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30詞典 7分類詞匯 523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構(gòu) → 搆構(gòu)”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530,分36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三省
學校
中心
中央
屯田
臺閣
公車
南面
憲章
書院
大府
山堂
設施
設官
錄事
《國語辭典》:三省  拼音:sān xǐng
以三事省察,泛指詳察己身過失?!墩撜Z。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明。無名氏《貧富興衰記。楔子》:「吾日三省朝聞道,自古寒儒陋巷居?!?/div>
《國語辭典》:學校(學校)  拼音:xué xiào
講學研習的教育機構(gòu)。《詩經(jīng)。鄭風。子衿。序》:「子衿,刺學校廢也。亂世則學校不脩焉?!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改闳敉笆肿饕荆狡鹌阶?,這就是壞了學校規(guī)矩,連我臉上都無光了?!?/div>
《漢語大詞典》:中心
猶稱心。《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隨你左看右看,無不中心像意的。”
《國語辭典》:中央  拼音:zhōng yāng
1.中間或中心地方。《詩經(jīng)。秦風。蒹葭》:「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埂盾髯印4舐浴罚骸赣姆?,莫如中央。」
2.指國君。《韓非子。揚搉》:「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清。王先慎。注:「四方謂臣民,中央謂主君?!?br />3.最高政府所在地。相對于地方而言。如:「中央政府」。
《國語辭典》:屯田  拼音:tún tián
1.漢以后歷代政府利用兵士在駐扎的地區(qū)一面駐守,一面墾殖荒地,這種措施稱為「屯田」?!度龂?。卷一。魏書。武帝紀》:「是歲用棗祗、韓浩等議,始興屯田?!?br />2.職官名。漢代工部尚書中,有屯田郎中,主管戶口墾田,是屯田官的開始。晉置屯田尚書;南北朝設屯田郎;隋初稱屯田侍郎;唐置屯田郎中、員外郎各一人,屬工部,掌屯田政令。至清末廢。
《國語辭典》:臺閣(臺閣)  拼音:tái gé
1.漢代尚書的稱呼,后世亦稱中央機構(gòu)為「臺閣」?!稑犯娂?。卷七三。雜曲歌辭一三。古辭。焦仲卿妻》:「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新唐書。卷九六。列傳。杜如晦》:「方為相時,天下新定,臺閣制度,憲物容典,率二人討裁?!?br />2.臺榭樓閣等高大的建筑。唐。羅鄴 舊侯家詩:「臺閣層層倚半空,繞軒澄碧御溝通?!?/div>
《國語辭典》:公車(公車)  拼音:gōng jū
1.兵車?!对娊?jīng)。魯頌。閟宮》:「公車千乘,朱英綠縢,二矛重弓?!?br />2.官車?!吨芏Y。春官。巾車》:「巾車掌公車之政令,辨其用與其旗物,而等敘之,以治其出入?!?br />3.漢代的官署名稱。掌管徵召,及受章奏,亦上書者所詣;清舉人入京會試叫上公車,就是依此而來?!队魇烂餮?。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買臣到西京上書,待詔公車?!?br />4.復姓。如秦公子針字伯車,后世別為公車氏。
《國語辭典》:公車(公車)  拼音:gōng chē
公共汽車的縮稱。參見「公共汽車」條。
《國語辭典》:南面  拼音:nán miàn
1.南邊。如:「一個荷鋤老農(nóng),遠遠打南面走來?!?br />2.古代人君聽政之位居北,其面向南,故后指居人君之位?!蹲髠鳌O骞辍罚骸膏嵱谑遣桓夷厦?,楚失華夏則析公之為也?!埂墩撜Z。雍也》:「子曰:『雍也,可使南面?!弧?br />3.南向、南進?!妒酚洝>戆巳?。魯仲連鄒陽傳》:「齊無南面之心,以為亡南陽之害小,不如得濟北之利大?!?/div>
《國語辭典》:憲章(憲章)  拼音:xiàn zhāng
1.法度典章。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詔策》:「詔賜鄧禹,稱司徒為堯,敕責侯霸,稱黃鉞一下:若斯之類,實乖憲章?!埂缎绿茣>砭虐?。馬周傳。贊曰》:「由一介草茅言天下事,若素宦于朝,明習憲章者,非王佐才,疇以及茲?」
