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東山絲竹
中年絲竹
絲竹東山
中年別
中年懷抱
絲竹陶寫
作數(shù)日惡
陶寫中年
中年作惡
兒輩莫教知
哀感中年
安石寓絲竹
兒輩知此樂
未必能陶寫
畏逢親友別
羲之常恐兒曹覺
越山絲竹
正賴絲與竹
中年怕踏長亭路
歌管陶寫
好懷中年減
莫遺兒輩覺
相關(guān)人物謝安
參考典故東山老聽桓箏
《世說新語箋疏》上卷上〈言語〉~2~
謝太傅語王右軍曰:「中年傷于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shù)日惡?!雇踉唬骸改暝谏S埽匀恢链?,正賴絲竹陶寫。恒恐兒輩覺,損欣樂之趣?!?/span>
《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列傳〉~20~
安嘗謂羲之曰:「中年以來,傷于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shù)日惡?!刽酥唬骸改暝谏S埽匀恢链?。頃正賴絲竹陶寫,恒恐兒輩覺,損其歡樂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復(fù)徵之。
《晉書》卷七十九〈謝安列傳〉~2075~
性好音樂,自弟萬喪,十年不聽音樂。及登臺輔,期喪不廢樂。
典故 三冬愛日
愛景掛扶桑
相關(guān)人物賈季
趙衰
《春秋左傳正義》卷十九上〈文公·傳七年〉~38~
狄侵我西鄙。公使告于晉。趙宣子使因賈季問酆舒。且讓之。酆舒問于賈季,曰:「趙衰、趙盾,孰賢?」對曰:「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晉·杜預(yù)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span>
簡釋
趙日:喻冬天的太陽。清阮葵生、嚴(yán)長明《集陸耳山新居聯(lián)句》:“寒避莊噫沖,暖迎趙日曬。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任誕〉~760~
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騿枺骸笗鹤『螣??」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
典故羲皇上
北窗風(fēng)
傲羲皇
臥北窗
北窗眠
北窗涼
羲皇人
北窗臥
羲皇以上人
北窗高枕
北窗一枕
陶窗
臥羲皇
慕羲皇
上皇人
白日羲皇
羲皇情
羲皇侶
傲羲軒
北窗臥羲皇
北窗羲皇
北窗寄傲
老北窗
羲皇叟
宇宙一北窗
北牖羲皇
人似上皇
羲和人
北窗睡美
閉門尋羲皇
風(fēng)期結(jié)陶叟
高臥偃羲皇
高枕晤羲皇
靖節(jié)窗風(fēng)
笑羲皇
直到羲皇世
身致羲皇上
陶令塌
陶令羲皇
相關(guān)人物陶潛
伏羲氏
羲和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一百十一〈陶潛·與子儼等書〉~2097~
告儼、俟、份、佚、佟。夫天地賦命,有生必有終,自古圣賢,誰能獨(dú)免。子夏言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顾挠阎?,親受音旨。發(fā)斯談?wù)?,豈非窮達(dá)不可妄求,壽夭永無外請故邪。吾年過五十,少而窮苦荼毒。每以家斃,東西游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已,必貽俗患,僶俛辭世,使汝等幼而饑寒耳。余嘗感孺仲賢妻之言,敗絮自擁,何慚兒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鄰靡二仲,室無萊婦,抱茲苦心,良獨(dú)罔罔。少年來好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更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fù)歡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fēng)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意淺識陋,謂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機(jī)巧好疏。