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漢巴郡閬中人,字文義。習(xí)《韓詩》,舉孝廉。明帝時補北宮衛(wèi)士令。以寬和任賢、抑黜驕戚論時政,帝嘉之。明帝卒,馬氏貴盛,爭欲入宮。仁披甲持戟,嚴(yán)勒門衛(wèi),莫敢輕進。章帝立,拜什邡令,興義學(xué),墾田千余頃。官終閬中令。
馬文義 朝代:五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徐州人。馬仁裕子。南唐李昪時,以蔭授千牛備身,補浙西支使。李璟保大三年,為祖全恩判官,攻閩。既下建州,諸將皆爭入府庫取金帛,文義獨收民籍歸幕,民賴以安。遷贊善大夫,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68—1208 【介紹】: 即金章宗。金朝皇帝,女真完顏部人,名璟,小字麻達葛。世宗孫。大定二十九年正月世宗死后繼位,次年改元明昌,后改承安、泰和。在位時境內(nèi)小康。乃正禮樂、修刑法、定官制、收遺書,定贍學(xué)養(yǎng)士之法。帝本人亦工詩能書。然胥持國勾結(jié)李淑妃,操縱朝政,金政漸衰。泰和時,擊敗宋北伐之師,然蒙古崛起于北方,漸為金患。在位十九年。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28—1398 【介紹】: 明朝開國皇帝。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人。初名重八、興宗,字國瑞。幼年窮苦,十七歲入皇覺寺為僧,旋即出外化緣乞食。元順帝至正十二年,投郭子興部紅巾軍,自親兵升九夫長,娶子興養(yǎng)女馬氏為妻,號“朱公子”,始改名取字。次年,擢為鎮(zhèn)撫。十五年,子興死,子郭天敘受宋龍鳳政權(quán)任為都元帥,以元璋為左副元帥。同年,渡江攻集慶。天敘陣亡,元璋獨任元帥府事。十六年,克集慶,改稱應(yīng)天府,遂稱吳國公。此后,東與張士誠爭江浙,西與陳友諒爭長江中游地區(qū)。宋小明王龍鳳九年(元至正二十三年),攻殺陳友諒。次年,稱吳王。龍鳳十二年,圍張士誠于蘇州。次年,始稱吳元年,破蘇州,俘殺張士誠;繼之,出兵北伐。又次年,即皇帝位,國號明,年號洪武。同年,克大都,滅元。陸續(xù)攻克南北各地,屢次出塞攻擊北元。洪武十三年,以“謀反”罪殺丞相胡惟庸,罷中書省,廢除丞相制度。在位時嚴(yán)懲貪污,以操之過急,不免冤濫。屢興大獄,胡惟庸、藍玉兩案,前后株連死者數(shù)萬人。開國功臣多非善終,文人學(xué)士以文字取殺身之禍者亦有多人。定八股取士之制。嚴(yán)禁百姓私往海外貿(mào)易,禁用白銀交易。
明詩紀(jì)事·甲簽·卷一(上)
太祖姓朱氏,諱元璋,字國瑞,濠州鐘離人。元至正十一年辛卯起兵,丁未稱吳元年,戊申建元洪武。在位三十一年崩,葬孝陵。有文集五十卷,詩五卷。 (黃瑜《雙槐》《歲鈔》:洪武八年秋八月,上覽川流之不息,陋尹程《秋水賦》言不契道,乃親更為之。賦成,召禁林群臣觀之,且曰:「卿等亦各撰賦以進。」宋濂率同列研精覃思,鋪敘成章,詣東黃閣次第投獻。上皆親覽焉。復(fù)置品評于其間。已而賜坐,敕大官進天廚奇珍,內(nèi)臣行觴。觴已,上顧濂曰:「卿何不盡飲?」廉出,跽奏曰:「臣荷陛下圣慈,賜以醇酎,敢不如詔?第臣年衰邁,恐不勝杯杓,志不攝氣,或愆于禮度,無以上承寵光爾?!股显唬骸盖涔迷囍?。」濂即席而飲。將徹,上復(fù)顧曰:「卿更宜酹一觴?!瑰ピ倨鸸剔o。上曰:「一觴豈解醉人乎?卒飲之。」濂舉觴至口端,又復(fù)瑟縮看三。上笑曰:「男子何不慷慨為?」對曰:「天威咫尺間,不敢重有所瀆?!?勉強一吸至盡。上大悅。濂顏面變赪,頓覺精神遐漂,若行浮云中。上復(fù)笑曰:「卿宜自述一詩,朕亦為卿賦醉歌?!苟钣觞S綾案進。上揮翰如飛,須臾成《楚辭》一章,曰:「西風(fēng)颯颯兮金張,特會儒臣兮舉觴。目蒼柳兮裊娜,閱澄江兮水洋洋。為斯悅而再酌,弄清波兮永光。玉海盈而馨透,泛瓊斝兮銀漿。宋生微飲兮早醉,忽周旋兮步驟蹌蹌。美秋景兮共樂,但有益于彼兮何傷?」