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瑞命
顯示天命的瑞應(yīng)。 漢 班彪 《游居賦》:“謀人神以動作,享烏魚之瑞命?!?漢 張衡 《東京賦》:“總集瑞命,備致嘉祥?!?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 漢 、 魏 、 晉 、 宋 ,咸有瑞命,知視聽之表,神道炳焉?!?/div>
《漢語大詞典》:昭忠
顯示忠信。 南朝 宋 顏延之 《祭屈原文》:“藉用可塵,昭忠難闕?!?/div>
分類:顯示忠信
《漢語大詞典》:發(fā)精(發(fā)精)
顯示精湛(的技術(shù))。文選·班固〈答賓戲〉:“ 和 鵲 發(fā)精於鍼石, 研 桑 心計於無垠?!?李善 注:“《左氏傳》曰:‘ 晉侯 求醫(yī)於 秦 , 秦伯 使醫(yī) 和 視之?!?span id="7kdp5kw" class="book">《史記》曰:‘ 扁鵲 使弟子 子陽 厲鍼砥石?!?/div>
《國語辭典》:符應(yīng)(符應(yīng))  拼音:fú yìng
天降祥瑞的徵兆,與人事相呼應(yīng)。《史記。卷二八。封禪書》:「天瑞下,宜立祠上帝,以合符應(yīng)?!?/div>
《漢語大詞典》:空性
佛教語。即真如。謂悟入空觀所顯示的真實的本體。 唐 皎然 《答俞校書冬夜》詩:“詩情聊作用,空性惟寂靜?!?/div>
《漢語大詞典》:發(fā)縱(發(fā)縱)
亦作“ 發(fā)蹤 ”。
(1).猶言指揮調(diào)度。 漢 王粲 《反金人贊》:“君子亮直,行不柔辟。友賤不恥,誨焉是益。我能發(fā)蹤,彼用遠跡?!?明 劉基 《次韻和石末公春晴詩》:“將帥如林須發(fā)蹤,太平功業(yè)望 蕭 張 ?!?清 顧炎武 《恭謁高皇帝御容于靈谷寺》詩:“大化乘陶冶,元功賴發(fā)蹤?!?王闿運 《丁銳義傳》:“仰承發(fā)縱,遂統(tǒng)偏師,出擊援賊,庶展微效?!?魯迅 《墳·科學(xué)史教篇》:“自然之力,既聽命於人間,發(fā)縱指揮,如使其馬,束以器械而用之?!?br />(2).猶言顯示跡象。隸釋·漢敦煌長史武斑碑:“受天休命,積祉所鐘。其在孩提,岐嶷發(fā)蹤?!?span id="6phzs16" class="book">《舊唐書·竇抗傳》:“及 楊玄感 作亂, 高祖 統(tǒng)兵 隴右 , 抗 言於 高祖 曰:‘ 玄感 抑為發(fā)蹤耳! 李氏 有名圖籙,可乘其便,天之所啟也?!?br />(3).猶指使。 明 陳子龍 《妒婦賦》:“防閑密緻,恐有他遇。封識牕牖,發(fā)縱姥嫗。伺主出入,察主言語?!?/div>
《漢語大詞典》:逞風(fēng)(逞風(fēng))
謂顯示威風(fēng),趁勢肆行。 端木蕻良 《科爾沁旗草原》一:“可是瘟疫卻更因為人的低頭而逞風(fēng)了,有精力的人都消逝了精力,一切都不能拯救?!?/div>
《漢語大詞典》:空法
(1).佛教語。謂顯示一切皆空的教理。多見于般若經(jīng)部。中論·觀行品:“大圣説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fù)見有空,諸佛所不化?!?br />(2).佛教語。謂小乘涅槃。即灰身滅智的自了境界。《法華經(jīng)·譬喻品》:“我悉除邪見,於空法得證。”
《漢語大詞典》:氣朔(氣朔)
