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2詞典 1分類詞匯 81
《漢語大詞典》:殊指
謂旨意或志趣不同。 漢 王充 論衡·定賢:“與世殊指,雖言正是,眾不曉見。何則?沉溺俗言之日久,不能自還以從實也。”
分類:旨意志趣
《漢語大詞典》:批本
(1).按照皇帝旨意批發(fā)的奏本。《清會典·內(nèi)閣·學(xué)士職掌》:“得旨則批本,乃發(fā)於六科?!痹ⅲ骸懊咳者M本,或照擬,或另降諭旨,或於原籤內(nèi)奉硃筆改定,及雙籤三籤四籤,奉旨應(yīng)用何籤,由批本處翰林中書等批寫 清 字, 漢 學(xué)士批寫 漢 字,皆以朱書。 清漢 字批寫后為紅本,六科給事中赴閣恭領(lǐng),隨傳鈔於各衙門。”
(2).加有批語的著作本子。 清 惲敬 《答來卿書》:“來書需批本 韓 文,知有事於古文矣?!?/div>
《漢語大詞典》:題面(題面)
謂寓藏文章旨意的標(biāo)題。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二·李泰伯:“第今世士人,白首《論》《孟》,主司出題,尚有憒憒者。 李 ( 李泰伯 )既與 軻 不合,則塲中題面,或有不省,亦奚疑焉。”鏡花緣第八一回:“ 素輝 道:‘這個題面雖別致,但 孟子 何能有這湊巧句子來配他?!?/div>
《漢語大詞典》:英旨
美妙的旨意(指詩文的思想內(nèi)容和意境)。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總論》:“近 任昉 、 王元長 等,詞不貴奇,競須新事……拘攣補衲,蠧文已甚。但自然英旨,罕值其人。”
《漢語大詞典》:佹辭(佹辭)
詭辯之辭。引申為旨意特異之辭。
《漢語大詞典》:慈綸(慈綸)
皇帝對母親旨意的敬稱。清史稿·世祖紀二:“ 端敬皇后 於皇太后克盡孝道,輔佐朕躬,內(nèi)政聿修。朕仰奉慈綸,追念賢淑,喪祭典禮,過從優(yōu)厚?!?/div>
《漢語大詞典》:譬旨
謂曉譬以天子旨意。后漢書·方術(shù)傳上·樊英傳:“ 英 辭位不受,有詔譬旨勿聽?!?清 顧炎武 《梓潼篇贈李中孚》:“譬旨鴻臚切,徵官博士優(yōu)?!?/div>
分類:旨意帝王
《國語辭典》:降乩  拼音:jiàng jī
民間寺廟宮壇做法事時,神明降臨附在乩童身上,以傳達旨意。
《國語辭典》:指揮棒(指揮棒)  拼音:zhǐ huī bàng
樂團指揮合奏或合唱時所用的棒子。
《漢語大詞典》:天命論
主張“天”即上帝的旨意和命令主宰人世一切的唯心主義哲學(xué)理論。
《漢語大詞典》:題括(題括)
謂命題以概括全篇(詩文)旨意。 唐 元結(jié) 《二風(fēng)詩》序:“﹝ 元子 ﹞著《皇謨》三篇,《二風(fēng)詩》十篇……遂題括存之?!?/div>
《漢語大詞典》:諷旨(諷旨)
(1).諷喻的旨意。后漢書·宦者傳·蔡倫:“ 倫 初受 竇后 諷旨,誣陷 安帝 祖母 宋貴人 。”
(2).諷示以旨意。后漢書·西羌傳·滇良:“至 王莽 輔政,欲燿威德,以懷遠為名,乃令譯諷旨諸 羌 ?!?/div>
分類:諷喻旨意
《漢語大詞典》:頷命(頷命)
謂接受旨意。《剪燈馀話·賈云華還魂記》:“ 娉 再拜頷命。乃酌酒勸生?!币槐咀鳌?領(lǐng)命 ”。
分類:接受旨意
《漢語大詞典》:布旨
傳布旨意。新唐書·裴度傳:“帝方憂 深州 圍,欲必出 牛元翼 ,更使 度 騰書布旨?!?/div>
分類:傳布旨意
《漢語大詞典》:趁旨
亦作“趂旨”。 順從皇帝的旨意。 明 馮夢龍 《夢磊記·忠佞爭朝》:“有 朱勔 曾受恩澤,況心多小巧,志有兼才,若任此花綱名色,定知他趂旨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