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265,分151頁顯示  上一頁  34  35  36  37  38  40  41  42  4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貫日月
倚日
揮日
只日
日運(yùn)
日烏
翻日
法日
登日
湖日
或日
祭日
疇日
筮日
日法
《國語辭典》:貫日月(貫日月)  拼音:guàn rì yuè
形容正氣浩大,足以貫穿日月。宋。文天祥〈正氣歌〉:「當(dāng)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分類字錦》:倚日
李白任城縣令廳壁記:魯境七百里,郡有一十三縣,任城當(dāng)其要沖。其城池爽塏,邑屋豐潤。香閣倚日,凌丹霄而欲飛;石橋橫波,驚彩虹而不去。
分類:
《漢語大詞典》:揮日(揮日)
見“ 揮戈回日 ”。
《國語辭典》:揮戈回日(揮戈回日)  拼音:huī gē huí rì
比喻奮勇力拼,挽救危機(jī)。參見「撝戈反日」條。明。劉基 次韻和石抹公悲紅樹詩二首之一:「卻羨魯陽功德盛,揮戈回日至今傳。」
分類:危局
《國語辭典》:只日(隻日)  拼音:zhī rì
單日、奇日。《舊唐書。卷一七。文宗本紀(jì)下》:「故事,天子只日視事,帝謂宰輔曰:『朕欲與卿等每日相見,其輟朝、放朝,用雙日可也?!弧固?。白居易 宿西林寺早赴東林滿上人之會(huì)因寄崔二十二員外詩:「雙林我起聞鐘后,只日君趨入閣時(shí)。」
分類:單日
《駢字類編》:日運(yùn)(日運(yùn))
方言:日運(yùn)為躔,月運(yùn)為逡。王勃上劉右相書:星回日運(yùn),御洪荒者貞夫一。
《國語辭典》:日烏(日烏)  拼音:rì wū
傳說太陽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為「日烏」。
《韻府拾遺 質(zhì)韻》:翻日
柳宗元詩:翻日迥度昆明飛,凌風(fēng)斜看細(xì)柳翥。
《漢語大詞典》:法日
制度規(guī)定的日子。《元典章·禮部五·陰陽學(xué)》:“釋春牛顏色,常以每年立春日為法日?!?/div>
《漢語大詞典》:登日
即日,當(dāng)天。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三:“宮中病者,登日并差?!?/div>
分類:當(dāng)天
《駢字類編》:湖日
唐 杜甫 送段功曹歸廣州 峽云籠樹小,湖日落船明。
《漢語大詞典》:或日
某日,有一天。《宣和遺事》后集:“或日,秋風(fēng)大起,冷氣逼人?!?span id="39hndpv" class="book">《宣和遺事》后集:“或日, 阿計(jì)替 手持文字至前,白帝曰:‘我共大王又走六七百里路也?!?/div>
《漢語大詞典》:祭日
古代重要祭禮之一。天子于每年春分設(shè)大壇祭祀日神。管子·輕重己:“冬盡而春始,天子?xùn)|出其國四十六里而壇,服青而絻青,搢玉揔,帶玉監(jiān),朝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號曰祭日?!?span id="vb3x7xf" class="book">《禮記·祭法》:“埋少牢於泰昭,祭時(shí)也;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王宮,祭日也?!?鄭玄 注:“王宮,日壇也。日稱君,宮壇,營域也?!?孔穎達(dá) 疏:“王,君也。宮,亦壇也。營域如宮也。日神尊,故其壇曰君宮也?!?span id="9pf5zxb" class="book">《史記·封禪書》:“祭日以牛?!?/div>
《國語辭典》:疇日(疇日)  拼音:chóu rì
昔日、從前?!赌鲜?。卷六一。陳伯之傳》:「見故國之旗鼓,感生平于疇日?!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8460' target='_blank'>梅堯臣 〈王龍圖知江陵〉詩:「樽俎思疇日,煙云感舊游?!挂沧鳌府犖簟埂?/div>
分類:昔日從前
《漢語大詞典》:筮日
行卜筮禮儀之當(dāng)日。 清 夏炘 學(xué)禮管釋·釋昏禮下達(dá):“《少牢禮》始于筮日。然必先諏丁巳之日?!?清 夏炘 學(xué)禮管釋·釋喪服昆弟兄弟:“禮筮日,子姓兄弟如主人之屬,立于主人之南?!?清 夏炘 學(xué)禮管釋·釋筮人史:“《士冠》《特牲》筮日,士喪,筮宅皆云筮人,惟少牢筮日稱史,互文也?!?/div>
《駢字類編》:日法
后漢書律歷志:建歷之本,必先立元,元正然后定日法,法定然后度周天,以定分至。三者有程,則歷可成也。所又日法者,日之所行分也。日垂令明,行有常節(jié)日法 該通遠(yuǎn)無已,損益毫釐,差以千里。自此言之,數(shù)無緣得有虧棄之意也。晉書律歷志:日法四百五十七 唐書歷志:積算曰演紀(jì),日法曰通法。月氣曰中朔。朔實(shí)曰揲法。歲分曰策實(shí)。周天曰乾實(shí)。馀分曰虛分。氣策曰三元。一元之策,則天一遁行也 元史歷志:世代綿遠(yuǎn),馴積其數(shù)至踰億萬。后人厭其布算繁多?;ハ嗤瓶迹瑪嘟仄鋽?shù),而增損日法,以為得改憲之術(shù)。此歷代積年日法所以不能相同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