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扣舷歌
  
木腸兒
 
扣舷而歌
  
木作腸
 
腳敲兩舷
 
扣弦歌
 
小海謳
 
船舷悲唱
 
木石笑吳兒
 
心情同木石
   
吳兒木腸

相關(guān)人物
夏統(tǒng)


《晉書》卷九十四〈隱逸列傳·夏統(tǒng)〉
會三月上巳,洛中王公已下并至浮橋,士女駢填,車服燭路。統(tǒng)時在船中曝所市藥,諸貴人車乘來者如云,統(tǒng)并不之顧。太尉賈充怪而問之,統(tǒng)初不應(yīng),重問,乃徐答曰:「會稽夏仲御也。」充使問其土地風(fēng)俗,統(tǒng)曰:「其人循循,猶有大禹之遺風(fēng),太伯之義讓,嚴(yán)遵之抗志,黃公之高節(jié)?!褂謫枺骸盖渚雍I,頗能隨水戲乎?」答曰:「可。」統(tǒng)乃操柂正櫓,折旋中流,……統(tǒng)曰:「先公惟寓稽山,朝會萬國,授化鄙邦,崩殂而葬。恩澤云布,圣化猶存,百姓感詠,遂作慕歌。又孝女曹娥,年甫十四,貞順之德過越梁宋,其父墮江不得尸,娥仰天哀號,中流悲嘆,便投水而死,父子喪尸,后乃俱出,國人哀其孝義,為歌河女之章。伍子胥諫吳王,言不納用,見戮投海,國人痛其忠烈,為作《小海唱》。今欲歌之?!贡娙藘L曰:「善?!菇y(tǒng)于是以足叩船,引聲喉囀,清激慷慨,大風(fēng)應(yīng)至,含水嗽天,云雨響集,叱吒歡呼,雷電晝冥,集氣長嘯,沙塵煙起。王公已下皆恐,止之乃已。諸人顧相謂曰:「若不游洛水,安見是人!聽慕歌之聲,便髣髴見大禹之容。聞河女之音,不覺涕淚交流,即謂伯姬高行在目前也。聆小海之唱,謂子胥、屈平立吾左右矣?!钩溆晕奈潲u簿,覬其來觀,因而謝之,遂命建朱旗,舉幡校,分羽騎為隊(duì),軍伍肅然。須臾,鼓吹亂作,胡葭長鳴,車乘紛錯,縱橫馳道,又使妓女之徒服袿襡,炫金翠,繞其船三匝。統(tǒng)危坐如故,若無所聞。充等各散曰:「此吳兒是木人石心也?!菇y(tǒng)歸會稽,竟不知所終。

例句

撐舟昆明度云錦,腳敲兩舷叫吳歌。 韓愈 奉酬盧給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見寄并呈上錢七兄閣老張十八助教

典故 
填滄海
 
含石
 
精衛(wèi)銜石
 
精衛(wèi)恨
 
銜木石
  
精衛(wèi)苦
 
禽填海
 
化精衛(wèi)
 
填海心
 
帝女靈
 
填瀚海
 
碧海乾
 
帝女填
 
魂化精衛(wèi)
 
精衛(wèi)銜蘆
 
填海精衛(wèi)
 
銜石冤禽
 
滄海鳥
 
沈冤鳥口
 
帝子銜冤
 
費(fèi)木石
 
精衛(wèi)怒
 
口銜山石
 
禽海填
 
填渤澥
 
投石填海
   
銜土怨
 
帝女銜石
  
女娃東海
 
石填大海
  
心平海
 
相關(guān)人物
精衛(wèi)


《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
又北二百里,曰發(fā)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wèi),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述異記》卷上
昔炎帝女溺死東海中,化為精衛(wèi),其名自呼。每銜西山木石填東海。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狀如精衛(wèi),生雄如海燕。今東海精衛(wèi)誓水處,曾溺于此川,誓不飲其水。一名鳥市,一名冤禽,又名志鳥,俗呼帝女雀。

簡釋

禽填海:喻申冤報(bào)仇,或喻獻(xiàn)身大業(yè)。唐杜甫《寄岳州賈六支巴州嚴(yán)八使君兩閣老》:“浪作禽填海,那將血射天。”


