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727,分116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典故(續(xù)上)
朝來風色好
朝露晞
朝日照苜蓿
朝天淡粉
東市朝衣(又作:朝衣東市)
朝衣染御香
朝云
朝宗
陳思朝洛
掛朝衣(又作:掛官辭朝)
解組漢朝
赤舄飛朝
畫動朝云西山雨
疏傅不朝
鳳朝陽(又作:鳴鳳朝陽)
典故
朝來風色好


《全唐詩》卷四十二〈至陳倉曉晴望京邑〉
拂曙驅(qū)飛傳,初晴帶曉涼。霧斂長安樹,云歸仙帝鄉(xiāng)。澗流漂素沫,巖景靄朱光。今朝好風色,延瞰極天莊。
典故
朝露晞


《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列傳〉~2234~
趙良曰:「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聞秦繆公之賢而愿望見,行而無資,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繆公知之,舉之??谥?,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國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東伐鄭,三置晉國之君,一救荊國之禍。發(fā)教封內(nèi),而巴人致貢;施德諸侯,而八戎來服。由余聞之,款關請見。五羖大夫之相秦也,勞不坐乘,暑不張蓋,行于國中,不從車乘,不操干戈,功名藏于府庫,德行施于后世。五羖大夫死,秦國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謠,舂者不相杵。此五羖大夫之德也。今君之見秦王也,因嬖人景監(jiān)以為主,非所以為名也。相秦不以百姓為事,而大筑冀闕,非所以為功也。刑黥太子之師傅,殘傷民以駿刑,是積怨畜禍也。教之化民也深于命,民之效上也捷于令。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為教也。君又南面而稱寡人,日繩秦之貴公子。詩曰:『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何不遄死?!灰栽娪^之,非所以為壽也。公子虔杜門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殺祝歡而黥公孫賈。詩曰:『得人者興,失人者崩?!淮藬?shù)事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后車十數(shù),從車載甲,多力而駢脅者為驂乘,持矛而操闟[一五]戟者旁車而趨。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書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痪H舫叮袑⒂幽暌鎵酆??則何不歸十五都,灌園于鄙,勸秦王顯巖穴之士,養(yǎng)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君尚將貪商于之富,寵秦國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賓客而不立朝,秦國之所以收君者,豈其微哉?亡可翹足而待?!股叹?。
《昭明文選》卷二十四〈詩丙·贈答二·贈白馬王彪〉~24~
存者忽復過,亡沒身自衰。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唐·李善注引《漢書》李陵謂蘇武曰:「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薤露歌〉曰:「薤上零露何易晞!」
典故
苜蓿盤
 
先生苜蓿盤
 
苜蓿堆盤
 
先生日照盤
 
朝日照苜蓿
 
先生守苜蓿


《唐語林校證》卷五〈補遺〉~45~
薛令之,閩之長溪人。神龍二年,趙彥昭下進士及第,后為左補闕兼太子侍講。時東宮官冷落,之次難進,令之有詩曰:「明月夜團團,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飯澀匙難綰,羹稀箸易寬。只可謀朝夕,那能度歲寒?」明皇幸東宮,見之不悅,以為諷上。援筆酬曰:「啄木觜距長,鳳凰毛羽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沽钪熘x病歸。及肅宗即位,召之。詔下,而令之已卒。

簡釋

苜蓿堆盤:指生活清貧。宋陸游《書懷》之四:“苜蓿堆盤莫笑貧,家園瓜刳漸輪囷?!?/p>

典故
虢國娥眉
 
朝天淡粉
 
淡妝不掃蛾眉
 
蛾眉淡掃至尊前


《楊太真外傳》
封大姨為韓國夫人,三姨為虢國夫人,八姨為秦國夫人,同日拜命,皆月給錢十萬為脂粉之資。然虢國不施脂粉,自炫美艷,常素面朝天。

例句

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張祜 集靈臺二首 其二


《史記》卷一百一〈袁盎晁錯列傳·晁錯〉~2747~
遷為御史大夫,請諸侯之罪過,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議,莫敢難,獨竇嬰爭之,由此與錯有卻。錯所更令三十章,諸侯皆諠嘩疾晁錯。錯父聞之,從潁川來,謂錯曰:「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別疏人骨肉,人口議多怨公者,何也?」晁錯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錯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歸矣!」遂飲藥死,曰:「吾不忍見禍及吾身?!顾朗湃?,吳楚七國果反,以誅錯為名。及竇嬰、袁盎進說,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

簡釋

東市朝衣:指大臣被殺。清吳偉業(yè)《鴛湖曲》:“東市朝衣一旦休,北邙杯土亦難留。”

典故
天香滿袖
 
惹御香
 
朝衣染御香
 
滿袖疑香霧

相關人物
賈至


《全唐詩》卷二百三十五〈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
銀燭熏天紫陌長【銀燭朝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千條弱柳垂青瑣,百囀流鶯繞建章【百囀流鶯滿建章】。劍佩聲隨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爐香【衣冠身染御爐香】。共沐恩波鳳池上【共沐恩波鳳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五〈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案:賈至。洛陽人。與父曾俱為中書舍人?!?/span>
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九天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朝罷香煙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欲知世掌絲綸美【案:原注。舍人先世嘗掌絲綸。】,池上于今有鳳毛【池上于今得鳳毛】【池上如今有鳳毛】【池上如今得鳳毛】。
典故

《蘇軾文集》卷十五〈朝云墓志銘〉
東坡先生侍妾曰朝云,字子霞,姓王氏,錢塘人。敏而好義,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紹圣三年七月仕辰,卒于惠州,年三十四。八月庚申,葬之豐湖之上棲禪山寺之東南。生子遁,未期而夭。蓋常比丘尼義沖學佛法,亦粗識大意。且死,誦《金剛經(jīng)》四句偈以絕。銘曰:「浮屠是瞻,伽藍是依。如汝宿心,惟佛之歸。」
《蘇軾詩集·悼朝云并引》
詩序:「紹圣元年十一月,戲作〈朝云〉詩。三年七月五日,朝云病亡于惠州,葬之棲禪寺松林中東南,直大圣塔。予既銘其墓,且和前詩以自解。朝云始不識字,晚忽學書,粗有楷法。蓋嘗從泗上比丘尼義沖學佛,亦略聞大義,且死,誦《金剛經(jīng)》四句偈而絕。」詩曰:「苗而不秀豈其天,不使童烏與我玄。駐景恨無千歲藥,贈行惟有小乘禪。傷心一念償前債,彈指三生斷后緣。歸臥竹根無遠近,夜燈勤禮塔中仙?!?/span>
典故

