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千年一清
 
黃河千年一清
 
黃河清年
  
河濁
 
黃河一代清
 
千年水未清
 
河水有清日


《易緯·乾鑿度下》
天之將降嘉瑞應(yīng),河水清三日
《拾遺記》卷一〈高辛〉
又有丹邱,千年一燒,黃河千年一清,至圣之君,以為大瑞。

例句

從今億萬歲,不見河濁時。 劉駕 祝河水

人間知幾代,今日見河清。 張說 東都酺宴

望斷長安故交遠(yuǎn),來書未說九河清。 徐夤 酒醒

河清海宴不難睹,我皇已上升平基。 鄭嵎 津陽門詩

渴日候河清,沉憂催暮齒。 錢起 廣德初鑾駕出關(guān)后登高愁望二首

雖遇河清圣,慚非岳降賢。 韓偓 感事三十四韻

典故
一壺天
 
仙壺
  
壺中
 
壺中閑日
   
壺中仙客
 
玉壺先生
 
壺天風(fēng)月
 
仙家碧玉壺
 
玉壺觀世
 
壺里
 
壺天不老
 
壺天謫
 
壺中化國
 
壺中永日
 
入壺
 
玉壺貯天地
 
相關(guān)人物
壺公


《后漢書》卷八十二下〈方術(shù)列傳下·費長房〉~2743~
費長房者,汝南人也。曾為市掾。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于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唯長房于樓上見之,異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長房之意其神也,謂之曰:「子明日可更來?!归L房旦日復(fù)詣翁,翁乃與俱入壺中。唯見玉堂嚴(yán)麗,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飲畢而出。翁約不聽與人言之。后乃就樓上候長房曰:「我神仙之人,以過見責(zé),今事畢當(dāng)去,子寧能相隨乎?樓下有少酒,與卿為別?!归L房使人取之,不能勝,又令十人扛之,猶不舉。翁聞,笑而下樓,以一指提之而上。視器如一升許,而二人飲之終日不盡。
《神仙傳》卷五〈壺公〉
壺公者,不知其姓名。今世所有召軍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凡二十馀卷,皆出于壺公,故名為壺公符。汝南費長房為市椽時,忽見公從遠(yuǎn)方來,入市賣藥,人莫識之。其賣藥,口不二價,治病皆愈。語賣藥者曰:「服此藥,必吐出某物,某日當(dāng)愈?!菇匀缙溲?。得錢,日收數(shù)萬,而隨施與市道貧乏饑凍者,所留者甚少。常懸一空壺于坐上,日入之后,公輒轉(zhuǎn)足跳入壺中,人莫知所在,唯房于樓上見之。知其非常人也。長房乃日日自掃除公座前地,及供饌物。公受而不謝。如此積久,長房不懈,亦不敢有所求。公知長房篤信,語長房曰:「至暮無人時更來。」長房如其言而往。公語房曰:「卿見我跳入壺中時,卿便可效我跳,自當(dāng)?shù)萌?。」長房依言果不覺已入,入后不復(fù)是壺,唯見仙宮世界,樓觀重門閣道宮,左右侍者數(shù)十人。公語房曰:「我仙人也。昔處天曹,以公事不勤見責(zé),因謫人間耳。」
《云笈七簽》卷二十八〈二十八治·云臺山治〉
施存,魯人,夫子弟子。學(xué)大丹之道,三百年,十練不成,唯得變化之術(shù)。后遇張申為云臺治官,常懸一壺如五升器大,變化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間。夜宿其內(nèi),自號「壺天」,人謂曰「壺公」,因之得道在治中。

簡釋

壺中天地:指道家所謂的仙境。唐元稹《幽棲》:“壺中天地乾坤外,夢里身名旦暮間”

壺公:喻指仙人道者。唐杜甫《寄司馬山人十二韻人“家家迎薊子,處處識壺公。”


