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01,分41頁顯示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北至
朝旭
重離
靈明
陽路
赤幟
明夷
龍馭
杲日
日移
皦日
畏日
送日
月相
瑞日
《漢語大詞典》:北至
即夏至。因夏至日太陽位置在赤道最北面之點,其后即南移,故稱。 漢 張衡 《西京賦》:“日北至而含凍,此焉清暑?!?唐 柳宗元 《天對》:“ 狂山 凝凝,冰于北至?!?清 夏炘 學(xué)禮管釋·釋冬夏致日春秋致月:“致,極也。測量之法須逐日為之,久乃得日、月之真度。春、秋非不測日,但日行出入於赤道,有北至、南至之殊,而以冬夏為之極?!?/div>
《漢語大詞典》:朝旭
初升的太陽。 唐 韋承慶 《靈臺賦》:“怒則烈火扇於衡飇,喜則春露融於朝旭?!?元 馮子振 《十八公賦》:“午曦斜而東箔撤蔽,朝旭警而西櫺透明。”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上:“若紅者,則一輪朝旭,如樹頭之高掛銅鉦已?!?趙樸初 《滴水集·〈寄贈大谷瑩潤長老〉詩》:“莫道黑風(fēng)吹浪險,已看朝旭照天紅?!?/div>
分類:
《漢語大詞典》:重離(重離)
(1).易·離:“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孔穎達(dá) 疏:“明兩作離者,離為日,日為明?!?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離》卦為離上離下相重,故以“重離”指太陽。 晉 陸云 《喜霽賦》:“爾乃俯順習(xí)坎,仰熾重離,兼明暢而天地曄兮,羣生悅而萬物齊?!?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93482' target='_blank'>《隋書·音樂志下》:“重離得位,芒種在時?!?清 王夫之 《南岳賦》:“母黃精之函載,焫相見於重離。”
(2).古以帝王喻日,因本《易·離》之義,以“重離”指帝王或太子。 南朝 梁 沈約 《謝立皇太子賜絹表》:“重離在天,八紘之所共仰;明兩作貳,萬國所以咸寧?!?span id="czsn2ug" class="book">《隋書·楊素傳》:“伏惟陛下照重離之明,養(yǎng)繼天之德?!?span id="wrkawz6" class="book">《隋書·史祥傳》:“仰惟體元良之德,煥重離之暉?!?/div>
《漢語大詞典》:靈明(靈明)
(1).指太陽的御者 羲和 。 漢 焦贛 《易林·噬嗑之鼎》:“三足孤烏,靈明為御。”
(2).神靈,神明。 唐 韓愈 《祭湘君夫人文》:“伏以祠宇毀頓,憑附之質(zhì),丹青之飾,暗昧不圭,不稱靈明?!?br />(3).明潔無雜念的思想境界。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詩》之四:“宿昔秉心誓,靈明將見期?!?宋 蘇轍 《勸子瞻修無生法》詩:“除卻靈明一一空,年來丹灶漫施功?!?明 屠隆 《綵毫記·仙翁指教》:“須要外示放曠,內(nèi)寶靈明,必能返轡上清,逍遙碧落?!?br />(4).通靈明敏。 明 王守仁 《〈大學(xué)〉問》:“何謂心?身之靈明,主宰之謂也?!?明 張居正 《答西夏直指耿楚侗書》:“但此中靈明,雖緣涉事而見,不因涉事而有……知此心之妙,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者,初非由于外得矣!” 清 黃宗羲 《與友人論學(xué)書》:“先儒以靈明知覺為心,蓋本之乾知?!?br />(5).聰明,智慧。 晉 王珣 《歌太宗簡文皇帝》詩:“靈明若神,周淡如淵?!?清 黃宗羲 《姜友棠詩序》:“顧今之為詩者,才入雅道,便涉藝門……紛紜膠臈,自錮其靈明?!?李大釗 《〈晨鐘〉之使命》:“老輩之靈明,蔽翳於經(jīng)驗?!?br />(6).指精神。 廖仲愷 《留訣內(nèi)子》詩:“我身雖去靈明在,勝似屠門握殺刀。”
《漢語大詞典》:陽路(陽路)
(1).太陽運行的路線。宋書·歷志下:“按日行黃道,陽路也,月者陰精,不由陽路,故或出其外,或入其內(nèi),出入去黃道不得過六度。八十三日有奇而出,出亦十三日有奇而入,凡二十七日而一入一出矣?!?br />(2).向南的大道。《文選·左思〈吳都賦〉》:“列寺七里,俠棟陽路。屯營櫛比,解署棊布。” 呂向 注:“向南之道?!?span id="cohdk9x" class="book">《宋書·禮志一》:“今圣圖重造,舊章畢新,南驛開涂,陽路修遠(yuǎn)?!?/div>
《漢語大詞典》:赤幟(赤幟)
