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7詞典 1分類詞匯 36
《漢語大詞典》:小泉
(1).小股泉水。《魏書·源懷傳》:“且北方沙漠。夏乏水草,時有小泉,不濟(jì)大眾。”
(2). 新莽 時所鑄小錢“小泉直一”的簡稱。參見“ 小錢 ”。
《國語辭典》:小錢(小錢)  拼音:xiǎo qián
1.舊時指重量或質(zhì)量較制錢小的銅錢。
2.數(shù)目不大的金錢。如:「連這點小錢也要斤斤計較,真是小氣!」
《漢語大詞典》:司聰(司聰)
(1).謂司聽察。指彈劾糾察。左傳·昭公九年:“女為君耳,將司聰也?!?晉 陶潛 《酬丁柴桑》詩:“秉直司聰,惠于百里?!?逯欽立 校注:“司聰,為皇帝聽察民隱?!?唐 元稹 《楊汝士授右補闕制》:“我國家設(shè)司諫署,以神明其耳目……方我傾聽之始,命爾司聰之榮?!?br />(2).官名。 新莽 設(shè)置。負(fù)責(zé)聽察臣下過失。參閱漢書·王莽傳中。
《漢語大詞典》:下江兵
(1). 新莽 末年以 王常 、 成丹 等為首的 綠林 農(nóng)民起義軍的一支。漢書·王莽傳下:“是時 南郡 張霸 、 江夏 羊牧 、 王匡 等起 云杜 緑林 ,號曰 下江 兵?!?br />(2).泛指反抗朝廷的軍隊。 唐 王維 《同崔傅答賢弟》詩:“ 揚州 時有 下江 兵, 蘭陵 鎮(zhèn)前吹笛聲?!?/div>
《漢語大詞典》:二王后(二王後)
指古代新朝建立后前兩朝王族受封的后裔。詩·周頌·振鷺序:“二王之后來助祭也?!?鄭玄 箋:“二王, 夏 殷 也;其后, 杞 也, 宋 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王莽傳上》:“博采二王后及 周公 、 孔子 世列侯在 長安 者適子女?!?唐 白居易 《二王后》詩:“二王后,彼何人? 介公 、 酅公 為國賓, 周武 、 隋文 之子孫?!?span id="aykhz1m" class="book">《樂府詩集·新樂府辭八·二王后》題解:“禮記·郊特牲曰:‘禮二王之后,尊賢不過二代。’ 杜佑 曰:‘不臣二王后者,尊也。’…… 隋 封 后周 靖帝 為 介國公 ,唐封 隋 帝為 酅國公 以為二王后?!?/div>
《漢語大詞典》:司隸章(司隸章)
《后漢書·光武帝紀(jì)上》載: 新莽 末年 淮陽王 劉玄 起兵后,將北都 洛陽 ,以 劉秀 兼代司隸校尉。 劉秀 置僚屬,作文移與屬縣,從事伺察。一如舊章。 三輔 吏士東迎 劉玄 部隊,及見司隸僚屬,皆歡喜不自勝。老吏或垂涕曰:“不圖今日復(fù)見 漢 官威儀!”本謂恢復(fù) 漢 朝官儀服飾制度。后用以比喻帝室中興,國土重光。《文選·謝朓〈始出尚書省〉詩》:“還覩司隸章,復(fù)見東都禮。” 張銑 注:“章,儀也?!?唐 杜甫 《自京竄至鳳翔喜達(dá)行在所》詩之二:“司隸章初睹, 南陽 氣已新?!?/div>
《漢語大詞典》:逋播臣
指不順從新朝而逃亡的遺臣。書·大誥:“予惟以爾庶邦,于伐 殷 逋播臣?!?孔穎達(dá) 疏:“逋,逃也;播謂播蕩逃亡之意。 祿父 , 殷 君。謂之為 殷 ,今日叛逆,是背 周 逃亡?!?span id="zwjwyg5" class="book">《漢書·翟方進(jìn)傳》:“ 莽 於是依周書《大誥》曰:‘予惟以汝于伐 東郡 嚴(yán)鄉(xiāng) 逋播臣?!?元 謝枋得 《上丞相留忠齋書》:“世之人有呼我為 宋 之逋播臣者亦可,呼我為大 元 游惰民者亦可,呼我為 宋 頑民者亦可,呼我為 元 之逸民者亦可。”
《漢語大詞典》:夢梓(夢梓)
(1).竹書紀(jì)年卷下:“ 文王 之妃曰 太姒 ,夢 商 庭生棘,太子 發(fā) 植梓樹於闕間,化為松柏棫柞,以告 文王 , 文王 幣率羣臣,與 發(fā) 竝拜告夢。”后因以“夢梓”為新朝創(chuàng)建的征兆。 唐 武則天 《天授二年置鴻宜鼎稷等州制》:“我 大周 席蘿闡化,夢梓登期?!?br />(2).以為太子之祥兆。 唐 劉祎之 《奉和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詩:“夢梓光青陛,穠桃藹紫宮?!?/div>