例句

壺中藥物梯霞訣,肘后方書縮地功。 令狐楚 贈毛仙翁

綠毛辭世女,白發(fā)入壺翁。 儲嗣宗 宿玉簫宮

藥爐經(jīng)月凈,天路入壺深。 儲嗣宗 送道士

有路在壺中,無人知地脈。 劉禹錫 游桃源一百韻

他年若得壺中術(shù),一簇汀洲盡貯將。 吳融 湖州晚望

閉院開軒笑語闌,江山并入一壺寬。 呂溫 同恭夏日題尋真觀李寬中秀才書院

長憶映碑逢若士,未曾攜杖逐壺公。 唐彥謙 亂后經(jīng)表兄瓊?cè)A觀舊居

壺中駐年藥,燒得獻(xiàn)庭闈。 姚合 送王龜處士

愿值壺中客,親傳肘后方。 尚顏 宿壽安甘棠館

存亡去住一壺中,兄事安期弟葛洪。 崔郾 贈毛仙翁

東城南陌頻相見,應(yīng)是壺中別有家。 戴叔倫 贈韓道士

仙翁無定數(shù),時入一壺藏。 李商隱 玄微先生

壺中別有仙家日,嶺上猶多隱士云。 李商隱 題道靜院院在中條山故王顏中丞所置虢州刺史舍官居此今寫真存焉

日月仙壺外,筋骸藥臼中。 李敬方 遣興

君看昔日汝南市,白頭仙人隱玉壺。 李白 對雪醉后贈王歷陽

河上喜相得,壺中趣每同。 李白 贈盧徵君昆弟

蹉跎人間世,寥落壺中天。 李白 贈饒陽張司戶燧

壺中開白日,霧里捲朱旂。 李端 游終南山因寄蘇奉禮士尊師苗員外

家家迎薊子,處處識壺公。 杜甫 寄司馬山人十二韻

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壺中。 王維 贈焦道士

壺中世界青天近,洞里煙霞白日閑。 王起 贈毛仙翁

芝童解說壺中事,玉管能留天上春。 盧綸 題天華觀

上象壺中闊,平生夢里忙。 竇常 茅山贈梁尊師

不題三五字,何以達(dá)壺公。 竇牟 陪韓院長韋河南同尋劉師不遇

艷陽迷俗客,幽邃失壺公。 章孝標(biāo) 玄都觀栽桃十韻

白知關(guān)畔元非馬,玄覺壺中別有天。 羅隱 送宣武徐巡官

寥朗壺中曉,虛明洞里春。 蔣防 至人無夢

嬌歌自駐壺中景,艷舞長留海上春。 許渾 移攝太平寄前李明府

上象壺中闊,平生夢里忙。 許渾 茅山贈梁尊師

壺中知日永,掌上畏年侵。 許渾 贈蕭鏈師

唯寄壺中客,金丹許共分。 貫休 故林偶作

憶戴差過剡,游仙慣入壺。 錢起 山齋讀書寄時校書杜叟

鶴前飛九轉(zhuǎn),壺里駐三光。 錢起 柏崔老人號無名先生男削發(fā)女黃冠自以云泉獨樂命予賦詩

坐來石上云,乍謂壺中起。 錢起 窗里山

勉事壺公術(shù),仙期待赤龍。 錢起 藥堂秋暮

海上春應(yīng)盡,壺中日未斜。 錢起 送柳道士

曷見玄真子,觀世玉壺中。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之五

花應(yīng)洞里尋常發(fā),日向壺中特地長。 韓偓 六月十七日召對自辰及申方歸本院

壺中日月將何用,借與閑人試一窺。 韓偓 贈易卜崔江處士

壺中無窄處,愿得一容身。 顧況 步虛詞

愿值壺中客,親傳肘后方。 馬戴 謁仙觀二首

恐入壺中住,須傳肘后方。 馬戴 送王道士

因?qū)q月離三島,閑貯風(fēng)煙在一壺。 高蟾 送張道士

疑君如有長生路,玉壺先生在何處。 鮑溶 周先生畫洞庭歌

若用壺中景,東溟又堪傷。 鮑溶 與峨嵋道士期盡日不至

玉壺貯天地,歲月亦已長。 鮑溶 與峨眉山道士期盡日不至

典故  
聞唳鶴
  
華亭唳
 
華亭清唳
 
華亭嘆
 
華亭聞鶴
 
華亭一鶴
 
愁鶴唳
 
華亭別酒
 
華亭歸夢
 
陸機禽
  
憶華亭唳
 
悲鶴華亭
 
華亭
 
華亭日中言
 
聽華亭唳

相關(guān)人物
陸云
 
陸機


《世說新語》下卷下《尤悔》
「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fù)得乎!』」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引《八王故事》曰:「華亭,吳由拳縣郊外墅也,有清泉茂林。吳平后,陸機兄弟共游于此十馀年?!?/span>
《晉書》卷五十四〈陸機列傳〉~480~
初,宦人孟玖弟超并為穎所嬖寵。超領(lǐng)萬人為小都督,未戰(zhàn),縱兵大掠。機錄其主者。超將鐵騎百馀人,直入機麾下奪之,顧謂機曰:「貉奴能作督不!」機司馬孫拯勸機殺之,機不能用。超宣言于眾曰:「陸機將反?!褂诌€書與玖,言機持兩端,軍不速決。及戰(zhàn),超不受機節(jié)度,輕兵獨進(jìn)而沒。玖疑機殺之,遂譖機于穎,言其有異志。將軍王闡、郝昌、公師藩等皆玖所用,與牽秀等共證之。穎大怒,使秀密收機。其夕,機夢黑幰繞車,手決不開,天明而秀兵至。機釋戎服,著白帢,與秀相見,神色自若,謂秀曰:「自吳朝傾覆,吾兄弟宗族蒙國重恩,入侍帷幄,出剖符竹。成都命吾以重任,辭不獲已。今日受誅,豈非命也!」因與穎箋,詞甚悽惻。既而嘆曰:「華亭鶴唳,豈可復(fù)聞乎!」遂遇害于軍中,時年四十三。二子蔚、夏亦同被害。機既死非其罪,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是日昏霧晝合,大風(fēng)折木,平地尺雪,議者以為陸氏之冤。

例句

華亭失侶鶴,乘軒寵遂終。 孔德紹 賦得華亭鶴

死憶華亭聞唳鶴,老憂王室泣銅駝。 李商隱 曲江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脫駕苦不早。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李白 行路難三首

才子襟期本上清,陸云家鶴伴閑情。 李縠 和皮日休悼鶴

高高華亭,有鶴在屏。 盧綸 和馬郎中畫鶴贊

華亭不相識,衛(wèi)國復(fù)誰知。 竇群 觀畫鶴

爐氣朝成緱嶺云,銀燈夜作華亭月。 錢起 畫鶴篇(省中作)

