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guó)語辭典》:采用(採(cǎi)用)  拼音:cǎi yòng
選取、任用。《北史。卷四○。李彪傳》:「帝尋納宋弁之言,將復(fù)采用?!?/div>
《漢語大詞典》:設(shè)令(設(shè)令)
(1).假使。列子·仲尼:“設(shè)令發(fā)於餘竅,子亦將承之?” 唐 狄仁杰 《諫造大像疏》:“設(shè)令雇作皆以利趍,既失田時(shí),自然棄本?!?清 方文 《曹南懷古》詩(shī)之六:“ 戚姬 小家女,歌舞昭令儀。既承天子寵,復(fù)產(chǎn) 如意 兒。設(shè)令早之國(guó), 呂氏 忌稍衰。”
(2).即使。漢書·翟方進(jìn)傳:“﹝吾﹞欲舉兵西誅不當(dāng)攝者,選宗室子孫輔而立之。設(shè)令時(shí)命不成,死國(guó)埋名,猶可以不慙於先帝?!?唐 李復(fù)言 《續(xù)玄怪錄·蘇州客》:“蓬行而望十萬,乃無翼而思飛者也。設(shè)令必得,亦廢數(shù)月?!?span id="ddz9jfn" class="book">《舊唐書·褚遂良傳》:“ 遂良 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職當(dāng)載筆,君舉必記。’黃門侍郎 劉洎 曰:‘設(shè)令 遂良 不記,天下亦記之矣。’”
(3).施行號(hào)令。 北齊 劉晝 新論·法術(shù):“懸教設(shè)令以示人者,法也?!?/div>
《漢語大詞典》:服行
施行,實(shí)行。《書·說命中》“ 説 乃言惟服” 孔 傳:“美其所言,皆可服行?!?宋 葉適 《母杜氏墓志》:“幸而免於死,而氣力寡弱,不足以服行遺訓(xùn),又恐以終無自見於世也?!?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一:“婦言:‘一言當(dāng)終身服行,何俟再三!’”
《漢語大詞典》:議行(議行)
(1).謂評(píng)議其生平行事。 唐 顏真卿 《贈(zèng)太保臨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銘》:“十二月,太常議行,諡曰‘武穆’。”
(2).擬議施行。 宋 胡宿 《論兗國(guó)公主議行冊(cè)禮》:“今月二十一日,草 ??倒?特進(jìn) 燕國(guó)公主 制。竊聞議行冊(cè)禮,然于事體,頗有未便?!?明 馬從聘 《乞究處贓犯疏》:“隨該兵部題覆,於 李言恭 議行照舊供職,於 吳坤 等議行法司提問,疏凡再上,未奉明旨。”
《漢語大詞典》:方施
普遍施行。方,通“ 旁 ”。書·皋陶謨:“ 皐陶 方祗厥敘,方施象刑惟明?!?孫星衍 疏:“《白虎通·圣人篇》云……‘旁施象刑惟明’,方作旁者,説文:‘旁,溥也?!?/div>
《漢語大詞典》:賜劍(賜劍)
(1).賜給寶劍。命自殺。 漢 王充 論衡·骨相:“大夫 種 不能去,稱病不朝,賜劍而死?!?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三國(guó)志·魏志·毛玠傳》:“臣聞 蕭生 縊死,困於 石顯 ; 賈子 放外,讒在 絳灌 ; 白起 賜劍於 杜郵 ; 晁錯(cuò) 致誅於東市?!?晉 潘岳 《西征賦》:“未十里於遷路,尋賜劍以刎首?!?br />(2).賜給寶劍。代表皇帝施行專斷之權(quán)。 唐 權(quán)德輿 《西岳廟祝謁》詩(shī):“解龜罷金鼎,賜劍猶龍泉?!?span id="zjzltff" class="book">《遼史·圣宗紀(jì)二》:“復(fù)遣 東京 留守 邪律抹只 以軍繼進(jìn),賜劍專殺。” 清 邵長(zhǎng)蘅 《侯方域傳》:“愿破文法,以賜劍首誅一甲科令守?!?/div>
《漢語大詞典》:布化
施行教化。《三國(guó)志·魏志·陳群傳》:“唯有以崇德布化,惠恤黎庶,則兆民幸甚?!?南朝 梁 陸倕 《石闕銘》:“或以聽窮省冤,或以布化懸法?!?span id="hz5dhv7" class="book">《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zhēng)史料·入寇志》:“欣悉二兄大人榮膺簡(jiǎn)命,總制兩 江 ,想見圣主之善任知人,正符鴻才之宣猷布化,臺(tái)垣翹企,抃賀莫名?!?/div>
《漢語大詞典》:手行
