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造就  拼音:zào jiù
1.培養(yǎng)、栽培。如:「造就人才?!?br />2.成就、成果?!度辶滞馐贰返诎嘶兀骸副碇秾W(xué)業(yè),近來造就何如?」
《漢語大詞典》:考牧
謂牧事有成。詩·小雅·無羊序:“無羊, 宣王 考牧也。” 鄭玄 箋:“ 厲王 之時,牧人之職廢, 宣王 始興而復(fù)之,至此而成,謂復(fù)先王牛羊之?dāng)?shù)?!?孔穎達(dá) 疏:“牧事有成,故言考牧也?!?明 何景明 《題大司馬王晉溪先生十年圖》詩:“攻駒不羨三千牝,考牧還歌九十犉?!?/div>
分類:有成
《漢語大詞典》:青風(fēng)(青風(fēng))
(1).春風(fēng)。 唐 李端 《送楊皋擢第歸江東》詩:“緑氣千檣暮,青風(fēng)萬里春?!?宋 龔頤正 芥隱筆記·荊公用歸字:“ 荊公 詩‘緑攪寒蕪出,紅爭暖樹歸’妙甚,蓋出…… 李白 ‘寒雪梅中盡,青風(fēng)柳上歸’意?!?br />(2).謂谷物應(yīng)該成熟的時候沒有成熟。 劉俊秀 《一個模范合作社》五:“避免青風(fēng)倒伏,也可以增加產(chǎn)量?!痹ⅲ骸癌z青風(fēng)﹞,應(yīng)該成熟的時候沒有成熟?!?/div>
《漢語大詞典》:治名
(1).為政有成績而獲得的好名聲。漢書·尹翁歸傳:“ 翁歸 三子皆為郡守。少子 岑 歷位九卿,至后將軍。而 閎孺 亦至 廣陵 相,有治名。”三國志·魏志·溫恢傳:“ 汝南 孟建 為 涼州 刺史,有治名,官至征東將軍。”
(2).謂謀求虛名。三國志·魏志·諸葛亮傳論“ 諸葛亮 之為相也” 裴松之 注引《袁子》:“ 亮 治實而不治名,志大而所欲遠(yuǎn),非求近速者也。”
《國語辭典》:高徒  拼音:gāo tú
1.成績優(yōu)秀、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xué)生。如:「名師出高徒?!埂段拿餍∈贰返谝晃寤兀骸溉桓咄筋H能領(lǐng)悟,姚老夫子非常之喜。」
2.敬稱別人的學(xué)生。如:「令高徒的表現(xiàn)非常杰出?!?/div>
《漢語大詞典》:小就
稍稍得手;略有成就。《醒世恒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或者我命里合該有些造化,遇著這班弟兄扶助,真?zhèn)€弄出大事業(yè)來也未可知。若是小就時,只做兩三次,尋了些財物,即便罷手,料必?zé)o人曉得。” 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考試下》:“各分各科,人得以就其質(zhì)之所近,專習(xí)一業(yè),或大成,或小就,皆得蔚然興起,為國家有用之材?!?/div>
《漢語大詞典》:主句
即句子的主體,能單獨(dú)使用或出現(xiàn)的句子
指在轉(zhuǎn)換生成語法中,包含有成分句的句子。與傳統(tǒng)語法中的主要從句相吻合
《漢語大詞典》:陽童(陽童)
沒有成年而死的庶子。禮記·雜記上:“稱‘陽童某甫’,不名神也?!?鄭玄 注:“陽童,謂庶殤也,宗子則曰陰童。童,未成人之稱也?!?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文學(xué)·校禮堂集》:“ 凌氏 ( 曉樓 )謂陰童陽童,即因陰厭陽厭而名,真破的之論?!?/div>
《國語辭典》:成氣候(成氣候)  拼音:chéng qì hou
氣候,指能力達(dá)到某種水準(zhǔn)?!赋蓺夂颉怪赣兴删突虬l(fā)展前景,且有一定的影響力。如:「已成氣候」。清。蒲松齡《聊齋俚曲集。磨難曲。第三○回》:「他就有三四萬人,也不成氣候,何勞萬歲慮?!?/div>
《國語辭典》:霸王鞭  拼音:bà wáng biān
1.一種民間舞蹈用的彩色短棒。棒的兩端各控四、五個透空小孔,嵌入銅錢。表演時,藉搖動或碰擊身體,以發(fā)出清脆聲響。也稱為「花棒」、「金錢棒」、「連廂棒」。
2.一種民間舞蹈,源自金時的《連廂詞》。表演時舞動霸王鞭和利用霸王鞭碰擊身體,以發(fā)出清脆聲響。表演人數(shù)不拘,可變化排列各種隊形,熱鬧非凡。也稱為「打連廂」、「連廂舞」、「花棒舞」、「花棍舞」、「金錢棒舞」。
3.植物名。大戟科大戟屬,常綠小喬木或灌木。莖多分歧,全枝含多量白色乳汁。葉具短柄,互生,倒披針狀長橢圓形或篦形。大戟花序成聚傘花序狀,著生于棱角的凹處?;ㄖB合,柱頭頭狀。
《國語辭典》:有例可援  拼音:yǒu lì kě yuán
有先例可以援引遵循。清。袁枚〈寄房師鄧遜齋先生〉:「惟生傳則自古有之,如韓昌黎之于何蕃,司馬溫公之于范鎮(zhèn),有例可援?!?/div>
《漢語大詞典》:原始宗教
指原始時代的樸素宗教。存在于尚不具有成文歷史的原始社會中。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一章第二節(jié):“原始宗教是現(xiàn)實生活在人們意識中的虛幻的歪曲的反映,是他們還無法有效地制服自然界的時候在精神世界中的幻覺。”
《漢語大詞典》:陰童(陰童)
沒有成年而死的宗子。禮記·雜記上“有父母之喪尚功衰,而附兄弟之殤,則練冠,附於殤,稱‘陽童某甫’,不名神也” 漢 鄭玄 注:“陽童謂庶殤也,宗子則曰陰童。童,未成人之稱也。”一說為沒有成年而死的女子。見 孫希旦 集解。
《國語辭典》:藝術(shù)家(藝術(shù)家)  拼音:yì shù jiā
從事藝術(shù)工作而有相當(dāng)成就的人。
《國語辭典》:在劫難逃(在劫難逃)  拼音:zài jié nán táo
劫為劫災(zāi)的省略。佛教謂世界在劫末時,會起水、火、風(fēng)三災(zāi)把世界一切物質(zhì)都燒成灰燼,大風(fēng)一吹一切皆無。在劫難逃指處在劫災(zāi)無所逃避,比喻沒辦法避免的災(zāi)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