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會課(會課)  拼音:huì kè
1.舊時(shí)考核官吏成績或?qū)W??颊n?!稘h書。卷七八。蕭望之傳》:「后為茂陵令,會課,育第六?!固?。顏師古。注:「如今之考第高下?!?br />2.古代士子集社研習(xí)文業(yè)。宋。呂本中〈東萊呂紫微師友雜志〉:「嘗與予及亡弟揆中、由義會課,每旬作雜文一篇、四六表啟一篇、古律詩一篇?!?/div>
《國語辭典》:書客(書客)  拼音:shū kè
1.帶著書籍文具到學(xué)堂里去兜售的小販?!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缸叩酱鍖W(xué)堂里,見那闖學(xué)堂的書客,就買幾本舊書?!?br />2.讀書人。唐。張籍 和左思元郎中秋居詩一○首之五:「書客多呈帖,琴僧與合弦。」
《國語辭典》:小令  拼音:xiǎo lìng
1.一種詞的體制。本為唐時(shí)文人宴飲中為助酒興,即席填寫以供演唱的歌詞,故形式多短小緊湊。至宋演變成固定體制,字?jǐn)?shù)在五十八字以內(nèi),為詞中較短小者。
2.一種散曲的體制。以一支曲子為獨(dú)立單位,以別于套曲;偶而也有增長為帶過曲、重頭者。
《國語辭典》:雅人  拼音:yǎ rén
言行不俗的人。如:「能賞水中青蓮,已見幾分清品,而能賞枯荷雨聲,尤屬雅人深致?!埂度辶滞馐贰返谖逦寤兀骸改慵纫鲅湃?,為什么還要做你這貴行?」
《國語辭典》:雅人深致  拼音:yǎ rén shēn zhì
風(fēng)雅之人的高深意致。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公曰:『吁謨定命,遠(yuǎn)猷辰告?!恢^此句偏有雅人深致?!骨?。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九。如是我聞三》:「此怪形蹤,可云隱秀,即其料理劉生,不動聲色,亦有雅人深致也矣。」
《國語辭典》:清客  拼音:qīng kè
1.舊時(shí)陪伴主人清談取樂的人。《醒世恒言。卷三。賣油郎獨(dú)占花魁》:「明日是張山人一班清客,邀他做詩社?!埂都t樓夢》第八回:「偏頂頭遇見了門下清客相公詹光、單聘仁二人走來?!?br />2.宋。姚寬《西溪叢語》載有花卉三十客,稱「梅」為「清客」,「桃」為「妖客」。故「清客」為「梅花」的別名。參見「梅花」條。
《國語辭典》:會文(會文)  拼音:huì wén
1.以文藝結(jié)交朋友。語本《論語。顏淵》:「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购笾肝娜讼嗑壅勊嚒C?。王世貞《鳴鳳記》第二出:「請回寓所看書,三六九日會文便了?!?br />2.舊時(shí)文人會集時(shí)作文章。也指所作的文章。《鏡花緣》第五四回:「閨臣道:『叔叔今日莫非學(xué)中會文么?』」《儒林外史》第四四回:「過了三四個月,看見公子們做的會文,心里不大喜歡?!?br />3.匯集成文章。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镕裁》:「萬趣會文,不離辭情?!?/div>
《國語辭典》:辭林(辭林)  拼音:cí lín
文人、文詞薈萃的地方。南朝梁。蕭統(tǒng)文選序〉:「歷觀文囿,泛覽辭林?!挂卜Q為「詞林」、「詞曹」。
《漢語大詞典》:登樓賦(登樓賦)