《周禮·春官·大宗伯》
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
《尚書·夏書·禹貢》
「江漢朝宗于海?!古f題漢·孔安國傳:「二水經(jīng)此州而入海,有似于朝,百川以海為宗。宗,尊也?!?/span>

例句

愿赴朝宗日,縈回入御溝。 吳丹 賦得玉水記方流

國器舊知收片玉,朝宗轉(zhuǎn)覺集登瀛。 崔軒 和主司王起

江流去朝宗,晝夜茲不舍。 張九齡 忝官二十年盡在內(nèi)職及為郡嘗積戀因賦詩焉

獨嘆湘江水,朝宗向北流。 張九齡 餞王司馬入計同用州字

引派昆山峻,朝宗海路長。 張良器 河出榮光

朝宗延駕海,師役罷梁溠。 柳宗元 同劉二十八院長敘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張員外使君五十二韻因其韻增至八十通贈二君子

日夜朝宗來萬里,共憐江水引蕃心。 熊孺登 蜀江水

朝宗本心切,愿向急流傾。 王貞白 御溝水

捧日思馳仙掌外,朝宗勢動海門中。 章碣 浙西送梅晦侍御入關

茶煮朝宗水,船停調(diào)角州。 薛能 送人自蘇州之長沙縣官

典故
凌波步
  
洛川神
   
賦洛神
 
羅襪凌波
  
凌波羅襪
 
羅襪塵
 
羅襪生塵
 
羅塵
 
洛浦凌波
 
襪生塵
 
甄妃
 
步羅襪
 
凌波人
   
洛賦
 
生塵襪
 
洛浦塵
 
洛浦神仙
 
洛水妃
 
生塵步
 
塵生步
 
塵生洛浦
 
洛媛
 
襪生埃
 
陳王見羅襪
 
思羅襪
 
盈盈微步
 
子建憐羅襪
 
波明洛浦
 
步襪江妃
 
陳思朝洛
 
陳王睹麗
 
陳王見襪
 
凌波路冷
 
羅襪輕塵
 
洛川妃子
 
洛浦鴻
 
洛浦娉婷
 
宓妃洛河
 
宓妃襪
 
弄波素襪
 
輕盈洛浦
 
神妃襪
 
托陳王
 
襪羅塵褪
  
春羅襪
   
洛川遇
   
洛渚塵步
  
宓妃塵襪
  
襪塵

相關人物
宓妃
 
曹植


《昭明文選》卷十九〈賦癸·情·洛神賦〉~896~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辭曰: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經(jīng)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未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于巖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是乎?其狀若何?臣愿聞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襛纖得衷,脩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zhì)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脩眉聯(lián)娟。丹唇外朗,皓齒內(nèi)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tài),媚于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于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攘皓腕于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愿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脩,羌習禮而明詩。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執(zhí)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簡釋

洛川神:詠神仙或美女。唐孟浩然《和張二自稷縣還途中遇雪》:“歌疑郢中客,態(tài)比洛川神?!?/p>


例句

未減行雨荊臺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上官儀 題畫障

還似洛妃乘霧去,碧天無際水空流。 冷朝陽 送紅線

陳王當日風流減,只向波間見襪羅。 夏侯審 詠被中繡鞋

歌疑郢中客,態(tài)比洛川神。 孟浩然 和張二自穰縣還途中遇雪

倘使曹王見,應嫌洛浦神。 孟浩然 宴崔明府宅夜觀妓

羊公留宴峴山亭,洛浦高歌五夜情。 崔元范 李尚書命妓歌餞有作奉酬

色麗班姬篋,光潤洛川神。 庾抱 臥痾喜霽開扉望月簡宮內(nèi)知友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tài)破朝霞。 徐凝 牡丹

