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01,分41頁顯示  上一頁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妍日
日體
偏西
四和
天亮
日珥
微曦
烏踆
風(fēng)暈
交宮
景昃
抱氣
奔曦
浮桑
魯日
《分類字錦》:妍日
陸游 妍日漸催春意動。
分類:
《漢語大詞典》:日體(日體)
太陽的本體。宋書·禮志一:“合朔之時,或有日掩月,或有月掩日。月掩日,則蔽障日體,使光景有虧,故謂之日蝕?!?span id="oc6masj" class="book">《元史·天文志一》:“﹝ 至元 ﹞二十九年正月甲午朔,日有食之。有物漸侵入日中,不能既,日體如金環(huán)然?!?/div>
分類:本體
《漢語大詞典》:偏西
太陽偏向西方,表示已過中午。例如:等太陽偏西再趕路。
《漢語大詞典》:四和
(1).古謂太陽運行四方所達(dá)到的極限之處。周髀算經(jīng)卷下:“日運行處極北,北方日中,南方夜半;日在極東,東方日中,西方夜半;日在極南,南方日中,北方夜半;日在極西,西方日中,東方夜半:凡此四方者,天地四極四和?!?趙爽 注:“四和者,謂之極。子午卯酉,得東西南北之中,天地之所合,四時之所交,風(fēng)雨之所會,陰陽之所和。然則百物阜安,草木蕃庶,故曰四和?!?宋 王應(yīng)麟 困學(xué)紀(jì)聞·天道《三禮義宗》:“天有四和。 崑崙 之四方,其氣和暖,謂之和。天道左轉(zhuǎn),一日一夜轉(zhuǎn)過一度;日月左行於天而轉(zhuǎn),一日一夜帀於四和。”
(2).指四種香或有香味的物質(zhì)。 宋 陳郁 《話諛》:“香有富貴四和,不若臺閣四和;臺閣四和,不若山林四和。蓋荔枝殼、甘蔗滓、乾柏菜、茅山黃連之類,各有自然之香也?!?br />(3).香爐名。 明 陳士元 《俚言解》卷二:“四和,爐名也,四方有竅生風(fēng),焚香則煙篆迴轉(zhuǎn),俗以人之周旋不滯者比之?!?/div>
《國語辭典》:天亮  拼音:tiān liàng
1.破曉、天明?!都t樓夢》第四九回:「寶玉因心里記掛著這事,一夜沒生好睡,天亮了就爬起來?!埂段拿餍∈贰返谝晃寤兀骸感麓阂归L,好容易熬到天亮。」
2.比喻心中澄明,如天空般明亮?!端螘?。卷一。武帝本紀(jì)上》:「忠誠天亮,神武命世,用能貞明協(xié)契,義夫響臻?!?/div>
《國語辭典》:日珥  拼音:rì ěr
日面邊緣所見紅色如耳狀的突起。是太陽大氣中的帶電粒子沿著磁場運動而形成。
《國語辭典》:微曦  拼音:wéi xī
早晨太陽剛出現(xiàn),天色微明的景象。如:「清潔隊員在微曦中打掃街道,真是辛苦!」
《漢語大詞典》:烏踆(烏踆)
即踆烏,古代傳說日中的三足烏。借指太陽。 清 傷時子 《蒼鷹擊·秘謀》:“威齊奮,會看一箭落烏踆?!?/div>
《漢語大詞典》:風(fēng)暈
謂太陽、月亮周圍的光環(huán)。是刮風(fēng)的預(yù)兆。 宋 范成大 《中秋無月》詩:“澹澹白虹風(fēng)暈壯,紛紛蒼狗雨云高。”參見“ 月暈 ”、“ 日暈 ”。
《漢語大詞典》:交宮
古天文學(xué)術(shù)語。謂太陽運行與黃道十二宮相交的位置。清史稿·時憲志一:“敬授人時,全以節(jié)氣交宮與太陽出入晝刻為重?!?/div>
《漢語大詞典》:景昃
太陽偏西。 南朝 梁 江淹 《倡婦自悲賦》:“霜繞衣而葭冷,風(fēng)飄輪而景昃?!?span id="xqdl2cu" class="book">《資治通鑒·齊明帝建武元年》:“口對百辟,心虞萬機(jī),景昃而食,夜分而寢。” 胡三省 注:“景昃,日昃也,日景過中則昃?!?/div>
分類:偏西
《漢語大詞典》:抱氣(抱氣)
罩在太陽上面的云氣。元史·世祖紀(jì)十四:“日食時,左右有珥,上有抱氣?!?span id="eh1zqtb" class="book">《清史稿·天文志十三》:“﹝ 康熙 ﹞五年五月乙巳兼抱氣?!眳⒁姟?抱珥 ”、“ 抱戴 ”。
分類:云氣
《分類字錦》:奔曦
沈約 安得壯士駐奔曦。
分類:
《漢語大詞典》:浮桑
即扶桑。指太陽出來的地方。古文苑·張衡〈髑髏賦〉:“西經(jīng) 昧谷 ,東極 浮桑 。” 章樵 注:“日出之處曰 扶桑 ?!?/div>
分類:扶桑
《漢語大詞典》:魯日(魯日)
《淮南子·覽冥訓(xùn)》:“ 魯陽公 與 韓 搆難,戰(zhàn)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為之反三舍。”后以“魯日”指這一典實中的太陽。 南朝 梁 劉孝威 《塘上行苦辛篇》:“ 秦 云猶變色, 魯 日尚迴輪?!眳⒁姟?魯陽揮戈 ”。
分類:典實
《國語辭典》:魯陽揮戈(魯陽揮戈)  拼音:lǔ yáng huī gē
戰(zhàn)國時楚國魯陽公曾與韓激戰(zhàn),時值黃昏,魯陽公為挽頹勢,舞戈令太陽逆升的傳說。典出《淮南子。覽冥》。后用以稱揚人堅強(qiáng)勇敢,能挽回危局。如:「年輕人要有力挽狂瀾、魯陽揮戈的氣魄。」
分類: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