華亭養(yǎng)仙羽,計日再飛鳴。 錢起 送陸贄擢第還蘇州

正憐標(biāo)格出華亭,況是昂藏入相經(jīng)。 韓偓 失鶴

典故
黃琬
 
黃琬對日

相關(guān)人物
黃琬


《后漢書》卷六十一《黃瓊傳》附《黃琬傳》
琬字子琰。少失父。早而辯慧。祖父瓊,初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師不見而瓊以狀聞。太后詔問所食多少,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琬年七歲,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馀,如月之初?」瓊大驚,即以其言應(yīng)詔,而深奇愛之。后瓊為司徒,琬以公孫拜童子郎,辭病不就,知名京師。時司空盛允有疾,瓊遣琬候問,會江夏上蠻賊事副府,允發(fā)書視畢,微戲琬曰:「江夏大邦,而蠻多士少。」琬奉手對曰:「蠻夷猾夏,責(zé)在司空?!挂蚍饕罗o去。允甚奇之。

例句

黃琬對日,秦宓論天。 李瀚 蒙求

典故
美玉經(jīng)三火
 
火辨良玉
 
九炊為真玉
 
良玉猛火
 
試玉燒三日


《淮南子》卷二〈俶真訓(xùn)〉~52~
譬若鐘山之玉,炊以爐炭,三日三夜而色澤不變。則至德天地之精也。
典故
計日

相關(guān)人物
羊陟


《后漢書》卷六十七《黨錮傳·羊陟傳》
羊陟字嗣祖,太山梁父人也。家世冠族。陟少清直有學(xué)行,舉孝廉,辟太尉李固府,舉高第,拜侍御史。會固被誅,陟以故吏禁錮歷年。復(fù)舉高第,再遷冀州刺史。奏案貪濁,所在肅然。又再遷虎賁中郎將、城門校尉,三遷尚書令。時太尉張顥、司徒樊陵、大鴻臚郭防、太仆曹陵、大司農(nóng)馮方并與宦豎相姻私,公行貨賂,并奏罷黜之,不納。以前太尉劉寵、司隸校尉許冰、幽州刺史楊熙、涼州刺史劉恭、益州刺史龐艾清亮在公,薦舉升進(jìn)。帝嘉之,拜陟河南尹。計日受奉,常食乾飯茹菜,禁制豪右,京師憚之。會黨事起,免官禁錮,卒于家。
《全唐文》卷三二七《王維·六祖能禪師碑銘》
弟子曰神會,遇師于晚景,聞道于中年,廣量出于凡心,利智踰于宿學(xué),雖末后供,樂最上乘。
《金剛經(jīng)》
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諭者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

簡釋

計日:喻為官清廉。唐崔峒《題桐廬李明府官舍》:“觀風(fēng)競美新為政,計日還知舊觸邪?!?/p>


例句

觀風(fēng)競美新為政,計日還知舊觸邪。 崔峒 題桐廬李明府官舍

典故
白日開
 
白日銘
  
馬立葬滕公

相關(guān)人物
夏侯嬰

參考典故
滕公宅


《西京雜記》卷四 ~083~
滕公駕至東都門,馬鳴,跼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滕公使士卒掘馬所跑地,入三尺所,得石槨。滕公以燭照之,有銘焉。乃以水洗寫其文,文字皆古異,左右莫能知。以問叔孫通,通曰:「科斗書也。以今文寫之,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浑唬骸膏岛?,天也!吾死其即安此乎?」死遂葬焉。

例句

白日銘安在,清風(fēng)頌獨留。 李乂 哭仆射鄂公楊再思

鳥來傷賈傅,馬立葬滕公。 李端 張左丞挽歌二首

佳城非舊日,京兆即新阡。 駱賓王 丹陽刺史挽詞三首

此室玄扃掩,何年白日開。 駱賓王 丹陽刺史挽詞三首

典故
賈陸一更十日

相關(guān)人物
賈耽


《舊唐書》卷一百三十九〈陸贄列傳〉~3804~
贄與賈耽、盧邁、趙憬同知政事,百司有所申覆,皆更讓不言可否。舊例,宰臣當(dāng)旬秉筆決事,每十日一易,贄請準(zhǔn)故事,令秉筆者以應(yīng)之。
典故
江河流日夜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七〈戲為六絕句六首〉
〈戲為六絕句六首〉其二:「楊王盧駱當(dāng)時體【王楊盧駱當(dāng)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景福哄X謙益曰。當(dāng)甫之世。群兒之謗傷者或不少矣。故借庾信、四子以發(fā)其意。嗤點流傳。輕薄為文。皆指并時之人也。盧、王之文。劣于漢、魏。而能江河萬古者。以其近于風(fēng)騷也。況其上薄風(fēng)騷。而又不劣于漢、魏者乎。凡今誰是出群雄。甫所以自命也。蘭苕翡翠。指當(dāng)時研揣聲病。尋摘章句之徒。鯨魚碧海。則元稹所謂渾涵汪洋。千匯萬狀。兼古人而有之者。非甫誰足以當(dāng)之。不薄今人以下。惜時人之是古非今不知別裁而正告之。齊、梁以下。對屈、宋言之。皆今人也。不薄今而愛古。期于清詞麗句必與古人為鄰則可耳。今人侈言屈、宋。而轉(zhuǎn)作齊、梁之后塵。又曰。今人之未及前賢。以其遞相祖述。沿流失源。而不知誰為之先也。騷、雅、漢、魏至于齊、梁、唐初。靡不有真面目。舍是則皆偽體也。別者區(qū)別之。裁者裁而去之。果能別裁偽體。則近于風(fēng)雅矣。自風(fēng)雅而下。至于庾信、四子。孰非我?guī)?。故曰轉(zhuǎn)益多師是汝師。呼之曰汝。所謂爾曹也?!俊?/span>
典故    
許史家
 
