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構 → 搆構”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523,分35頁顯示  上一頁  24  25  26  27  28  30  31  32  33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積善局
紀念館
輯刊
匯票莊
機匠局
廣播電臺
果子局
海軍衙門
國際法院
官書局
官倒
博買務
鏢局
編輯部
兵站
《漢語大詞典》:積善局(積善局)
舊時民間組織的辦理慈善事業(yè)的機構。 包天笑 《釧影樓回憶錄·記朱靜瀾師》:“ 朱先生 后來奔走于慈善事業(yè)以后,也就放棄了教書生涯了……有一個積善局,也是地方上的紳士辦的, 朱先生 曾為該局的董事。”
《國語辭典》:紀念館(紀念館)  拼音:jì niàn guǎn
為紀念重大歷史事件或著名歷史人物而設置的建筑物。如:「國父紀念館」、「胡適紀念館」。
《漢語大詞典》:輯刊(輯刊)
(1).編集刻印。 張舜徽 《中國文獻學》第七編第六章:“例如 明 代 郎奎金 輯刊《五雅全書》,??逃栐b學的五種名著?!?br />(2).學術機構出版刊行的成套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論文集。例如《社會科學輯刊》
《漢語大詞典》:匯票莊(匯票莊)
即票號。舊時商人舉辦的金融流通機構,相當于后來的私營銀行,一般辦理匯兌、存款、放款三種業(yè)務。《老殘游記》第三回:“﹝ 老殘 ﹞即到院前大街上找了一家匯票莊,叫個 日昌昇 字號,匯了八百兩寄回 江南 徐州 老家里去?!?/div>
《漢語大詞典》:機匠局(機匠局)
太平天囯 所設管理織絍人員的機構。 清 王韜 甕牖馀談·賊陷金陵記:“乃請逆首設機匠局,立牌尾館。機匠局者,工役織絍之人處之?!?/div>
《國語辭典》:廣播電臺(廣播電臺)  拼音:guǎng bò diàn tái
用無線電波向外播送節(jié)目的機構。
《漢語大詞典》:果子局
宋 代官府宴會時專門供應果品的機構。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紀勝·四司六局:“果子局專掌裝簇、盤飣、看果、時果,準備勸酒。”
《漢語大詞典》:海軍衙門
全稱“總理海軍事務衙門”。清政府管理全國海軍的機構。1885年設立,醇親王奕訢為總理,奕劻、李鴻章為會辦,實權由李鴻章掌握。1888年編成北洋海軍,制定《北洋海軍章程》,設置提督、總兵等職。北洋海軍在甲午戰(zhàn)爭中覆滅后,海軍衙門被裁撤。
《國語辭典》:國際法院(國際法院)  拼音:guó jì fǎ yuàn
聯(lián)合國主要司法機關。于西元一九四六年于荷蘭的海牙成立,以法官十五人組成,依國際法解決國家之間的法律爭端,以及對聯(lián)合國各機關和專門機構所提出的法律問題發(fā)表咨詢意見。也作「國際法庭」。
《漢語大詞典》:官書局
①清同治、光緒年間各地官府所設的出版機構。有金陵官書局(江南書局)、浙江官書局等十多家。②清末官辦翻譯出版機構。1895年清政府把維新派強學會的強學書局改組為官書局,譯刻各國政法、商務、工程等書籍。1898年并入京師大學堂。
《國語辭典》:官倒  拼音:guān dǎo
:(1)指污吏。因大陸所有物品生產,都屬于官方,商人為求更大利潤,往往與官員勾結,聯(lián)合壟斷市場,從事倒買倒賣的投機行為。(2)指從事倒買倒賣投機行為的官員。
《漢語大詞典》:博買務(博買務)
宋 代設置的壟斷收購民間物產的機構。 宋 曾鞏 隆平集卷二十:“時守臣務利入之厚,常賦外更為‘博買務’,禁民私市物帛。”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一節(jié):“ 宋太宗 時設立‘博買務’壟斷收購,不準私賣。”
《國語辭典》:鏢局(鏢局)  拼音:biāo jú
古代經營保鏢業(yè)務的營業(yè)所。供人雇用或受人委托,以保障行旅或財物的安全。《老殘游記》第七回:「只因為大盜相傳有這個規(guī)矩,不作興害鏢局的?!挂卜Q為「標行」。
《國語辭典》:編輯部(編輯部)  拼音:biān jí bù
報紙、雜志或書局等執(zhí)行編輯工作的部門。也稱為「編輯室」。
《漢語大詞典》:兵站
軍隊在后方交通線上設置的供應、轉運機構,主要負責補給物資、接收傷病員、招待過往部隊等。 柳青 《銅墻鐵壁》第一章:“受傷的只要有口氣,少不了當?shù)貏訂T人往 烏龍鋪 醫(yī)院送;死人也怕要到有兵站的地場?!?劉同聚 《這擔桶》詩:“自從入伍來到兵站,就和這擔桶交了朋友,晚上它睡在我的床下,白天它伴我在山道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