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雜科篇五日頭陀者。為僧僅五而亡。事跡頗異。南海比丘巢林文公。為之記曰。頭陀姓徐氏。諱性容。某縣人。生而簡默淳厚。無他行能。每有青山白云之想。家貧無以自給??偨且狸懰究諡橥?。見沙門輒致敬。司空獨異之。人莫識者。今年春幾月。染嘔血病。口氣嘗臭。謝司空。寄跡報本塔院。從諸耆宿修凈業(yè)。即孱弱難支。念佛不輟。或謂病亟何自苦如此。曰。生死事大。無嘗迅速。而病益沉綿。一日愿禮僧伽求薙度。被袈裟端坐。五晝夜水漿不入口。有弟侍左右。問欲何食。曰欲得果食。弟以果進。啖青梅四。而謝其弟曰。吾今日歸矣。爾善事二親。若古之某某者。其婦惑于巫言曰。歸太早耶。尚須三日。曰。去住繇我。繇巫言乎。婦人安有不祥之言哉。一日緇素。聞頭陀狀。爭先問道。但曰戒殺專持佛號而已。其口氣所觸。有花草香。言畢入龕。結(jié)金剛印。敷坐而化。其母摩頂至足。遍身皆冷獨頂熱。兩足底。似水墨云霞色。司空為眾倡作禮。一眾皆拜。閉龕至某所。先是霪雨為災(zāi)。是日。雨甚俄而開霽。將舉火焚。而龕門忽開。頭陀屹然如故。從火??若镕金而盡。遂塔于小瀛洲。是夜。里中人素持齊者。咸夢頭陀示。以戒殺念佛。如生時語。何其異歟。距生于嘉靖戊午。死于萬歷丁亥。閱世三十年。為僧僅五日。馮司成夢禎贊曰。金剛般若有云。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yè)即為消滅。而況圣賢。出沒于生死海中。不可以跡計而情量。五日非速。萬劫非長。放刀獻珠。無轉(zhuǎn)變相爾等眾生。其亟念佛戒殺。勉遵五日頭陀之教。以相見于極樂之鄉(xiāng)。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江西南昌人,字幼安。萬歷十七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進右中允,直皇長子朱常洛(光宗)講幄。曾極言稅監(jiān)李道、王朝諸不法狀。官至南京國子祭酒。奉母歸,卒謚文簡。
人物簡介
維基康元積(1559年—1613年),字日空,號函三,湖廣衡州府衡山縣人。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湖廣中式舉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進士,官太常寺博士,上保泰疏,侃侃數(shù)千言,深切時政,趙家宰煥稱為當(dāng)代一人。在籍嘗以黃堡驛馬病民,條議改罷。又仿安成條鞭例,調(diào)停邑賦,省若干緡,鄉(xiāng)人賴之。擢吏科給事中,未到任即病逝,祀鄉(xiāng)賢。與弟康元和(萬歷甲午舉人,官蘇州府同知)共立「雙桂聯(lián)芳坊」。曾在衡山南岳廟右建會靈精舍。
人物簡介
維基李日文,字維實,號穆吾,江西撫州府金溪縣人,民籍。江西鄉(xiāng)試第六十名,萬歷五年(1577年)丁丑科會試第一百九十七名,登三甲第三十二名進士。萬歷中知涇縣。嚴(yán)明方正,嘗履畝核田,役賦均平。重建明倫堂,移蕪湖兌倉,置郡城公署皆捐俸為之。約己裕民,不事表暴。在任八載,遷南京工部主事。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任福建漳州府知府。升云南按察司僉事。
人物簡介
維基鄧光祚,字日昌,廣東韶州府曲江縣人。進士出身。萬歷十七年(1589年)登己丑科進士,授當(dāng)涂縣知縣,有惠政,去任日士民立祠尸祝。行取禮部精膳司主事,冊封周藩,歷員外郎,調(diào)吏部稽勛司員外,升文選司郎中。一日朝參侍班,黃門柱史欲越其上,光祚執(zhí)笏毅然曰:吏部九卿之長,部郎科道之先。竟不可奪。適同僚有以墨敗者,憾不為援,因搆之,怡然自若。掌銓事竣,當(dāng)晉京卿。光祚曰:士貴知止。遂引疾歸。歷官十五年,遺俸僅四十金,聞?wù)吣粐@其貞介。
人物簡介
維基任僖(1548年—?年),字士安,號日域,浙江寧波府鄞縣人,民籍。治《易經(jīng)》,壬萬歷十年(1582年)壬午科浙江鄉(xiāng)試三十二名舉人,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第三百五十名,第三甲第一百十九名進士。刑部觀政,萬歷間曾任福建侯官縣知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河間府青縣人,字文華,號培吾。萬歷十四年進士。官至山東按察司副使,官御史時,有諫三王并封疏,措詞激直。有《永思齋文集》。
維基李日茂(1562年—?),字文華,號培吾,直隸河間府青縣人,民籍。乙酉鄉(xiāng)試七十五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二百五十三名,登三甲第二百二十六名進士。戶部觀政,二十年十月考選,授山西道御史,二十二年二月升陜西按察司僉事,二十四年九月升山東參議,分守東兗道。
人物簡介
維基楊日森,號齊華,南直隸池州府貴池縣人,軍籍。萬歷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舉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進士,授桐鄉(xiāng)縣知縣,甫報最,卒于官。百姓悲號罷市,知府蔡承植誄詞有云:「實心實政,煦沫五載;瀝血喻真,烈石比介」。厥子扶櫬歸,取之賻資而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21