許史廬
 
七葉漢貂
 
七葉貂蟬
  
七葉貴

相關(guān)人物
張安世(字子孺)
 
許廣漢
 
金日磾
 
史高


《昭明文選》卷二十一〈詩乙·詠史·詠史八首〉~988~
〈詠史八首〉其二:「金張籍舊業(yè),七葉珥漢貂?!固?#183;李善注引班固《漢書·金日磾贊》曰:「夷狄亡國,羈虜漢庭。七葉內(nèi)侍,何其盛也。七葉,自武至平也?!褂郑稄垳珎髻潯吩唬骸笍埵现訉O相繼,自宣、元已來,為侍中、中常侍者凡十馀人。功臣之后,唯有金氏、張氏,親近貴寵,比于外戚。」
《昭明文選》卷四十五漢·楊子云(雄)《解嘲》
「有作叔孫通儀于夏殷之時,則惑矣;有建婁敬之策于成周之世,則乖矣;有談范蔡之說于金張許史之間,則狂矣?!固?#183;李善注:「金日磾、張安世、許廣漢、史恭、史高也。」
《漢書》卷七十七〈蓋諸葛劉鄭孫毋將何列傳·蓋寬饒〉~3247~
諫大夫鄭昌憫傷寬饒忠直憂國,以言事不當(dāng)意而為文吏所詆挫,上書頌寬饒曰:「臣聞山有猛獸,藜藿為之不采;國有忠臣,奸邪為之不起。司隸校尉寬饒居不求安,食不求飽,進(jìn)有憂國之心,退有死節(jié)之義,上無許、史之屬,下無金、張之托,職在司察,直道而行,多仇少與,上書陳國事,有司劾以大辟,臣幸得從大夫之后,官以諫為名,不敢不言?!股喜宦牐煜聦掟埨簟掟堃宓蹲詣q北闕下,眾莫不憐之。唐·顏師古注引應(yīng)劭曰:「許伯,宣帝皇后父。史高,宣帝外家也。金,金日磾也。張,張安世也。此四家屬無不聽。」師古曰:「此說非也。許氏、史氏有外屬之恩,金氏、張氏自托在于近狎也。屬讀如本字也?!?/span>
《漢書》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列傳·金日磾〉~2967~
贊曰:霍光以結(jié)發(fā)內(nèi)侍,起于階闥之間,確然秉志,誼形于主。受襁褓之托,任漢室之寄,當(dāng)廟堂,擁幼君,摧燕王,仆上官,因權(quán)制敵,以成其忠。處廢置之際,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遂匡國家,安社稷。擁昭立宣,光為師保,雖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學(xué)亡術(shù),闇于大理,陰妻邪謀,立女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顛覆之禍,死財三年,宗族誅夷,哀哉!昔霍叔封于晉,晉即河?xùn)|,光豈其苗裔乎?金日磾夷狄亡國,羈虜漢庭,而以篤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將,傳國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內(nèi)侍,何其盛也!本以休屠作金人為祭天主,故因賜姓金氏云。

簡釋

七葉貴:喻世代顯貴。唐王昌齡《留別岑參兄弟》:“貂蟬七葉貴,鴻鴿萬里游?!?/p>


例句

貂蟬七葉貴,鴻鵠萬里游。 王昌齡 留別岑參兄弟

芳草落花無限,金張許史相隨。 丘丹 憶長安四月

繡轂尋芳許史家,獨將羈事達(dá)江沙。 伊璠 及第后寄梁燭處士

和煙和露一叢花,擔(dān)入宮城許史家。 吳融 賣花翁

許史世家外親貴,宮錦千端買沉醉。 李賀 許公子鄭姬歌

豐貂長組金張輩,駟馬文衣許史家。 杜牧 長安雜題長句六首

豐貂長組金張輩,駟馬文衣許史家。 杜牧 長安雜題長句六首之六

許史相經(jīng)過,高門盈四牡。 王維 偶然作六首之五

許史多暮宿,應(yīng)陳從夜游。 鄭愔 夜游曲

咸通時代物情奢,歡殺金張許史家。 韋莊 咸通

重門集嘶馬,言宴金張宅。 于濆 古宴曲

金張好車馬,于陵親灌畦。 元稹 青元驛

自言家咸京,世族如金張。 司馬扎 獵客

昔日金張門,狼籍余廢宅。 唐彥謙 春風(fēng)四首

甲第金張館,門庭車騎多。 孟浩然 宴張記室宅

世祿金張貴,官曹幕府賢。 孟浩然 從張丞相游南紀(jì)城獵戲贈裴迪張參軍

惜無金張援,十上空歸來。 孟浩然 送丁大鳳進(jìn)士赴舉呈張九齡

秋坐金張館,繁陰晝不開。 李白 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wèi)尉張卿二首

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 李白 詠桂

朱紱誰家子,無乃金張孫。 王維 寓言二首

翩翩繁華子,多出金張門。 王維 鄭霍二山人

金張世祿原憲貧,牛衣寒賤貂蟬貴。 白居易 澗底松

行人誤話金張貴,笑指北邙丘與墟。 羅鄴 釣翁

垂楊十二衢,隱映金張室。 韋應(yīng)物 擬古詩十二首

典故
驚日雪
 
南犬吠雪
 
蜀南吠犬
 
蜀犬驚日
 
太吠千家白


《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五〈柳宗元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583~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書云欲相師,仆道不篤,業(yè)甚淺近,環(huán)顧其中,未見可師者。雖嘗好言論,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師來蠻夷間,乃幸見取。仆自卜固無取,假令有取,亦不敢為人師。為眾人師且不敢,況敢為吾子師乎?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xué),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shù)矣。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蛊屯動故裰希阌晟偃?,日出則犬吠,予以為過言。前六七年,仆來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shù)州,數(shù)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聞?wù)摺?/span>
典故
射日弓
 
