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玄宗開元二十六年任翰林供奉。遷左拾遺。天寶二年,因試判失準,貶賀州。又曾任御史、左司員外郎。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字里不詳。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任翰林供奉。后任左拾遺。天寶二年(743)因試判失準而貶賀州。又曾任御史、左司員外郎。事跡散見《封氏聞見記》卷四與卷八、《郎官石柱題名考》卷二等,另參岑仲勉《讀全唐詩札記》、《唐翰林供奉輯錄》。《全唐詩》存詩1首,誤署作孟匡明。
全唐文·卷三百三十
匡朝。開元末官御史。遷左司員外郎。擢翰林學(xué)士。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四百二
升朝。玄宗時官亳州刺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京兆長安人。韓思復(fù)子。歷遷左拾遺、荊州刺史。喜識拔后進,士人咸歸重之。李白嘗與書云:“生不愿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毙陂_元中,為襄州刺史。州有昭王井,傳言汲者必死,朝宗移書諭神,自是飲者無恙,人號韓公井。天寶初,除京兆尹,分渭水入金光門,匯為潭,以通西市木材。尋出為高平太守。時訛言兵當興,衣冠潛為避世計,朝宗亦廬終南山。帝怒,貶吳興別駕,卒。
全唐文·卷三百一
朝宗。太子賓客思復(fù)子。天寶初為京兆尹。出為高平太守。貶吳興別駕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09—784 【介紹】: 唐瑯邪臨沂人,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yīng)方。顏師古五世從孫。玄宗開元二十二年進士。又擢制科。累擢武部員外郎。為楊國忠所擠,出為平原太守。安祿山叛,約從兄常山太守顏杲卿等起兵抵抗,響應(yīng)者眾,共推為盟主,兵至二十萬。肅宗立,為河北招討使。諸郡復(fù)陷,間道奔鳳翔,累除御史大夫,出為馮翊太守。以直不容,屢貶官。歷遷尚書右丞、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世稱顏魯公。德宗時,盧杞惡之,會李希烈叛,命往勸諭,遂為希烈縊死。謚文忠。工書法,初學(xué)褚遂良,后從張旭,創(chuàng)為“顏體”。有集及《韻海鏡源》等。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09—784 字清臣,排行十三,京兆(今陜西長安)人。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進士及第,天寶元年(742)中文詞秀逸科,歷仕秘書省校書郎、醴泉尉、監(jiān)察御史。八載遷殿中侍御史,楊國忠怒其不附己,出為平原太守。安史亂起,起義兵抵抗。肅宗至德元載(756)拜憲部尚書、御史大夫,出為同、蒲、饒、升州刺史。代宗廣德二年(764)遷刑部尚書,封魯郡公,世稱顏魯公。大歷三年(768)出為撫州刺史。八年至十二年移刺湖州,召集32位文人修撰韻編類書《韻海鏡源》,并形成一個多達95人之聯(lián)唱詩人群,其唱和作品結(jié)集為《吳興集》10卷。十二年召為刑部侍郎,德宗建中三年(782)改太子太師,充淮寧軍宣慰使。興元元年(784)為李希烈所害,謚文忠。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令狐峘《顏真卿墓志銘》、殷亮《顏魯公行狀》。宋留元剛有《顏魯公年譜》。工詩善文,又為杰出書法家,著述甚富,多佚。今傳《顏魯公集》15卷,為留元剛所輯?!?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另收其所參與聯(lián)句詩21首?!度圃娡饩帯芳啊度圃娎m(xù)拾》補詩1首,聯(lián)句1首,斷句2。
唐詩匯評
顏真卿(708—784),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開元二十二年(734),登進士第,又登拔萃科及文詞秀逸科,調(diào)醴泉尉,遷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宰相楊國忠惡之,出為平原大守。起兵抗安史叛軍,詔拜戶部侍郎。肅宗即位,拜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為河北招討使。至德二載(757)為憲部尚書,遷御史大夫。軍國事知無不言,為宰相所忌,出為馮翊太守,累貶至蓬州長史。代宗立,除尚書左丞,尋除檢校刑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封魯國公。與元載不合,貶峽州別駕,遷撫、湖二州刺史。德宗立,改大子少師。時李希烈叛,受命往勸諭,被拘,不屈被害。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世稱“顏體”。善詩文,著作甚富,有《韻海鏡源》三百六十卷,又《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各十卷,均佚。宋人輯有《顏魯公集》十五卷行世,《全唐詩》編詩一卷。
