭(軍事法庭)  拼音:jūn shì fǎ tíng
施行軍事審判的機構??煞譃閷徟型?、覆判庭、非常審判庭。
《漢語大詞典》:軍事管制委員會(軍事管制委員會)
由軍事機關的人員組成的管理地方事務的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凡人民解放軍初解放的地方……由中央人民政府或前線軍政機關委任人員組織軍事管制委員會和地方人民政府,領導人民建立革命秩序?!币嗍》Q“ 軍管會 ”。 費禮文 《黃浦江的浪潮》:“解放后,軍管會接收同志在清查這批物資時,發(fā)現(xiàn)這批車輪很完整?!?/div>
《國語辭典》:軍機處(軍機處)  拼音:jūn jī chù
清輔佐皇帝處理國家軍機要務的機關?!肚迨犯濉>硪灰凰?。職官志一》:「軍機處,軍機大臣,掌軍國大政,以贊機務。常日侍直,應對獻替,巡幸亦如之?!?/div>
《漢語大詞典》:科研所
從事科學研究的機構。 碧野 《青山常在水長流》:“在天光水色交融的 排嶺 上,有一座漁業(yè)科研所,紅樓倒映碧波?!?/div>
分類:從事機構
《國語辭典》:開鑼(開鑼)  拼音:kāi luó
1.戲開演前所敲打的一陣鑼鼓,表示即將開始演出,以吸引民眾前來觀賞。《文明小史》第五○回:「此時光景還沒開鑼,坐頭上只坐了兩排人。」
2.為事情的開始。如:「藝術季已經開鑼了,美術館安排了一系列精彩的演講?!?/div>
《漢語大詞典》:開鑼喝道(開鑼喝道)
(1).古代官吏出行時,衙役在前面敲鑼,吆喝行人回避。《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回:“每逢出門,定要開鑼喝道,叫人家認得他是官?!痹絼?span id="gayiu4s" class="book">《二度梅》第二場:“我枉為七尺男子漢,到何時開鑼喝道到墳前?!?br />(2).比喻替人炫耀張揚。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隱士》:“一到掛上隱士的招牌,則即使他并不‘飛去飛來’,也一定難免有些表白、張揚;或是他的幫閑們的開鑼喝道?!?/div>
《漢語大詞典》:救生局
舊時負責拯救水上遇難者和打撈尸體的機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四回:“到了下午,那救生局招人認尸的招帖,已經貼遍了城廂內外?!?/div>
《漢語大詞典》:救護員(救護員)
救護機構配置的擔任救護工作的人員。
《國語辭典》:救護站(救護站)  拼音:jiù hù zhàn
由縣市衛(wèi)生主管機關會同警察局,依需要指定無病床的公私立醫(yī)院、診所而設立的醫(yī)療服務機構。主要負責空襲傷患初步檢查、醫(yī)療與轉送。
《漢語大詞典》:救火會(救火會)
消防機構的舊稱。 胡萬春 《骨肉》:“爸爸做過輪船上的伙夫,做過銅匠,做過救火會的仆人?!?梁遇春 《救火隊》:“那一架龐大的鐵水龍,我從前在救火會曾經看見過?!?/div>
《漢語大詞典》:局卡
舊時專管商稅的機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六一回:“但是局卡衙門的事,我不想干了?!?/div>
《漢語大詞典》:匠衙
舊時縣府管理工匠的機構。 明 沈榜 《宛署雜記·繇賦》:“門子,正堂二名,糧衙一名,匠衙一名,屯衙一名,捕衙一名,共六名?!?/div>
《國語辭典》:交叉感染  拼音:jiāo chā gǎn rǎn
醫(yī)院內因滅菌作業(yè)不當而發(fā)生交互傳染的現(xiàn)象。由病人間相互傳染,或由醫(yī)護及工作人員、器械、敷料、用具、被服等傳染給病人。
《漢語大詞典》:箭局
元 代地方性軍械管理機構??偡Q武器局(軍器局),分設弓局、甲局、箭局等。元史·百官志六:“ 保定 軍器人匠提舉司,秩從六品。達魯花赤、提舉、同提舉、副提舉各一員。其屬: 河間 甲局,院長一員; 祈州 安平縣 甲局,院長一員; 陵州 箭局,頭目一人…… 益都 濟南 箭局,秩正七品。局使一員?!?/div>
《國語辭典》:經廠本(經廠本)  拼音:jīng chǎng běn
明代經廠所刻印的書籍。大字大本,但因出于閹宦之手,??辈粔蚓?,不為藏書家所重視。
《漢語大詞典》:進出口商品檢驗
由國家設立的檢驗機構或向政府注冊的獨立機構,對進出口貨物的質量、規(guī)格、衛(wèi)生、安全、數(shù)量等進行檢驗、鑒定,并出具證書的工作。目的是經過第三者證明,保障對外貿易各方的合法權益。國家規(guī)定,重要進出口商品,非經檢驗發(fā)給證件的,不準輸入或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