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在地戶
方言。指本地的老住戶。 趙樹理 《李有才板話》一:“﹝ 閻家山 ﹞西頭住的都是姓 閻 的;中間也有姓 閻 的,也有雜姓,不過都是些在地戶?!?/div>
《國語辭典》:長途電話(長途電話)  拼音:cháng tú diàn huà
超出區(qū)域電話范圍的電話通話。
《國語辭典》:土生土長(土生土長)  拼音:tǔ shēng tǔ zhǎng
自小至大都在當?shù)厣L。如:「我在這里土生土長,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情感。」
《國語辭典》:外埠  拼音:wài bù
1.本地以外的都市。
2.外國的港埠。
《國語辭典》:特洛伊木馬(特洛伊木馬)  拼音:tè luò yī mù mǎ
希臘神話中,希臘人用大木馬攻打特洛伊城的故事。參見「木馬屠城記」條。
《漢語大詞典》:鄉(xiāng)規(guī)民約(鄉(xiāng)規(guī)民約)
由村民制定的用于本地的規(guī)約。如:制訂鄉(xiāng)規(guī)民約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項措施。
《國語辭典》:普通地圖(普通地圖)  拼音:pǔ tōng dì tú
將一地區(qū)的各種基本地形地物資料,如山川、聚落、交通等編入圖內。主要用途在于顯示出區(qū)域內各項地理資料的空間分布及其相關位置。
《國語辭典》:地頭文書鐵箍桶(地頭文書鐵箍桶)  拼音:dì tóu wén shū tiě gū tǒng
主管的地方官對本地的事物有絕對的權力,他的命令不可隨意違反?!?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你令兄現(xiàn)在南京,誰人不知道?自古地頭文書鐵箍桶,總以當事為主。」
《國語辭典》:撥接式數(shù)據(jù)通信(撥接式數(shù)據(jù)通信)  拼音:bō jiē shì shù jù tōng xìn
指透過本地電話線、經由數(shù)據(jù)機連接網際網路,傳遞資料的通信方式。于一九九○年代網路剛興起時比較普及,但因收費昂貴且速度慢,目前已逐漸被寬頻連線所取代。
《國語辭典》:本土化  拼音:běn tǔ huà
社會發(fā)展的趨勢逐漸朝向與本地固有的文化型態(tài)相結合。如:「在一片本土化聲中,歌仔戲的藝術成就又逐漸被人重視了。」
《國語辭典》:撥接(撥接)  拼音:bō jiē
指透過本地電話線、經由數(shù)據(jù)機連接網際網路的連線方式,于一九九○年代網路剛興起時比較普及,但因收費昂貴且速度慢,目前已逐漸被寬頻連線所取代。
《國語辭典》:來頭貨(來頭貨)  拼音:lái tou huò
不是本地所生產的貨品。指外國貨。如:「市面上的化妝品有不少來頭貨,品質不見得比較好,但一般價格卻貴得多?!挂沧鳌竵砺坟洝?。
《國語辭典》:伏地圣人(伏地聖人)  拼音:fú dì shèng rén
略有知識而自逞其能的人。如:「他以那么點雕蟲小技,就自以為是地成了伏地圣人?!?/div>
《漢語大詞典》:服務工業(yè)部門
又稱“自給性工業(yè)部門”。為本地區(qū)生活消費而發(fā)展起來的工業(yè)部門,包括食品、縫紉、日用化工等。受地方人口數(shù)量、生活習慣、消費水平所制約。在一定條件下,有些服務工業(yè)也可能發(fā)展成為主導工業(yè)部門。
《國語辭典》:根生土長(根生土長)  拼音:gēn shēng tǔ zhǎng
從小就在當?shù)爻錾蜷L大。元。吳昌齡《張?zhí)鞄煛返谌郏骸竻s不道一般兒根生土長,開花結子,帶葉連枝?!埂都t樓夢》第五四回:「他又不是咱們家的根生土長的奴才,沒受過咱們什么大恩典?!?/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