緬求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來,漸就衰損。親舊不遺,每以藥石見救。自恐大分將有限也,恨汝輩稚小,家貧無役,柴水之勞,何時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雖不同生,當(dāng)思四海皆兄弟之義,鮑叔管仲,分財無猜。歸生伍舉,班荊道舊,遂能以敗為成。因喪立功,他人尚爾,況同父之人哉?潁川韓元長,漢末名士,身處卿佐,八十而終。兄弟同居,至于沒齒。濟(jì)北氾稚春,晉時操行人也。七世同財,家人無怨色。詩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闺m不能爾,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復(fù)何言。
《晉書》卷九十四〈隱逸列傳·陶潛〉~2462~
其親朋好事,或載酒肴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融然。又不營生業(yè),家務(wù)悉委之兒仆。未嘗有喜慍之色,惟遇酒則飲,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嘗言夏月虛閑,高臥北窗之下,清風(fēng)颯至,自謂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簡釋
羲皇人:指生活清閑自適。唐李白《戲贈鄭溧陽》:“清風(fēng)北窗下,自謂羲皇人?!?/p>
例句
腹中無一物,高話羲皇年。
竹庭瓶水新,深稱北窗人。
時入閭巷醉,好是羲皇人。
誰向劉靈天幕內(nèi),更當(dāng)陶令北窗風(fēng)。
清風(fēng)北窗下,自謂羲皇人。
百里獨(dú)太古,陶然臥羲皇。
疇昔在嵩陽,同衾臥羲皇。
長嘯無一言,陶然上皇逸。
學(xué)道三千春,自言羲和人。
看君用幽意,白日到羲皇。
機(jī)心付當(dāng)路,聊適羲皇情。
豈同求羊徑,共是羲皇人。
清風(fēng)北窗臥,可以傲羲皇。
寧唯北窗月,自謂上皇人。
應(yīng)令尉陀俗,還作上皇人。
翛然靜者事,宛得上皇馀。
默語誰能識,琴樽寄北窗。
何須問今古,便是上皇人。
不羞莽卓黃金印,卻笑羲皇白接?。
中虛得暴下,避冷臥北窗。
林疑中散地,人似上皇時。
人生只為此,亦足傲羲皇。
喜于無聲地,暫傲羲皇俗。
典故 學(xué)士磚
八磚花影
花磚徐步
八花磚影
八磚步日
八磚影轉(zhuǎn)
日移磚影
日影移磚
候八磚
庭磚過花
相關(guān)人物李程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一〈宗室宰相列傳·李程〉~45~
李程字表臣,襄邑恭王神符五世孫也。擢進(jìn)士宏辭,賦日五色,造語警拔,士流推之。調(diào)藍(lán)田尉,縣有滯獄十年,程單言輒判。京兆狀最,遷監(jiān)察御史。召為翰林學(xué)士,再遷司勛員外郎,爵渭源縣男。德宗季秋出畋,有寒色,顧左右曰:「九月猶衫,二月而袍,不為順時。朕欲改月,謂何?」左右稱善,程獨(dú)曰:「玄宗著月令,十月始裘,不可改?!沟圹侨恢?。學(xué)士入署,常視日影為候,程性懶,日過八塼乃至,時號「八塼學(xué)士」。
《唐語林》卷四〈容止〉~348~
《說郛》(陶珽刊本)五一引李肇《翰林志》:「北廳前階有花塼道,冬中日及五塼為入直之候。李程性懶,好晚入,恒過八塼乃至,眾呼為『八塼學(xué)士』?!?/span>
簡釋
八磚:指人情懶。宋崔遵度《屬疾》:“八磚非性懶,三昧減心比。”
典故尊酒論文
渭北春天樹
把酒論文
重與細(xì)論文
渭樹江云
相逢樽酒
俊逸鮑參軍
江南渭北
吟渭北
杜陵尊酒
樽酒論詩
白也無敵
江東思渭北
江東渭北相思句
渭北春天,日暮江東
尊酒懷李白
相關(guān)人物杜甫
李白
鮑照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四〈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白也詩無數(shù)】,飄然思不群。清新庚開府,俊逸鮑參軍【豪邁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尊酒,重與細(xì)論文【重與話斯文】。
典故黃雞白日
唱黃雞
玲瓏曲
白發(fā)唱黃雞
白發(fā)黃雞
黃雞唱日
《全唐詩》卷四百三十五〈醉歌〉【案:示伎人商玲瓏?!?/span>