全唐詩補逸
顏真卿字清臣,京兆長安人。開元二十二年進士及第,歷仕玄、肅、代諸朝,封魯國公。李希烈陷汝州,盧杞奏遣真卿往諭,拘脅累歲,不屈而死。
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六
真卿字清臣。瑯琊臨沂人。開元中舉進士。又擢制科。累官武部員外郎。出為平原太守。安祿山反。河朔盡陷。獨平原城守具備。加戶部侍郎。肅宗幸靈武。授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河北采訪招討使。代宗朝封魯郡公。為刑部尚書。加改太子太師。盧惡之。奏使諭李希烈。希烈脅之。不屈。遂縊殺之。年七十七。贈司徒。謚曰文忠。

作品評論

《唐詩品》
魯公情欣所遇,悉綜古調(diào),頗尚格氣,不事彌文。雖有一二近體,不過游戲之作,非所以系幽悰也。今集中所載不及百篇,大都守吳興時,與皎僧、陸處士之流結(jié)思巖林,相忘外道者也,然曠世之情,優(yōu)入三昧,殊非守平原時色相。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玄宗天寶前在世。李康成《玉臺后集》曾錄其詩。《金陵詩征》卷二以為或系冷朝陽之兄弟,可備一說。事跡見《盛唐詩紀》卷一〇七?!?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唐詩匯評
冷朝光,生卒年里貫均未詳,事跡亦無考?!?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一首。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玄宗天寶中登進士第,其后行跡不詳。事跡散見《國秀集》目錄、《唐詩紀事》卷二七?!?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首?!度圃娎m(xù)拾》補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22—770 【介紹】: 唐瀘州瀘川人。玄宗天寶末,以宦官給事黃門。肅宗至德中,常令監(jiān)軍事。九節(jié)度討安祿山于相州,不立統(tǒng)帥,以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相州之敗后,朝恩常統(tǒng)禁軍鎮(zhèn)陜。代宗廣德元年,帝避吐蕃東走陜州,朝恩悉軍奉迎,更號為天下觀軍容宣慰處置使,專典神策軍。朝恩恃勛自伐,求取無厭,操縱朝政,貪污殘暴。后與宰相元載交惡,載偵其陰謀奧語上聞,而朝恩未之察。大歷五年,會寒食宴近臣,代宗責(zé)其異圖,朝恩自辨悖傲,令左右擒縊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63 【介紹】: 唐寧夷州突厥族人。史思明長子。從思明叛,嘗留守冀、相州。思明稱帝,封為懷王。肅宗上元二年,率兵攻陜,敗于礓子坂,思明將誅而釋之,遂與其下殺思明,襲帝位。時洛陽諸郡城邑榛墟,又諸將皆祿山舊臣,恥為朝義屈,召兵輒不至,因欲還幽州。會雍王李適以河?xùn)|、朔方、回紇兵合攻洛陽,戰(zhàn)于邙山下,朝義大敗。后朝義輾轉(zhuǎn)奔幽州,自縊于醫(yī)巫閭祠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京兆云陽人,俗姓車,名奉朝。后魏拓跋氏后裔。玄宗天寶十載,為左衛(wèi)涇州四明府別將,隨中使張韜光出使罽賓國。十二載,因病留健陀羅國。肅宗至德二載,病愈出家,號達摩馱都,漢名法界。尋往北天竺瞻禮,習(xí)根本律儀。數(shù)年后,攜梵經(jīng)取北道歸唐。途經(jīng)龜茲、北庭時,請西域僧共譯出《十地》、《十力》等經(jīng)。德宗貞元五年,歸長安,敕試太常卿,住章敬寺,時年六十余。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華言法界。一名悟空。生京兆云陽車氏。拓跋魏之裔也。天寶九載。罽賓國愿內(nèi)附。遣大首領(lǐng)薩婆達干。三藏舍利越摩來朝。且請使者巡按。明年詔中使張韜光。偕國信行官傔使四十人西邁。時空名奉朝授左衛(wèi)涇州四門府別將。隨使者出安西。十二載。至健陀羅國。罽賓東都城也。其王禮接唐使者于此。及使者歸。報空方以疾篤。留健陀羅國。于是發(fā)愿。師事舍利越摩出家。肅宗至德二年也。年二十九。受具戒于迦濕彌羅國。文殊矢涅地。為親教師。鄔不羼提。為羯磨阿遮利耶。馱里魏地為教授。于蒙提寺。諷聲聞戒。習(xí)根本律。蓋北天之學(xué)。皆薩婆多部也。巡禮八塔。咨師舍利越摩。歸覲君親。摩因授空十地回向輪十力三經(jīng)梵夾。佛牙舍利以別。至骨咄國。小海南岸。地忽搖動。雨雹交作。而霆擊不已。時眾商奔避一大樹下。商主曰。龍神怒如此。眾中或有舍利異寶。可出之海中。毋以為性命害也??沼岳麞|夏故。潛乞龍神宥過。終不出。自卯及申始霽。即而請勿提提羼魚。出十力經(jīng)于丘茲蓮華寺。請尸羅達磨。出十地回向輪經(jīng)于北庭。貞元五年己巳。至京師。上佛牙舍利經(jīng)本。詔功德使竇文場。付左神策軍??槍戇M呈。署空壯武將軍。試太常卿。居章敬寺。返云陽。二親之墳樹拱矣。