指顯示吉兇的云氣和每月的朔日。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挈壺宣夜,辯氣朔於 靈臺 ?!?李善 注:“周禮·夏官曰:‘挈壺氏掌懸壺?!?蔡邕 《天文志》曰:‘言天體者有三家,其一曰宣夜?!?鄭氏 《毛詩箋》曰:‘天子有 靈臺 者,所以觀祲象,察氣之妖祥。’《左氏傳》曰:‘公既視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云物?!焙笠嘁苑褐腹?jié)氣,歲時。 南朝 宋 謝莊 《宋孝武宣貴妃誄》:“移氣朔兮變羅紈,白露凝兮歲將闌?!?宋 沈括 夢溪筆談·技藝:“求星辰之行,步氣朔消長,謂之綴術(shù)?!?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學(xué)校:“學(xué)歷者能算氣朔,即補博士弟子?!?/div>
《漢語大詞典》:威斗
(1). 新莽 為顯示威嚴所作的器物,形似北斗。漢書·王莽傳下:“威斗者,以五石銅為之,若北斗,長二尺五寸,欲以厭勝眾兵?!?br />(2).用為賞賜大臣的殉葬品。南史·何承天傳:“此亡 新 威斗, 王莽 三公亡,皆賜之。一在冢外,一在冢內(nèi)?!?顧余 《詠古》之一:“威斗鑄成新日月, 漸臺 認取頭顱?!眳㈤?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yǎng)新錄卷一。
《漢語大詞典》:逞奇
顯示奇怪。 清 王詒壽 《答南社諸子書》:“銑溪虬戶,易貌而逞奇;桂餌翠綸,強澤而無當(dāng)。” 清 陸文銘 《利器行》:“鉛刀蓬矢各逞奇,光芒駭目莫敢攜?!?/div>
分類:顯示奇怪
《漢語大詞典》:呈奇
顯示不凡。 唐 黃滔 《省試一一吹竽》詩:“次第教單進,宮商乃異宜;凡音皆竄跡,至藝始呈奇?!?/div>
分類:顯示不凡
《漢語大詞典》:飾貌(飾貌)
(1).顯示于儀表。禮記·樂記:“合情飾貌者,禮樂之事也。” 孔穎達 疏:“禮以檢跡於外是飾貌也?!?陳澔 集說:“飾貌者,禮之檢於外?!?br />(2).裝飾表面。史記·禮書:“ 孝文 即位,有司議欲定儀禮, 孝文 好道家之學(xué),以為繁禮飾貌,無益於治,躬化謂何耳,故罷去之?!?br />(3).修飾容貌。 漢 劉向 說苑·建本:“儀狀齊等,而飾貌者好?!?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李固傳》:“大行在殯,路人掩涕, 固 獨胡粉飾貌,搔頭弄姿。” 宋 劉敞 《無為軍錄事參軍馬易簡可太子中舍致仕》:“控搏利祿者,至於遷籍損年,飾貌匿衰,以緩?fù)诵葜凇!?/div>
《漢語大詞典》:古澤(古澤)
謂古人詩文所顯示出來的色彩與風(fēng)貌。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明詩綜》:“觀其隨物賦形,古澤可掬,何嘗不典且麗?!?林紓 《〈百大家評選韓文菁華錄〉序》:“ 漢 人如 揚 、 馬 、 班 、 劉 ,以鴻麗之作,俗眼為所震眩,漠不省其轉(zhuǎn)軸關(guān)鎖之所在,心醉古澤,以為傅飾以鮮榮之辭語,即可倫儕于 漢 氏?!?/div>
《漢語大詞典》:天顯(天顯)
指上天顯示的意旨。書·康誥:“于弟弗念天顯,乃弗克恭厥兄?!?孔 傳:“於為人弟,不念天之明道,乃不能恭事其兄,是不恭?!?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郅惲傳》:“且 堯 舜 不以天顯自與,故禪天下,陛下何貪非天顯以自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