例句

緣邊飽喂十萬眾,何不齊驅(qū)一時發(fā)。年年但捉兩三人,精衛(wèi)銜蘆塞溟渤。 元稹 縛戎人

恨極同填海,情長抵導(dǎo)江。 吳融

壅應(yīng)邊盡北,填合海無東。 吳融 雪十韻

石小虛填海,蘆铦未破矰。 李商隱 北禽

區(qū)區(qū)精衛(wèi)鳥,銜木空哀吟。 李白 寓言三首之二

西飛精衛(wèi)鳥,東海何由填。 李白 江夏寄漢陽輔錄事

精衛(wèi)費(fèi)木石,黿鼉無所憑。 李白 登高丘而望遠(yuǎn)

古時填渤澥,今日鑿崆峒。 李賀 惱公

浪作禽填海,那將血射天。 杜甫 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yán)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

愿持精衛(wèi)銜石心,窮取河源塞泉脈。 王睿 公無渡河

一種有冤猶可報(bào),不如銜石疊滄溟。 羅隱 子規(guī)

精衛(wèi)一微物,猶恐填海平。 聶夷中 客有追嘆后時者作詩勉之

余魄豈能銜木石,獨(dú)將遺恨付箜篌。 陳標(biāo) 公無渡河

拂波銜木鳥,偶宿泣珠人。 陶翰 送金卿歸新羅

帝女飛銜石,鮫人賣淚綃。 顧況 送從兄使新羅

龍宮月明光參差,精衛(wèi)銜石東飛時。 顧況 龍宮操

典故
木石生怪


《國語》卷五〈魯語下·季桓子穿井獲羊〉~20~
季桓子穿井,獲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問之仲尼曰:「吾穿井而獲狗,何也?」對曰:「以丘之所聞,羊也。丘聞之:木石之怪曰夔、魍魎。,水之怪曰龍、罔象,土之怪曰羵羊?!谷龂鴧?#183;韋昭注:「木石謂山也。或云夔,一足,越人謂之山繅也?;蜓元?dú)足魍魎,山精,好學(xué)人聲而迷惑人也?!?/span>

