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65,分25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幡勝
凝春
青壇
春牛
春圃
春勝
路春
春味
花會(huì)
終畝
鞭牛
春藻
彩燕
春陌
郁李
《國語辭典》:幡勝(旛勝)  拼音:fān shèng
唐、宋時(shí)每遇立春日,用紙、絹剪成旌旗、金錢及燕、蝶等各種形狀,戴在鬢發(fā)上,或掛于花下作為飾物,稱為「幡勝」。宋。陸游 木蘭花。三年流落巴山道詞:「春盤春酒年年好,試戴銀幡判醉倒?!乖V苊堋段淞峙f事。卷三。歲晚節(jié)物》:「都下自十月以來,朝天門內(nèi)外競(jìng)售錦裝……及金?縷花,春帖幡勝之類,為市甚盛?!?/div>
《分類字錦》:凝春
許渾 詩 畫屏香霧暖凝春。
分類:
《漢語大詞典》:青壇(青壇)
帝王春日郊祭用的土臺(tái)。 漢 劉楨《黎陽山賦》:“南蔭 黃河 ,左覆 金城 。青壇承祀,高碑頌靈?!?南朝 陳 張正見 《從籍田應(yīng)衡陽王教作詩》之三:“草發(fā)青壇外,花飛蒼玉前?!?唐 徐彥伯 《奉和幸新豐溫泉宮應(yīng)制》:“青壇環(huán)玉甃,紅礎(chǔ)鑠金光?!币槐咀鳌?青坻 ”。
《國語辭典》:春牛  拼音:chūn niú
立春前一日,用土、蘆葦或紙作成的牛,稱為「春?!埂9俑虼号S?,以催耕迎春,祈求豐收。唐。盧肇 謫連州書春牛榜子詩:「不得職田饑欲死,兒儂何事打春牛。」宋。孟元老《東京夢(mèng)華錄。卷六。立春》:「立春前一日,開封府進(jìn)春牛入禁中鞭春?!挂卜Q為「土牛」、「泥?!埂?/div>
《國語辭典》:土?! ?span id="b79wrbh" class='label'>拼音:tǔ niú
1.泥塑的牛。古時(shí)于立春日造土牛,舉行一定的儀式,以鼓勵(lì)春耕。也稱為「春?!?。
2.獨(dú)輪車的別稱。參見「獨(dú)輪車」條。
3.堆在堤上以備搶修用的土堆,從遠(yuǎn)處看去像是一頭頭的牛。
《漢語大詞典》:春圃
春日的園圃。 漢 張衡 《東京賦》:“植華平於春圃,豐朱草於中唐?!?晉 孫綽 《至人高士傳贊·竺道壹》:“譬若春圃,載芬載敷。條柯猗蔚,枝榦扶疎。” 唐 王建 《題裴處士碧虛溪居》詩:“春圃紫芹長(zhǎng)卓卓,暖泉青草一叢叢?!?/div>
分類:園圃
《國語辭典》:春勝(春勝)  拼音:chūn shèng
1.剪?綢成兩斜方形并互相連結(jié)的首飾。唐宋時(shí)于立春日常剪春勝為戲。宋。蘇軾 章錢二君見和復(fù)次韻答之詩二首之二:「分無纖手裁春勝,況有新詩點(diǎn)蜀酥?!?br />2.祝福春日安好的吉祥話。唐。李商隱驕兒〉詩:「請(qǐng)爺書春勝,春勝宜春日?!?/div>
《分類字錦》:路春
孟郊 詩 一日路春一百回。
分類:
《漢語大詞典》:春味
(1).春茶的滋味。 唐 薛能 《題漢州西湖》詩:“嘗茶春味渴,斷酒晚懷清?!?唐 鄭谷 《峽中嘗茶》詩:“ 鹿門 病客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zhǎng)。”
(2).春日的時(shí)令菜肴。 宋 陳師道 《寄潭州張蕓叟》詩:“秋盤堆鴨腳,春味薦貓頭?!?/div>
《國語辭典》:花會(huì)(花會(huì))  拼音:huā huì
1.一種民間歌舞活動(dòng)。流行于河北省各地,多在春節(jié)、元宵節(jié)舉行。有高蹺、扇鼓、獅子、旱船等數(shù)十種歌舞形式。所用歌曲多為當(dāng)?shù)匦≌{(diào),或戲曲曲調(diào)。
2.一種賭博方式。盛行于廣東、上海等處。
《漢語大詞典》:終畝(終畝)
謂耕盡全部田畝。古代于立春日,天子行始耕之儀,公卿以下亦耕數(shù)鍬,然后庶民盡耕之。國語·周語上:“王耕一墢,班三之,庶民終于千畝?!?韋昭 注:“終,盡耕之也。” 晉 潘岳 《藉田賦》:“三推而舍,庶人終畝?!?/div>
《國語辭典》:鞭牛  拼音:biān niú
中國習(xí)俗在立春前一日,各地州縣官府鞭打春牛迎春,以祈求豐收。唐。元稹 生春詩二○首之七:「鞭牛縣門外,爭(zhēng)土蓋蠶叢?!挂卜Q為「鞭春」、「打春」。
《國語辭典》:鞭春  拼音:biān chūn
中國習(xí)俗于立春前一日,各地州縣官府鞭打春牛迎春,以祈求豐收。宋。孟元老《東京夢(mèng)華錄。卷六。立春》:「立春前一日,開封府進(jìn)春牛入禁中鞭春。」也稱為「鞭牛」、「打春」。
《漢語大詞典》:春藻
春日麗景。多指華麗的文辭。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夸飾:“辭入煒燁,春藻不能程其艷;言在萎絶,寒谷未足成其凋?!?北魏 溫子升 《司徒祖塋墓志》:“言析秋毫,辭連春藻?!?唐 許敬宗 《奉和執(zhí)契靜三邊》:“充庭延飲至,絢簡(jiǎn)敷春藻。”
《漢語大詞典》:彩燕(綵燕)
舊俗,立春日剪彩綢為燕飾于頭部。見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shí)記。 清 陳維崧 《清江裂石·人日送大鴻由平陵宛陵之皖桐》詞:“彩燕粘鷄鬭酒天,輕軟到釵鈿?!?br />古代立春日的一種應(yīng)節(jié)飾物。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shí)記:“立春日悉翦綵為燕以戴之,帖‘宜春’二字?!?唐 李遠(yuǎn) 《立春日》詩:“釵斜穿綵燕,羅薄翦春蟲。” 清 納蘭性德 《浣溪沙·庚申除夜》詞:“竹葉樽空翻綵燕,九枝燈炧顫金蟲?!?/div>
《漢語大詞典》:春陌
春日田野的小路。 南朝 陳后主 《舞媚娘》詩之一:“爭(zhēng)弄游春陌,相邀開繡戶。” 唐 溫庭筠 《張靜婉采蓮歌》:“麒麟公子朝天客,珂馬璫璫度春陌?!?前蜀 韋莊 《下第題青龍寺僧房》詩:“馬嘶春陌金羈鬧,鳥睡花林繡羽香。”
《國語辭典》:郁李  拼音:yù lǐ
植物名。薔薇科李屬,落葉灌木。原產(chǎn)于中國大陸沿海各省及日本、韓國。高一公尺馀,小枝纖細(xì),葉有柄,卵形,尖銳重鋸齒緣,背面平滑或于葉脈上生有短柔毛?;ù厣?,粉紅色或近于白色。核果近球形,熟時(shí)呈紅色,可食??晒┯^賞用。也稱為「棠棣」、「常棣」、「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