罷胡琴,掩秦瑟。玲瓏再拜歌初畢。誰道使君不解歌。聽唱黃雞與白日。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腰間紅綬系未穩(wěn),鏡里朱顏看已失。玲瓏玲瓏奈老何,使君歌了汝更歌。
典故吐長虹
白虹貫
日貫虹
貫日長虹
精貫白虹
燕丹客
長劍彩
無氣成長虹
相關(guān)人物荊軻
燕丹
《漢書》卷五十一《鄒陽傳》
「鄒陽于獄中上書曰:『昔者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弧箹|漢·應(yīng)劭注:「燕太子丹質(zhì)于秦,始皇遇之無禮,丹亡去,故厚養(yǎng)荊軻,令西刺秦王。精誠感天,白虹為之貫日也?!?/span>
簡釋
燕丹客:喻勇士。唐駱賓王《送鄭少府人遼共賦快客運(yùn)從戎》:“不學(xué)燕丹客,空歌易水寒?!?/p>
例句
太白夜食昴,長虹日中貫。
羞道易水寒,從令日貫虹。
獨(dú)留長劍彩,終負(fù)昔賢心。
壯志凌蒼兕,精誠貫白虹。
典故 易水蕭蕭
壯士悲歌
擊筑長歌
寒風(fēng)易水
壯士沖冠發(fā)
易水別
送客白衣冠
燕歌易酒
衣冠此日霜
長號易水
壯氣驚寒水
白祫易水
荊軻悲歌
易水離魂
易水離人
相關(guān)人物聶政
荊軻
燕丹
《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列傳·荊軻〉~2534~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復(fù)為羽聲伉慨,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于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簡釋
燕丹客:喻勇士。唐駱賓王《送鄭少府人遼共賦快客運(yùn)從戎》:“不學(xué)燕丹客,空歌易水寒?!?/p>
例句
須知易水歌,至死無悔吝。
擊筑飲美酒,劍歌易水湄。
恥作易水別,臨岐淚滂沱。
武安有振瓦,易水無寒歌。
羞道易水寒,從令日貫虹。
歌酣易水動,鼓震叢臺傾。
荊卿一去后,壯士多摧殘。長號易水上,為我揚(yáng)波瀾。
擊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濱。
舊說涇關(guān)險,猶聞易水寒。
如何易水上,未歌先淚垂。
溫輝凌愛日,壯氣驚寒水。
白雪梁山曲,寒風(fēng)易水歌。
客似秦川上,歌疑易水濱。
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不學(xué)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心知報恩處,對酒歌易水。
燕歌易水怨,劍舞蛟龍腥。
翻嫌易水上,細(xì)碎動離魂。
典故具雞黍
幽明永隔
千里論交
雞黍恨
白馬故人
巨卿哭
升堂他日約
張范風(fēng)流
張范善終始
白馬悲宋
炊黍期張
死結(jié)生交
死夢尋范式
元伯巨卿千里從
元伯相葬
張范通夢
只雞平生約
相關(guān)人物張劭
范式
《后漢書》卷八十一〈獨(dú)行列傳·范式〉~2676~
范式字巨卿,山陽金鄉(xiāng)人也,一名氾。少游太學(xué),為諸生,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歸鄉(xiāng)里。式謂元伯曰:「后二年當(dāng)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焉?!鼓斯矂w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shè)饌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jié)言,爾何相信之審邪?」對曰:「巨卿信士,必不乖違。」母曰:「若然,當(dāng)為爾醞酒?!怪疗淙?,巨卿果到,升堂拜飲,盡歡而別。式仕為郡功曹。后元伯寢疾篤,同郡郅君章、殷子徵晨夜省視之。元伯臨盡,嘆曰:「恨不見吾死友!」子徵曰:「吾與君章盡心于子,是非死友,復(fù)欲誰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陽范巨卿,所謂死友也?!箤ざ?。式忽夢見元伯玄冕垂纓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當(dāng)以爾時葬,永歸黃泉。子未我忘,豈能相及?」