例句

木石生怪變,狐貍騁妖患。 韓愈 謝自然詩

《國語辭典》:木石  拼音:mù shí
1.木和石。如:「他的度假小屋,木石環(huán)繞,甚為幽靜?!埂睹献印1M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埂渡胶=?jīng)?北山經(jīng)》:「炎帝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br />2.比喻沒有知覺、感情。如:「心非木石,見人苦難,當(dāng)伸援手才是。」?jié)h。司馬遷 報(bào)任少卿書:「身非木石,獨(dú)與法吏為伍。深出囹圄中,誰可告愬者!」《宋書。卷八三。列傳。吳喜》:「人非木石,何能不感?!?/div>
《國語辭典》:木石為徒(木石為徒)  拼音:mù shí wéi tú
與木頭石塊結(jié)伴。比喻寄情山水,與世事隔絕。《新唐書。卷一六八。列傳。柳宗元》:「用是更樂瘖默,與木石為徒,不復(fù)致意?!?/div>
《國語辭典》:心如木石  拼音:xīn rú mù shí
心靈像樹木石頭一樣,毫無情感、欲念。《五燈會元。卷三。百丈懷海禪師》:「一切諸法,莫記憶,莫緣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無所辨別?!骨濉<o(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灤陽消夏錄四》:「君不以異類見薄,故為悅己者容,北室生心如木石,吾安敢近?」
《國語辭典》:身非木石  拼音:shēn fēi mù shí
人有思想感情,不同于樹木石塊無知覺感情。語出《文選。司馬遷。報(bào)任少卿書》:「身非木石,獨(dú)與法吏為伍,深幽囹圄之中,誰可告愬者。」也作「人非木石」、「人非草木」。
《國語辭典》:人非木石  拼音:rén fēi mù shí
人有思想感情,不同于樹木石塊無知覺感情。參見「身非木石」條。唐。白居易新樂府。李夫人〉:「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傾城色?!?/div>
《國語辭典》:木石心腸(木石心腸)  拼音:mù shí xīn cháng
像木石一般的心腸。比喻心腸冷硬無情。如:「看到這樣舍身救人的情事,即使是木石心腸的人,也深受感動?!骨?。洪楝園《后南柯。辭職》:「雖木石心腸,亦為之動?!?/div>
《分類字錦》:木石潤色(木石潤色)
左思《吳都賦》:其奏樂也,則木石潤色。
分類:作樂
《分類字錦》:木石猶感(木石猶感)
晉書·謝元傳》:圣恩赦過,黷法垂宥。使抱罪之臣,復(fù)得更名于所司,木石猶感,而況臣乎。
分類:赦宥
《漢語大詞典》:罔象
(1).亦作“ 罔像 ”。古代傳說中的水怪。或謂木石之怪。國語·魯語下:“水之怪曰龍、罔象?!?韋昭 注:“或曰罔象食人,一名沐腫?!?span id="gdfmxfl" class="book">《莊子·達(dá)生》:“水有罔象?!?陸德明 釋文:“ 司馬 本作‘無傷’。云:狀如小兒,赤黑色,赤爪,大耳,長臂。一云:水神名?!?span id="dfxpbnq" class="book">《文選·張衡〈東京賦〉》:“殘夔魖與罔像,殪野仲而殲游光。” 薛綜 注:“罔象,木石之怪。” 宋 梅堯臣 《送圣民學(xué)士知登州》詩:“ 始皇 安得長,陰怪役罔象?!?br />(2).水盛貌。《楚辭·遠(yuǎn)游》:“覽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朱熹 集注:“罔象,水盛貌?!?br />(3).虛無。文選·王褒〈洞簫賦〉:“薄索合沓,罔象相求?!?李善 注:“罔象,虛無罔象然也。”
(4).同“ 象罔 ”。莊子寓言中的人物。見莊子·天地。 南朝 齊 張融 《答周颙書》:“但敷生靈以竦志,庶足下 罔象 以捫珠?!?/div>
《漢語大詞典》:楗石
堵塞河堤決口用的木石一類材料。 清 梅曾亮 《黃個園家傳》:“兩河決口,丁夫楗石之費(fèi),戶部以正供入不足充,募富民出錢,榮以職。”
《漢語大詞典》:合剌剌
象聲詞。木石撞擊聲。 元 無名氏 《硃砂擔(dān)》第一折:“合剌剌轆轤響,可正和著各瑯瑯的搗碓聲?!?/div>
《漢語大詞典》:吳兒(吳兒)
(1). 吳 地少年。晉書·隱逸傳·夏統(tǒng):“ 充 ( 賈充 )等各散曰:‘此 吳 兒是木人石心也。’” 宋 梅堯臣 《陪泛西湖》詩:“船學(xué) 吳 兒刺,吟稀 楚 老新?!?元 薩都剌 《和王本中直臺書事》詩之二:“近曾夜直南臺上,學(xué)得 吳 兒《白苧歌》?!?清 陳裴之 《香畹樓憶語》:“弦絶陽春之音,金迷長夜之飲,而木石 吳 兒,且將以不入耳之言,來勸勉。”
