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燭龍 神所銜之燭。 三國 魏
曹植 《芙蓉賦》:“焜焜韡韡,爛若龍燭?!?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336594'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文選·左思〈吳都賦〉》:“ 西蜀 之於 東吳 ,小大之相絶也,亦猶棘林螢燿而與夫樳木龍燭也?!?劉逵 注:“
《山海經(jīng)》曰:‘ 鐘山 之神,名曰 燭龍 ,視為晝,暝為夜。’”參見“ 燭龍 ”。
(2).指太陽。 唐
紇干俞 《登天壇山望海日初出賦》:“照燭兮驪珠潛吐,曭朗兮龍燭忽生?!?br />(3).以龍為飾之燭。 唐 劉禹錫
《觀舞柘枝》詩之一:“神飊獵紅蕖,龍燭然金枝。” 南唐 李煜 逸句:“烏照始潛輝,龍燭便爭秉。” 宋
吳幵 《優(yōu)古堂詩話》:“
《西清詩話》謂 蔡元 長春帖子‘龍燭影中猶是臘,鳳簫聲里已吹春’,薦紳類能傳誦,以為 蔣潁叔 作,非也。予以為此一聯(lián)全是 方干
《除夜》詩:‘寒燈短燄方燒臘,畫角聲殘已報(bào)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