射九烏留白日
  
九輪燭照
 
羿落九烏
 
羿弓
 
九日落
 
羿射九日
 
九烏落
 
彎弓射烏
 
羿中九烏
 
射日落
 
夏羿弓
 
堯射十日

相關(guān)人物
后羿


《楚辭補注》卷三〈天問〉~96~
「羿焉彃日?烏焉解羽?」東漢·王逸注:「《淮南》言:堯時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堯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墮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span>
《淮南子》卷八〈本經(jīng)訓(xùn)〉~254~
「逮至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fēng)、封豨、脩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于疇華之野,殺九嬰于兇水之上,繳大風(fēng)于青丘之澤,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脩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箹|漢·高誘注:「十日并出,羿射去九?!?/span>

簡釋

九日落:喻為民除害,或喻勇猛。唐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火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p>


例句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李白 古朗月行

切玉劍,射日弓。 李賀 古鄴城童子謠效王粲刺曹操

羿彎弓屬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 李賀 日出行

?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杜甫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堯呼大水浸十日,不惜萬國赤子魚頭生。女于此時若食日,雖食八九無嚵名。 韓愈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

有如流傳上古時,九輪照燭乾坤旱。 韓愈 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

典故 
千日醉
  
中山千日
   
中山醉
 
一醉三年
 
中山春
 
千日臥
 
酒沽千日
 
玄石飲
 
一醉千日醒
 
醉酒一千日
 
醉日論千
 
玄石葬荒邱
 
玄石葬荒丘
 
中山曲米春
 
醉一千日

相關(guān)人物
劉玄石


《太平御覽》卷八百四十五〈飲食部三·酒下〉~3907~2~
晉·張華《博物志》:「劉玄石曾于中山酒家沽酒,酒家與千日酒飲之。至家大醉,其家不知,以為死,葬之。后酒家計向千日,往視之,云巳葬。于是開棺,醉始醒。俗云:『玄石飲酒,一醉千日』?!?/span>
《博物志》卷十〈雜說下〉~
昔劉玄石與中山酒家沽酒,酒家與千日酒,忘言其節(jié)度。歸至家當(dāng)醉,而家人不知,以為死也,權(quán)葬之。酒家計千日滿,乃憶玄石前來沽酒,醉向醒耳。往視之。云:「玄石亡來三年,已葬?!褂谑情_棺,醉始醒。俗云:「玄石飲酒,一醉千日?!?/span>
《搜神記》卷十九~49~
狄希,中山人也,能造千日酒飲之,千日醉;時有州人,姓劉,名玄石,好飲酒,往求之。希曰:「我酒發(fā)來未定,不敢飲君。」石曰:「縱未熟,且與一杯,得否?」希聞此語,不免飲之。復(fù)索,曰:「美哉!可更與之?!瓜T唬骸盖覛w。別日當(dāng)來。只此一杯,可眠千日也。」石別,似有怍色。至家,醉死。家人不之疑,哭而葬之。經(jīng)三年,希曰:「玄石必應(yīng)酒醒,宜往問之?!辜韧?,語曰:「石在家否?」家人皆怪之曰:「玄石亡來,服以闋矣?!瓜s@曰:「酒之美矣,而致醉眠千日,今合醒矣?!鼓嗣浼胰髓徻?,破棺,看之。冢上汗氣徹天。遂命發(fā)冢,方見開目,張口,引聲而言曰:「快者醉我也!」因問希曰:「爾作何物也?令我一杯大醉,今日方醒,日高幾許?」墓上人皆笑之。被石酒氣沖入鼻中,亦各醉臥三月。