2.遵守法制?!抖Y記。中庸》:「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國語辭典》:書院(書院)  拼音:shū yuàn
舊時私人教學讀書的場所。唐明皇置麗正書院,集文學之士,為中國書院設置之始,此后盛行于宋、明?!段宕菲皆?。漢史。卷上》:「慕容三郎是個有田產(chǎn)的人,未免請先生在書院教導義男劉知遠讀習經(jīng)書?!埂度龂萘x》第二○回:「晨起,復至書院中,將詔再三觀看,無計可施?!?/div>
《國語辭典》:大府  拼音:dà fǔ
1.職官名:(1)周代掌管財庫的人。(2)明清時指督撫。
2.高官?!妒酚?。卷一二二??崂魝鳌[ざ紓鳌罚骸妇託q馀,郡中不拾遺,旁十馀郡守畏都如大府。」
3.朝廷的府庫。宋。無名氏《李師師外傳》:「又賜李姥大府錢萬緡,計前后賜金銀錢、繒帛、器用、食物等,不下十萬?!?/div>
《漢語大詞典》:九府
(1). 周 代掌管財幣的機構(gòu)。后泛指國庫。史記·貨殖列傳:“其后 齊 中衰, 管子 修之,設輕重九府?!?張守節(jié) 正義:“ 周 有大府、玉府、內(nèi)府、外府、泉府、天府、職內(nèi)、職金、職幣,皆掌財幣之官,故云九府也?!?span id="epcdpgo" class="book">《陳書·周迪傳》:“擅歛征賦,罕歸九府?!?白蕉 《袁世凱與中華民國》:“四民輟業(yè),滿目瘡痍,六師暴露,九府匱竭?!?br />(2).指各方的寶藏和特產(chǎn)。爾雅·釋地:“九府:東方之美者,有 醫(yī)無閭 之珣玗琪焉;東南之美者,有 會稽 之竹箭焉;南方之美者,有 梁山 之犀象焉;西南之美者,有 華山 之金石焉;西方之美者,有 霍山 之多珠玉焉;西北之美者,有 崑崙 虛之璆琳瑯玕焉;北方之美者,有 幽都 之筋角焉;東北之美者,有 斥山 之文皮焉;中有 岱岳 與其五穀魚鹽生焉?!?邢昺 疏:“府,聚也,財物之所聚也。言此八方及中皆美物之所聚,故題云《九府》也?!?br />(3). 南齊 設置的九個官署,猶 漢 之九寺。資治通鑒·齊明帝建武三年:“於是郡縣及六署、九府常行職事?!?胡三省 注:“九府:太常、光祿勛、衛(wèi)尉、廷尉、大司農(nóng)、少府、將作大匠、太僕、大鴻臚九卿府也?!?br />(4).猶言臟腑。 前蜀 杜光庭 《皇后本命醮詞》:“醫(yī)方所診,臟氣未調(diào),榮衛(wèi)未和,正氣衰薄,六脈未復,九府猶虛?!?/div>
《漢語大詞典》:山堂
(1).山中的寺院。 唐 王勃 《益州綿竹縣武都山凈慧寺碑》:“春巖橘柚,影入山堂?!?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四:“録其( 趙元一 )《宿焦山寺》云:‘海國秋初到,山堂氣更清?!?br />(2).隱士的山中居所。 宋 曹組 《艮岳賦》:“傚隱士之山堂,取逸人之三逕?!?br />(3).近代幫會的組織機構(gòu)。 陳少白 《興中會革命史要》:“這(哥老會)兩個山堂,在 長江 的勢力算為最大。” 范文瀾 《中國近代史》第三章緒言:“當時天地會山堂分立,缺乏統(tǒng)一指揮?!?/div>
《國語辭典》:設施(設施)  拼音:shè shī
1.規(guī)劃施行?!痘茨献?。兵略》:「夜則多火,晦冥多鼓,此善為設施者也?!?br />2.設備。如:「交通設施」、「公共設施」。
《漢語大詞典》:設官(設官)
(1).謂設立官府,設置治理政事的機構(gòu)。《周禮·天官·序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jīng)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 賈公彥 疏:“此謂設天地四時之官,即六卿也。既有其官,須有司職。職謂主也?!?北齊 邢邵 《訊囚請占議》:“設官分職,各有司存。”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自從 周公 作周禮,設官分職,到今日也不曾聽得欽差拜過典史!”
(2).設置官職爵位。晉書·應詹傳:“ 詹 上疏陳便宜,曰:‘先王設官,使君有常尊,臣有定卑,上無茍且之志,下無覬覦之心。’” 宋 蘇轍 《轉(zhuǎn)封狀》:“中外之議以此疑惑,以為朝廷為人設官,非為官擇人?!?/div>
《國語辭典》:錄事(錄事)  拼音:lù shì
1.職官名。舊時各官署繕寫文件的官員。
2.唐代科舉考試,同年及第者聚會,便請一人為錄事,主持宴席間的應酬事務。最初由狀元擔任,后多改以妓女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