(2).對 吳 人的蔑稱。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景寧寺:“時朝廷方欲招懷荒服,待 吳 兒甚厚,褰裳渡於 江 者,皆居不次之位?!币槐咀鳌?吳人 ”。參見“ 吳子 ”。
分類:地少少年
《國語辭典》:吳子(吳子)  拼音:wú zǐ
書名。戰(zhàn)國衛(wèi)吳起著。一卷,或作三卷。為古兵書之一。分為說國、料敵、治兵、論將、變化、勵士六篇。
《漢語大詞典》:小海唱
古代 吳 人悼念 伍子胥 的歌曲。晉書·隱逸傳·夏統(tǒng):“ 伍子胥 諫 吳王 ,言不納用,見戮投海。國人痛其忠烈,為作《小海唱》。”亦省稱“ 小海 ”。 宋 蘇軾 《復(fù)次放魚前韻答趙承議陳教授》:“為君更喚木腸兒,腳扣兩舷歌《小海》?!?清 王士禛 《與董蒼水彭駿孫小飲葉子吉學(xué)士齋同限箇字寄諸乾一進(jìn)士》詩:“未須木石笑 吳 兒,《小?!?/span>歌成我當(dāng)和?!?/div>
《國語辭典》:扣舷  拼音:kòu xián
敲打船邊。宋。蘇軾赤壁賦〉:「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div>
《漢語大詞典》:叩舷
謂以槳擊船舷以為歌詠的節(jié)拍。 晉 郭璞 《江賦》:“忽忘夕而宵歸,詠採菱以叩舷。” 唐 韓愈 《湘中》詩:“蘋藻滿盤無處奠,空聞漁父叩舷歌?!?/div>
《國語辭典》:冤禽  拼音:yuān qín
精衛(wèi)的別名。參見「精衛(wèi)」條。
分類:精衛(wèi)
《國語辭典》:填海  拼音:tián hǎi
將海填平。如:「精衛(wèi)填海的神話故事,充分展現(xiàn)了不畏艱難的堅(jiān)定意志?!?/div>
《國語辭典》:精衛(wèi)(精衛(wèi))  拼音:jīng wèi
古代神話中的鳥名。白喙赤足,首有花紋,據(jù)說為炎帝幼女溺死海邊所化。因不甘白白被海水淹死,常銜木石填海。也稱為「冤禽」。
《國語辭典》:精衛(wèi)填海(精衛(wèi)填海)  拼音:jīng wèi tián hǎi
黃帝幼女溺死東海,化為精衛(wèi)鳥,銜木石以填東海的故事。典出《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比喻心懷冤憤,立志報(bào)仇。亦比喻意志堅(jiān)定,不懼艱苦。如:「不管有多少困難險阻,我們都將以精衛(wèi)填海的精神,一一克服?!?/div>
《國語辭典》:精衛(wèi)(精衛(wèi))  拼音:jīng wèi
古代神話中的鳥名。白喙赤足,首有花紋,據(jù)說為炎帝幼女溺死海邊所化。因不甘白白被海水淹死,常銜木石填海。也稱為「冤禽」。
《漢語大詞典》:銜木(銜木)
口叼樹枝。 唐 李白 《寓言》詩之三:“區(qū)區(qū)精衛(wèi)鳥,銜木空哀吟?!眳⒁姟?銜石填海 ”。
分類:樹枝
《國語辭典》:銜石填海(銜石填海)  拼音:xián shí tián hǎi
用嘴巴叼石頭來填滿海。典出《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比喻力量雖薄弱,精神意志卻十分堅(jiān)強(qiáng)。如:「編字典就像銜石填海,非有堅(jiān)忍的毅力難成其事?!埂剁R花緣》第九回:「小弟向來以為銜石填海,失之過癡,必是后人附會。今日目睹,才知當(dāng)日妄議,可謂少所見多所怪了?!?/div>
《漢語大詞典》:銜木鳥(銜木鳥)
原指精衛(wèi)鳥,后亦泛指海鳥。 唐 陶翰 《送金卿歸新羅》詩:“拂波銜木鳥,偶宿泣珠人?!眳⒁姟?銜石填海 ”。
《國語辭典》:銜石填海(銜石填海)  拼音:xián shí tián hǎi
用嘴巴叼石頭來填滿海。典出《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比喻力量雖薄弱,精神意志卻十分堅(jiān)強(qiáng)。如:「編字典就像銜石填海,非有堅(jiān)忍的毅力難成其事?!埂剁R花緣》第九回:「小弟向來以為銜石填海,失之過癡,必是后人附會。今日目睹,才知當(dāng)日妄議,可謂少所見多所怪了?!?/div>
《漢語大詞典》:銜石(銜石)
見“ 銜石填海 ”。
《國語辭典》:銜石填海(銜石填海)  拼音:xián shí tián hǎi
用嘴巴叼石頭來填滿海。典出《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比喻力量雖薄弱,精神意志卻十分堅(jiān)強(qiáng)。如:「編字典就像銜石填海,非有堅(jiān)忍的毅力難成其事?!埂剁R花緣》第九回:「小弟向來以為銜石填海,失之過癡,必是后人附會。今日目睹,才知當(dāng)日妄議,可謂少所見多所怪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