式恍然覺寤,悲嘆泣下,具告太守,請往奔喪。太守雖心不信而重違其情,許之。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馳往赴之。式未及到,而喪已發(fā)引,既至壙,將窆,而柩不肯進(jìn)。其母撫之曰:「元伯,豈有望邪?」遂停柩移時,乃見有素車白馬,號哭而來。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咕耷浼戎粒祮恃栽唬骸感幸釉?!死生路異,永從此辭?!箷嵴咔?,咸為揮涕。式因執(zhí)紼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為脩墳樹,然后乃去。
簡釋
具雞黍:喻招待客人。唐孟浩然《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p>
例句
系舟偏憶戴,炊黍愿期張。
巨卿哭處云空斷,阿騖歸來月正明。
素車猶慟哭,寶劍欲高懸。
蹉跎江浦生華發(fā),牢落寒原會素車。
元伯歸全去,無由白馬來。
張范善終始,吾等豈不慕。
尚憶青騾去,寧知白馬來。
詰朝始趨鳳闕去,此日遂愁雞黍違。
張范唯通夢,求羊永絕蹤。
風(fēng)期嵇呂好,存歿范張親。
白馬賓徒散,青烏隴隧開。
青烏新兆去,白馬故人來。
雁魚空有信,雞黍恨無期。
《淮南子》卷七〈精神訓(xùn)〉~28~
古未有天地之時,惟像無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閔,澒?jié)鼬櫠?,莫知其門。有二神混生,經(jīng)天營地,孔乎莫知其所終極,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別為陰陽,離為八極,剛?cè)嵯喑?,萬物乃形,煩氣為蟲,精氣為人。是故精神,天之有也;而骨骸者,地之有也。精神入其門,而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是故圣人法天順情,不拘于俗,不誘于人,以天為父,以地為母,陰陽為綱,四時為紀(jì)。天靜以清,地定以寧,萬物失之者死,法之者生。夫靜漠者,神明之宅也;虛無者,道之所居也。是故或求之于外者,失之于內(nèi);有守之于內(nèi)者,失之于外。譬猶本與末也,從本引之,千枝萬葉莫不隨也。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而形體者,所稟于地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背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构试灰辉露啵露],三月而胎,四月而肌,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八月而動,九月而躁,十月而生。形體以成,五藏乃形,是故肺主目,腎主鼻,膽主口,肝主耳。外為表而內(nèi)為里,開閉張歙,各有經(jīng)紀(jì)。故頭之圓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時、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支、五藏、九竅、三百六十六節(jié)。天有風(fēng)雨寒暑,人亦有取與喜怒。故膽為云,肺為氣,肝為風(fēng),腎為雨,脾為雷,以與天地相參也,而心為之主。是故耳目者日月也,血?dú)庹唢L(fēng)雨也。日中有踆烏,而月中有蟾蜍。日月失其行,薄蝕無光;風(fēng)雨非其時,毀折生災(zāi);五星失其行,州國受殃。漢·高誘注:「踆,猶蹲也,謂三足烏?!?/span>
晉·葛洪《抱樸子·仙藥》
參成芝,赤色有光,扣之枝葉,如金石之音,折而續(xù)之,即復(fù)如故。木渠芝,寄生大木上,如蓮花,九莖一叢,其味甘而辛。建木芝實生于都廣,其皮如纓蛇,其實如鸞鳥。此三芝得服之,白日升天也。
例句
本擬白日升天,且看黑龍飲渭。
縮地黃泉出,升天白日飛。
不遣髭須一莖白,擬為白日上升人。
典故 青眼高歌
俗眼白
兩眼青
眼常白
青眼士
眼生白
阮籍青眼
生眼白
日向幽人青
相關(guān)人物阮籍
《晉書》卷四十九〈阮籍列傳〉~36~
