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30詞典 7分類詞匯 523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構(gòu) → 搆構(gòu)”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530,分3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臺府
儒館
運轉(zhuǎn)
直閣
采詩
下層
獄司
兵曹
下縣
會議
六部
邊亭
府城
九府
書局
《漢語大詞典》:臺府(臺府)
(1).御史府。宋書·武帝紀下:“﹝ 永初 元年﹞秋七月丁亥,原放刼賊餘口沒在臺府者,諸流徙家并聽還本土?!?span id="tjj7p7b" class="book">《舊唐書·李渤傳》:“如妄訴無理,本罪外加一等。準敕告密人付金吾留身待進止。今欲留身后牒臺府,冀止絶兇人?!?br />(2).指中央政府機構(gòu)。南齊書·王晏傳:“論薦黨附,徧滿臺府。” 明 李東陽 《壽豈堂歌》:“當年弟子數(shù)百人,三十年來半臺府?!?/div>
《漢語大詞典》:儒館(儒館)
泛指古代的學術、文化機構(gòu)。如太學、昭文館、集賢院之類。后漢書·章帝紀贊:“儒館獻歌,戎亭虛候?!?宋 秦觀 《辭史官表》:“況儒館之中資任高於臣者不少?!?宋 陸游 《除寶謨閣待制謝表》:“豈期垂盡之時,更被非常之遇,置之儒館,命以信書。”
《國語辭典》:運轉(zhuǎn)(運轉(zhuǎn))  拼音:yùn zhuǎn
1.沿著一定的軌道轉(zhuǎn)動。《淮南子。主術》:「運轉(zhuǎn)而無端,化育如神?!?br />2.氣運轉(zhuǎn)變。如:「時來運轉(zhuǎn)」。
《國語辭典》:直閣(直閣)  拼音:zhí gé
1.職官名。宋代官制,掌編修文書。
2.對富家子弟的尊稱?!端疂G傳》第五二回:「帶將一個妻舅殷天錫來,人盡稱他做殷直閣。」《喻世明言。卷三三。張古老種瓜取文女》:「有個韋諫議,一十三口白日上升,至今升仙臺古跡尚存,道是有個直閣,去了不歸?!?/div>
《國語辭典》:采詩(采詩)  拼音:cǎi shī
周代官府定期派人到民間采集各地詩歌,以觀民情風俗,作為施政的參考?!稘h書。卷三○。藝文志》:「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div>
《國語辭典》:下層(下層)  拼音:xià céng
1.較低的層級?!痘ㄔ潞邸返诹兀骸傅搅诉@一日,彤云閣下層,早排設得錦天繡地一般?!?br />2.組織的最低層。如:「下層社會」。
《漢語大詞典》:獄司(獄司)
(1).管理監(jiān)獄的官。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曲壯閔本末:“﹝ 曲端 ﹞初至,獄官不知何人……一日,其人忽前云:‘將軍功臣,朝廷所知,決無他慮,若欲早出,第手書一病狀,獄司即以申主,便可憑藉出矣?!?br />(2).管理訴訟、牢獄的機構(gòu)。《醒世恒言·鬧樊樓多情周勝仙》:“ 包大尹 看了解狀,也理會不下,權將 范二郎 送獄司監(jiān)候。”《醒世恒言·鬧樊樓多情周勝仙》:“只見獄卒奉大尹鈞旨,取出 范二郎 赴獄司勘問?!?/div>
《漢語大詞典》:兵曹
(1).古代管兵事等的官員。 漢 代為公府、司隸的屬官。 唐 代為府、州設立的“六曹”(或“六司”)之一,在府稱“兵曹參軍”,在州稱“司兵參軍”。后世或沿用此稱。 唐 韓愈 《贈張童子序》:“又二年,益通二經(jīng),有司復上其事,繇是拜衛(wèi)兵曹之命。” 宋 高承 事物紀原·撫字長民·兵曹:“ 漢 公府掾史有兵曹,主兵事。司隸屬官有兵曹從事史,郡國為使。 北齊 同諸曹為參軍。今又獨置於 開封府 也?!?br />(2).古代軍中掌管作戰(zhàn)部署的機構(gòu)。 三國 魏 曹操 《步戰(zhàn)令》:“諸部曲者,各自安部陳兵疏數(shù),兵曹舉白?!?br />(3).指兵部。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撫兵》:“俺待要飛檄 金陵 ,告兵曹轉(zhuǎn)達車駕,許咱們遷鎮(zhèn)移家。”