簡釋

千日酒:喻美酒。或喻忘懷世俗。唐韓偓《江岸閑步》:“青布旗夸千日酒,白頭浪吼半江風(fēng)?!?/p>


例句

愿逢千日醉,得緩百年憂。 劉希夷 故園置酒

愿逢千日醉,得逭百年愁。 劉綺莊 置酒

欲慰一時心,莫如千日酒。 孟郊 暮秋感思

三春小苑游,千日中山醉。 張昌宗 少年行

中山如有酒,敢借千金價。 晁采 子夜歌十八首

會從玄石飲,云雨出圓丘。 李嶠

酒沽千日人不醉,琴弄一弦心已悲。 李端 雜歌

撾鐘高飲千日酒,卻天凝寒作君壽。 李賀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十一月

甘從千日醉,未許七哀詩。 杜甫 垂白

高興不辭千日醉,隨君走馬向新豐。 武元衡 酬王十八見招

還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 王勃 春園

青布旗誇千日酒,白頭浪吼半江風(fēng)。 韓偓 江岸閑步

無復(fù)中山賞,空吟吳會篇。 駱賓王 詠云酒

典故
舊盟如日


《毛詩正義》卷四之一〈國風(fēng)·王風(fēng)·大車〉~53~
大車檻檻,毳衣如菼。豈不爾思,畏子不敢。大車啍啍,毳衣如璊。豈不爾思,畏子不奔。谷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皦日。漢·鄭玄箋:「我言之信,如白日也?!?/span>
典故
開元盛日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憶昔二首〉
〈憶昔二首〉其二:「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蒼廩俱豐實【公私蒼廩俱富實】【公私蒼廩俱盈實】。九州道路無豺虎【九州道路無豺狼】,遠(yuǎn)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宮中圣人奏云門,天下朋友皆膠漆。百馀年間未災(zāi)變,叔孫禮樂蕭何律。豈聞一絹直萬錢,有田種谷今流血。洛陽宮殿燒焚盡,宗廟新除狐兔穴。傷心不忍問耆舊,復(fù)恐初從亂離說。小臣魯鈍無所能,朝廷記識蒙祿秩。周宣中興望我皇,灑血江漢身衰疾【灑血江漢長衰疾】【灑淚江漢身衰疾】【灑淚江漢長衰疾】?!?/span>
《國語辭典》:河清  拼音:hé qīng
1.語本《左傳。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壽幾何?」比喻時間漫長,難遇時機。唐。張說〈季春下旬詔宴薛王山池序〉:「河清難得,人代幾何?」
2.黃河挾帶大量泥沙,因而水色混濁,古人遂以河清為太平或圣君出世的祥兆?!段倪x。張衡。歸田賦》:「徒臨川而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br />3.黃河水由黃濁變?yōu)榍宄骸!端问?。卷九四。河渠志四》:「近因野水沖蕩沿汴堤岸,及河道淤淺,若止役河清,功力不勝,望俟農(nóng)隙顧夫開修。」
《國語辭典》:河清難俟(河清難俟)  拼音:hé qīng nán sì
難以等待黃河的河水變?yōu)榍宄?。語本《左傳。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后比喻時間漫長,難以等候。清。陳康祺《郎潛紀(jì)聞》卷一○:「銓選一官,河清難俟,遂玖授教職歸矣?!?/div>
分類:時久
《漢語大詞典》:河清頌(河清頌)
宋書·鮑照傳:“ 元嘉 中, 河 濟(jì) 俱清,當(dāng)時以為美瑞, 照 為《河清頌》,其序甚工?!焙笠浴昂忧屙灐狈褐父桧灂r世升平的作品。 唐 杜甫 《洗兵馬》詩:“隱士休歌《紫芝曲》,詞人解撰《河清頌》?!?/div>
《國語辭典》:黃河清(黃河清)  拼音:huáng hé qīng
黃河因流經(jīng)黃土高原而將大量泥砂沖刷入河,造成水色渾濁不堪,故以黃河清比喻罕見、難得的事情?!端问?。卷三一六。包拯傳》:「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dāng)渴?,聞?wù)呓詰勚?。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挂酁樘煜绿剑伍_明的祥瑞。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谝怀觯骸附衲丝滴醵?,見了祥瑞一十二種?!q莢發(fā),芝草生,海無波,黃河清。件件俱全,豈不可賀!」
《漢語大詞典》:一壺(一壺)
(1).一個盛物的葫蘆。亦泛指一盛食之器。戰(zhàn)國策·中山策:“吾以一杯羊羹亡國,以一壺飡得士二人?!?span id="hplogoa" class="book">《后漢書·費長房傳》:“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span id="6dbtpit" class="book">《南史·隱逸傳·僧巖》:“后忽為沙門,棲遲山谷,常以一壺自隨?!?br />(2).道家傳說壺中別有天地,因常以“一壺”喻宇宙或仙境。 唐 王維 《贈焦道士》詩:“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壺中?!?唐 劉禹錫 《尋汪道士不遇》詩:“笙歌五云里,天地一壺中?!?元 許有壬 《琳宮詞次安南王韻》:“一壺天地渾無跡,只有清風(fēng)動竹聲?!眳⒁姟?壺天 ”、“ 壺公 ”。
(3).特指一壺酒。 唐 儲光羲 《田家雜興》詩之二:“日與南山老,兀然傾一壺?!?金 元好問 《后飲酒》詩之一:“當(dāng)其得意時,萬物寄一壺?!?/div>
《國語辭典》:壺中天地(壺中天地)  拼音:hú zhōng tiān dì
相傳仙人壺公能于一空壺中,變化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間,且夜宿其間。見晉。葛洪《神仙傳》卷五。后比喻仙境或勝境。元。劉秉忠〈永遇樂。山谷家風(fēng)〉詞:「壺中天地,目前今古,今日還明日?!挂沧鳌笁靥烊赵隆?、「壺里乾坤」、「壺中日月」。
《國語辭典》:壺公(壺公)  拼音:hú gōng
傳說中的仙人。所指不一。參見「壺天」條。
《國語辭典》:壺天(壺天)  拼音:hú tiān
1.傳說中的仙人。所指不一,相傳其能于一空壺中變化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間,且夜宿其間。自號壺天,人稱為「壺公」。見晉。葛洪《神仙傳》卷五。