(1).親手施行。南史·垣崇祖?zhèn)?/a>》:“時(shí) 張超之 手行大逆,亦領(lǐng)軍隸 柬 , 詢之 規(guī)殺之?!?br />(2).以手據(jù)地而行。新唐書·劉闢傳》:“始, 闢 嘗病,見問疾者必以手行入其口, 闢 即裂食之。”舊唐書·劉闢傳作“皆以手據(jù)地,倒行入 闢 口”。
《漢語大詞典》:雉馴(雉馴)
謂地方官施行仁政,澤及禽鳥。 明 海瑞 《知縣參評(píng)》:“履 中牟 之境而見雉馴之休,則知 魯恭 之政矣?!眳⒁姟?雉乳 ”。
《漢語大詞典》:雉乳
謂地方官施行仁政,德及禽鳥。乳,繁殖。典出后漢書·魯恭傳:“ 建初 七年,郡國(guó)螟傷稼,犬牙緣界,不入 中牟 。 河南 尹 袁安 聞之,疑其不實(shí),使仁恕掾 肥親 往廉之。 恭 隨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傍。傍有童兒, 親 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將雛’。 親 瞿然而起,與 恭 訣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跡耳。今蟲不犯境,此一異也;化及鳥獸,此二異也;豎子有仁心,此三異也。久留,徒擾賢者耳。’還府,具以狀白 安 ?!?唐 王維 《送方城韋明府》詩(shī):“使車聽雉乳,縣鼓應(yīng)雞鳴?!?/div>
《漢語大詞典》:兼施
(1).《孟子·離婁下》:“ 周公 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毖?周公 想兼學(xué) 夏 、 商 、 周 三代之王而施行 禹 、 湯 、 文 、 武 之政。后以“兼施”指并行先王之善政。 宋 朱熹 《仰思》詩(shī)之二:“王事兼施吾豈敢,儻容思勉議成功?!?br />(2).猶并舉。 明 高啟 《威愛論》:“威愛之道所以兼施并行而不可偏廢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創(chuàng)行(創(chuàng)行)
首創(chuàng)并施行。 梁?jiǎn)⒊?《論變法不知本原之害》:“中興以后,講求洋務(wù),三十餘年,創(chuàng)行新政,不一而足?!?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guó)通史》第三編第五章第一節(jié):“ 菩薩 創(chuàng)行酋長(zhǎng)世襲制,但仍采公推形式。”
《漢語大詞典》:福業(yè)(福業(yè))
佛教語。指布施行善、慈悲利生等造福的功德。《景德傳燈錄·第十四祖龍樹尊者》:“人有福業(yè),世間第一,徒言佛性,誰能覩之?” 宋 蘇軾 《書孫元忠所書〈華嚴(yán)經(jīng)〉后》:“修無上道難,造種種福業(yè)易……所作福業(yè),舉意便成,如一滴水,流入世間,即為江河?!?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六:“蓋緣每認(rèn)陛下本是天人,暫來人世,是以生知福業(yè),性稟仁慈?!?/div>
《國(guó)語辭典》:酷虐  拼音:kù nüè
殘酷暴虐。《儒林外史》第一回:「時(shí)知縣倚著危素的勢(shì),要在這里酷虐小民,無所不為?!埂独蠚堄斡洝返谝黄呋兀骸盖叭章劦糜褓t種種酷虐,無法可施;今日又親目見了一個(gè)酷吏,卻被一封書便救活了兩條性命。」
《漢語大詞典》:至政
(1).極清明的政治。尸子·神明:“是故不言而信,不怒而威,不施而仁,有諸心而彼正,謂之至政。”
(2).極力施行政治教化。《孔子家語·刑政》:“至刑無所用政, 桀 紂 之世是也;至政無所用刑, 成 康 之世是也。”
《漢語大詞典》:宣行
(1).普遍施行。 漢 蔡邕 《劉鎮(zhèn)南碑》:“君乃布愷悌,流惠和;慕 唐叔 之野棠,思 王遵 之印策;賦政造次,德化宣行?!?br />(2).傳布;流布。南史·梁紀(jì)下·元帝:“﹝帝﹞在幽逼,求酒飲之,制詩(shī)四絶…… 梁王 詧 遣尚書 傅準(zhǔn) 監(jiān)行刑,帝謂之曰:‘卿幸為我宣行?!?準(zhǔn) 捧詩(shī),流淚不能禁,進(jìn)土囊而殞之。”
(3).宣布和施行王命。舊唐書·蕭瑀傳:“比每受一敕,臣必勘審,使與前敕不相乖背者,始敢宣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