知有宓妃無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時。 李商隱 代魏宮私贈

敢言西子短,誰覺宓妃長。 李商隱 判春

洛水妃虛妒,姑山客漫夸。 李商隱 喜雪

嘗聞宓妃襪,渡水欲生塵。 李商隱

元禮期仙客,陳王睹麗人。 李嶠

既逢解佩游女,更值凌波宓妃。 李德裕 鴛鴦篇

揚州歌酒不可追,洛神映箔湘妃語。 李涉 醉贈崔膺

洛浦有宓妃,飄飖雪爭飛。 李白 感興六首

凝云蔽洛浦,夢寐勞光彩。 李群玉 感興四首

誰家洛浦神,十四五來人。 杜牧 書情

臨津雙洛浦,對月兩嫦娥。 楊巨源 名姝詠

巫山云雨洛川神,珠襻香腰穩(wěn)稱身。 權德輿 雜興五首

若逞仙姿游洛浦,定知神女謝風流。 武元衡 贈佳人

洛川昔云遇,高唐今尚違。 武平一 妾薄命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溫庭筠 蓮花

猶殘仙媛湔裙水,幾見星妃度襪塵。 王初 銀河

勸嘗光祿酒,許看洛川神。 白居易 題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韻

巫山洛浦本無情,總為佳人便得名。今日雕陰有神艷,后來公子莫相輕。 羅虬 比紅兒詩

若教瞥見紅兒貌,不肯留情付洛神。 羅虬 比紅兒詩

應知子建憐羅襪,顧步裴回拾翠釵。 范元凱 章仇公席上詠真珠姬

回雪凌波游洛浦,遇陳王。 長孫無忌 新曲二首

連手窺潘掾,分頭看洛神。 陳嘉言 上元夜效小庾體

今日尚追巫峽夢,少年應遇洛川神。 韋莊 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

峨峨秦氏髻,皎皎洛川神。風月應相笑,年年病醉身。 韋莊 晚春

昨日屯軍還夜遁,滿車空載洛神歸。 韋莊 睹軍回戈

經(jīng)過洛水幾多人,唯有陳王見羅襪。 韓偓 密意

寄言曹子建,個是洛川神。 駱賓王 詠美人在天津橋

洛浦精靈懾,邙山鬼魅愁。 齊己 謝高輦先輩寄新唱和集

典故 
掛朝衣
   
塵冠掛
 
掛冠服
 
掛兩梁冠
 
掛觸邪冠
 
掛冠裂冕
 
掛冠侶
 
掛冠貞白
 
逢萌解冠
 
掛官辭朝
 
華陽掛冠

相關人物
逢萌


《太平御覽》卷九百四十八〈蟲豸部五·蜘蛛〉~4339~2~
《金樓子》:「楚國龔舍初隨楚王朝,宿未央宮,見蜘蛛焉。有赤蜘蛛大如栗,四面縈羅網(wǎng),有蟲觸之而死者,退而不能得出焉。舍乃嘆曰:『吾生亦如是耳,仕宦者人之網(wǎng)羅也,豈可淹歲。』于是掛冠而退。時人笑之,謂舍為蜘蛛之隱?!?/span>
《后漢書》卷四十四〈鄧張徐張胡列傳·胡廣〉~504~
胡廣字伯始,南郡華容人也。六世祖剛,清高有志節(jié)。平帝時,大司徒馬宮辟之。值王莽居攝,剛解其衣冠,縣府門而去,遂亡命交阯,隱于屠肆之閒。后莽敗,乃歸鄉(xiāng)里。父貢,交阯都尉。
《后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逢萌〉~2759~
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家貧,給事縣為亭長。時尉行過亭,萌候迎拜謁,既而擲楯嘆曰:「大丈夫安能為人役哉!」遂去之長安學,通春秋經(jīng)。時王莽殺其子宇,萌謂友人曰:「三綱絕矣!不去,禍將及人。」即解冠掛東都城門,歸,將家屬浮海,客于遼東。

簡釋

掛冠:詠辭官歸隱,唐杜甫《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客則掛冠至,交非傾蓋新?!?/p>


例句

設醴降華幡,掛冠守空谷。 丘丹 經(jīng)湛長史草堂

圣朝思直諫,不是掛冠時。 儲嗣宗 送顧陶校書歸錢塘

掛卻衣冠披薜荔,世人應是笑狂愚。 劉商 寄李輔

名在儀曹籍,何人肯掛冠。 厲玄 送顧非熊及第歸仍山

遲爾同攜手,何時方掛冠。 孟浩然 題云門山寄越府包戶曹徐起居

即事遂幽賞,何心掛儒冠。 孟云卿 新安江上寄處士

君子滿清朝,小人思掛冠。 岑參 太一石鱉崖口潭舊廬招王學士

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岑參 與高適薜據(jù)登恩寺浮圖

掛冠東都門,采蕨南山岑。 張九齡 在郡秋懷二首

掛冠謝朝侶,星駕別君門。 張說 雜詩四首

客來不用呼清風,此處掛冠涼自足。 施肩吾 玩友人庭竹

自于南國同埋劍,誰向東門便掛冠。 李咸用 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昔人懷井邑,為有掛冠期。 李德裕 秋日登郡樓望贊皇山感而成詠

掛冠知止足,豈獨漢疏賢。 李林甫 送賀監(jiān)歸四明應制

博平真人王志安,沉吟至此愿掛冠。 李白 觀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圖

常稱掛冠吏,昨日歸滄洲。 李頎 題綦毋校書別業(yè)

有計冠終掛,無才筆謾提。 杜牧 朱坡

故國何年到,塵冠掛一枝。 杜牧 裁竹

看著掛冠迷處所,北山蘿月在移文。 杜牧 送故人歸山

客則掛冠至,交非傾蓋新。 杜甫 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

惆悵都南掛冠吏,無人解向此山居。 楊鴻 晴望九華山

即事遂幽賞,何心掛儒冠。 權德輿 新安江路

借問檐前樹,何枝曾掛冠。 泰系 題石室山王寧所居

南北東西無所羈,掛冠目在勝分司。 白居易 初致仕后戲酬留守牛相公并呈分司諸寮友

掛冠顧翠緌,懸車惜朱輪。 白居易 秦中吟十首不致仕

七旬才滿冠已掛,半祿未及車先懸。 白居易 達哉樂天行

臥憶郊扉月,恩深未掛冠。 許渾 病中二首

每挹掛冠侶,思從初服旋。 韋嗣立 偶游龍門北溪忽懷驪山別業(yè)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諸大僚

行當掛其冠,生死君一訪。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

典故
張良辭漢
 
赤松游
 
赤游伴
 
解組漢朝

相關人物
張良
 
黃初平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2047~
留侯從上擊代,出奇計馬邑下,及立蕭何相國,所與上從容言天下事甚眾,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留侯乃稱曰:「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讎彊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于良足矣。愿棄人閒事,欲從赤松子游耳。」乃學辟谷,道引輕身。會高帝崩,呂后德留侯,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閒,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彊聽而食。
典故   
雙飛鳧
   
兩鳧
 
鳧仙
 
逐鳧
  
翔鳧
  
鳧飛葉縣
  
王喬鳧舄
 
仙人履
 
鳧集
 
雙鳧飛去
  
漢殿鳧
 
飛鳧仙令
 
化履
 
赤舄飛朝
 
飛鳧仙子
 
借鳧
 
令宰仙
 
躡鳧騎
 
王喬西飛
 
下履鳧
 
葉縣履
 
葉縣宰
    
鳧影
 
兩玉鳧
 
履曳鳧
 
王令
   
玉鳧飛上
 
云表飛屐

相關人物
王喬


《后漢書》卷八十二上〈方術列傳上·王喬〉~272~
王喬者,河東人也。顯宗世,為葉令。喬有神術,每月朔望,常自縣詣臺朝。帝怪其來數(shù),而不見車騎,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臨至,輒有雙鳧從東南飛來。于是候鳧至,舉羅張之,但得一只舄焉。乃詔尚方?視,則四年中所賜尚書官屬履也。每當朝時,葉門下鼓不擊自鳴,聞于京師。后天下玉棺于堂前,吏人推排,終不搖動。喬曰:「天帝獨召我邪?」乃沐浴服飾寢其中,蓋便立覆。宿昔葬于城東,土自成墳。其夕,縣中牛皆流汗喘乏,而人無知者。百姓乃為立廟,號葉君祠。牧守每班錄,皆先謁拜之。吏人祈禱,無不如應。若有違犯,亦立能為祟。帝乃迎取其鼓,置都亭下,略無復聲焉?;蛟拼思垂畔扇送踝訂桃?。

簡釋

鳧舄:喻指仙術。唐杜甫《秋日荊南送石首薛明府三十韻》:“歲滿歸鳧舄,秋來把雁書。”


例句

幾年烏府內(nèi),何處逐鳧歸。 劉商 送林袞侍御東陽秩滿赴上都

市人委百貨,邑令遺雙鳧。 劉禹錫 武陵觀火詩

仙鳧能作伴,羅襪共凌波。 孟浩然 同張明府碧溪贈答

翟回車少別,鳧化舄遙馳。 宋之問 送合宮蘇明府颋

葉縣鳧共去,葛陂龍暫還。 岑參 尋少室張山人聞興偃師周明府同入都

鳳去妝樓閉,鳧飛葉縣遙。 岑參 崔駙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得苗字)

