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265,分151頁顯示  上一頁  81  82  83  84  85  87  88  89  9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四五日差
私忌日
思如日月
松頭日腦
送日期
送日子
跳指日
偷天換日
同日被霜
同日成婚
同日而道
同日而論
同日而言
同日而語
同日異祭
《韻府拾遺 卦韻》:四五日差
魏志華佗傳:病若在腸中,便斷腸湔洗縫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間即平服矣。
《漢語大詞典》:私忌日
舊時指父母及祖父母、曾祖父母的死日。 宋 丁謂 《丁晉公談錄》:“父母將此令候翁家私忌日著此衣出慰之?!?/div>
《分類字錦》:思如日月
宋孝武帝 擬室思詩 思君如日月,回環(huán)晝夜生。
分類:夫婦
《漢語大詞典》:松頭日腦(鬆頭日腦)
詈詞。猶言呆頭呆腦。 老舍 《四世同堂》十一:“你這個松頭日腦的家伙!你要管你自己的前途,管別人抄家不抄家干嗎?”
《漢語大詞典》:送日期
舊俗結(jié)婚之前,男家請星命家挑選吉日后送交女家,謂之“送日期”或“送日子”。
《漢語大詞典》:送日子
見“ 送日期 ”。
《漢語大詞典》:送日期
舊俗結(jié)婚之前,男家請星命家挑選吉日后送交女家,謂之“送日期”或“送日子”。
《漢語大詞典》:跳指日
跳加官的別稱。《歧路燈》第七九回:“這戲上早已參罷席,跳了指日,各尊客打了紅封。” 欒星 注:“跳指日或叫跳加官。”參見“ 跳加官 ”。
《國語辭典》:跳加官  拼音:tiào jiā guān
傳統(tǒng)戲劇開場或喜慶節(jié)日宴會時,必先有一人戴喜神或財神面具,穿紅袍皂靴,高視闊步,循臺三圈,討個吉祥,以示祝福。若有權(quán)重位高,體面人物光臨,亦須跳加官。手里并拿著「天官賜福」、「指日高升」等字幅,表示慶賀,并預(yù)?;峦救缫狻R卜Q為「打加官」。
《國語辭典》:偷天換日(偷天換日)  拼音:tōu tiān huàn rì
比喻暗中改變事物的內(nèi)容、性質(zhì)?!度阂纛愡x。竊符記。如姬竊符》:「偷天換日,強(qiáng)似攜云握雨?!挂沧鳌笓Q日偷天」。
《分類字錦》:同日被霜
淮南子:同日被霜,蔽者不傷,愚者有備,與智者同功。
分類:
《分類字錦》:同日成婚
北史崔儦傳:休弟夤,字敬禮,位太子舍人。子憫,字長謙,幼聰敏,濟(jì)州刺史盧尚之欲以長女妻之。休子?為長謙求尚之次女,曰:家道多由婦人,欲令姊妹為妯娌。尚之感其義,于是同日成婚。
《漢語大詞典》:同日而道
同“ 同日而論 ”。 史記·張耳陳馀列傳:“夫臣與主豈可同日而道哉!”
《漢語大詞典》:同日而論(同日而論)
猶言相提并論。史記·蘇秦列傳:“夫破人之與破於人也,臣人之與臣於人也,豈可同日而論哉!” 漢 徐干 中論·智行:“ 漢高祖 數(shù)賴 張子房 權(quán)謀以建帝業(yè),四皓雖美行而何益夫倒懸?此固不可同日而論矣。”《后漢書·李固傳》:“明公踵 伯成 之高,全不朽之譽(yù),豈與此外戚凡輩耽榮好位者同日而論哉!”
分類:相提并論
《國語辭典》:同日而言  拼音:tóng rì ér yán
相提并論?!稌x書。卷一二四。慕容盛載記》:「勛道之茂,豈可與周公同日而言乎!」也作「同年而語」、「同日而語」。
《國語辭典》:同日而語(同日而語)  拼音:tóng rì ér yǔ
相提并論。宋。蘇軾放鶴亭記〉:「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挂沧鳌竿甓Z」、「同日而言」。
《分類字錦》:同日異祭(同日異祭)
玉燭寶典:蠟者報百神,臘者祭先祖,同日而異祭也。
分類:臘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