籍雖不拘禮教,然發(fā)言玄遠(yuǎn),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終,正與人圍棋,對者求止,籍留與決賭。既而飲酒二斗,舉聲一號,吐血數(shù)升。及將葬,食一蒸肫,飲二斗酒,然后臨訣,直言窮矣,舉聲一號,因又吐血數(shù)升。毀瘠骨立,殆致滅性。裴楷往吊之,籍散發(fā)箕踞,醉而直視,楷吊諺畢便去?;騿柨骸阜驳跽?,主哭,客乃為禮。籍既不哭,君何為哭?」楷曰:「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禮典。我俗中之士,故以軌儀自居?!箷r人嘆為兩得。籍又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嵇喜來吊,籍作白眼,喜不懌而退。喜弟康聞之,乃赍酒挾琴造焉,籍大悅,乃見青眼。由是禮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護(hù)之。
簡釋
青眼:喻對人看重或喜愛,亦指知己。唐王維《過盧四員外宅看飯僧共題七韻》:“三賢異七圣,青眼慕青蓮?!?/p>
青眼客:指知心朋友。唐王維《贈韋穆十八》:“與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
例句
青眼能留客,疏鐘逼夜歸。
旅途誰見客青眼,故國幾多人白頭。
愿盛黃金膏,寄與青眼郎。
敢同俗態(tài)期青眼,似有微詞動絳唇。
輒有時人至,窗前白眼看。
相逢青眼日,相嘆白頭時。
青云賓從紛交馳,白眼向人多意氣。
西伯縱逢頭已白,步兵如在眼應(yīng)青。
四座眼全青,一麾頭半白。
又恐無人肯青眼,事須憑仗小還丹。
嘗聞郭邑山多秀,更說官僚眼盡青。
途窮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
赤眉猶世亂,青眼只途窮。
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別來頭并白,相見眼終青。
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fēng)前。
蜀鄉(xiāng)異青眼,蓬戶高朱戟。
客愁青眼別,家喜玉人歸。
不啻回青眼,應(yīng)疑似碧云。
科頭箕踞長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與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
三賢異七賢,青眼慕青蓮。
朱門陪宴多投轄,青眼留歡任吐茵。
黃公酒爐處,青眼竹林前。
信陵名重憐高才,見我長吹青眼開。
不是主人多野興,肯開青眼重漁師。
若不他時更青眼,未知誰肯薦臨邛。
青眼真知我,玄談愧起予。
昔年顧我長青眼,今日逢君盡白頭。
白樓陪寫望,青眼感遭逢。
景深青眼下,興絕彩毫端。
向人方白眼,違俗有青巖。
要路眼青知己在,不應(yīng)窮巷久低眉。
《三國志》卷十〈魏書·荀彧傳〉~307~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張璠《漢紀(jì)》曰:「淑博學(xué)有高行,與李固、李膺同志友善,拔李昭于小吏,友黃叔度于幼童,以賢良方正徵,對策譏切梁氏,出補(bǔ)朗陵侯相,卒官。八子:儉、緄、靖、燾、詵、爽、肅、?。音敷。爽字慈明,幼好學(xué),年十二,通《春秋》、《論語注疏》,耽思經(jīng)典,不應(yīng)徵命,積十?dāng)?shù)年。董卓秉政,復(fù)徵爽,爽欲遁去,吏持之急。詔下郡,即拜平原相。行至苑陵,又追拜光祿勛。視事三日,策拜司空。爽起自布衣,九十五日而至三公。淑舊居西豪里,縣令苑康曰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署其里為高陽里。靖字叔慈,亦有至德,名幾亞爽,隱居終身。」
典故白云黃鶴
乘黃鶴
跨鶴仙
騎鶴仙人
素云黃鶴
鶴去臺空
黃鶴樓人
黃鶴樓中仙客
鶴飛仙去
黃鶴舊山頭
黃鶴有歸日
黃鵠呼子安
黃鶴不復(fù)返
《南齊書》卷十五〈州郡志下·郢州〉~276~
夏口城據(jù)黃鵠磯,世傳仙人子安乘黃鵠過此上也。邊江峻險,樓櫓高危,瞰臨沔、漢,應(yīng)接司部,宋孝武置州于此,以分荊楚之勢。
《述異記》~84~
荀鑲字叔瑋,事母孝,好屬文及道術(shù),潛棲卻粒。嘗東游,憩江夏黃鶴樓上,望西南有物,飄然降自霄漢,俄頃已至,乃駕鶴之賓也。鶴止戶側(cè),仙者就席,羽衣虹裳,賓主歡對。已而辭去,跨鶴騰空,眇然煙滅。
例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馀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