鳧舄舊稱仙,鴻私降自天。 岑參 春日醴泉杜明府承恩五品宴席上賦詩

雙鳧出未央,千里過河陽。 岑參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

駟馬歸咸秦,雙鳧出海門。 徐凝 送李補闕歸朝

金溪碧水玉潭沙,鳧舄翩翩弄日華。 徐彥伯 餞唐永昌

今朝茂宰尋真處,暫駐雙鳧且莫歸。 朱灣 同達奚宰游竇子明仙壇

葉令雙鳧至,梁王駟馬來。 李元操 和從叔祿愔元日早朝

舊山聞鹿化,遺舄尚鳧飛。 李德裕 遙傷茅山縣孫尊師三首

天落白玉棺,王喬辭葉縣。一去未千年,漢陽復相見。 李白 贈王漢陽

猶乘飛鳧舄,尚識仙人面。 李白 贈王漢陽

葉縣已泥丹灶畢,瀛洲當伴赤松歸。九轉(zhuǎn)但能生羽翼,雙鳧忽去定何依。 李白 題雍丘崔明府丹灶

玉棺來九天,鳧舄掩窮泉。 李群玉 傷友

聞道飛鳧向洛陽,翩翩矯翮度文昌。 李適 唐永昌赴任東都(自尚書郎為令)

晚酣留客舞,鳧舄共差池。 杜甫 九日楊奉先會白水崔明府

葉縣郎官宰,周南太史公。 杜甫 敬簡王明府(甫嘗為唐興縣宰王潛作客館記。疑即王明府)

太史侯鳧影,王喬隨鶴翎。 杜甫 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nèi)諸官

歲滿歸鳧舄,秋來把雁書。 杜甫 秋日荊南送石首薛明府辭滿告別奉寄薛尚書(景仙)頌德敘懷斐然之作三十韻

早鳧江檻底,雙影漫飄飖。 杜甫 西閣三度期大昌嚴明府同宿不到

計程航一葦,試吏佐雙鳧。 權德輿 送上虞丞

家風本鉅儒,吏職化雙鳧。 權德輿 送從翁赴任長子縣令

聞君墨綬出丹墀,雙舄飛來佇有期。 武平一 餞唐永昌

應宰鳧還集,辭郎雉少留。 沈佺期 餞唐郎中洛陽令

鳧飛將去葉,劍氣尚埋豐。 無可 書事寄萬年厲員外

寄言飛鳧舄,歲晏同聯(lián)翩。 盧照鄰 于時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贈柳九隴

河洛風煙壯市朝,送君飛鳧去漸遙。 薛稷 餞唐永昌

出曳仙人履,還熏侍女衣。 蘇颋 奉和崔尚書贈大理陸卿鴻臚劉卿見示之作

稍發(fā)仙人履,將題別駕輿。 蘇颋 餞荊州崔司馬

制錦蜀江靜,飛鳧漢闕遙。 錢起 和蜀縣段明府秋城望歸期

脫身鳧舄里,載筆虎闈前。 錢起 詔許昌崔明府拜補闕

萬室遙方犬不鳴,雙鳧下處人皆靜。 錢起 送馬明府赴江陵

鳧舄傍京輦,氓心懸灌壇。 錢起 長安客舍贈李行父明府

空羨雙鳧舄,俱飛向玉輪。 陳子昂 送梁李二明府

矯翰雷門鶴,飛來葉縣鳧。 陸敬 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都字

還隨躡鳧騎,來訪馭風襟。 韓愈 同竇(牟)韋(執(zhí)中)尋劉尊師不遇(以同尋三字為韻。愈分得尋字)

別后相思在何處?祗應關下望仙鳧。 馬懷素 餞唐永昌

翔鳧猶化履,狎雉尚馴童。 駱賓王 傷祝阿王明府(并序)

傳聞葉縣履,飛向洛陽城。 駱賓王 和李明府

唯有雙鳧舄,飛去復飛來。 駱賓王 餞鄭安陽入蜀

詔寵金門策,官榮葉縣鳧。 高適 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

群羊化石盡,雙鳧與我違。 鮑溶 感興

典故
帝子閣
 
佩玉鳴鸞
 
檻外長江空自流
  
高閣臨江渚
 
簾捲西山雨
 
珠簾暮捲
 
云雨珠簾畫棟
 
畫動朝云西山雨
 
霧幕西山珠簾捲


《全唐詩》卷五十五〈滕王閣〉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捲西山雨。閒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典故
疏還
 
疏去
  
疏氏
 
父子東歸
  
疏廣餞
 
東宮二傅
 
二疏志
 
疏傅不朝
 
疏家父子
 
疏受意
 
早退不如疏
 
二疏辭官
 
都門餞
 
東門帳飲
 
漢庭疏
 
東門賢父子
 
二疏鄉(xiāng)里
 
二疏還鄉(xiāng)
 
大疏
  
殊受辭榮
 
疏廣

相關人物
疏受
 
疏廣


《昭明文選》卷二十一晉·張景陽(協(xié))《詠史》
藹藹東都門,群公祖二疏。

簡釋

二疏:喻叔侄并賢,又詠功成身退。唐權德輿《奉送韋起居老舅百日假滿歸嵩陽舊居》:“四皓本違難,二疏猶待年?!?/p>


例句

唯有漢二疏,應覺還家晚。 劉駕 讀史

尚平方畢娶,疏廣念歸期。 李德裕 思山居一十首憶種菰時

達士遺天地,東門有二疏。 李白 擬古十二首

妄比酂侯功蔑爾,每懷疏傅意悠然。 李逢吉 酬致政楊祭酒見寄

敢忘二疏歸,痛迫蘇耽井。 杜甫 八哀詩故右仆射相國張公九齡

寵位資寂用,回頭憐二疏。 楊巨源 和盧諫議朝回書情即事寄兩省閣老兼呈二起居諫院諸院長

當時疏廣雖云盛,詎有茲筵醉綠醽。 楊汝士 宴楊仆射新昌里第

四皓本違難,二疏猶待年。 權德輿 奉送韋起居老舅百日假滿歸嵩陽舊居

疏廣豈不懷,策杖還故鄉(xiāng)。 王績 贈梁公

賢哉只二疏,東門掛冠去。 王貞白 洛陽道

賢哉漢二疏,彼獨是何人。 白居易 不致仕

疏傅心情老,吳公政化新。 白居易 春盡日天津橋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陸賈功業(yè)少,二疏官秩卑。豈若公今日,身安家國肥。 白居易 裴侍中晉公以集賢林亭即事詩三十六韻見贈猥蒙征和才拙詞繁輒廣為五百言以伸酬獻

