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創(chuàng)行(創(chuàng)行)
首創(chuàng)并施行。 梁啟超 《論變法不知本原之害》:“中興以后,講求洋務(wù),三十餘年,創(chuàng)行新政,不一而足。”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五章第一節(jié):“ 菩薩 創(chuàng)行酋長世襲制,但仍采公推形式。”
《漢語大詞典》:福業(yè)(福業(yè))
佛教語。指布施行善、慈悲利生等造福的功德。《景德傳燈錄·第十四祖龍樹尊者》:“人有福業(yè),世間第一,徒言佛性,誰能覩之?” 宋 蘇軾 《書孫元忠所書〈華嚴(yán)經(jīng)〉后》:“修無上道難,造種種福業(yè)易……所作福業(yè),舉意便成,如一滴水,流入世間,即為江河?!?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六:“蓋緣每認(rèn)陛下本是天人,暫來人世,是以生知福業(yè),性稟仁慈。”
《國語辭典》:酷虐  拼音:kù nüè
殘酷暴虐?!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笗r(shí)知縣倚著危素的勢,要在這里酷虐小民,無所不為?!埂独蠚堄斡洝返谝黄呋兀骸盖叭章劦糜褓t種種酷虐,無法可施;今日又親目見了一個(gè)酷吏,卻被一封書便救活了兩條性命。」
《漢語大詞典》:至政
(1).極清明的政治。尸子·神明:“是故不言而信,不怒而威,不施而仁,有諸心而彼正,謂之至政?!?br />(2).極力施行政治教化。《孔子家語·刑政》:“至刑無所用政, 桀 紂 之世是也;至政無所用刑, 成 康 之世是也。”
《漢語大詞典》:宣行
(1).普遍施行。 漢 蔡邕 《劉鎮(zhèn)南碑》:“君乃布愷悌,流惠和;慕 唐叔 之野棠,思 王遵 之印策;賦政造次,德化宣行?!?br />(2).傳布;流布。南史·梁紀(jì)下·元帝:“﹝帝﹞在幽逼,求酒飲之,制詩四絶…… 梁王 詧 遣尚書 傅準(zhǔn) 監(jiān)行刑,帝謂之曰:‘卿幸為我宣行?!?準(zhǔn) 捧詩,流淚不能禁,進(jìn)土囊而殞之?!?br />(3).宣布和施行王命。舊唐書·蕭瑀傳:“比每受一敕,臣必勘審,使與前敕不相乖背者,始敢宣行?!?/div>
《漢語大詞典》:施法
(1).實(shí)施法令。周禮·天官·大宰:“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史記·秦本紀(jì):“ 鞅 ( 衛(wèi)鞅 )之初為 秦 施法,法不行,太子犯禁?!?br />(2).施行法術(shù)。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你們圍成一個(gè)圈,等我開始施法的時(shí)候,你們就唱《禮魂》,要一面唱,一面跳。”
《漢語大詞典》:略行
(1).猶大節(jié)。文子·上義:“今人君論其臣也,不計(jì)其大功,總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則失賢之?dāng)?shù)也。”
(2).謂略舉其要而予以施行。《孔子家語·入官》:“故君子南向臨官,大域之中而公治之,精智而略行之?!?王肅 注:“以精知之,略舉其要而行之?!?/div>
《漢語大詞典》:傷麟(傷麟)
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獲麟。”《公羊傳·哀公十四年》:“麟者仁獸也,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孔子 曰:‘孰為來哉!孰為來哉!’反袂拭面,涕沾袍。 顏淵 死,子曰:‘噫,天喪予!’ 子路 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獲麟, 孔子 曰:‘吾道窮矣!’”后以“傷麟”感嘆不得其時(shí),不能施行正道。 唐玄宗 《經(jīng)鄒魯祭孔子而嘆之》詩:“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宋 范仲淹 《寄贈(zèng)林逋處士》詩:“朝廷唯薦鶚,鄉(xiāng)黨不傷麟?!?周詠 《去國吟》:“傷麟嘆鳳復(fù)奚為,摘瓜煮豆豈足悲?!眳⒁姟?獲麟 ”。
《漢語大詞典》:獲麟(獲麟)
