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01,分41頁顯示  上一頁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日章
月食
外景
日度
負(fù)日
晞陽
踆烏
老陽
紅焰
臨日
渴烏
斜景
朱陽
日躔
東陸
《漢語大詞典》:日章
(1).謂日見彰明。《禮記·中庸》:“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br />(2).指綴有太陽圖案的旗子。章,旗上的圖案。管子·兵法:“九章:一曰,舉日章則晝行;二曰,舉月章則夜行?!眳⒁姟?九章 ”。
《國語辭典》:九章  拼音:jiǔ zhāng
1.古代天子冕服上的九種圖飾。即龍、山、華蟲、火、宗彝、藻、粉米、黼、黻九種圖案。見《書經(jīng)。益稷》唐??追f達(dá)。正義。
2.泛指多種圖案。明。瞿佑《剪燈新話。卷四。鑒湖夜泛記》:「戴翠鳳步搖之冠,躡瓊紋九章之履?!?br />3.《九章算術(shù)》的簡稱。參見「九章算術(shù)」條。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書記》:「九章積微,故以為術(shù)?!?br />4.九章律的簡稱。參見「九章律」條。漢。王充《論衡。謝短》:「法律之家亦為儒生問曰:『九章,誰所作也?』」
5.楚辭篇名。王逸以為乃屈原被放逐于江南之野,因思念君國,憂心罔極所作。分〈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fēng)〉九篇。
《國語辭典》:月食  拼音:yuè shí
地球運(yùn)轉(zhuǎn)至月球與太陽之間時(shí),造成月球部分或完全被地球的影子遮蔽的現(xiàn)象。也作「月蝕」。
《國語辭典》:外景  拼音:wài jǐng
1.稱陽為外景,相對于稱陰為內(nèi)景。
2.稱火為外景,相對于稱水為內(nèi)景?!痘茨献印L煳摹罚骸柑斓涝粓A,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明者吐氣者也,是故火曰外景?!?br />3.非室內(nèi)之拍攝工作,或不在攝影棚內(nèi)拍攝的景物。
《漢語大詞典》:日度
(1).一天一天地過去。《楚辭·九嘆·惜賢》:“時(shí)遲遲其日進(jìn)兮,年忽忽而日度?!?王逸 注:“度,去也?!?span id="skcpm5u" class="book">《文選·陸機(jī)〈嘆逝賦〉》:“川閲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呂延濟(jì) 注:“終日流去而后水相續(xù)。”
(2).太陽在黃道上的視運(yùn)動度數(shù)。宋書·律歷志中:“推日度術(shù)曰:以紀(jì)法乘朔積日,滿周天去之,餘以紀(jì)法除之,所得為度,不盡為分?!?宋 沈括 夢溪筆談·象數(shù)一:“今則分為二説者,蓋日度隨黃道歲差?!?/div>
《漢語大詞典》:負(fù)日(負(fù)日)
曬太陽。列子·楊朱:“昔者 宋國 有田夫,常衣緼黂,僅以過冬。暨春東作,自曝於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隩室,綿纊狐貉。顧謂其妻曰:‘負(fù)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獻(xiàn)吾君,將有重賞?!?北周 庾信 《奉報(bào)窮秋寄隱士》詩:“藜牀負(fù)日荷,麥壠帶經(jīng)鋤。”后世詩文亦常以列子所載故事為典。 宋 蘇軾 《教坊致語》:“而獻(xiàn)芹負(fù)日,各盡野人之寸心?!?/div>
分類:事為
《漢語大詞典》:晞陽(晞陽)
(1).沐浴于陽光;曬太陽。 三國 魏 嵇康 《五言古意》:“雙鸞匿景曜,戢翼 太山 崖,抗首嗽朝露,晞陽振羽儀。” 明 劉基 《天說上》:“朝菌得濕而生,晞陽而死?!?br />(2).比喻沐受恩德。《文選·謝朓〈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箋〉》:“沐髮晞陽,未測涯涘;撫臆論報(bào),早誓肌骨?!?劉良 注:“言沐王之德深,故不測涯際也?!?明 夏完淳 《與李舒章求寬侯氏》:“﹝足下﹞忠謨雅烈,一視齊觀,起腐草而晞陽,立枯骸而骨肉,恩流百口,光映一時(shí)?!?br />(3).朝陽。 晉 陸機(jī) 《吳大司馬陸公少女哀辭》:“冉冉晞陽,不遂其茂;曄曄芳華,彫芳落秀?!?/div>