大抵吉兇多自致,李斯一去二疏回。 白居易 閑臥有所思二首

散員疏去未為貴,小邑陶休何足云。 白居易 題崔常侍濟上別墅

金印垂鞍白馬肥,不同疏廣老方歸。 盧綸 和陳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獻上侍中因呈同院諸公

知子當元老,為臣餞二疏。 盧綸 送渾煉歸覲卻赴闕庭

退跡依三徑,辭榮繼二疏。 蔣防 題杜賓客新豐里幽居

四皓將拂衣,二疏能掛冠。 護國 歸山作

疏傅獨知止,曾參善愛親。 錢起 送嚴士良侍奉詹事南游

即此同疏氏,可以一忘言。 韋應物 奉酬處士叔見示

疏家父子錯掛冠,梁鴻夫妻虛適越。 顧況 洛陽行送洛陽韋七明府

典故
鳳朝陽
  
鳳集高岡


《毛詩正義》卷十七之四〈大雅·生民之什·卷阿〉~626~
有卷者阿,飄風自南。豈弟君子,來游來歌,以矢其音。伴奐爾游矣,優(yōu)游爾休矣。豈弟君子,俾爾彌爾性,似先公酋矣。爾士宇昄矣,亦孔之厚矣。豈弟君子,俾爾彌爾性,百神爾主矣。爾受命長矣,岪祿爾康矣。豈弟君子,俾爾彌爾性,純嘏爾常矣。有馮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豈弟君子,四方為則。颙颙卬卬,如圭入璋,令聞令望。豈弟君子,四方為綱。鳳皇于飛,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藹藹王多起士,維君子使,媚于天子。鳳皇于飛,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藹藹王多吉人,維君子命,媚于庶人。鳳皇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菶菶萋萋,雍雍喈喈。君子之車,既庶且多,君子之馬,既閑且馳。矢歌不多,維以遂歌。漢·鄭玄箋:「鳳皇鳴于山脊之上者,居高視下,觀可集止,喻賢者待禮乃行?!?/span>
《漢語大詞典》:朝衣東市(朝衣東市)
謂大臣就戮。典出史記·袁盎晁錯列傳:“上令 鼂錯 衣朝衣斬東市。” 清 龔自珍 《行路易》詩:“朝衣東市甘於飴,玉體須為美人惜?!眳⒁姟?朝衣 ”。
分類:大臣
《國語辭典》:朝衣  拼音:cháo yī
臣子朝見君王時所穿的禮服。《孟子。公孫丑上》:「立于惡人之朝與惡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箷x。張協(xié)詠史詩〉:「抽簪解朝衣,散發(fā)歸海隅?!?/div>
《國語辭典》:東市朝衣(東市朝衣)  拼音:dōng shì cháo yī
漢代晁錯因請削諸侯國封地引起七國之亂,遂于東市受死的故事。典出《史記。卷一○一。袁盎晁錯傳》。后用以指大臣被殺。
《國語辭典》:朝云(朝雲(yún))  拼音:zhāo yún
1.早上的云。三國魏。曹植贈丁儀〉詩:「朝云不歸山,霖雨成川澤?!?br />2.神話傳說中祭祀巫山神女的廟宇。《文選。宋玉。高唐賦序》:「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弧蕿榱R,號曰朝云。」
《國語辭典》:朝云暮雨(朝雲(yún)暮雨)  拼音:zhāo yún mù yǔ
1.楚懷王在高唐夢見巫山神女,并與之媾合的故事。見《文選。宋玉。高唐賦序》。后比喻男女間的情愛歡合。唐。李商隱 楚宮詩二首之一:「朝云暮雨長相接,猶自君王恨見稀?!乖o名氏《度柳翠》第二折:「你本戀著朝云暮雨慵回首,卻被這明月清風纏殺你那頭?!挂沧鳌改河瓿啤?。
2.自然界的云云雨雨。宋。陸游 三峽歌三首之三:「朝云暮雨渾虛語,一夜猿啼明月中?!乖?。鄧玉賓〈端正好。俺便似畫圖中套。叨叨令〉曲:「青天白日藤葛籠籠蔥蔥障,朝云暮雨山水崎崎嶇嶇當。」
《國語辭典》:朝宗  拼音:cháo zōng
1.朝,古代諸侯于春天朝見天子。宗,諸侯于夏日朝見天子。朝宗后泛指臣下覲見君王。宋。陸游福建到任謝表〉:「咸造在廷,甫遂朝宗之愿?!?br />2.比喻川水流歸大海。《詩經(jīng)。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5164' target='_blank'>張九齡 錢王司馬入計同用洲字詩:「獨嘆湘江水,朝宗向北流。」
《國語辭典》:凌波  拼音:líng bō
1.上下起伏的波瀾。晉。郭璞〈江賦〉:「撫凌波而鳧躍,吸翠霞而夭嬌?!?br />2.踏浪行進。《楚辭。嚴忌。哀時命》:「勢不能凌波以徑度兮,又無羽翼而高翔?!埂端螘?。卷七四。列傳。臧質(zhì)》:「仆訓卒利兵,凌波電進。沈鎮(zhèn)軍、蕭安南接舳連旌,首尾風合?!?br />3.步履飄逸輕盈。宋。姜夔念奴嬌。鬧紅一舸〉詞:「情人不見,爭忍凌波去!」宋。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詞:「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div>
《國語辭典》:凌波仙子  拼音:líng bō xiān zǐ
石蒜科「中國水仙」、「水仙」的俗稱。參見「水仙」條。
《國語辭典》:凌波微步  拼音:líng bō wéi bù
本指洛神步履輕盈。三國魏。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购笮稳菸矬w徐緩輕逸的移動。如:「皎潔的月亮如仙女般,在銀河里凌波微步?!埂杜逦凝S廣群芳譜。卷五二?;ㄗV。水仙》引明。杜大中〈水仙〉詩二首之一:「玉貌盈盈翠帶輕,凌波微步不生塵?!?/div>
《國語辭典》:凌波襪(凌波襪)  拼音:líng bō wà
形容步伐輕盈飄逸。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掠濕湘裙翡翠紗,抵多少蒼苔露冷凌波襪?!?/div>
