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0詞典 2分類詞匯 48
《國語辭典》:得濟(jì)(得濟(jì))  拼音:dé jì
1.得以保全?!逗鬂h書。卷六三。李固傳》:「朝廷傾亂,梁冀肆虐,令吾宗祀血食將絕。今弟幸而得濟(jì),豈非天邪!」
2.獲得救濟(jì)。《宋史。卷四六四。外戚傳中。向傳范傳》:「歲饑,發(fā)廩興力役,饑者得濟(jì),而官舍帑廩一新。」
3.得到子女的奉養(yǎng)?!秲号⑿蹅鳌返谝痪呕兀骸笍膩砀改干鷥阂惨脻?jì),生女也要得濟(jì)?!?/div>
《國語辭典》:好事  拼音:hào shì
1.喜歡多事、興造事端?!睹献印Hf章上》:「好事者為之也?!埂度辶滞馐贰返谒囊换兀骸改切┖檬碌膼荷伲家粋鲀?,兩傳三的來物色?!?br />2.有某種愛好。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書記》:「休璉好事,留意詞翰:抑其次也。」
3.熱心助人?!秲号⑿蹅鳌返谄呋兀骸覆挥傻囊宦暱藓?,被這位好事的姑娘聽見,就尋聲救苦的搜尋出來。」
《國語辭典》:功德  拼音:gōng dé
1.功業(yè)與德行?!稘h書。卷一四。諸侯王表。序》:「所以親親賢賢,褒表功德?!?br />2.佛教稱行善所生的利益?!段拿餍∈贰返诙换兀骸竷?nèi)中必有值錢之物,被人拾去不妥。莫如在此等些時,有人來找,交還與他,也是一件功德之事?!?br />3.用作善事的反話,為教訓(xùn)、懲罰的意思?!督鹌棵贰返诙兀骸纲\汗邪囚根子!看我到明日對他說不說,不與你個功德也不怕,狂的有甚些摺兒也怎的!」
《漢語大詞典》:善言
(1).有益之言;好話。孟子·離婁下:“ 禹 惡旨酒,而好善言?!?唐 韓愈 《與少室李拾遺書》:“方今天子仁圣……樂善言如不得聞?!?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四·萬歲:“他人獵得禽獸,吾獵得善言?!狈乙嘁蕴刂溉寮业娜柿x之言。韓非子·飭令:“飭令,則法不遷;法平,則吏無奸。法已定矣,不以善言害法。”
(2).善于言談,巧于言辭。老子:“善言,無瑕謫?!?span id="znsx0la" class="book">《莊子·徐無鬼》:“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span id="rdiakug" class="book">《史記·五帝本紀(jì)》:“ 共工 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 張守節(jié) 正義:“ 共工 善為言語,用意邪僻也?!?/div>
《國語辭典》:香花  拼音:xiāng huā
1.氣味芳香的花。唐。儲光羲 送恂上人還吳詩:「虛室香花滿,清川楊柳垂?!?br />2.香燭與鮮花。《北史。卷三五。王慧龍傳》:「天佛放大光明,以香花、妓樂來迎之?!?/div>
《國語辭典》:有助  拼音:yǒu zhù
有益、有幫助。如:「有效的育嬰政策,將有助于解決少子化之問題?!?/div>
《國語辭典》:益友  拼音:yì yǒu
語本《論語。季氏》:「益者三友?!怪笇ψ约鹤鋈颂幨烙兄娴呐笥??!蛾套哟呵?。內(nèi)篇。雜上》:「圣賢之君,皆有益友,無偷樂之臣?!?/div>
《國語辭典》:實(shí)事(實(shí)事)  拼音:shí shì
真實(shí)存在的事物或情況。如:「實(shí)事求是」、「真人實(shí)事」。
《國語辭典》:雅音  拼音:yǎ yīn
高尚之音。清。王鵬運(yùn)摸魚子。莽風(fēng)塵雅音寥落〉詞:「莽風(fēng)塵雅音寥落,孤懷郁郁誰語?!?/div>
《漢語大詞典》:良規(guī)(良規(guī))
(1).有益的規(guī)諫。《三國志·魏志·王朗傳》:“朕繼嗣未立,以為君憂,欽納至言,思聞良規(guī)。”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庸夫好悅耳之華譽(yù),而惡利行之良規(guī)?!?唐 韓愈 《病鴟》詩:“勿諱泥坑辱,泥坑是良規(guī)。”
