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27,分76頁顯示  上一頁  36  37  38  39  40  42  43  44  45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離辭
紆余
掩著
收筆
云莽莽
著者
伏脈
按語
短論
點文
石虛中
史翰
西第頌
戲評
文匠
《漢語大詞典》:離辭(離辭)
(1).排比組織詞語。指寫文章。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畏累虛》、《亢桑子》之屬,皆空語無事實。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nèi)?墨 ,雖當(dāng)世宿學(xué)不能自解免也?!?漢 枚乘 《七發(fā)》:“比物屬事,離辭連類?!币徽f猶陳辭。 王念孫 讀書雜志·史記四:“離辭,陳辭也。 昭公 元年左傳:‘ 楚 公子圍 設(shè)服離衛(wèi)?!?杜 注曰:‘離,陳也?!瞧湓^。 枚乘 《七發(fā)》云:‘比物屬事,離辭連類?!嗯c此同。”
(2).猶辭別。 唐 張籍 《離婦》詩:“堂上謝姑嫜,長跪請離辭?!?/div>
《國語辭典》:紆馀(紆餘)  拼音:yū yú
1.曲折婉轉(zhuǎn)?!段倪x。司馬相如。上林賦》:「終始灞浐,出入涇渭,酆、鎬、潦、潏,紆馀委蛇,經(jīng)營乎其內(nèi)?!?br />2.形容文章曲折。宋。蘇洵上歐陽內(nèi)翰第一書〉:「執(zhí)事之文,紆馀委備。」
《漢語大詞典》:掩著(掩著)
謂掩蓋剽竊他人文章的痕跡。 清 章學(xué)誠 文史通義·言公中:“然而不能不恫心於竊之者,蓋穿窬胠篋之智,必有竄易更張,以就其掩著,而因以失其本指也。” 清 章學(xué)誠 文史通義·言公中:“君子惡夫盜人之言,而遽鏟去其跡,以遂掩著之私也?!?/div>
《國語辭典》:收筆(收筆)  拼音:shōu bǐ
文章結(jié)束。如:「這部小說,寫到男女主角重逢便收筆了?!?/div>
《國語辭典》:云莽莽(云莽莽)  拼音:yún mǎng mǎng
形容云層滿天。元。張可久〈水仙子。淡文章不到紫薇郎〉曲:「云莽莽馮公嶺,浪淘淘揚(yáng)子江,水遠(yuǎn)山長?!挂沧鳌冈其蒌荨?、「云濛濛」。
《漢語大詞典》:著者(著者)
書或文章的寫作者。
《漢語大詞典》:伏脈(伏脈)
(1).指文章中前后照應(yīng)的線索。 林紓 《譯〈塊肉余生述〉序》:“ 迭更司 他著……終不如此書伏脈至細(xì),一語必寓微旨,一事必種遠(yuǎn)因,手寫是間,而全局應(yīng)有之人,逐處涌現(xiàn),隨地關(guān)合?!?br />(2).中醫(yī)學(xué)名詞。脈象之一。其脈搏隱伏,重按推筋著骨始得,甚則伏而不見。常見于邪閉、厥證及劇痛。
《國語辭典》:按語(按語)  拼音:àn yǔ
作者對作品的相關(guān)內(nèi)容所做的說明、評論或考證等。《清史稿。卷一六。仁宗本紀(jì)》:「館臣呈進(jìn)敕修明鑒,于萬歷、天啟載入先朝開創(chuàng)之事,又加按語頌揚(yáng),于體例均為未合?!挂沧鳌赴刚Z」。
《漢語大詞典》:短論(短論)
短小的評論文章。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序言》:“昨天編完了去年的文字,取發(fā)表于日報的短論以外者,謂之《且介亭雜文》。”
《漢語大詞典》:點文(點文)
評點文章。 章炳麟 《文學(xué)論略》:“學(xué)究點文之法,村婦評曲之辭,庸陋鄙俚,無足掛齒?!?/div>
《漢語大詞典》:石虛中
游戲寓言文章中以擬人手法給石硯起的姓名。 宋 蘇易簡 文房四譜·硯譜:“ 石虛中 ,字 居默 , 南越 高要 人也。隱遁不仕,因採訪遇之 端溪 ,因累勛績,封之即 墨侯 ?!?/div>
《漢語大詞典》:史翰
有關(guān)歷史的翰墨文章。《南齊書·臧榮緒傳》:“其有史翰,欲令入 天祿 ,甚佳?!?/div>
《漢語大詞典》:西第頌(西第頌)
后漢書·馬融傳:“初 融 懲於 鄧氏 ,不敢復(fù)違忤埶家,遂為 梁冀 草奏 李固 。又作大將軍《西第頌》,以此頗為正直所羞。”后因稱獻(xiàn)媚權(quán)貴的文章為“西第頌”。 清 顧炎武 《過矩亭拜李先生墓》詩:“心鄙 馬季長 ,不作《西第頌》?!?/div>
《國語辭典》:戲評(戲評)  拼音:xì píng
評論戲劇的文章。
《漢語大詞典》:文匠
寫文章的大家。 唐 吳兢 貞觀政要·論求諫:“若名工文匠,商略詆訶,蕪詞拙跡,於是乃見?!?清 唐孫華 《送宮恕堂北上》詩:“ 長安 憶昔數(shù)追陪,文匠詩豪常滿座?!?/div>
分類:文章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