《國語辭典》:宓妃  拼音:fú fēi
相傳伏羲氏之女,為洛水之神?!冻o。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也作「虙妃」。
《漢語大詞典》:感甄
三國 魏 曹植 求 甄逸 女不遂,廢寢與食。 甄 女后歸 曹丕 ,被讒死。 黃初 中 植 入朝, 丕 示以 甄后 遺物玉鏤金帶枕。 植 還,將息 洛水 上,思 甄后 ,遂作《感甄賦》。 丕 子 明帝 諱其事,改為《洛神賦》。見文選·曹植〈洛神賦〉 李善 題注。后用為追思戀人之典。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韻》:“ 班女 思移 趙 , 思王 賦《感甄》。” 呂志伊 《讀史感賦》詩:“石磨 公干 猶平視,枕薦 陳思 竟感 甄 ?!?/div>
分類:曹植不遂
《國語辭典》:拾翠  拼音:shí cuì
1.揀拾翠鳥羽毛以為妝飾。南朝梁。紀少瑜游建興苑〉詩:「踟躕憐拾翠,顧步惜遺簪。」
2.婦女春游采拾花草。唐。杜甫 秋興詩八首之七:「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div>
《漢語大詞典》:洛妃
傳說中的 洛水 女神 宓妃 。 南朝 梁 劉令嫻 《答外詩》之二:“夜月方神女,朝霞喻 洛妃 。” 唐 冷朝陽 《送紅線》詩:“還似 洛妃 乘霧去,碧天無際水空流?!?清 秋瑾 《紅蓮》詩:“ 洛妃 乘醉下瑤臺,手把紅衣次第裁。”
《漢語大詞典》:洛浦
(1). 洛水 之濱。 漢 張衡 《思玄賦》:“載 太華 之玉女兮,召 洛浦 之 宓妃 ?!?宋 周邦彥 《燕歸梁·詠曉》詞:“曾經(jīng) 洛浦 見驚鴻,關山隔,夢魂通?!?明 楊珽《龍膏記·邪萌》:“虛飄飄暮雨朝云,笑 宋玉 枉賦 巫山 神女;空渺渺春松秋菊,嘆 陳王 浪傳 洛浦 仙姝。”
(2).借指 洛神 。 唐 梁锽 《名姝詠》:“臨津雙 洛浦 ,對月兩 嫦娥 ?!?元 張可久 《寨兒令·題晴》曲:“珮環(huán)聲真 洛浦 ,水月面活 觀音 ?!眳⒁姟?洛神 ”。
分類:洛水洛神
《國語辭典》:洛神  拼音:luò shén
神話中洛水的女神。相傳是宓妃,伏羲氏之女,溺死于洛水中,而被奉為洛水之神。見《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若夫青琴宓妃之徒」句下唐。司馬貞。索隱。
《國語辭典》:洛神  拼音:luò shén
神話中洛水的女神。相傳是宓妃,伏羲氏之女,溺死于洛水中,而被奉為洛水之神。見《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若夫青琴宓妃之徒」句下唐。司馬貞。索隱。
《漢語大詞典》:洛靈(洛靈)
洛神。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於是 洛 靈感焉,徙倚徬徨。” 南朝 梁 江淹 《秦女贊》:“愿使 洛 靈往,為我道奇芬。”參見“ 洛神 ”。
分類:洛神
《國語辭典》:洛神  拼音:luò shén
神話中洛水的女神。相傳是宓妃,伏羲氏之女,溺死于洛水中,而被奉為洛水之神。見《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若夫青琴宓妃之徒」句下唐。司馬貞。索隱。
《漢語大詞典》:羅襪(羅韈)
見“ 羅襪 ”。
《漢語大詞典》:陳王賦(陳王賦)
指 三國 魏 曹植 的《洛神賦》。 明 高啟 《十宮詞·魏宮》:“至尊莫信 陳王 賦,那得人間有 洛神 ?”
分類:曹植
《漢語大詞典》:冠掛
謂帽子被東西鉤去。《淮南子·原道訓》:“ 禹 之趨時也,履遺而弗取,冠掛而弗顧。” 漢 崔駰 《達旨》:“與其有事,則褰裳濡足,冠掛不顧,人溺不拯,則非仁也?!?/div>
分類:帽子東西
《國語辭典》:掛冠  拼音:guà guān
比喻辭去官職。參見「掛冠」條。唐。岑參與高適薛據(jù)登慈恩寺浮圖〉詩:「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div>
《國語辭典》:掛冠(掛冠)  拼音:guà guān
漢王莽殺子,逢萌以為禍將累人,乃解冠掛東都城門而去。見《后漢書。卷八三。逸民列傳。逢萌》。后比喻辭官?!赌淆R書。卷五四。高逸列傳。杜京產(chǎn)》:「泰始之朝,掛冠辭世,遁舍家業(yè),隱于太平。」宋。歐陽修 送襄陵令李君詩:「民淳政簡居多樂,無苦思歸欲掛冠。」《儒林外史》第八回:「看老世臺這等襟懷高曠,尊大人所以得暢然掛冠?!挂沧鳌笒旃凇?、「掛衣冠」。
《國語辭典》:掛衣冠  拼音:guà yī guān
辭去官職。參見「掛冠」條。金。王寂〈日暮倚杖水邊〉詩:「蒼顏華發(fā)今如許,便掛衣冠已是遲?!?/div>
《國語辭典》:掛冠  拼音:guà guān
比喻辭去官職。參見「掛冠」條。唐。岑參與高適薛據(jù)登慈恩寺浮圖〉詩:「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國語辭典》:掛冠(掛冠)  拼音:guà guān
漢王莽殺子,逢萌以為禍將累人,乃解冠掛東都城門而去。見《后漢書。卷八三。逸民列傳。逢萌》。后比喻辭官?!赌淆R書。卷五四。高逸列傳。杜京產(chǎn)》:「泰始之朝,掛冠辭世,遁舍家業(yè),隱于太平?!顾?。歐陽修 送襄陵令李君詩:「民淳政簡居多樂,無苦思歸欲掛冠?!埂度辶滞馐贰返诎嘶兀骸缚蠢鲜琅_這等襟懷高曠,尊大人所以得暢然掛冠?!挂沧鳌笒旃凇埂ⅰ笒煲鹿凇?。
《漢語大詞典》:仙鳧(仙鳧)
