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01,分41頁顯示  上一頁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扶木
戈揮
方照
食既
九烏
趙日
景短
日火
歲差
駐日
星球
煙日
露日
三氣
納日
《漢語大詞典》:扶木
(1).扶桑。神話中的樹名。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大荒之中,有山名曰 孽搖頵羝 ,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葉如芥?!?span id="hkczljl" class="book">《淮南子·墬形訓》:“扶木在 陽州 ,日之所曊?!?高誘 注:“扶木,扶桑也。在 湯谷 之南。” 晉 傅玄 《大寒賦》:“扶木憔悴於 湯谷 ,若華零落於 濛汜 ?!?br />(2).扶桑。日出處。亦指太陽。 漢 劉楨《大暑賦》:“ 羲和 總駕發(fā)扶木,太陽為輿達 炎燭 ?!?南朝 宋 謝靈運 《順東西門行》:“出西門,眺云間,揮斤扶木墜 虞泉 ?!?span id="u1sob5c" class="book">《隋書·音樂志下》:“扶木上朝暾, 嵫山 沉暮景?!?br />(3).扶桑。東方古國名。呂氏春秋·為欲:“北至 大夏 ,南至 北戶 ,西至 三危 ,東至 扶木 ,不敢亂矣?!?/div>
《分類字錦》:戈揮(戈揮)
淮南子:魯陽公與韓搆難,戰(zhàn)酣日暮,援戈揮之,日反三舍。
分類:
《國語辭典》:方照  拼音:fāng zhào
外行星在黃道上與太陽之距角東西各九十度時,稱為「方照」。
《國語辭典》:食既  拼音:shí jì
日全食或月全食過程中,月亮陰影與太陽圓面,或地球陰影與月亮圓面第一次內(nèi)切時,二者間位置的關(guān)系,亦指發(fā)生此關(guān)系的時間。
《國語辭典》:九烏(九烏)  拼音:jiǔ wū
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以烏代指太陽。九烏指九個太陽。唐。李白古朗月行〉:「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乖遣g《張?zhí)鞄煛返诙郏骸赶氘敵鯃蛲鯐r有十個日頭,被后羿在昆崙山頂上射落九烏,止留的你一個。」
《漢語大詞典》:趙日(趙日)
左傳·文公七年有“ 趙衰 ,冬日之日也”的記載。后因以“趙日”比喻冬天的太陽。 南朝 梁 蕭統(tǒng) 《錦帶書十二月啟·應鐘十月》:“胡風起截耳之凍,趙日興曝背之思。” 清 阮葵生 嚴長明 《集陸耳山新居聯(lián)句》:“寒避莊噫衝,暖迎趙日曬。”參見“ 趙盾日 ”。
《漢語大詞典》:趙盾日(趙盾日)
左傳·文公七年:“ 酆舒 問於 賈季 曰:‘ 趙衰 、 趙盾 孰賢?’對曰:‘ 趙衰 ,冬日之日也; 趙盾 ,夏日之日也。’” 杜預 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焙笠蛞浴摆w盾日”為夏天烈日之代稱。 宋 蘇軾 《次韻朱光庭喜雨》:“久苦 趙盾 日,欣逢 傅説 霖。”亦省稱“ 趙盾 ”。 宋 張耒 《仲夏》:“云間 趙盾 益可畏,淵底 武侯 方熟眠?!?/div>
分類:夏天烈日
《分類字錦》:景短
周禮:日南則景短多暑。
分類:
《漢語大詞典》:日火
日光。太陽于五行中屬火,故稱。 唐 李翱 《答朱載言書》:“浩乎若江海,高乎若丘山,赫乎若日火,包乎若天地。” 郭沫若 《女神·浴?!?/span>:“我的血和海浪同潮,我的心和日火同燒?!?/div>
《國語辭典》:歲差(歲差)  拼音:suì chā
赤道與黃道之交點,每年沿黃道向西退行約五十點二角秒,約二萬五千八百年回轉(zhuǎn)一周,此現(xiàn)象稱為「歲差」。乃因地球自轉(zhuǎn)軸進動造成。
《漢語大詞典》:駐日(駐日)
《淮南子·覽冥訓》:“ 魯陽公 與 韓 搆難,戰(zhàn)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為之反三舍。”后以“駐日”謂使太陽停留不行。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使北徐州參丞御》詩:“迴天隨輦道,駐日逐戈鋒。” 唐 廣宣 《禁中法會應制》詩:“侍讀霑恩早,傳香駐日遲。”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洪君疇:“一時聲燄,真足動搖山岳,回天而駐日也?!?/div>
《國語辭典》:星球  拼音:xīng qiú
宇宙中的星體,由于多呈圓球形,故稱為「星球」。
《漢語大詞典》:星毬
(1).亦作“ 星球 ”。荔枝品種之一。 宋 張元干 《訴衷情》詞:“星毬何在,鶴頂長丹,誰寄南風?” 宋 陸游 《莆陽餉荔子》:“星球皺玉雖奇品,終憶 戎州 緑荔枝?!?br />(2).繡球燈。 明 陳大聲《春詞》:“盃深勸,歌慢演,星毬高轉(zhuǎn)舞腰旋。” 清 陳維嵩 《春從天上來·壬子元夕》詞:“回思春橋夜市,對盞盞星毬、扇扇銀屏。”
《漢語大詞典》:煙日(煙日)
煙霧籠罩的太陽。
《漢語大詞典》:露日
露出云層的太陽。 唐 戴叔倫 《江行》詩:“蘆洲隱遙嶂,露日映孤城。”
《漢語大詞典》:三氣(三氣)
(1).指太初、太始和太素之氣。 唐 吳筠 《高士詠·混元皇帝》:“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氣初?!?前蜀 杜光庭 《忠州謁禹廟醮詞》:“三氣肇胎,九元裁質(zhì)。”按,廣雅·釋天:“太初,氣之始也,生於酉仲,清濁未分也。太始,形之始也,生於戌仲,清者為精,濁者為形也。太素,質(zhì)之始也,生於亥仲,已有素樸而未散也。三氣相接,至於子仲,剖判分離,輕清者上為天,重濁者下為地,中和為萬物?!眳㈤?span id="gz65pmj" class="book">《易緯·乾鑿度》。
(2).指天、地、人之氣。《宋書·禮志一》:“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以應天地三氣三色。”小學紺珠·藝文·三墳引 漢 馬融 曰:“三氣,天、地、人之氣?!?br />(3).道教語。指太陰、太陽、中和之氣。太平經(jīng)·名為神訣書:“太陰、太陽、中和三氣共為理,更相感動,人為樞機,故當深知之?!?br />(4).道教語。指上中下三丹田之氣。黃庭內(nèi)景經(jīng)·呼吸:“留胎止精可長生,三氣右徊九道明?!?梁丘子 注:“三氣,謂三丹田之氣?!?br />(5).中醫(yī)指六氣中的第三氣,即暑氣,屬于相火。《醫(yī)宗金鑒·運氣要訣·六氣勝復歌》“邪氣有餘必有復,勝病將除復病萌”注:“時有常位者,謂勝之時在前,司天天位主之;自初氣以至三氣,此為勝之常也?!?/div>
《分類字錦》:納日(納日)
書寅餞納日。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