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56,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19  20  21  22  23
分類詞匯(續(xù)上)
使腔
繞脖子
繞口令
三回九轉(zhuǎn)
九背向
九拂
九曲回腸
裾拘
艱詰
馬鞍形
邐逶
《漢語大詞典》:使腔
指戲曲演唱中,唱出曲折悠長的聲調(diào)。 周而復(fù)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六:“她唱了一遍,又一遍,仔細(xì)回味 馮永祥 所講的:二簧慢板的聲調(diào),比西皮還要耐人尋味些,個個字都要使腔?!?/div>
《國語辭典》:繞脖子(繞脖子)  拼音:rào bó zi
比喻辦事、說話不直接明瞭。如:「他都說一些繞脖子的話,令人費(fèi)盡思索才明白?!?/div>
《國語辭典》:繞口令(繞口令)  拼音:rào kǒu lìng
1.一種語言游戲。將漢語中聲母、韻母、聲調(diào)容易混同的文字交叉、重疊編成句子,念起來有些拗口,而說快了容易發(fā)生錯誤。曲藝、戲曲界常用來作為訓(xùn)練咬字、矯正口音、練習(xí)各種聲調(diào)的方法。也稱為「吃口令」、「急口令」、「拗口令」。
2.曲折難懂的話。《兒女英雄傳》第七回:「我不懂你這繞口令兒??!你只說,你作甚么來的?誰叫你來的?你怎么就知道有這個門兒?」
《國語辭典》:三回九轉(zhuǎn)(三回九轉(zhuǎn))  拼音:sān huí jiǔ zhuǎn
形容多次、屢次。如:「他三回九轉(zhuǎn)的犯同樣的錯,母親因而大發(fā)雷霆?!?/div>
《漢語大詞典》:九背向
蜿延曲折貌。初學(xué)記卷五引 羅含 《湘中記》:“ 衡山 遙望如陣云,沿 湘 千里,九向九背。” 清 劉獻(xiàn)廷 《南岳》詩:“ 湘 流九背向,窈窕東北逝?!?/div>
分類:曲折
《漢語大詞典》:九拂
謂曲折隱蔽之處。《淮南子·泰族訓(xùn)》:“圣人見禍福於重閉之內(nèi),而慮患於九拂之外者也?!?高誘 注:“九拂,九曲,是折投拂不見處也?!?/div>
《漢語大詞典》:九曲回腸
有很多曲折的腸子,多用來指郁結(jié)愁悶的心腸;也說“九回腸”
《漢語大詞典》:裾拘
方曲,曲折。形容物體彎曲的形狀角度。荀子·宥坐:“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楊倞 注:“裾,與‘倨’同,方也。拘,讀為‘鉤’,曲也。其流必就卑下,或方或曲,必循卑下之理?!?/div>
《漢語大詞典》:艱詰(艱詰)
晦澀曲折。 明 胡應(yīng)麟 詩藪·古體上:“古樂府近代寥寥者,《房中》、《郊祀》,典奧難入;《鐃歌》、《橫吹》,艱詰難通?!?/div>
分類:晦澀曲折
《漢語大詞典》:馬鞍形(馬鞍形)
兩頭高起中間低落的形狀。多比喻事物發(fā)展曲折、有起伏。 郭沫若 《就目前創(chuàng)作中的幾個問題答〈人文〉編者問》:“1956年各項建設(shè)事業(yè)上的‘馬鞍形’實際上就是一個悲劇?!?span id="simiim2" class="book">《解放軍報》1974.2.2:“一年來二連黨支部抓大事經(jīng)歷了一個‘緊-松-緊’的過程,糧食產(chǎn)量也出現(xiàn)了一個‘高-低-高’的‘馬鞍形’?!?/div>
《漢語大詞典》:邐逶(邐逶)
曲折連綿貌。 唐 陳子昂 《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書》:“思古人,??诌婂灶n靡,風(fēng)雅不作,以耿耿也?!币槐咀鳌?逶迤 ”。
分類:曲折連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