(1).后漢書·方術傳·王喬:“ 王喬 者, 河 東人也。 顯宗 世,為 葉 令。 喬 有神術,每月朔望,常自縣詣臺朝。帝怪其來數(shù),而不見車騎,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臨至,輒有雙鳧從東南飛來。於是候鳧至,舉羅張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診視,則四年中所賜尚書官屬履也?!焙蟪R浴跋渗D”作為履的典實。 唐 段成式 《光風亭夜宴妓有醉毆者》詩:“擲履仙鳧起,撦衣蝴蝶飄。” 唐 姚月華 《制履贈楊達》詩:“金刀翦紫羢,與郎作輕履。愿化雙仙鳧,飛來入閨里。” 唐 孟浩然 《同張明府碧溪贈答》詩:“仙鳧能作伴,羅襪共凌波。”
(2).比喻足跡、行蹤。 明 何景明 《送寇定州》詩:“霄漢仙鳧去,風塵老驥行?!?br />(3).鴨的美稱。 唐 李邕 《斗鴨賦》:“徵羽毛之好鳥,得渤澥之仙鳧?!?/div>
《漢語大詞典》:化鳧(化鳧)
典出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下:“ 吳郡 魚城 ,城下水中有石首魚,至秋化為鳧,鳧項中尚有石?!焙笠浴盎D”借指有道之士。 宋 葉適 《趙知縣挽詞》:“空聞割雞笑,不見化鳧留?!?/div>
分類:有道之士
《國語辭典》:王喬(王喬)  拼音:wáng qiáo
1.神話傳說中的仙人。參見「王子喬」條。
2.人名。生卒年不詳,漢葉縣人,曾為縣令。相傳其善于神術,曾把鞋子化成兩只鳧鳥乘坐,進見帝王。
《國語辭典》:王子喬(王子喬)  拼音:wáng zǐ qiáo
神話傳說中的仙人。漢。劉向《列仙傳。卷上。王子喬》:「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上,見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巔。』至時,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人,數(shù)日而去?!挂卜Q為「王喬」、「王子晉」。
《漢語大詞典》:王喬履(王喬履)
見“ 王喬舄 ”。
《漢語大詞典》:王喬舄(王喬舄)
亦作“ 王喬屨 ”。亦作“ 王喬履 ”。 指 王喬 飛鳧入朝故事。 南朝 梁 吳均 《贈周興嗣》詩之二:“千里無關梁,安得 王喬 屨?” 唐 杜甫 《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之一:“看君宜著 王喬 履,真賜還疑出尚方?!?宋 劉攽 《過太康縣馬上口占》:“舉翼 王喬 舄,排云 子晉 簫?!?清 呂謙恒 《望吳岳呈王使君擬山》詩:“凌風欲躡 王喬 舄,玉粒丹砂信可捫?!?/div>
分類:王喬入朝
《漢語大詞典》:王喬舄(王喬舄)
亦作“ 王喬屨 ”。亦作“ 王喬履 ”。 指 王喬 飛鳧入朝故事。 南朝 梁 吳均 《贈周興嗣》詩之二:“千里無關梁,安得 王喬 屨?” 唐 杜甫 《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之一:“看君宜著 王喬 履,真賜還疑出尚方?!?宋 劉攽 《過太康縣馬上口占》:“舉翼 王喬 舄,排云 子晉 簫?!?清 呂謙恒 《望吳岳呈王使君擬山》詩:“凌風欲躡 王喬 舄,玉粒丹砂信可捫。”
分類:王喬入朝
《漢語大詞典》:王鳧(王鳧)
指 王喬 飛鳧入朝故事。后用為出任縣令的典實。 唐 杜甫 《奉贈蕭十二使君》詩:“ 王 鳧聊暫出, 蕭 雉只相馴?!?清 查慎行 《送同年宮書升赴任臨汾》詩:“矯首共看 汾水 上,一雙飛舄是 王 鳧。”參見“ 王喬 ”。
《國語辭典》:王喬(王喬)  拼音:wáng qiáo
1.神話傳說中的仙人。參見「王子喬」條。
2.人名。生卒年不詳,漢葉縣人,曾為縣令。相傳其善于神術,曾把鞋子化成兩只鳧鳥乘坐,進見帝王。
《漢語大詞典》:葉縣鳧(葉縣鳧)
漢 應劭 《風俗通·正失·葉令祠》:“俗説 孝明帝 時,尚書郎 河東 王喬 ,遷為 葉 令, 喬 有神術,每月朔常詣臺朝,帝怪其來數(shù)而無車騎,密令太史候望,言其臨至時,常有雙鳧從東南飛來;因伏伺,見鳧舉羅,但得一雙舄耳?!焙笠蛞浴叭~縣鳧”指代得到皇上眷念的縣令。 唐 高適 《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詔寵 金門 策,官榮 葉縣 鳧?!?/div>
《漢語大詞典》:雙鳧(雙鳧)
(1).兩只水鳥;兩只野鴨。 漢 揚雄 《解嘲》:“譬若江湖之崖,渤澥之島,乘雁集不為之多,雙鳧飛不為之少?!?宋 黃庭堅 《次韻清水巖》:“雙鳧能來游,俗子跡可掃。” 元 虞集 《蘇武慢》詞:“乘雁雙鳧,斷蘆漂葦,身在畫圖秋晚。”
(2).后漢書·方術傳上·王喬:“ 王喬 者, 河 東人也。 顯宗 世,為 葉 令。 喬 有神術,每月朔望,常自縣詣臺朝。帝怪其來數(shù),而不見車騎,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臨至,輒有雙鳧從東南飛來。於是候鳧至,舉羅張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診視,則四年中所賜尚書官屬履也?!焙笥脼榈胤焦俚墓蕦崱?唐 徐凝 《送李補闕歸朝》詩:“駟馬歸 咸秦 。雙鳧出 海門 ?!?宋 蘇軾 《次韻陳海州書懷》:“酒醒卻憶兒童事,長恨雙鳧去莫攀?!?元 無名氏 《碧桃花》第一折:“現(xiàn)如今擁雙鳧做宰臣,許下我五花誥為縣君?!?/div>
《漢語大詞典》:飛舄(飛舃)
(1).指可乘以飛行的仙鞋。 明 何景明 《七述》:“於是彌駕層顛,飛舃絶嶠。” 清 吳偉業(yè) 《惠山二泉亭為無錫吳邑侯賦》詩:“寺外流觴何處訪,公餘飛舃偶來聽?!?br />(2).對賓客的雅稱。 宋 楊億 《夜宴》詩:“鶴蓋留飛舃,珠喉怨落梅?!?明 楊柔勝《玉環(huán)記·韋皋延賓》:“飛舃遙臨,光賁遐諏?!眳⒁姟?飛鳧舃 ”。