宋高僧傳·卷第三 譯經(jīng)篇第一之三
釋悟空。京兆云陽人。姓車氏。后魏拓跋之遠裔也。天假聰敏志尚典墳。孝悌之聲藹于鄉(xiāng)里屬玄宗德被遐方。罽賓國愿附大唐。遣大首領(lǐng)薩婆遠干與三藏舍利越摩。于天寶九載來朝闕庭。請使巡按。明年敕中使張韜光。將國信行官兼吏四十馀人西邁。時空未出俗名奉朝。授左衛(wèi)涇州四門府別將令隨使臣自安西路去。至十二載。至健陀羅國。罽賓東都城也。其王禮接唐使。使回??蘸V疾留健陀羅。病中發(fā)愿。痊當出家。遂投舍利越摩落發(fā)。號達摩馱都。華言法界。當肅宗至德二年也。洎年二十九。于迦濕彌羅國受具足戒。文殊矢涅地為親教師。鄔不羼提為羯磨阿遮利耶馱里。巍地為教授。于蒙鞮寺。諷聲聞戒。習(xí)根本律儀。然北天竺國皆薩婆多學(xué)也。后巡歷數(shù)年遍瞻八塔。為憶君親因咨本師舍利越摩。再三方允。摩手授梵本十地回向輪十力三經(jīng)。共一夾。并佛牙舍利。以贈別。空行從北路。至睹貨羅國。五十七蕃中有一城。號骨咄國城果有小海??招写文习?。地輒搖動。云陰雨暴霆擊雹飛。乃奔就一大樹間。時有眾商咸投其下。商主告眾曰。誰赍佛舍利異物殊珍耶。不爾龍神何斯忿怒。有則投于海中無令眾人惶怖。如藏匿者自貽伊咎。空為利東夏之故潛乞龍神宥過。自卯達申雨雹方霽?;丶褒斊澗由徣A寺。遇三藏法師勿提提羼魚。善于傳譯??找?qū)⑹?jīng)夾請翻之。尋抵北庭大使復(fù)命??粘鲨髪A。于闐三藏戒法為譯主。空證梵文并度語。翻成十地?;叵蜉喗?jīng)。事訖隨中使段明秀。以貞元五年己巳達京師。敕于躍龍門使院安置。進上佛牙舍利經(jīng)本。宣付左神策軍繕寫。功德使竇文場。寫畢進呈。敕署空壯武將軍試太常卿。乃歸章敬寺。次返云陽。問二親墳樹已拱矣。凡所往來經(jīng)四十年。于時已六十馀。所翻經(jīng)三本共十一卷。翻經(jīng)大德圓照續(xù)開元錄。皆編入藏。復(fù)記空之行狀焉。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六
朝。肅宗時擢書判拔萃科。
盧朝徹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三
朝徹。大歷九年官華陰縣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潤州江寧人。代宗大歷四年,登進士第。不待授官,即歸鄉(xiāng)省親,一時詩人多為詩以送。后為澤潞節(jié)度使薛嵩從事。德宗興元初,任太子正字。為詩工寫景,長于五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江寧(今江蘇南京)人。代宗大歷四年(769)登進士第,不待授官,即歸江寧省親,錢起、韓翃、李嘉祐、李端等人大會餞行,賦詩送別,為一時盛事。后為澤潞節(jié)度使薛嵩從事。事跡見《唐詩紀事》卷三〇、《唐才子傳》卷四。朝陽長于五律,工于寫景。嚴羽謂“冷朝陽在大歷才子中為最下”(《滄浪詩話·詩評》),詩多亡佚,不可考其詳?!?a target='_blank'>唐才子傳》卷四稱其“有集傳于世”,未見著錄?!?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2首,《全唐詩外編》補入1首。
唐詩匯評
冷朝陽,生年年不詳,江寧(今江蘇南京)人。大歷四年(769)登進士第,東歸省親,李嘉祜、韓翃、錢起等作詩餞送,于邵為之序。曾客游相州,為薛高座客。興元元年,官太子正字。貞元中,兼監(jiān)察御史。《全唐詩》存詩十一首。
全唐文·卷五百十三
朝陽。金陵人。大歷中進士。為潞州節(jié)度使薛嵩從事。興元時官將仕郎。守太子正字。

作品評論

滄浪詩話
冷朝陽在大歷才子中為最下。
唐才子傳
朝陽工詩,在大歷諸才子,法度稍弱,字韻清越不減也。
唐朝臣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德宗時為河中節(jié)度使李懷光部將。興元元年,自陜虢防遏使拜河中尹、同絳節(jié)度使,旋改鄜坊丹延等州節(jié)度使。封平樂郡王。貞元二年,遷單于大都護、振武綏銀節(jié)度使。
李朝寀 朝代:中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01 【介紹】: 唐人。德宗貞元中,為定平鎮(zhèn)兵馬使。十七年,檢校工部尚書,兼邠州刺史、朔方邠寧慶節(jié)度使。尋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01 【介紹】: 唐朔方人,字叔明。初在朔方為步軍先鋒。德宗建中初,從李懷光討劉文喜,以功官驃騎大將軍。及懷光反,系之。懷光平,宥朝晟,為邠寧節(jié)度使游環(huán)都虞候。吐蕃犯邊,寧州軍亂,朝晟結(jié)諸將謀誅首惡,加御史大夫。貞元十二年,節(jié)度使張獻甫卒,代為邠寧節(jié)度使。筑城方渠,遏吐蕃路。城已成,吐蕃悉眾至,度不能害,乃引去。遘疾,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