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27,分76頁顯示  上一頁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虎變
風(fēng)誼
書論
登載
策論
體統(tǒng)
試作
屬詞
綴文
大文
字句
舊作
罪言
演迤
碑記
《國語辭典》:虎變(虎變)  拼音:hǔ biàn
老虎身上花紋的變化。用以比喻日新其德,文采可觀?!兑捉?jīng)。革卦》:「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固?。李白梁甫吟〉:「大賢虎變愚不測(cè),當(dāng)年頗似尋常人。」
《漢語大詞典》:風(fēng)誼(風(fēng)誼)
(1).風(fēng)操;節(jié)操。 宋 曾鞏 《刁景純挽歌詞》之二:“能臨緩急敦風(fēng)誼,不向炎涼逐世情。” 明 楊慎 《孝津行》:“風(fēng)誼動(dòng)今古,廟貌森穹崇?!?br />(2).情誼。 明 高啟 《跋呂忠肅與魏太常唱和詩后》:“録而傳之,亦可以見前輩風(fēng)誼之厚也夫!” 郭沫若 《夏完淳》:“國變后屢次起義,師弟均同在行間,平生風(fēng)誼固不僅問字傳經(jīng)而已也?!?br />(3).指文章的風(fēng)格義理。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五五:“文章風(fēng)誼細(xì)評(píng)度, 嶺 南何減 江 之南?!?/div>
《漢語大詞典》:書論(書論)
(1).文章,論著。《淮南子·要略》:“夫作為書論者,所以紀(jì)綱道德,經(jīng)緯人事?!?br />(2).古代文體名。書與論。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奏議宜雅,書論宜理。”
《國語辭典》:登載(登載)  拼音:dēng zài
將新聞或文章刊登于報(bào)刊雜志上。
《國語辭典》:策論(策論)  拼音:cè lùn
對(duì)策與議論文,為科舉時(shí)代試士科目之一?!端问贰>矶宋?。馮拯傳》:「拯請(qǐng)兼攻策問,不專以詩賦為進(jìn)退。」《?;萑珪?。卷二四。典禮部。賓興考試》:「雖三場(chǎng)試之策論,多由記問剽竊。」
《國語辭典》:體統(tǒng)(體統(tǒng))  拼音:tǐ tǒng
1.詩文或著作的體裁、綱要的條理?!杜f唐書。卷一○二。劉子玄傳》:「古者刊定一史,纂成一家,體統(tǒng)各殊,指歸咸別?!埂段倪x。左思。三都賦序》:「聊舉其一隅,攝其體統(tǒng),歸諸詁訓(xùn)焉?!?br />2.制度、規(guī)矩、格局。《水滸傳》第五一回:「山寨體統(tǒng),甚是整齊。」
3.合乎身分地位的行為舉止?!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改闳缃窦戎辛讼喙彩乱⑵饌€(gè)體統(tǒng)來?!?br />4.體面。指光彩、有面子?!都t樓夢(mèng)》第五一回:「再不照管,也是大家的體面,說不得我自己吃些虧,把眾人打扮體統(tǒng)了,寧可我得個(gè)好名兒也罷了?!?/div>
《漢語大詞典》:試作(試作)
(1).試著去做。 夏丏尊 葉圣陶 《文心》十八:“我也想在作文課中叫你們?cè)囎鲙状畏g呢。”
(2).試作的文章。 冰心 《晚晴集·從“五四”到“四五”》:“我覺得反正大家都在試筆,我為什么不把我的試作,拿出去發(fā)表呢?!?/div>
《漢語大詞典》:屬詞(屬詞)
謂連綴字句為文章。指寫作。世說新語·文學(xué)“ 曹輔佐 才如白地明光錦” 劉孝標(biāo) 注引《中興書》:“﹝ 曹毗 ﹞好文籍,能屬詞?!?唐 溫庭筠 《送崔郎中赴幕》詩:“發(fā)跡豈勞天上柱,屬詞還得幕中蓮?!?span id="miftz3a" class="book">《舊唐書·薛登傳》:“ 有梁 薦士,雅愛屬詞; 陳 氏 簡賢,特珍賦詠?!?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岑參:“﹝ 參 ﹞尤工綴文,屬詞清尚?!?魯迅 《漢文學(xué)史綱要》第八篇:“ 梁 客皆善屬詞, 乘 尤高?!?/div>