(2).好的規(guī)范、準(zhǔn)則。《再生緣》第二十回:“愿君王,禮賢下士守良規(guī)。” 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農(nóng)功》:“尤其妙者,農(nóng)部有專官,農(nóng)功有專學(xué)……何國有良規(guī),則互相仿效,必底於成而后已。”
《國語辭典》:衛(wèi)生(衛(wèi)生)  拼音:wèi shēng
1.泛指個人養(yǎng)生之道,及社會大眾追求健康的行為?!段拿餍∈贰返诙嘶兀骸赣扌致犚姮F(xiàn)在那些維新人常說起要衛(wèi)生?!?br />2.清潔。如:「飯菜都很衛(wèi)生」。
《漢語大詞典》:遺弓(遺弓)
(1).史記·封禪書:“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 荊山 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鬚下迎 黃帝 。 黃帝 上騎,羣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鬚,龍鬚拔,墮,墮 黃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黃帝 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鬚號,故后世因名其處曰 鼎湖 ,其弓曰烏號?!焙笠浴斑z弓”指 黃帝 騎龍升天時墜落的弓。《宋史·樂志十六》:“ 鼎湖 龍去遺弓墮,冠劍鏁深宮?!?清 顧炎武 《登岱》詩:“何人得昇仙,遺弓名烏號?!?br />(2).據(jù)史記·封禪書載,傳說 黃帝 騎龍升天時,“墮 黃帝 之弓”。后以“遺弓”為帝王死亡的委婉語。 南朝 梁 沈約 《齊武帝謚議》:“慕切遺弓,哀同遏密?!?span id="uvucag5" class="book">《舊唐書·哀帝紀(jì)》:“朕祗荷丕圖,仰惟先訓(xùn),方迫遺弓之痛,俯臨同軌之期?!?明 唐順之 《朝謁長陵》詩:“遺弓仙馭遠(yuǎn),上食繐帷張。”
(3).呂氏春秋·貴公:“ 荊 人有遺弓者,而不肎索,曰:‘ 荊 人遺之, 荊 人得之,又何索焉?’”后以“遺弓”指丟失而為他人得到對他人也有益處的事物。 唐 李商隱 《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一韻》:“悲哉墮世網(wǎng),去之若遺弓。”
《國語辭典》:貢獻(xiàn)(貢獻(xiàn))  拼音:gòng xiàn
1.進(jìn)奉或贈與。《荀子。正論》:「稱遠(yuǎn)邇而等貢獻(xiàn),豈必齊哉?」《國語。吳語》:「越國固貢獻(xiàn)之邑也,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軍士使寇令焉?!?br />2.對公眾有所助益。如:「電話的發(fā)明是偉大的貢獻(xiàn)?!?br />3.付出。如:「他應(yīng)聘回國,準(zhǔn)備貢獻(xiàn)所長?!?/div>
《國語辭典》:公益  拼音:gōng yì
1.社會公共的利益。
2.為公共利益的服務(wù),常指勸募捐獻(xiàn)給需要的大眾。
《漢語大詞典》:濟(jì)國(濟(jì)國)
利國。謂對國家作出有益的貢獻(xiàn)。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退念古之受爵祿者,有異於此,皆以功勤濟(jì)國,輔主惠民。”宋書·沈攸之傳:“卿忘 廉 、 藺 、 寇 、 賈 之事邪?吾本以濟(jì)國治家,豈計(jì)彼此之升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