賦篇名。 漢 末 王粲 作。文選·王粲〈登樓賦〉:“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 劉良 注引魏志:“ 王粲 , 山陽 高平 人也。少而聰惠有大才,仕為侍中。時(shí) 董卓 作亂, 仲宣 避難 荊州 ,依 劉表 ,遂登 江陵 城樓,因懷舊而有此作,述其進(jìn)退危懼之情也?!迸f時(shí)常作為文人思鄉(xiāng)、懷才不遇的典故。 唐 劉滄 《汶陽客舍》詩:“思鄉(xiāng)每讀《登樓賦》,對月空吟《叩角歌》?!?元 曹之謙 《送王仲通》詩:“懷鄉(xiāng)不作《登樓賦》,佐府真為入幕賓。” 清 趙翼 《寄答老友莊似撰》詩:“游蹤 王粲 《登樓賦》,近局 陶公 漉酒巾?!?/div>
《漢語大詞典》:文窮(文窮)
舊時(shí)文人失意,自謂以能文而致窮。 唐 韓愈 《送窮文》:“又其次曰文窮,不專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時(shí)施,祗以自嬉?!?宋 劉克莊 《一剪梅·中秋解宜春郡印》詞:“陌上行人怪府公,還是詩窮,還是文窮?!?/div>
《漢語大詞典》:詩牌(詩牌)
(1).用以題詩的木板。 宋 王安石 《董伯懿示裴晉公平淮右題名碑詩用其韻和酬》:“褒賢樂善自為美,當(dāng)掛廟壁為詩牌?!?span id="mzp3hff" class="book">《警世通言·俞仲舉題詩遇上皇》:“酒保道:‘解元借筆硯,莫不是要題詩賦?卻不可污了粉壁。本店自有詩牌。若是污了粉壁,小人今日當(dāng)直,便折了這一日日事錢?!?br />(2).指題上詩的木板。 清 厲鶚 《王蒻林司勛邀游惠山訪愚公谷》詩之一:“ 二泉亭 下看詩牌,轉(zhuǎn)入蕭森秀嶂街。”
(3).韻牌。刻詩韻上下二平聲為紙牌式,每韻一葉,總?cè)~,山游分韻,人取一葉,吟以用韻。見 明 屠隆 《考槃馀事·韻牌》。 清 秋瑾 《東風(fēng)第一枝·雪珠》詞:“儘圍爐閑理詩牌,瘦了梅花人面?!?br />(4).文人游戲,各以牌分取雜字,綴成韻語,是牌亦曰詩牌。 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七:“近士大夫競以詩牌集字,牽湊無理,或至刻之集中,尤可笑?!?/div>
《國語辭典》:窮生(窮生)  拼音:qióng shēng
戲劇中飾演寒微人士的小生角色。
《漢語大詞典》:陶巾
陶潛 的軟帽。宋書·隱逸傳·陶潛:“郡將候 潛 ,值其酒熟,取頭上葛巾漉酒畢,還復(fù)著之?!焙笠蛞詾槲娜朔耪Q閑適之典。 唐 王績 《嘗春酒》詩:“野觴浮 鄭 酌,山酒漉 陶 巾。” 宋 陸游 《開元暮歸》詩:“日暖登山思 謝 屐,病餘漉酒負(fù) 陶 巾?!币嘧鳌?陶令巾 ”。 宋 范仲淹 《依韻答提刑張?zhí)﹪L新醞》:“大言出物表,本性還天真?;蚵?孟嘉 帽,或拋 陶令 巾?!?/div>
《漢語大詞典》:應(yīng)王(應(yīng)王)
漢 末 建安 時(shí)文人 應(yīng)瑒 、 王粲 的并稱。《藝文類聚》卷六四引 南朝 梁 庾肩吾 《謝東宮賜宅啟》:“才下 應(yīng)王 ,禮加 溫 阮 ,官成名立,無事非恩。”
《漢語大詞典》:文社
志趣相投的文人所結(jié)成的團(tuán)體。以切磋文章為主。有的也議政,如 明 末的“復(fù)社”。 清 黃宗羲 《萬悔庵先生墓志銘》:“詩壇文社, 三吳 與 浙 河?xùn)|相閉隔,而 三吳 諸老先生皆欲得此兩人為重?!?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一:“文社之盛,自海金社始。” 魯迅 《二心集·上海文藝之一瞥》:“他們又幫申報(bào)館印行些 明 清 的小品書出售,自己也立文社?!?/div>
《漢語大詞典》:漫士
不受世俗約束的文人。 宋 鄧椿 畫繼卷三:“ 襄陽 漫士 米黻 ,字 元章 ,嘗自述云:‘黻即芾也’,即作 芾 。” 清 吳偉業(yè) 《途中遇雪即事言懷》詩:“老宜稱漫士,窮喜備殘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