2.比喻仙境或勝境。唐。張喬〈題古觀〉詩:「洞水流花早,壺天閉雪春。」
《國語辭典》:壺公(壺公)  拼音:hú gōng
傳說中的仙人。所指不一。參見「壺天」條。
《漢語大詞典》:華亭鶴(華亭鶴)
同“ 華亭鶴唳 ”。 唐 白居易 《蘇州故吏》詩:“ 江 南故吏別來久,今日池邊識我無?不獨使君頭似雪, 華亭 鶴死白蓮枯。”《剪燈新話·龍?zhí)渺`會錄》:“人生在世間,貴乎得所圖,問渠 華亭 鶴,何似 松江 鱸?” 蘇玄瑛 《耶婆提病中末公見示新作》詩:“君為塞上鴻,我是 華亭 鶴。遙念曠處士,對花弄春爵?!眳⒁姟?華亭鶴唳 ”。
《國語辭典》:華亭鶴唳(華亭鶴唳)  拼音:huà tíng hè lì
晉陸機在河橋打了敗仗,被人讒陷而判死刑,行刑前嘆息再也聽不到故鄉(xiāng)華亭(今上海松江縣西)的鶴鳴聲。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后以此比喻留戀往事故物或官場受挫之懊悔心情。唐。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三:「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也作「鶴唳華亭」、「華亭唳鶴」。
《漢語大詞典》:陸云家鶴(陸雲(yún)家鶴)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尤悔:“ 陸平原 河橋 敗,為 盧志 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 華亭 鶴唳,可復(fù)得乎!’”后因以“陸云家鶴”為詠鶴之典。 唐 李縠 《和皮日休悼鶴》:“才子襟期本上清, 陸云 家鶴伴閒情。”
《國語辭典》:華亭鶴唳(華亭鶴唳)  拼音:huà tíng hè lì
晉陸機在河橋打了敗仗,被人讒陷而判死刑,行刑前嘆息再也聽不到故鄉(xiāng)華亭(今上海松江縣西)的鶴鳴聲。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后以此比喻留戀往事故物或官場受挫之懊悔心情。唐。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三:「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挂沧鳌跟Q唳華亭」、「華亭唳鶴」。
《漢語大詞典》:鶴唳華亭(鶴唳華亭)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尤悔:“ 陸平原 河橋 敗,為 盧志 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 華亭 鶴唳,可復(fù)得乎!’” 劉孝標(biāo) 注引 裴啟 語林:“ 機 為 河北 都督,聞警角之聲,謂 孫丞 曰:‘聞此不如 華亭 鶴唳?!焙蟪R浴苞Q唳華亭”表現(xiàn)思念、懷舊之意。亦為慨嘆仕途險惡、人生無常之詞。 唐 劉禹錫 《酬太原令狐相公見寄》詩:“鶴唳 華亭 月,馬嘶 榆塞 風(fēng)。山川幾千里,唯有兩心同。” 宋 劉辰翁 《沁園春·再和槐城自壽韻》詞:“但鶴唳 華亭 ,貴何似賤,珠沉 金谷 ,富不如貧?!?/div>
分類:思念懷舊
《國語辭典》:佳城  拼音:jiā chéng
墓地。晉。張華《博物志。卷七。異聞》:「有銘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凰煸嵫?。」《文選。沈約。冬節(jié)后至丞相第詣世子車中詩》:「誰當(dāng)九原上,郁郁望佳城?!?/div>
分類:墓地
《國語辭典》:金張(金張)  拼音:jīn zhāng
1.漢代金日磾與張安世的合稱。二人均為宣帝時的權(quán)貴。后遂以「金張」稱顯貴的世族。《漢書。卷七七。蓋寬饒傳》:「上無許史之屬,下無金張之托?!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4' target='_blank'>杜牧 長安雜題長句詩六首之六:「豐貂長組金張輩,駟馬文衣許史家。」
2.人名。字介山,號岕老,又號妙高道人,一號學(xué)誠齋,清錢塘人,生卒年不詳。著有《岕老編年詩鈔》。
《漢語大詞典》:七葉貂(七葉貂)
漢 時中常侍冠上插貂尾為飾, 金日磾 一家自 武帝 至 平帝 七朝,世代皆侍中,為內(nèi)庭寵臣。后因以“七葉貂”喻世代顯貴。 晉 左思 《詠史》之二:“ 金 張 籍舊業(yè),七葉珥 漢 貂?!辩恚?。 宋 蘇軾 《再和劉貢父春日賜幡勝》:“輿君流落偶還朝,過眼紛綸七葉貂?!?明 陳汝元 《金蓮記·慈訓(xùn)》:“孩兒自慚鳩拙,怎繩七葉之貂。”
《漢語大詞典》:許史(許史)
(1). 漢宣帝 時外戚 許伯 和 史高 的并稱。漢書·蓋寬饒傳:“上無 許 史 之屬,下無 金 張 之託?!?顏師古 注引 應(yīng)劭 曰:“ 許伯 , 宣帝 皇后父。 史高 , 宣帝 外家也?!焙蠼柚笝?quán)門貴戚。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見鐘鼎於 金 張 ,聞絃歌於 許 史 。” 唐 王維 《偶然作》詩之五:“ 許 史 相經(jīng)過,高門盈四壯?!?清 陸寅 《歧路行》詩:“朝 金 張 ,暮 許 史 ,拔劍欲為知己死。”
(2).本指 晉 道士 許遜 。后亦泛指道士。 元 薩都剌 《茅山道士》詩:“山中紫府 茅君 宅,《肘后》丹方 許史 傳。”
《漢語大詞典》:金張許史(金張許史)
漢 時, 金日磾 、 張安世 并為顯宦。 許廣漢 為 宣帝 許皇后 之父。 史 指 史恭 及其長子 史高 。 恭 為 宣帝 祖母 史良娣 之兄。 宣帝 即位, 恭 已死,封 高 為 樂陵侯 。 許 史 兩家皆極寵貴。后因以此四姓并稱,借指權(quán)門貴族。 漢 揚雄 《解嘲》:“有談 范 蔡 之説於 金 張 許 史 之間,則狂矣?!?前蜀 韋莊 《咸通》詩:“ 咸通 時代物情奢,歡殺 金 張 許 史 家。” 清 吳偉業(yè) 《行路難》詩:“對此撫幾長嘆息, 金 張 許 史 皆徒然。”
《漢語大詞典》:金張館(金張館)
漢 顯宦 金日磾 、 張安世 的居處。常用以泛指權(quán)貴館舍。 晉 左思 《詠史》之四:“朝集 金 張 館,暮宿 許 史 廬?!?唐 孟浩然 《宴張記室宅》詩:“甲第 金 張 館,門庭軒騎多?!?唐 李白 《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wèi)尉張卿》詩之一:“秋坐 金 張 館,繁陰晝不開?!?/div>
