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30詞典 7分類詞匯 523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構(gòu) → 搆構(gòu)”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523,分35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箔場
私塾
榷關(guān)
憲治
團司
內(nèi)局
驛郵
部會
眾司
公局
轎行
架閣庫
殿本
輸出
主委
《漢語大詞典》:箔場(箔場)
宋 時專為應(yīng)付賜第事宜所設(shè)的機構(gòu)。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庫務(wù)職局·箔場:“ 建隆 元年置箔場?!?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三:“ 秦會之 初賜居第時,兩 浙 轉(zhuǎn)運司置一局曰箔場,官吏甚眾,專應(yīng)副( 毛 本作付)賜第事,自是訖其死十九年不罷,所費不可勝計?!?/div>
《國語辭典》:私塾  拼音:sī shú
舊時家庭或教師自己設(shè)立的教學場所。通常只有一個老師,依學生程度而個別指導,教材和學習年限沒有一定,不同于有制度的學校。
《漢語大詞典》:榷關(guān)(榷關(guān))
征收關(guān)稅的機構(gòu)。 清 戴名世 《乙亥北行日記》:“俱有守者執(zhí)途人橫索金錢,稍不稱意,雖襆被俱欲取其稅,蓋榷關(guān)使者之所為也?!?范文瀾 《中國近代史》第三章第四節(jié):“ 達開 既至 安慶 ……立榷關(guān)于 星橋 ,阻行舟征其稅?!?/div>
《漢語大詞典》:憲治(憲治)
指 宋 代的提點刑獄。為地方最高司法機構(gòu)。 宋 姜夔 《念奴嬌》詞序:“余客 武陵 , 湖北 憲治在焉。”
《漢語大詞典》:團司(團司)
唐 代新進士及第,負責籌辦同年游宴及糾察諸事的機構(gòu)。主其事者亦稱為“團司”。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卷三:“及同年宴於 曲江 亭子, 彖 ( 盧彖 )以雕幰載妓,微服嚲鞚,縱觀於側(cè),遂為團司所發(fā)。”《苕溪漁隱叢話后集·王禹玉》引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 唐 代﹞進士及第,賜宴 曲江 ,狀元置司處,謂之團司?!?宋 岳珂 桯史·富翁五賊:“名亦在鼎甲,聯(lián)鑣入團司?!?清 梁章鉅 稱謂錄·進士:“《國史補》:‘進士榜下?lián)褚蝗藶閳F司?!?/div>
《漢語大詞典》:內(nèi)局
制造和供應(yīng)皇宮中應(yīng)用物品的機構(gòu),大多在皇城內(nèi)。 明 朝有八局:兵仗局、銀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鍼工局、內(nèi)織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 明 李東陽 《先叔父前金吾左衛(wèi)百戶李公墓志銘》:“吾祖 允三 府君在 永樂 初與靖難,功授小旗改金吾左衛(wèi),尋入內(nèi)局督工作?!?/div>
《漢語大詞典》:驛郵(驛郵)
傳遞文書、信件的機構(gòu)。 明 楊慎 升庵詩話卷十一:“《西域記》云:塞外無驛郵,往往以烽代驛?!?明 沈榜 《宛署雜記·署廨》:“各官職掌,除民事外,內(nèi)自廠衛(wèi),以至各監(jiān)局,外自省闈,以至驛郵,歲時自宗廟陵寢行幸以至澣洗之事,雖巨細不一等,而縣應(yīng)固沓如也?!?/div>
《國語辭典》:部會(部會)  拼音:bù huì
稱中央政府各部及其直屬機構(gòu)。如:「立法院開會時,中央各部會首長都需列席備詢?!?/div>
《漢語大詞典》:眾司(衆(zhòng)司)
百官及其機構(gòu)。三國志·魏志·程昱傳:“上察宮廟,下攝眾司?!?/div>
《漢語大詞典》:公局
(1).官署。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唐王府官猥下:“ 寶歷 中, 瓊王 府長史 裴簡求 具狀言:‘諸王府本在 宣平坊 ,多年摧毀,后付莊宅使收管,遂為公局?!?br />(2).舊時鄉(xiāng)鎮(zhèn)所設(shè)機構(gòu)之一。 清 龍啟瑞 《大岡埠團練公局記》:“至 廣西 ……各府州縣吏薦紳先生,率其鄉(xiāng)之所屬,日從事於團練,而各村鎮(zhèn)關(guān)市,始有公局之設(shè)?!?span id="e1494yr"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五六回:“我們 廣東 地方,各鄉(xiāng)都設(shè)一個公局,公舉幾個紳士在局里,遇了鄉(xiāng)人有甚么爭執(zhí)等事,都由公局紳士議斷。”
《漢語大詞典》:轎行(轎行)
出租轎子的營業(yè)機構(gòu)。 艾蕪 《流離》:“你的兒子在哪個轎行嘛?曉得轎行的名字就包你找得著的?!?/div>
《漢語大詞典》:架閣庫(架閣庫)
(1). 宋 元 時代儲藏文牘案卷的機構(gòu)。宋史·職官志三:“主管架閣庫:掌儲藏帳籍文案以備用,擇選人有時望者為之。舊有管干架閣庫官, 宣和 罷之, 紹興 十五年復置,吏、戶部各差一員,禮、兵部共差一員,刑、工部共差一員,以主管尚書某部架閣庫為名?!?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中:“ 煇 頃在 番江 ,因得架閣庫故紙,見有以借緋魚袋入銜者,乃 政和 間案沓也?!?br />(2).指主管架閣庫的官員。元史·百官志一:“左右部架閣庫,秩正八品。管勾二員,典吏十二人。掌六部文卷簿籍架閣之事。 中統(tǒng) 元年,左右部各置。二十三年,併為左右部架閣庫?!?/div>
《國語辭典》:殿本  拼音:diàn běn
凡殿版所刊印的書,均稱為「殿本」。如:《殿本二十五史》。
《國語辭典》:輸出(輸出)  拼音:shū chū
1.將本國貨物運到外國。如:「臺灣對亞洲諸國輸出大量的農(nóng)產(chǎn)品?!挂沧鳌赋隹凇埂?br />2.電腦資料、信號的發(fā)出輸送。
《國語辭典》:主委  拼音:zhǔ wěi
團體機構(gòu)中主任委員的縮稱。如:「常任主委」、「研考會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