《漢語大詞典》:下縣(下縣)
(1).指一郡之中非郡守行政機構(gòu)所在的屬縣。漢書·項籍傳:“﹝ 項梁 ﹞使人收下縣,得精兵八千人?!?顏師古 注:“四面諸縣也。非郡所都,故謂之下也?!?span id="jnh7djp" class="book">《漢書·文翁傳》:“又修起學官於 成都 市中,招下縣子弟以為學官弟子。”
(2).古代根據(jù)縣的人口、物產(chǎn)、地理形勢的條件,將縣劃分等級,下縣是條件較差的縣。通典·職官十五:“ 北齊 制縣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有上中下之差,自上上縣至下下縣凡九等。”通典·職官十五:“大 唐 縣有赤、畿、望、緊、上、中、下七等之差。”原注:“京都所治為赤縣,京之旁邑為畿縣,其餘則以戶口多少、資地美惡為差?!?span id="3zlf7ld" class="book">《舊唐書·職官志二》:“凡三都之縣,在內(nèi)曰京縣,城外曰畿,又望縣有八十五焉。其餘則六千戶已上為上縣,二千戶已上為中縣,一千戶已上為中下縣,不滿一千戶皆為下縣?!?/div>
《國語辭典》:會議(會議)  拼音:huì yì
1.聚合眾人商議?!逗鬂h書。卷一四。宗室四王三侯列傳。齊武王演》:「諸將會議立劉氏,以從人望?!埂段宕菲皆挕A菏?。卷上》:「僖宗使宰相會議?!?br />2.有組織的商議事情的集會。如:「訓導會議」、「校務會議」。
《國語辭典》:六部  拼音:liù bù
古代官制吏、戶、禮、兵、刑、工部的總稱。《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難逢夫》:「車馬喧闐,盡六部九卿之輩?!?/div>
《國語辭典》:邊亭(邊亭)  拼音:biān tíng
防守邊境、駐兵偵敵的官署。南朝宋。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羽檄起邊亭,烽火入咸陽?!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0' target='_blank'>杜甫 〈兵車行〉:「邊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挂沧鳌高呁ⅰ埂ⅰ高呁ァ?。
《國語辭典》:府城  拼音:fǔ chéng
較縣高一級的州、郡府治的所在地?!毒以纻鳌返诙嘶兀骸高@里到平江府城,有多少路?」」
《漢語大詞典》:九府
(1). 周 代掌管財幣的機構(gòu)。后泛指國庫。史記·貨殖列傳:“其后 齊 中衰, 管子 修之,設輕重九府?!?張守節(jié) 正義:“ 周 有大府、玉府、內(nèi)府、外府、泉府、天府、職內(nèi)、職金、職幣,皆掌財幣之官,故云九府也。”陳書·周迪傳:“擅歛征賦,罕歸九府?!?白蕉 《袁世凱與中華民國》:“四民輟業(yè),滿目瘡痍,六師暴露,九府匱竭?!?br />(2).指各方的寶藏和特產(chǎn)。爾雅·釋地:“九府:東方之美者,有 醫(yī)無閭 之珣玗琪焉;東南之美者,有 會稽 之竹箭焉;南方之美者,有 梁山 之犀象焉;西南之美者,有 華山 之金石焉;西方之美者,有 霍山 之多珠玉焉;西北之美者,有 崑崙 虛之璆琳瑯玕焉;北方之美者,有 幽都 之筋角焉;東北之美者,有 斥山 之文皮焉;中有 岱岳 與其五穀魚鹽生焉?!?邢昺 疏:“府,聚也,財物之所聚也。言此八方及中皆美物之所聚,故題云《九府》也?!?br />(3). 南齊 設置的九個官署,猶 漢 之九寺。資治通鑒·齊明帝建武三年:“於是郡縣及六署、九府常行職事。” 胡三省 注:“九府:太常、光祿勛、衛(wèi)尉、廷尉、大司農(nóng)、少府、將作大匠、太僕、大鴻臚九卿府也?!?br />(4).猶言臟腑。 前蜀 杜光庭 《皇后本命醮詞》:“醫(yī)方所診,臟氣未調(diào),榮衛(wèi)未和,正氣衰薄,六脈未復,九府猶虛?!?/div>
《國語辭典》:書局(書局)  拼音:shū jú
古代指官府中修纂書籍的地方。亦為官職名。今指書店。宋。王明清《揮塵前錄。卷一?;食惺ニ言L書籍》:「元祐中,重寫御前書籍,又置校對黃本,以館職資淺者為之,……又置重修晉書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