《漢語大詞典》:十日
(1).古代神話傳說天本有十日, 堯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 湯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齒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span id="1yf01mu" class="book">《淮南子·墬形訓(xùn)》:“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華照下地。”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按《歸藏》之經(jīng),大明迂怪,乃稱 羿 斃十日, 嫦娥 奔月?!?唐 韓愈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 堯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萬國赤子魚頭生。女於此時若食日,雖食八九無饞名?!眳⒁姟?十日并出 ”。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禮·春官·馮相氏:“ 馮相氏 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span id="1bivd6z" class="book">《左傳·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預(yù) 注:“甲至癸。” 唐 韓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國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數(shù)窮六十,其將復(fù)平,平必自 幽州 始?!?span id="szhzbzr" class="book">《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時,二十四氣,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為歷。”
《漢語大詞典》:十日并出(十日並出)
(1).古代神話傳說天本有十個同時出現(xiàn)的太陽。莊子·齊物論:“昔者十日并出,萬物皆照,而況德之進(jìn)乎日者乎!”《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逮至 堯 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卑矗?span id="nkczrpr" class="book">《山海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和《大荒南經(jīng)》、楚辭·天問等亦載有此傳說。
(2).比喻暴亂并起。 清 錢謙益 《〈陳喬生詩集〉序》:“九嬰暴起,十日并出。心窮填海,力盡移山。 原軫 之歸元如生, 霽云 之?dāng)嘀釜q動?!?清 夏燮 中西紀(jì)事·天津新議續(xù)議:“今以數(shù)萬里外,不賓之荒服,一旦馮陵中夏,竟使爝火爭明,十日并出?!?/div>
《漢語大詞典》:中山酒
相傳產(chǎn)于 中山 的一種名酒,又稱千日酒。亦泛指名酒。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九:“ 狄希 , 中山 人也,能造千日酒,飲之千日醉?!?南朝 梁 周興嗣 《答吳均》詩之一:“但酌中山酒,唯甘 江浦 橘?!?唐 鮑溶 《范真?zhèn)魇逃塾屑囊蚍畛辍?/a>詩之五:“聞道中山酒,一杯千日醒?!眳⒁姟?中山 ”。
《國語辭典》:中山  拼音:zhōng shān
1.山中。《荀子。富國》:「辟之是猶使處女嬰寶珠,佩寶玉,負(fù)戴黃金,而遇中山之盜也?!?br />2.國名。位于今河北省定縣一帶。戰(zhàn)國時為魏所滅。
3.相傳古代劉元石,到中山酒家買酒,酒家與之千日酒,元石回家后大醉不醒,家人疑其已死,遂葬之。千日后,酒家來訪,乃皆同其家人開棺,元石遂醒。見晉。張華《博物志。卷五。后以中山比喻美酒》?!段倪x。左思。魏都賦》:「醇酎中山,流湎千日?!埂段倪x。謝靈運。擬鄴中集詩。平原侯植詩》:「中山不知醉,飲德方覺飽?!?br />4.縣名。參見「中山縣」條。
《國語辭典》:千日酒  拼音:qiān rì jiǔ
相傳劉玄石于中山酒家飲千日酒,結(jié)果一醉千日。見晉。張華《博物志。卷一○。雜說下》。后用以指濃郁香醇,可使人久醉不醒的美酒。唐。李賀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十一月:「撾鐘高飲千日酒,卻天凝寒作君壽?!?/div>
《漢語大詞典》:千日釀(千日釀)
指美酒。 明 高啟 《吳中親友遠(yuǎn)寄新酒》詩之一:“上國豈無千日釀,獨憐此是故鄉(xiāng)春。”參見“ 千日酒 ”。
分類:美酒
《國語辭典》:千日酒  拼音:qiān rì jiǔ
相傳劉玄石于中山酒家飲千日酒,結(jié)果一醉千日。見晉。張華《博物志。卷一○。雜說下》。后用以指濃郁香醇,可使人久醉不醒的美酒。唐。李賀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十一月:「撾鐘高飲千日酒,卻天凝寒作君壽。」
《漢語大詞典》:千日飲(千日飲)
劉玄石 好飲酒,求飲“千日酒”一杯,醉眠千日。后用以為暢飲之典。 北周 庾信 《蒲州刺史中山公許乞酒一車未送》詩:“只言千日飲,舊逐 中山 來?!?倪璠 注:“《博物志》曰:‘ 玄石 從 中山 酤酒,酒家與之千日之酒?!眳⒁姟?千日酒 ”。
《國語辭典》:千日酒  拼音:qiān rì jiǔ
相傳劉玄石于中山酒家飲千日酒,結(jié)果一醉千日。見晉。張華《博物志。卷一○。雜說下》。后用以指濃郁香醇,可使人久醉不醒的美酒。唐。李賀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十一月:「撾鐘高飲千日酒,卻天凝寒作君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