《漢語大詞典》:壯泉(壯泉)
新莽 時所鑄六種貨貝之一。古謂錢曰泉,到處流通之意。金石索·泉刀屬·新王莽泉刀布:“ 莽 始 建國 ,更作小錢,徑六分,文曰‘小泉’,直一重一銖;次幺泉一十,次幼泉二十,次中泉三十,次壯泉四十;因前大泉五十為泉貨六種?!币喾Q“ 壯錢 ”。漢書·食貨志下:“次一寸,九銖,曰‘壯錢四十’?!?/div>
分類:六種新朝
《漢語大詞典》:銅馬軍(銅馬軍)
新莽 末年 河北 的農(nóng)民起義軍。當(dāng)時 河北 起義軍有 銅馬 、 大肜 、 高湖 、 重連 、 鐵脛 、 大搶 、 尤來 、 上江 、 青犢 、 五校 、 檀鄉(xiāng) 、 五幡 、 五樓 、 富平 、 獲索 等,共數(shù)百萬人,各自分散,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力量,其中以 銅馬 軍為最強(qiáng)大,領(lǐng)袖有 東山荒禿 、 上淮況 等。公元24年起義軍被 劉秀 陸續(xù)擊破, 銅馬 部眾多被收編。后來 銅馬 、 青犢 、 尤來 馀眾共立 孫登 為帝。不久失敗。
《漢語大詞典》:綠林山
(緑lù)山名。 新莽 末年, 新市 人 王匡 、 王鳳 等領(lǐng)導(dǎo)農(nóng)民起義,以此為根據(jù)地。據(jù)后漢書·劉玄傳 唐 李賢 注,在今 湖北省 當(dāng)陽縣 東北。但近人考證,謂當(dāng)即今 湖北 大洪山 。參見“ 緑林 ”。
《國語辭典》:綠林(綠林)  拼音:lǜ lín
1.綠色的山林。唐。張九齡感遇〉詩:「江南有丹橘,經(jīng)冬猶綠林。」
2.山名。位于今湖北當(dāng)陽東北。
3.西漢末年,王匡等人曾率饑民聚居在綠林山一帶對抗官府。見《后漢書。卷一一。劉玄傳》。后遂用來泛指聚集山林間反抗官府或搶劫財物的集團(tuán)?!度龂萘x》第二八回:「綠林中非豪杰托足之處。公等今后可各去邪歸正,勿自陷其身?!?/div>
《漢語大詞典》:平林兵
新莽 末年 綠林 農(nóng)民起義軍的一支。以 陳牧 、 廖湛 為首。 新莽 地皇 三年(公元22年),他們聚眾千余人響應(yīng) 新市 兵,在 平林 (今 湖北 隨縣 東北)起義,稱“平林兵”。同年與本屬 綠林 軍的 新市 、 下江 兵會合。
《漢語大詞典》:九銖(九銖)
新莽 時的錢幣名。又稱“壯錢”。直徑一寸,重九銖,值四十文。見漢書·食貨志下。
《漢語大詞典》:壯布(壯布)
新莽 時所鑄十銅幣之一。漢書·食貨志下:“大布、次布、弟布、壯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小布長寸五分,重十五銖,文曰:‘小布一百?!孕〔家陨?,各相長一分,相重一銖,文各為其布名,直各加一百。上至大布,長二寸四分,重一兩,而直千錢矣。是為布貨十品?!?顏師古 注:“布亦錢耳。謂之布者,言其分布流行也?!?/div>
分類:銅幣新朝
《漢語大詞典》:五威將(五威將)
官名。 西漢 末 王莽 新朝 所置。漢書·五莽傳中:“五威將奉符命,齎印綬,王侯以下及吏官名更者,外及 匈奴 、 西域 ,徼外蠻夷,皆即授 新室 印綬,因收故 漢 印綬?!痹敗?五威將帥 ”。
《漢語大詞典》:五威將帥(五威將帥)
官名。 西漢 末 王莽 即帝位后,置五威將;每一將各置左、右、前、后、中五帥,將持節(jié),稱 太一 之使;帥持幢,稱五帝之使,統(tǒng)稱五威將帥。持節(jié),奉符命,赍印綬,著五色衣冠,周行四方,以威天下。五威,謂威鎮(zhèn)五方。 漢 揚雄 《劇秦美新》:“其異物殊怪,存乎五威將帥,班乎天下者,四十有八章?!?/div>
《國語辭典》:天鳳元年牘(天鳳元年牘)  拼音:tiān fèng yuán nián dú
新莽建國天鳳元年(西元14)寫定的牘。此牘是當(dāng)時的墨跡,起筆多逆入,橫畫收筆處均先下按,而后向右上方輕輕出鋒收筆,筆勢飄揚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