【介紹】:
明福建惠安人,字臺晉。萬歷二十三年進士。官至四川按察副使。奢崇明反,其部將樊龍襲據(jù)重慶,日升被殺。有《駱臺晉文集》。
維基駱日升(1563年—1621年),字啟新,號臺晉,福建省惠安縣張坂鎮(zhèn)埕邊村人 。明朝官員。駱日升生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十月十九日。萬歷十九年(1591年),駱日升中舉人。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中進士。先后任南京禮部曹郎、江西郵督、廣東鹽法道、江西提學(xué)僉事。二十八年改廣西僉事、提督學(xué)政。三十一年升為廣東右參議兼僉事,管鹽屯水利道。三十三年升江西提學(xué)副使,三十五年京察以原官調(diào)簡。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駱日升因父親病重辭官返鄉(xiāng)。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駱日升母親去世,丁憂守制。之后,萬歷四十七年,駱日升起復(fù)任四川下川南道按察司副使。天啟元年(1621年)九月十七日,四川土司奢安之亂,殺四川巡撫徐可求,駱日升亦被害,年五十九。二年贈光祿寺卿駱日升死后葬于惠安縣洛陽鎮(zhèn)涂厝仔村,后人修有《駱光祿文集》6卷本和《駱臺晉先生文集》8卷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65—1635
【介紹】:
明浙江嘉興人,字君實,號竹懶,又號九疑。萬歷二十年進士,除九江推官,授西華知縣。崇禎元年升太仆少卿。和易安雅,恬于仕進。能書畫,善鑒賞,世稱博物君子,亞于王維儉、董其昌,而微兼二公之長。評畫之作,文字絕佳。詩亦纖艷可喜。有《官制備考》、《姓氏譜纂》、《槜李叢談》、《書畫想象錄》、《紫桃軒雜錄》、《六研齋筆記》等。
詞學(xué)圖錄李日華(1565-1635) 字君實,號竹懶,又號九疑。浙江嘉興人。遷太仆少卿。工書畫,精鑒賞,聲名亞于董其昌。有《恬致堂集》、《竹懶畫媵》、《六研齋筆記》等。詞在集中。
槜李詩系·卷十六日華,字君實,號九疑,嘉興人。萬歷壬辰進士,累官太仆少卿,告歸。通籍凡四十四載,乞養(yǎng)者二十四載,休沐者前后十載。其難進易退如此性沖淡嗜古弘博風(fēng)力絕塵有李太仆集尤好輯錄神異之事雋永之言如紫桃軒雜綴六硯齋筆記是也一時士大夫風(fēng)流儒雅好古博物者祥符王損仲云間董玄宰君實書畫亞于玄宰博雅亞于損仲而微兼二公之長落落穆穆韻度頹然可謂名士矣其自記天啟癸亥十二月廿五夜夢與道者遇談三生事謂予過去七生乃唐天寶中詞臣也憶上與玉真妃御浮香閣宣喚李白白不至因令長孫錫代之長孫錫者予也因作上已觀褉詩曰曉岸曈曈日春山藹藹嵐初逢雕輦出漸覺綺羅團花影鳥飛散絮毬魚觸殘水濱三日宴惟簡麗人看上與妃皆笑曰不忝作圭兒輩師也其事甚異并附志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君實,嘉興人。萬歷壬辰進士,除九江推官,謫判汝州,轉(zhuǎn)西華知縣,升南禮部主事,歷太仆少卿,有《恬致堂集》。
維基李日華(1565年—1635年),字君實,一字九疑,號竹懶、癡居士,浙江嘉興人。晚明官員,書畫家、鑒賞家。李日華生于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幼時聰敏,其父“口授以《大學(xué)》,率能成誦”,萬歷十九年(1591年),李日華參加辛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為文放縱不羈,考官郝敬賞識其才,破格錄取,且稱:“天下那得如此好秀才。”萬歷二十年(1592年),李日華聯(lián)捷三甲二十二名進士,任江西九江府推官、西華知縣。官至太仆少卿。歸隱后,以著述、鑒藏自娛?!?a target='_blank'>明史·文苑傳》稱其“恬澹和易,與物無忤?!?,崇禎八年(1635年)卒。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五八二王?,號日齋。東莞人。明神宗萬歷間諸生。事見東莞《鰲臺王氏族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曰上,一字廣齋,號上生。萬歷時諸生。好佛事。有《上生集》。
人物簡介秦燢,一名廣霽,字日上,號混塵,又號上生,明無錫人??も陨俜f悟,數(shù)奇不售,中歲即謝儒冠,杜門不出,以子堈贈福州知州,著有《上生集》。
人物簡介
維基林日所,福建漳州府海澄縣六都人,今福建省龍海市東園鎮(zhèn)新林村下林社。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舉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進士,官廣東??悼h知縣。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十六光岳,字與喬,號日峰,淞之孫,萬歷戊戌以貢授廣信訓(xùn)導(dǎo)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五二○歐日章,新興人。明萬歷二十七年(一五九九)貢生。有《抒素稿》。事見清乾隆《新興縣志》卷二〇、卷二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