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騷客(騷客)  拼音:sāo kè
詩人、文士。宋。梅堯臣淩霄花賦〉:「或制裳于騷客,或登歌于樂章?!埂队讓W瓊林。卷四。文事類》:「騷客即是詩人,譽髦乃稱美士。」也作「騷人」。
《漢語大詞典》:酸風(酸風)
(1).指刺人的寒風。 唐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 魏 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元 薩都剌 《過孫虎臣園》詩:“ 洛陽 花木盡如霞,冷雨酸風盡委沙?!?魯迅 《集外集·斯巴達之魂》:“時適萬籟寥寂,酸風戛窗,脈脈無言,似聞嘆息?!?br />(2).比喻醋意。多指在男女關系上的嫉妒心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五一回:“這回得了他兄弟的電報,不覺酸風勃發(fā)?!?蔡東藩 《慈禧太后演義》第八回:“那 四春娘娘 ,還疑是上天雨露,未必均沾,醋霧酸風,鬧個不了?!?br />(3).指文人迂腐拘執(zhí)的習氣。 張恨水 《八十一夢·天堂之游》:“你在大門口和我們這無名小卒,撒的什么酸風!”
《漢語大詞典》:西齋(西齋)
指文人的書齋。陳書·蔡凝傳:“﹝ 凝 ﹞常端坐西齋,自非素貴名流,罕所交接?!?唐 李郢 《錢塘青山題李隱居西齋》詩:“小隱西齋為客開,翠蘿深處遍青苔?!?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八八:“門前報有關山客,來聽西齋夜雨聲。”
分類:文人書齋
《國語辭典》:壇坫(壇坫)  拼音:tán diàn
1.會盟的壇臺。《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桓公朝天下,會諸侯,曹子以一劍之任,枝桓公之心于壇坫之上?!?br />2.舉行法事的壇場。
3.文人集會的場所或文壇。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八:「蕭山毛西河奇齡、錢唐毛稚黃先舒、遂安毛會侯際可,俱以文章雄東南壇坫?!?br />4.議壇、輿論界。清。顧炎武〈復張又南書〉:「倘逖聽不察,以為自立壇坫,欲以奔走天下之人,則東林覆轍?!?/div>
《漢語大詞典》:練裙(練裙)
亦作“ 練帬 ”。
(1).白絹下裳。亦指婦女所著白絹裙。 宋 蘇軾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贈元素》詩:“破裓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鬭清妍。”
(2).宋書·羊欣傳:“ 獻之 嘗夏月入縣, 欣 著新絹帬晝寢, 獻之 書帬數(shù)幅而去。 欣 本工書,因此彌善?!焙笠蛴米魑娜顺伺d揮毫的典故。 唐 陸龜蒙 《懷楊臺文楊鼎文二秀才》詩:“重思醉墨縱橫甚,書破 羊欣 白練裙?!?/div>
《漢語大詞典》:小儒
(1).指勉力矯性而有得的儒者。荀子·儒效:“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脩,知而好問然后能才,公、脩而才,可謂小儒矣?!?楊倞 注:“皆矯其不及,故為小儒也?!?br />(2).淺陋的儒者。漢書·夏侯勝傳:“ 建 所謂章句小儒,破碎大道?!?宋 潘興嗣 《師道》詩:“師道久不振,小儒咸自私?!?清 黃宗羲 《原君》:“而小儒規(guī)規(guī)焉以君臣之義無所逃於天地之間,至 桀 紂 之暴,猶以為 湯 武 不當誅之?!?br />(3).舊時文人謙稱自己。 宋 陸游 《凄凄行》:“小儒雖微陋,一飯亦憂國?!?/div>
《漢語大詞典》:詩窮(詩窮)
指文人遭際坎坷,生活貧困。 宋 方岳 《次韻鄭僉判》之二:“詩窮不易辦亭材,只恁荒寒處處苔?!?清 黃景仁 《春暮呈容甫》詩:“先生吟太苦,終日閉荊關。我亦詩窮者,邀君數(shù)往還?!?/div>
《漢語大詞典》:應劉(應劉)
漢 末 建安 文人 應瑒 、 劉楨 的并稱。二人均為 曹丕 、 曹植 所禮遇。后亦用以泛稱賓客才人。 唐 張說 《唐故廣州都督甄公碑》:“曰興曰比,階 應 劉 之閫奧;或草或真,藏 鐘 張 之筋骨?!?宋 范仲淹 《覽秀亭》詩:“開樽揖明月,席上皆 應 劉 ?!?明 謝榛 《送王侍御按河南》詩:“知君最愛 應 劉 賦,更向 西園 一寄聲?!?/div>
《國語辭典》:琴劍(琴劍)  拼音:qín jiàn
琴與劍,為古代文人隨身攜帶的物品,有才有藝。唐。薛能 送馮溫往河外詩:「琴劍事行裝,河關出北方?!?/div>
《國語辭典》:哲匠  拼音:zhé jiàng
1.賢明的臣子。唐。王維和仆射晉公扈從溫湯〉詩:「謀猶歸哲匠,詞賦屬文宗。」
2.文人。唐。杜甫贈特進汝陽王二十二韻〉:「辭華哲匠能,筆飛鸞聳立?!?/div>
《國語辭典》:文會(文會)  拼音:wén huì
文士觀摩切磋詩文的集會。《舊唐書。卷六二。楊恭仁傳》:「師道退朝后,必引當時英俊,而文會之盛,當時莫比?!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敢蚴青l(xiāng)試年,做了幾個文會?!?/div>
《國語辭典》:文字飲(文字飲)  拼音:wén zì yǐn
以文字佐酒,即一邊飲酒,一邊賦詩論文。唐。韓愈醉贈張秘書〉詩:「不解文字飲,惟能醉紅裙?!?/div>
《國語辭典》:話頭(話頭)  拼音:huà tóu
1.開場白、打開話題的言談?!妒c頭。卷三。王本立天涯求父》:「總之孝不孝皆出自天性,原不在于讀書不讀書,如今且說一個忘根本的讀書人,權做個話頭。」
2.話題、話語?!段拿餍∈贰返诙幕兀骸刚诓荒蜔┑臅r候,卻好里面請吃飯,然后打斷話頭?!?br />3.音訊、消息?!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且請回家,待老婢子慢慢的尋覓。有了話頭,便來回報?!?br />4.背后令人議論的地方?!段拿餍∈贰返谖逦寤兀骸傅搅四暇?,少不得逢人遍告說:『秦某人如何荒唐法子,帶了窯姐兒,彰明昭著的在戲館里看戲,身上打扮的和戲子一樣?!荒切┰掝^,一傳十,十傳百,傳到寶興公司股東耳朵里去了?!?br />5.秘訣要領?!抖膛陌阁@奇》卷一八:「玄玄子先把外丹養(yǎng)砂乾汞許多話頭傳了,再說到內(nèi)丹采戰(zhàn),抽添轉(zhuǎn)換,升提呼吸,要緊關頭?!?/div>
《國語辭典》:文壇(文壇)  拼音:wén tán
文學界。如:「近年來文壇新秀輩出?!?/div>
《國語辭典》:外史  拼音:wài shǐ
1.非正史,大抵為瑣記及小說之類。如《儒林外史》。
2.文人常以此作為雅號。《明史。卷二八五。文苑傳一。趙塤傳》:「入見,賜之宴,賦詩稱旨,除廣信教授,自號榮陽外史?!?br />3.職官名。職掌記錄王者下達于京畿外的命令,并掌理四方邦國志書,三皇五帝的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