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本真,一作本正,號(hào)月湖半顛,四明(今浙江寧波)人。理宗紹定四年(一二三一),以詩受知平江府吳淵之邀住虎丘寺,后住感山寺。姚勉曾和其《江南麥》詩。事見《雪坡集》卷一二《寄感山二詩僧》、《山房隨筆》。今錄詩二首。
《漢語大詞典》:本真
(1).猶正道,準(zhǔn)則。 漢 揚(yáng)雄 《〈法言〉序》:“事有本真,陳施於意,動(dòng)不克咸,本諸身。譔《修身》?!?br />(2).真實(shí)情況;本來面目。 宋 程大昌 考古編·詩論十四:“古民陳詩以觀民風(fēng),審樂以知時(shí)政。詩若樂,語言聲音耳,而可用以察休戚得失者,事情之本真在焉?!?span id="wtwowya" class="book">《朱子語類》卷一二六:“蓋道、釋之教皆一再傳而浸失其本真?!?金 王若虛 《新唐書辨下》:“至於記録他人之言,豈可過加潤色而失其本真?!?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塾議第十七》:“大臣者,探本真以奉君,過言有誅,矧旁飾躗言?故慎毋借言矣?!?張舜徽 《清人文集別錄·正誼堂文集四十卷》:“且其所刊布儒先之書數(shù)十種,悉經(jīng)刪節(jié),多失本真?!?br />(3).猶天性,本性。 明 宋濂 《報(bào)恩說》:“愛如魑魅,幻化不一,能迷惑一切修善之士,顛倒錯(cuò)繆,喪其本真?!?清 曾國藩 《陳仲鸞同年之父母七十壽序》:“天之生圣人也,大抵以剛直葆其本真。其回枉柔靡者,常滑其自然之性,而無以全其純固之天。” 茅盾 《子夜》十二:“那書房窗外的樹木蘇蘇地譏笑他的心亂智昏。他又坐下了,咬緊著牙齒想要再一度努力恢復(fù)他的本真。”
(4).質(zhì)樸。 周立波 《曾五喜》:“他為人本真、穩(wěn)重,性情和睦,在生產(chǎn)上總是親自帶頭干,并且吃得苦?!?/div>
《國語辭典》:抱樸  拼音:bào pú
持守本有的質(zhì)樸天性。宋。宇文虛中〈在金日作〉詩三首之一:「開口摧頹空抱樸,脅肩奔走尚腰金。」也作「抱樸」。
《國語辭典》:抱樸(抱樸)  拼音:bào pú
1.守住本有質(zhì)樸淡泊的天性。《老子》第一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挂沧鳌副恪?。
2.抱,附也。樸,木皮也。抱樸指依附木皮?!段倪x。王褒。洞簫賦》:「秋蜩不食,抱樸而長吟兮?!?/div>
《漢語大詞典》:返本
(1).復(fù)歸本真。 唐 劉肅 《大唐新語·匡贊》:“方弘風(fēng)緯俗,返本于上古之初?!?span id="6zcpby6" class="book">《鏡花緣》第六回:“日后緣滿,還是另須苦修,方能返本;還是剛棄紅塵,就能還原。到了那時(shí),纔知我的道行并非淺薄之輩哩?!?br />(2).指恢復(fù)原來狀態(tài)。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進(jìn)化或可停,而生物不能返本。”
(3).翻本,贏回賭本。《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一回:“ 黃三溜子 急於返本,嫌人家押的少,還説人家贏錢的都藏著不肯拿出來?!?/div>
《漢語大詞典》:還真(還真)
(1).還歸本真。 唐 孟郊 《隱士》詩:“本末一相返,漂浮不還真?!?明 何景明 《呂公祠》詩:“馬上十年元是夢,世間何處可還真?”
(2).指死亡。 明 唐順之 《聞石屋彭君置生棺有感為賦》之一:“試料還真后,誰為倚戶人?!?/div>
《漢語大詞典》:本樸(本樸)
本真,本來面目。《淮南子·要略》:“接徑直施,以推本樸,而兆見得失之變,利病之文?!?/div>
《國語辭典》:碑學(xué)(碑學(xué))  拼音:bēi xué
1.崇尚碑刻的書派,與帖學(xué)相對(duì)稱。碑學(xué)原本相當(dāng)發(fā)達(dá),至唐,由于太宗偏愛王羲之、獻(xiàn)之的帖書,一度使碑學(xué)趨于衰微,直至清嘉慶、道光以后,阮元倡為南北書派論,碑學(xué)始得以復(fù)興。
2.研究考訂碑刻的時(shí)代、體制、真?zhèn)?、?nèi)容、鑒賞等問題的學(xué)問。如趙明誠的《金石錄》、郭宗昌的《金石史》等
《國語辭典》:反璞歸真(反璞歸真)  拼音:fǎn pú guī zhēn
璞,未經(jīng)雕琢之玉石。「反璞歸真」指回復(fù)到原始質(zhì)樸本真的狀態(tài)。語本《戰(zhàn)國策。齊策四》:「歸真反璞,則終身不辱?!谷纾骸溉松谑廊裟苤?,反璞歸真,便不會(huì)有那么多煩惱?!挂沧鳌阜礃銡w真」、「返璞歸真」、「返樸歸真」。
《國語辭典》:反樸歸真(反樸歸真)  拼音:fǎn pú guī zhēn
樸,未加工之木材除去外飾?!阜礃銡w真」指回復(fù)到原始質(zhì)樸本真的狀態(tài)。《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jīng)注解》:「頌曰:『回心祛己出塵籠,反樸歸真悟正宗。山色秀因昨夜雨,花英落為曉來風(fēng)?!弧挂沧鳌阜磋睔w真」、「返璞歸真」、「返樸歸真」。
《漢語大詞典》:返樸歸真(返樸歸真)
謂還其原始的淳樸本真狀態(tài)。 魯迅 《花邊文學(xué)·玩笑只當(dāng)它玩笑(下)》:“他討伐的不是白話的‘反而難懂’,是白話的‘魯里魯蘇’,連 劉先生 似的想白話‘返樸歸真’的意思也全沒有?!?span id="ps6fxkc" class="book">《人民文學(xué)》1981年第7期:“我從思想性情到生活習(xí)慣、開口說話、為人料事和藝術(shù)情趣,都得到了返樸歸真。”《當(dāng)代》1981年第6期:“他借‘母愛’這一人性論者樂道的永久性命題,引讀者返樸歸真,回到‘思無邪’的童年?!?/div>
《國語辭典》:歸真反璞(歸真反璞)  拼音:guī zhēn fǎn pú
1.除去外飾,回復(fù)淳樸的本性?!稇?zhàn)國策。齊策四》:「歸真反璞,則終身不辱?!?br />2.死亡。常用于吊喪挽聯(lián)。也作「歸真返璞」。
分類:其外本真
《漢語大詞典》:見素抱樸(見素抱樸)
現(xiàn)其本真,守其純樸。謂不為外物所牽。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睒悖槐咀鳌?樸 ”。 宋 程大昌 考古編·莊子一:“ 周 之所自處者,清浄無欲,而其所非棄者,又皆推見禮法敗壞之自,而歸諸見素抱樸之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