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侏儒  拼音:zhū rú
1.身材過度矮小的人。參見「侏儒癥」條。
2.古代表演雜伎或以滑稽動作引人笑樂的藝人?!盾髯印M醢浴罚骸纲絻?yōu)侏儒婦女之請謁以悖之?!?br />3.梁上短柱?!抖Y記。明堂位》漢。鄭玄。注:「藻棁,畫侏儒柱,為藻文也?!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679' target='_blank'>韓愈 進學解:「夫大木為杗,細木為桷,欂櫨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div>
《國語辭典》:偷嘗禁果(偷嘗禁果)  拼音:tōu cháng jìn guǒ
泛指未成年人間暗中發(fā)生性行為。如:「為了避免青少年偷嘗禁果,有關單位應該進行適切的性教育,讓他們懂得保護自己。」
《國語辭典》:援助交際(援助交際)  拼音:yuán zhù jiāo jì
一種不正當?shù)男越灰啄J?。通常由需要金錢的未成年人,以性為條件,向成年人尋求援助。最早流行于日本,后來也影響至國內(nèi)。縮稱為「援交」。
《國語辭典》:白糠疹  拼音:bái kāng zhěn
病名。常發(fā)生于小孩或未成年人的臉上,患部多呈圓狀,會由小而漸擴大,顏色較正常膚色淺,因表面有糠樣落屑而得名。日曬與冷風可能為其引起的原因,較常于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出現(xiàn)。其癥狀長大后會自然消失,無須積極治療。
《國語辭典》:感化院  拼音:gǎn huà yuàn
一種特殊的教育場所。收容對象以犯罪輕微之未成年人為主;除施以精神教育以感化其人格外,并有學業(yè)輔導或職業(yè)技術訓練等課程,以便其回歸社會后得以繼續(xù)升學或從事正當工作。如:「他因犯了偷竊罪被送進少年感化院接受感化教育?!?/div>
《國語辭典》:公開審理(公開審理)  拼音:gōng kāi shěn lǐ
法院開庭審理訴訟案件時,除訴訟當事人、關系人之外,任何第三者亦可到場旁聽。也就是說整個訴訟程序的進行,是完全公開的。
《漢語大詞典》:疙童
長黃癬的未成年人。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回生》:“丑扮疙童,持鍬上?!?/div>
《國語辭典》:保護人(保護人)  拼音:bǎo hù rén
對經(jīng)專科醫(yī)師診斷或鑒定為嚴重之病人負監(jiān)督與保護責任之人。
《國語辭典》:監(jiān)護人(監(jiān)護人)  拼音:jiān hù rén
法律上對未成年人及禁治產(chǎn)人,盡監(jiān)督保護之責者,稱為「監(jiān)護人」。也稱為「保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