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樸素  拼音:pú sù
質(zhì)樸,無文飾。《后漢書。卷一○?;屎蠹o(jì)上。明德馬皇后紀(jì)》:「車騎樸素,無金銀之飾?!埂度龂?。卷六一。吳書。潘浚陸凱傳。陸凱》:「先帝篤尚樸素,服不純麗?!?/div>
《國語辭典》:樸素(樸素)  拼音:pú sù
樸實(shí)而不浮華?!都t樓夢》第四○回:「床上只吊著青紗帳幔,衿褥也十分樸素?!埂段拿餍∈贰返谝凰幕兀骸杆译m有銀錢,無奈一直住在鄉(xiāng)間,穿的吃的,再要比他樸素沒有?!?/div>
《國語辭典》:樸素?zé)o華(樸素?zé)o華)  拼音:pú sù wú huá
樸實(shí)不浮華。《元史。卷一六三。烏古孫澤傳》:「常曰:『士非儉無以養(yǎng)廉,非廉無以養(yǎng)德?!簧硪徊寂蹟?shù)年,妻子樸素?zé)o華,人皆言之,澤不以為意也?!?/div>
《漢語大詞典》:艱苦樸素(艱苦樸素)
吃苦耐勞,勤儉樸實(shí)。 毛澤東 《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huì)第二次全體會(huì)議上的講話》:“要勤儉建國,反對鋪張浪費(fèi),提倡艱苦樸素、同甘共苦。” 周而復(fù) 《白求恩大夫》十:“我們首先上的一課是艱苦樸素的作風(fēng)?!?/div>
《國語辭典》:縞素(縞素)  拼音:gǎo sù
1.純白色的絹。漢。桓寬《鹽鐵論。非鞅》:「縞素不能自分于緇墨,圣賢不能自理于亂世。」
2.白色的喪服?!段饔斡洝返谌寤兀骸咐夏勓?,急換了縞素孝服,躬身迎接。」
《國語辭典》:樸樕(樸樕)  拼音:pú sù
1.小木。《詩經(jīng)。召南。野有死麇》:「林有樸樕,野有死鹿?!?br />2.比喻鄙陋、平庸。唐。杜牧〈賀平黨項(xiàng)表〉:「臣僻左小郡,樸樕散材?!?/div>
《國語辭典》:枯槁  拼音:kū gǎo
1.乾枯、乾燥?!对娊?jīng)。大雅。召旻》漢。鄭玄。箋:「天下之人,如旱歲之草,皆枯槁無潤澤?!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5188' target='_blank'>李白 〈自漢陽病酒歸寄王明府〉詩:「去歲左遷夜郎道,琉璃硯水長枯槁?!?br />2.形容憔悴。《戰(zhàn)國策。秦策一》:「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狀有歸色?!?/div>
《國語辭典》:蒼涼(蒼涼)  拼音:cāng liáng
凄涼、悲壯。清。呂碧城〈瑞鶴仙。瘴風(fēng)寬蕙帶〉詞:「渺予懷,此意蒼涼,更誰暗解?」
《國語辭典》:清真  拼音:qīng zhēn
1.純潔天真。唐。李白 王右軍詩:「右軍本清真,瀟灑出風(fēng)塵。」
2.儉樸純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yù)》:「清真寡欲,萬物不能移也?!?br />3.回教徒順教時(shí),須念頌清真言三句,因而稱其教為「清真教」,寺廟為「清真寺」。
《國語辭典》:淡薄  拼音:dàn bó
1.不濃厚、稀薄。如:「行動(dòng)不便的老人家搭車,卻無人讓座,令人不禁感嘆人情淡?。 ?br />2.平淡、清靜?!段饔斡洝返谝弧鸹兀骸杆闫饋?,還不如我們水秀山清,逍遙自在;甘淡薄,隨緣而過。」
《國語辭典》:太素  拼音:tài sù
1.物質(zhì)的起始?!读凶?。天瑞》:「太素者,質(zhì)之始也?!?br />2.質(zhì)樸、樸素。三國魏。何晏景福殿賦〉:「絕流遁之繁禮,反民情于太素。」
3.指天地。唐。李白古風(fēng)〉詩五九首之四一:「呼我游太素,玉杯賜瓊漿?!?/div>
《國語辭典》:敦樸(敦樸)  拼音:dūn pú
敦厚樸實(shí)。如:「他為人敦樸,做事實(shí)在,很受大家歡迎?!?/div>
《漢語大詞典》:大一
古代道家用語。謂大到極點(diǎn)而囊括一切。莊子·天下:“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nèi),謂之小一?!?成玄英 疏:“囊括無外,謂之大也;入於無間,謂之小也;雖復(fù)大小異名,理歸無二,故曰一也?!?br />(1).天地未分前混沌之元?dú)狻?span id="zz12vb4" class="book">《禮記·禮運(yùn)》:“是故夫禮,必本於大一,分而為天地,轉(zhuǎn)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shí)。” 孔穎達(dá) 疏:“必本於大一者,謂天地未分混沌之元?dú)庖??!?br />(2).指原始樸素狀態(tài)。荀子·禮論:“故至備,情文俱盡;其次,情文代勝;其下,復(fù)情以歸大一也?!?楊倞 注:“雖無文飾,但復(fù)情以歸素質(zhì),是亦禮也?!?br />(3).指太古時(shí)代。荀子·禮論:“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大一,夫是之謂大隆?!?楊倞 注:“大一謂太古時(shí)也?!?br />(4).指天。莊子·徐無鬼:“大一通之,大陰解之?!?成玄英 疏:“一是陽數(shù)。大一,天也,能通生萬物,故曰通?!?/div>
《國語辭典》:素尚  拼音:sù shàng
樸素的志節(jié)?!赌鲜?。卷二二。列傳。王曇首》:「幼有素尚,兄弟分財(cái),曇首唯取圖書而已。」南朝梁。任昉〈王文憲集序〉:「或功銘鼎彝,或德標(biāo)素尚,臭味風(fēng)云,千載無爽?!?/div>
《國語辭典》:儉素(儉素)  拼音:jiǎn sù
節(jié)儉樸素?!稌x書。卷四一。劉寔傳》:「及位望通顯,每崇儉素,不尚華麗?!?/div>
分類:儉省樸素
《漢語大詞典》:素約(素約)
(1).舊約;早先約定的。史記·韓世家:“且 楚 韓 非兄弟之國也,又非素約而謀伐 秦 也。” 宋 沈括 夢溪筆談·人事一:“﹝ 張諤 ﹞常自約仕至縣令則致仕而歸…… 諤 於所居營一舍,榜為 中允亭 ,以誌素約也?!?清 趙翼 《西巖齋頭自鳴鐘分體得七古》:“內(nèi)有金聲外針影,聲影相隨若素約。”
(2).樸素簡約。《南齊書·豫章文獻(xiàn)王嶷傳》:“臣出入榮顯,禮容優(yōu)泰,第宇華曠,事乖素約。”新唐書·李懷遠(yuǎn)傳:“ 懷遠(yuǎn) 久貴,益素約,不治居室?!?唐 丁仙芝 《贈(zèng)朱中書》詩:“會(huì)應(yīng)憐爾居素約,可即長年守貧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