《漢語大詞典》:飛鳧舄(飛鳧舃)
指會飛的仙鞋。典出后漢書·方術傳上·王喬:“ 王喬 者, 河東 人也。 顯宗 世,為 葉 令。 喬 有神術,每月朔望,常自縣詣臺朝。帝怪其來數(shù),而不見車騎,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臨至,輒有雙鳧從東南飛來。於是候鳧至,舉羅張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診視,則四年中所賜尚書官屬履也。” 南朝 梁 沈約 《和謝宣城》:“ 王喬 飛鳧舃, 東方 金馬門 ?!焙笠嘟柚腹賳T。 唐 盧照鄰 《于時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此贈柳九隴》詩:“寄言飛鳧舃,歲晏共聯(lián)翩?!?/div>
分類:官員
《國語辭典》:飛鳧(飛鳧)  拼音:fēi fú
1.飛翔的鳧鳥?!段倪x。曹植。洛神賦》:「體迅飛鳧,飄忽若神?!?br />2.輕快迅速的小船。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輕利,謂之飛鳧。」
《漢語大詞典》:飛鳧舄(飛鳧舃)
指會飛的仙鞋。典出后漢書·方術傳上·王喬:“ 王喬 者, 河東 人也。 顯宗 世,為 葉 令。 喬 有神術,每月朔望,常自縣詣臺朝。帝怪其來數(shù),而不見車騎,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臨至,輒有雙鳧從東南飛來。於是候鳧至,舉羅張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診視,則四年中所賜尚書官屬履也?!?南朝 梁 沈約 《和謝宣城》:“ 王喬 飛鳧舃, 東方 金馬門 ?!焙笠嘟柚腹賳T。 唐 盧照鄰 《于時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此贈柳九隴》詩:“寄言飛鳧舃,歲晏共聯(lián)翩?!?/div>
分類:官員
《國語辭典》:鳧舄(鳧舄)  拼音:fú xì
舄,鞋子。鳧舄指會飛的鞋子。典出《后漢書。卷八二。方術傳上。王喬傳》:「王喬者,河東人也?!云渑R至,輒有雙鳧從東南飛來。于是候鳧至,舉羅張之,但得一只舄焉?!?/div>
分類:縣令典實
《漢語大詞典》:鳧飛(鳧飛)
據(jù)后漢書·方術傳上·王喬載, 王喬 任 葉縣 令時,每月初一、十五乘雙鳧飛向都城朝見皇帝。后用“鳧飛”指縣令上任或離去。 唐 岑參 《崔駙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詩:“鳳去妝樓閉,鳧飛 葉縣 遙。” 宋 劉克莊 《送薛明府》詩:“祇恐鳧飛后,民間事事新。”參見“ 鳧舄 ”。
《國語辭典》:鳧舄(鳧舄)  拼音:fú xì
舄,鞋子。鳧舄指會飛的鞋子。典出《后漢書。卷八二。方術傳上。王喬傳》:「王喬者,河東人也。……言其臨至,輒有雙鳧從東南飛來。于是候鳧至,舉羅張之,但得一只舄焉?!?/div>
分類:縣令典實
《漢語大詞典》:鳧騎(鳧騎)
謂仙人以飛鳧為坐騎。 唐 韓愈 《同竇韋尋劉尊師不遇》詩:“還隨躡鳧騎,來訪馭風襟。”參見“ 鳧舄 ”。
分類:仙人坐騎
《國語辭典》:鳧舄(鳧舄)  拼音:fú xì
舄,鞋子。鳧舄指會飛的鞋子。典出《后漢書。卷八二。方術傳上。王喬傳》:「王喬者,河東人也?!云渑R至,輒有雙鳧從東南飛來。于是候鳧至,舉羅張之,但得一只舄焉?!?/div>
分類:縣令典實
《漢語大詞典》:雨簾云棟(雨簾雲(yún)棟)
唐 王勃 《滕王閣》詩:“晝棟朝飛南浦云,朱簾暮捲西山雨?!焙笠蛞浴坝旰熢茥潯毙稳莞叱ㄈA美的樓閣。 宋 徐寶之 《水調(diào)歌·湘陰簿新居》詞:“雨簾云棟深窈,歌笑靄春生?!?/div>
《漢語大詞典》:二疏
亦作“ 二疎 ”。 指 漢宣帝 時名臣 疏廣 與兄子 受 。 廣 為太傅, 受 為少傅,同時以年老乞致仕,時人賢之。歸日,送者車數(shù)百輛,設祖道,供張 東都門 外。 晉 張協(xié) 《詠史》:“藹藹 東都門 ,群公祖二疎。”隋書·韋世康傳:“欲追蹤二 疎 ,伏奉尊命?!?唐 護國 《歸山作》詩:“四皓將拂衣,二 疏 能掛冠?!?明 何景明 《蹇賦》:“予羨夫二 疏 之鑒止兮,齊縣輿而脫駕?!?/div>
《漢語大詞典》:兩疏(兩疏)
漢 疏廣 與其侄 疏受 的合稱。 廣 為太傅, 受 為少傅,因年老同時主動辭官,受到人們尊重。 唐 孟浩然 《送告八從軍》詩:“正待功名遂,從君繼兩 疏 ?!?宋 蘇軾 《次韻李端叔送翟安常赴闕兼寄子由》:“白髮歸心憑説與,古來誰似兩 疏 賢?!?宋 范公稱 過庭錄:“田園粗足,兩 疏 那見於復來。” 明 屠隆 《綵毫記·母子慮禍》:“合則致主匡時,希 留侯 謝傅 之跡;不合則奉身而退,追兩 疏 都水 之風。”
分類:與其太傅
《漢語大詞典》:疏傅
西漢 疏廣 、 疏受 叔侄分別為 宣帝 太子太傅、少傅,于榮顯中同時稱病引退。后遂以“疏傅”為急流勇退的典型。 唐 白居易 《春盡日天津橋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疏傅 心情老, 吳公 政化新。” 唐 鄭谷 《渭陽樓閑望》詩:“擾擾塵中猶未已,可知 疏傅 獨能休?!?宋 張耒 《登海州城樓》詩:“ 疏傅 里閭詢故老, 秦皇 車甲想東游?!?/div>
《國語辭典》:鳴鳳朝陽(鳴鳳朝陽)  拼音:míng fèng cháo yáng
正直敢言的賢士?!队讓W瓊林。卷一。文臣類》:「李善感直言不諱,競稱鳴鳳朝陽?!?/div>
分類:明君賢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