《國語辭典》:綴文(綴文)  拼音:zhuì wén
連綴字句以成文章?!稘h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贊曰:「自孔子后,綴文之士眾矣?!埂段倪x?;矢χk。三都賦序》:「自時(shí)厥后,綴文之士,不率典言?!?/div>
《漢語大詞典》:大文
(1).宏大的文章,偉大的作品。北史·薛道衡傳:“涉歷經(jīng)史,有才思,雖不為大文,所有詩詠,大致清遠(yuǎn)。” 田北湖 《與某生論韓文書》:“世之尊崇 愈 者,方以是篇為巨製大文,而授受誦習(xí)焉。”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故人若讀 鄂謨 (Homeros)以降大文,則不徒近詩,且自與人生會(huì)?!?br />(2).謂繁盛的文飾。 南朝 梁簡文帝 《七勵(lì)》:“溫麗瓊臺(tái),密華承寢;當(dāng)戶之縠,大文之錦。”
《國語辭典》:字句  拼音:zì jù
文詞、文章中的字與句。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灤陽消夏錄一》:「宋儒所爭(zhēng)祗古文今文字句,亦無關(guān)宏旨,均姑置弗議?!?/div>
《國語辭典》:舊作(舊作)  拼音:jiù zuò
從前所寫的詩歌文章。如:「最近出版的雜記,大多是他以前的舊作?!?/div>
《漢語大詞典》:罪言
新唐書·杜牧傳:“ 劉從諫 守 澤潞 , 何進(jìn)滔 據(jù) 魏博 ,頗驕蹇不循法度。 牧 追咎 長慶 以來朝廷措置亡術(shù),復(fù)失 山東 ,鉅封劇鎮(zhèn),所以繫天下輕重,不得承襲輕授,皆國家大事。嫌不當(dāng)位而言,實(shí)有罪,故作《罪言》?!焙笠蚍Q奏議或議論時(shí)政得失的文章為“罪言”。如 清 郭嵩燾 有《罪言存略》。 康有為 《聞鄧鐵香鴻月廬安南畫界撤還卻寄》詩:“ 杜牧 《罪言》猶未得, 賈生 痛哭竟如何!”
《漢語大詞典》:演迤
(1).綿延不絕貌。 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泖茆字異:“春夏則荷蒲演迤,水風(fēng)生涼?!?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大通橋》:“出 崇文門 二里許,有 大通橋 。水從 玉河 中出,波流演迤?!?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九:“此行獲覩 匡盧 、 羅浮 之勝,巉巖演迤,雄麗奧曲?!?br />(2).流布;流傳。遼史·食貨志下:“ 圣宗 鑿 大安山 ,取 劉守光 所藏錢,散諸五計(jì)司,兼鑄 太平 錢,新舊互用。由是國家之錢,演迤域中?!?嚴(yán)復(fù) 《論教育書》:“今求泰西二三千年孳乳演迤之學(xué)術(shù),於三十年勤苦僅得之 日本 ,雖其盛有譯著,其名義可決其未安也,其考測(cè)可卜其未密也。”
(3).謂文章氣勢(shì)流轉(zhuǎn)綿長。 唐 韓愈 《藍(lán)田縣丞廳壁記》:“ 博陵 崔斯立 ,種學(xué)績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明史·宋濂傳:“為文醇深演迤,與古作者并?!?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謝迭山行實(shí)之誤:“ 枋得 平生無書不讀,為文章高邁奇絶,汪洋演迤,自成一家?!?/div>
《國語辭典》:碑記(碑記)  拼音:bēi jì
碑上的記事文。唐。張說〈過漢南城嘆古墳〉詩:「松柏剪無馀,碑記滅罔傳?!?/div>
分類:記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