(1).紅旗。史記·淮陰侯列傳:“選輕騎二千人,人持一赤幟,從閒道萆山而望 趙 軍?!?元 成廷圭 《送謝太守》詩:“雙螭交赤幟,五馬挾朱輪。”《說岳全傳》第三六回:“赤幟紅旗映日光?!?br />(2).今指無產(chǎn)階級的革命旗幟。 柳亞子 《存歿口號》之一:“ 神烈峰 頭墓草青, 湘 南赤幟正縱橫?!?李少石 《祝董老六十大壽》詩:“地缺山崩六十年,高張赤幟獨當(dāng)先。” 趙樸初 《洪湖曲·吊賀龍同志》:“堅持赤幟不可奪,烈焰飛騰 湘 鄂 西。”
(3).比喻太陽或太陽的炎威。 宋 范成大 《新嶺》詩:“曈曈赤幟張,昱昱金鉦上?!?元 舒頔 《金陵懷古》詩:“玉驄聲斷烏臺寂,赤幟陰移畫省深?!?元 王惲 《苦熱嘆》詩:“炎官張火傘, 屏翳 揚赤幟?!?br />(4).比喻榜樣,典范。 宋 岳珂 桯史·一言悟主:“﹝ 范石湖 ﹞悟主以一言之頃,理明辭正,雖不能終格,猶足為公議立赤幟云?!?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大風(fēng)》三章,氣籠宇宙,張千古帝王赤幟?!?清 李玉 《清忠譜·譜概》:“一傳詞壇標(biāo)赤幟,千秋大節(jié)歌《白雪》?!?br />(5).比喻領(lǐng)袖人物或領(lǐng)袖地位。《宋史·司馬光傳》:“ 光 才豈能害政,但在高位,則異論之人倚以為重。 韓信 立 漢 赤幟, 趙 卒氣奪;今用 光 ,是與異論者立赤幟也?!?明 楊慎 升庵詩話卷七:“藝苑則 李懷麓 、 張滄洲 為赤幟?!?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下·科諢》:“使 粲花主人 及今猶在,奮其全力,另製一種新詞,則詞壇赤幟,豈僅為 若士 一人所攫哉!”
《國語辭典》:明夷  拼音:míng yí
《易經(jīng)》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離(?)下坤(?)上。象徵賢者不得志,憂讒畏譏?!兑捉?jīng)。明夷卦》:「《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內(nèi)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利艱貞,晦其明也?!埂稘h書。卷八五。谷永杜鄴傳。杜鄴》:「日食,明陽為陰所臨,〈坤卦〉乘〈離〉,〈明夷〉之象也。」
《國語辭典》:龍馭(龍馭)  拼音:lóng yù
皇帝的車駕。唐。白居易長恨歌〉:「天旋日轉(zhuǎn)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div>
《漢語大詞典》:龍馭上賓(龍馭上賓)
亦作“ 龍御上賓 ”。
《分類字錦》:杲日
宋史樂志:杲日來升。
分類:
《分類字錦》:日移
潘岳笙賦:樂闋日移。
分類:
《國語辭典》:皦日  拼音:jiǎo rì
明亮的太陽?!对娊?jīng)。王風(fēng)。大車》:「謂予不信,有如皦日。」《文選。左思。魏都賦》:「雷雨窈冥而未半,皦日籠光于綺寮?!?/div>
分類:明亮
《漢語大詞典》:畏日
(1).左傳·文公七年:“ 趙衰 ,冬日之日也; 趙盾 ,夏日之日也?!?杜預(yù) 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焙笠蚍Q夏天的太陽為“畏日”,意為炎熱可畏。 唐 杜甫 《過洞庭湖》詩:“破浪南風(fēng)正,回檣畏日斜。” 宋 蘇軾 《春貼子詞·皇太妃閣》之四:“自有梧楸鄣畏日,仍欣麥?zhǔn)驁筘S年?!?br />(2).怕犯日忌。古人迷信,認(rèn)為某些年、月、日不宜做某種事情,稱為日忌。 唐 柳宗元 《三戒·永某氏之鼠》:“ 永 有某氏者,畏日,拘忌異甚?!?/div>
《漢語大詞典》:送日
(1).送太陽西下。文選·江淹〈恨賦〉:“架黿鼉以為梁,巡海右以送日。” 李善 注:“《列子》曰: 穆王 駕八駿之乘,乃西觀日所入。” 南朝 梁 沈約 《休沐寄懷詩》:“送日隱層閣,引月入輕幬。”
(2).猶度日。消磨時光。 明 王世貞 《答包參軍書》:“翰墨游戲,足以送日。”
《國語辭典》:月相  拼音:yuè xiàng
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狀變化。主要月相有四個,即朔、上弦、望、下弦。也常以新月、眉月、殘月、凸月等描述。
《漢語大詞典》:瑞日
象征吉祥的太陽。 唐 廣宣 《早秋降誕日獻(xiàn)壽應(yīng)制》詩之一:“繞殿祥風(fēng)起,當(dāng)空瑞日懸?!?宋 楊無咎 《傾杯·上梁帥上元詞》詞:“瑞日凝暉,東風(fēng)解凍,峭寒猶淺?!?明 王洪 《瑞象賦》:“瑞日照耀,榮光昭宣。”《群音類選·青蓮記·明皇賞花》:“邀歡偶幸紅亭上,金宮瑞日初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