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根利有遮無遮
【佛學大辭典】
(術語)根性銳利,不為煩惱所遮者。如佛在世之舍利弗,根性銳利,為煩惱所遮者。如佛在世之阇王央崛。見止觀二下。
無遮
【佛學大辭典】
(雜名)寬容物而無遮也。圓覺經(jīng)曰:「惟愿不舍無遮大悲,為諸菩薩開秘密藏?!估銍澜?jīng)一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寡媪_王供行法次第曰:「設無遮廣大供養(yǎng)?!?br />【佛學常見辭匯】
無遮止限制的意思。
無遮施
【佛學大辭典】
(術語)無遮會也。
無遮會
【佛學大辭典】
(行事)Pan^ca-paris!ad,P an^cavars!ika%-paris!ad,梵語般阇于瑟。譯曰無遮會。賢圣道俗貴賤上下無遮,平等行財法二施之法會也。印度國俗屢行之,支那則梁武大通元年初行之(佛祖統(tǒng)紀通塞志)。智度論二曰:「佛后百年,阿輸迦王作般阇于瑟大會?!?br />【佛學常見辭匯】
無遮法會。這種法會普同供養(yǎng),如現(xiàn)在人打千僧齋,結萬人緣,誰都可以參加而無遮止限制。
無遮大會
【佛學大辭典】
(行事)(參見:無遮會)。梁武帝幸同泰寺。設四部無遮大會。陳武帝詔出佛牙于杜姥宅,集四部設無遮大會,并見南史。
【俗語佛源】
兼容并蓄而無阻止,謂之「無遮」。無遮大會是佛教舉行的一種廣結善緣,不分貴賤、僧俗、智愚、善惡都一律平等對待的大齋會。唐·玄奘《大唐西域記》謂古印度「五歲一設無遮大會?!怪袊臒o遮大會始于梁武帝?!?a target='_blank'>梁書·武帝本紀》載:梁武帝「輿駕幸同泰寺,設四部無遮大會」。四部,指僧、尼及善男、信女。后用以泛指無所退制的公眾集會。清·黃遵憲《感事》詩:『紅氍貼地燈耀壁,今夕大會來無遮?!福o名氏)
設無遮會
【三藏法數(shù)】
無遮即周遍之義。謂修設普度大會,使一切沉魂滯魄,悉仗三寶慈力,皆得脫離苦趣,而獲超升善道,是為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