《漢語大詞典》:踆烏(踆烏)
古代傳說有三足烏居于太陽中。《淮南子·精神訓(xùn)》:“日中有踆烏而月中有蟾蜍?!?高誘 注:“踆,猶蹲也。謂三足烏?!焙笠蛞浴佰Z烏”借指太陽。 唐 黃滔 《秋色賦》:“踆烏減赫,顧兔添明?!?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 膠州 法南墅 嘗偕一友登 日觀 ……既而踆烏涌上, 南墅 謂其友曰:‘太陽真火,故入水不濡也。’” 魯迅 《集外集·斯巴達(dá)之魂》:“壯哉勁氣亙天,踆烏退舍。”
《國語辭典》:老陽(老陽)  拼音:lǎo yáng
北平方言。指太陽、日頭。
《國語辭典》:紅焰(紅焰)  拼音:hóng yàn
太陽表面周圍所發(fā)射出的紅色火焰。主要成分為氫氣,在太陽表面數(shù)至數(shù)十萬公里的范圍內(nèi)上下起伏,在下降時(shí)所發(fā)出高熱的火焰。
《漢語大詞典》:臨日(臨日)
(1).接近太陽。形容高聳。 唐 盧照鄰 《登玉清》詩:“絶頂橫臨日,孤峯半倚天?!?br />(2).星相術(shù)士的迷信說法。以正月午日、二月亥日、三月申日、四月丑日等為臨日,宜祭祀、上冊、上表章、入學(xué)、出行、上官赴任等。參閱《協(xié)紀(jì)辨方書·臨日》
《國語辭典》:渴烏(渴烏)  拼音:kě wū
古代的汲水器?!逗鬂h書。卷七八?;抡邆鳌堊寕鳌罚骸赣肿鞣嚳蕿?,施于橋西,用灑南北郊路,以省百姓灑道之費(fèi)。」
分類:金烏
《漢語大詞典》:斜景
西斜的太陽;西斜的陽光。 唐 王勃 《仲氏宅宴序》:“顧斜景而危心,瞻火云而變色?!?宋 黃庭堅(jiān) 《飲潤父家》詩:“齋閣寒麝薰,書帙映斜景?!?清 金農(nóng) 《樊口西郊行藥》詩:“此間微徑僻,斜景閉墟落?!?br />側(cè)斜的影子。 唐 白居易 《步東坡》詩:“緑陰斜景轉(zhuǎn),芳?xì)馕L(fēng)度?!?/div>
《漢語大詞典》:朱陽(朱陽)
(1).日,太陽。 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左朱陽以舉麾兮,右玄陰以建旗。”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廟碑》:“是以朱陽登而九有照,紫泉清而萬物覩?!?清 黃鷟來 《雨中感懷》詩:“朱陽藹江郭,首夏漸和柔?!?br />(2).夏季。三國志·蜀志·郤正傳:“朱陽否於素秋,玄陰抑於孟春。” 唐 盧照鄰 《雙槿樹賦》:“青陸至而鶯啼,朱陽升而花笑?!?/div>
分類:夏季
《漢語大詞典》:日躔
太陽視運(yùn)動的度次。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日躔胃維,月軌青陸。” 呂向 注:“躔,次也。胃,星名。維,畔也……言日次胃星之軌行畔也。”元史·歷志一:“列宿著於天,為舍二十有八,為度三百六十五有奇。非日躔無以校其度,非列舍無以紀(jì)其度。” 清 夏炘 學(xué)禮管釋·釋冬夏致日春秋致月:“夫兩弦之月道既在二至之度,則日躔必在二分,而四序不忒?!?/div>
分類:
《漢語大詞典》:東陸(東陸)
(1).古代指太陽運(yùn)行于東方七宿的區(qū)域。太平御覽卷十八引《易通統(tǒng)圖》:“日,春行東方青道曰東陸?!?span id="7x2o6fh" class="book">《后漢書·律歷志下》:“冬夏之間,則有春有秋。是故日行北陸謂之冬,西陸謂之春,南陸謂之夏,東陸謂之秋?!?王先謙 集解引 惠棟 曰:“此以列宿東西南北言也?!卑?,應(yīng)作:“西陸謂之秋……東陸謂之春?!?唐 李嶠 《日》詩:“東陸蒼龍駕,南郊赤羽馳。”
(2).泛指東方。 明 劉基 《春日行》詩:“白日出東陸,垂光曜中天?!?/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