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265,分151頁顯示  上一頁  24  25  26  27  28  30  31  32  3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日減
日受
三竿日
桑日
日頭
日老
日吉
正日
費日
日離
長安日
日遷
日輕
節(jié)日
日章
《駢字類編》:日減(日減)
唐書歷志見上。素問:身體日減,氣虛無情。
《駢字類編》:日受
元史吳澄傳,見日發(fā)下。
《漢語大詞典》:三竿日
猶言日上三竿。謂時間不早。語本南齊書·天文志上:“日出高三竿?!?宋 歐陽修 《答樞密吳給事見寄》詩:“春寒擁被三竿日,宴坐忘言一炷香?!?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二折:“我這矮窗睡徹三竿日,端的是傲殺人間萬戶侯,自在優(yōu)游?!?清 程先貞 《春朝即事》詩:“舒膝三竿日,掀髯一鏡霜?!?/div>
分類:時間不早
《駢字類編》:桑日
晉書禮志:先桑二日,蠶宮生蠶著簿。上桑日,皇后未到,太祝令質明以一太牢告祠,謁者一人監(jiān)祠。祠畢徹饌,班馀胙于從桑及奉祠者。皇后至西郊升壇,公主以下陪列壇東,皇后東面供桑采三條。
《國語辭典》:日頭(日頭)  拼音:rì tóu
1.太陽。《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手持黑紗團香扇替他遮著日頭,緩步上岸?!埂都t樓夢》第三一回:「我今兒可明白了。怪道人都管著日頭叫『太陽』呢?!?br />2.日子。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避兇神要擇好日頭,拜家堂要將香火修?!?/div>
分類:日子
《駢字類編》:日老
隋書高帝紀:世故相仍,師出日老,戰(zhàn)士無臨陣之心,戎卒有懷歸之思。是以下邳精甲,望風振恐,角城高壘,指日淪陷。
《駢字類編》:日吉
韓愈 送窮文日吉時良利行 四方子飯一,盂子啜一觴。
《漢語大詞典》:正日
謂節(jié)日的當天,或正式辦婚喪喜慶等事的那一天。紅樓夢第四九回:“想來昨兒的正日已自過了,再等正日還早呢?!?span id="zoeffxb"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九回:“到了正日的頭一天,便舖設起壽堂來。”
正月一日。初學記卷四引 漢 崔寔 《四民月令》:“正月一日,是謂正日?!?span id="tsywjki" class="book">《宋書·禮志一》:“ 烈祖明皇帝 以正日棄天下,每與皇太后念此日至,心有剝裂。”
《漢語大詞典》:費日(費日)
耗費時日。 漢 焦贛 《易林·坎之鼎》:“探巢捕魚,耕田捕鰌,費日無功,右手空虛。” 宋 劉攽 《泛舟西湖》詩:“名園皆有主,費日試幽尋。” 清 孫枝蔚 《贈汪漢年奕師》詩:“能事看君等斵輪,惟嫌費日損精神?!?/div>
《駢字類編》:日離(日離)
周語:聽淫日離其名。尹文子上:善人之與不善人,名分日離,不待審察而得也。
《漢語大詞典》:長安日(長安日)
(1).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夙惠:“ 晉明帝 數(shù)歲,坐 元帝 膝上。有人從 長安 來, 元帝 問 洛 下消息,澘然流涕。 明帝 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問 明帝 :‘汝意謂 長安 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 異之。明日,集羣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 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 長安 ?!焙笠蛞浴伴L安日”指 長安 。 唐 李嶠 《扈從還洛呈侍從群官》詩:“將交 洛城 雨,稍遠 長安 日?!?br />(2).指代君王。 唐 張說 《幽州新歲作》詩:“遙遙西向 長安 日,愿上 南山 壽一杯?!?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韻》:“愿枉 長安 日,光輝照北原?!?/div>
分類:君王長安
《駢字類編》:日遷(日遷)
宋書歷志:若使日遷次留,則無事屢嫌,乃臣歷之良證,非難者所宜列也。 晁補之北渚亭賦:事以日遷而山不改,則物之可樂,固不得而留也。
《駢字類編》:日輕(日輕)
唐書食貨志:見上。
《國語辭典》:節(jié)日(節(jié)日)  拼音:jié rì
值得慶?;蚣o念的日子。如青年節(jié)、清明節(jié)、雙十節(jié)等。
《漢語大詞典》:日章
(1).謂日見彰明。《禮記·中庸》:“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br />(2).指綴有太陽圖案的旗子。章,旗上的圖案。管子·兵法:“九章:一曰,舉日章則晝行;二曰,舉月章則夜行。”參見“ 九章 ”。
《國語辭典》:九章  拼音:jiǔ zhāng
1.古代天子冕服上的九種圖飾。即龍、山、華蟲、火、宗彝、藻、粉米、黼、黻九種圖案。見《書經(jīng)。益稷》唐。孔穎達。正義。
2.泛指多種圖案。明。瞿佑《剪燈新話。卷四。鑒湖夜泛記》:「戴翠鳳步搖之冠,躡瓊紋九章之履?!?br />3.《九章算術》的簡稱。參見「九章算術」條。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書記》:「九章積微,故以為術?!?br />4.九章律的簡稱。參見「九章律」條。漢。王充《論衡。謝短》:「法律之家亦為儒生問曰:『九章,誰所作也?』」
5.楚辭篇名。王逸以為乃屈原被放逐于江南之野,因思念君國,憂心罔極所作。分〈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