(1).指 春秋 魯哀公 十四年獵獲麒麟事。相傳 孔子 作春秋至此而輟筆。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獲麟。” 杜預(yù) 注:“麟者仁獸,圣王之嘉瑞也。時(shí)無明王出而遇獲, 仲尼 傷 周 道之不興,感嘉瑞之無應(yīng),故因《魯春秋》而脩中興之教。絶筆於‘獲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為終也?!?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一:“希圣如有立,絶筆於獲麟?!?br />(2).指 春秋 末期。史記·太史公自序:“自獲麟以來四百有餘年,而諸侯相兼,史記放絶?!?span id="b7r2zky" class="book">《舊唐書·文苑傳上·王勃》:“﹝祖 通 ﹞依春秋體例,自獲麟后,歷 秦 漢 至於 后魏 ,著紀(jì)年之書,謂之元經(jīng)?!?梁啟超 《論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一節(jié):“獨(dú)至獲麟以后,迄於 秦始 ,實(shí)為 中國 社會(huì)變動(dòng)最劇之時(shí)代?!?br />(3).指 漢武帝 太始 二年捕獲白麟事。《漢書·武帝紀(jì)》:“往者( 太始 二年)朕郊見上帝,西登 隴首 ,獲白麟以饋?zhàn)趶R?!?span id="oic8rdr" class="book">《后漢書·班彪傳》:“ 孝武 之世,太史令 司馬遷 ……據(jù) 楚 漢 列國時(shí)事,上自 黃帝 ,下訖獲麟,作本紀(jì),世家、列傳、書、表凡百三十篇?!?br />(4).喻指著作的絕筆。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立言上:“以有涯之生,逐無涯之智,余將養(yǎng)性養(yǎng)神,獲麟於《金樓》之制?!?唐 唐彥謙 《吊方干處士》詩之一:“別號行鳴雁,遺編感獲麟?!?/div>
《漢語大詞典》:身服
謂親身施行。管子·權(quán)修:“厚愛利,足以親之;明智禮,足以教之。上身服以先之。” 尹知章 注:“服,行也。凡所欲教人,在上必身自行之,所以率先於下也?!?/div>
分類:親身施行
《漢語大詞典》:非刑
(1).不合刑律。左傳·襄公六年:“同罪異罰,非刑也?!?br />(2).在法律規(guī)定之外施行的殘酷的肉體刑罰。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我實(shí)不曾為盜,你們非刑吊拷,務(wù)要我招認(rèn)?!?span id="zduobw6" class="book">《醉醒石》第八回:“ 王撫 便將他非刑逼拷,打死平民,納賄詐財(cái)?!?羅廣斌 楊益言 《紅巖》第十五章:“在 渣滓洞 對 江姐 進(jìn)行非刑拷打,很顯然,這是敵人瘋狂的報(bào)復(fù)!”
《漢語大詞典》:播德
施行德澤。《三國志·蜀志·楊戲傳》:“乾坤復(fù)秩,宗祀惟寧,躡基履跡,播德芳聲。”
《漢語大詞典》:致化
施行教化。 漢 張衡 《西京賦》:“帝者因天地以致化,兆人承上教以成俗?!?span id="a88ofbv" class="book">《南史·孔琳之傳》:“ 唐 虞 象刑, 夏禹 立辟,淳薄既異,致化不同?!?/div>
《漢語大詞典》:責(zé)狀(責(zé)狀)
(1).具結(jié)。 宋 羅燁 醉翁談錄·大丞相判李淳娘供狀:“應(yīng)干人責(zé)狀并放監(jiān), 蕭章 具禮成親?!?元 李直夫 《虎頭牌》第三折:“責(zé)狀人 完顏阿可 ,見年六十歲,無疾病。”
(2).施行刑罰。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謬誤:“有編民犯法當(dāng)杖脊,吏受賕,與之約曰:‘今見尹,必付我責(zé)狀,汝第呼號自辯,我與汝分此罪,汝決杖,我亦決杖?!榷?包 引囚問畢,果付吏責(zé)狀?!?/div>
《漢語大詞典》:國刑(國刑)
(1).城中施行的刑罰。周禮·秋官·大司寇:“五曰國刑,上愿糾暴?!?孫詒讓 正義:“國,城中也。此國刑亦謂城郭中廛里之刑也?!?br />(2).國家的刑律。《周書·獨(dú)孤信傳》:“邊將董戎,龔行天罰,喪師敗績,國刑無捨。”
《國語辭典》:布教  拼音:bù jiào
廣泛宣揚(yáng)教化。漢。張衡〈東京賦〉:「乃營三宮,布教頒常?!鼓铣R。陸倕石闕銘〉:「布教都畿,班政方外?!?/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