濂既醉,下筆欹傾,字不成行列。甫綴五韻,上遽召濂至,命編脩官朱右重書以遺濂。遂諭濂曰:「卿藏之以示子孫。非惟見朕寵愛卿,亦可見一時君臣道臺,共樂太平之盛也?!瑰ノ灏葸凳滓灾x。上更敕侍臣應(yīng)制,賦《醉學(xué)》《士歌》者四人:考功監(jiān)丞華克勤、給事中宋善、方徵、彭通聞。而續(xù)賦者五人:秦府長史林溫、太子正字桂彥良、翰林編修王璉、張唯、典籍孫蕡。彭與孫皆吾廣人也。) 黃佐《翰林記》:太祖嘗出御制詩文,以示詞臣。太子正字桂彥良即于上前大聲誦之瑯然,左右驚愕,學(xué)士承旨詹同私戒之。上知之,謂曰:「儒者事君,正當(dāng)誠意,毋事矯揉也?!?廖道南殿閣詞林記:丙午年六月,上禱雨鐘山獲應(yīng),賦七言喜雨詩,命待制黃哲等賡和。已而諸將告捷,多令翰林諸臣應(yīng)制賦詩,上親加品評。洪武十年十二月,上制十題,命典籍吳伯宗賦之,援筆立就,詞語峻潔。上嘉其才敏,賜織金綿衣。嘗幸清流關(guān),賦詩,命扈從儒臣和之。起居注劉季道有「治定不教生縱逸,功成猶遣歷間關(guān)」之句。上嘆賞曰:「可謂安不忘危?!官n以白金文綺。又起居注蔣子杰應(yīng)命即物賦詠,立成。上大悅,特寵賜和章。一日命群儒撰《豢鶴文》,吳府伴讀王驥操觚立就,學(xué)士宋濂為之進呈。上稱善。及日將南至,大祀于園丘,上復(fù)命群臣賦七言律十二韻,冠以三百言序。驥與黃昶先成,跽讀御榻前。上聽畢,加獎勵,命進學(xué)禁林云。 解縉《春雨軒集》:洪武二十有八年,北平永清衛(wèi)之龍門,禾有異莖同穗之祥。今上皇帝遣皮來進,群臣上表賀。太祖高皇帝親御翰墨,為詩一章,以賜今上皇帝。其詩首言創(chuàng)業(yè)之艱,天命之不易,除暴禁亂之師,撫民致治之略。中言天錫豐登之屢,史書垂示之嚴(yán),明堂里禋薦之重。末示謙沖戒謹之意。為善不足之誠,大矜下民之惠。與民同樂之盛心,滋于言表。蓋不以嘉禾之祥為可矜,而以為可懼,而思以自勉,圣不自圣,兢兢業(yè)業(yè),足以垂訊于千萬年。今上皇帝服膺圣訓(xùn),念手澤之存,颯誦追維,不能自已,乃永樂三年用摹勒于石。拓本裝治成軸,分賜諸王及近臣。于是臣縉亦得與賜焉。 楊慎《藝林伐山》:吾蜀解元王孝忠,鄉(xiāng)試《賀平西蜀表》中有云:「川四巴三,收彈丸黑子之地;傅一廖二,成大統(tǒng)函夏之天?!垢狄涣味颂嬗啤镀轿魇耥灐分兄^「傅友德之功第一,廖永忠之功第二」也。人咸服其博洽。董谷《碧里雜存》:宋太史濂乞歸時,徹制詩二首餞之云:「白下開尊話別離。知君此后跡應(yīng)稀。」濂續(xù)云:「臣身愿作衡陽雁,一度秋風(fēng)一度歸。」上悅,賜白金、緡幣、文綺,曰:「與汝作百歲衣也。」自是歲一朝焉。 田按:《堯山堂外紀(jì)》:「洪武十年,宋學(xué)士景廉乞骸骨歸,華亭朱孟辨紀(jì)其事,作詩送之:『城上春云暖更飛,念卿此地跡應(yīng)稀,臣身愿作隨陽雁,一度秋來一度歸?!弧箵?jù)此則又為孟辨詩,而非太祖與濂賡續(xù)也。詩亦小有異同。周亮工《閩小紀(jì)》:林廷綱洪武初,承太祖親擢吏科給事中,寵遇日隆。嘗侍游江間殿。太祖首唱詩二句曰:「江間小殿與云齊,梁上新添燕子泥?!构兄甲愠扇?lián)曰:「雉尾曉開紅日近,龍衣春濕彩云低。旌旗影裹貔貅息,斧鉞門前騏驥嘶。簪筆詩成同拜舞,太平天子賜新題?!购筚n名恒忠。 王世貞《藝苑卮言》:高皇帝神武天授,生目不知書。既下集慶,始厭馬上,長篇短歌,操筆輒韻,有魏武樂府風(fēng),制詞質(zhì)古,一洗駢偶之習(xí)。 王世貞《弇山堂別集》:《草木子》謂上有佳句云:「烏啼紅樹裹,人在翠微中?!固煜抡b之。又皇太子《新月詩》云:「昨夜嚴(yán)陵失釣鉤,何入移上碧云頭?雖然未得團圓相,也有清光照九州?!挂笆犯街?。謂為太祖及懿文不享國之證。《草木子》乃元遺民國初所著書,謂上者,順帝也;皇太子者,愛猷識理達臘也。蓋以其不獲有天下,而在東宮頗擅權(quán),故記之耳?!陡叩奂窡o此二句。 朱孟震《續(xù)玉笥詩談》:近有作《道聽錄》者,指黃巢《詠菊》,元梁王《曉行》之作以為高皇,宋人譏高宗《養(yǎng)鴿》詩載葉氏《草木子》,而以為武宗北狩。書非異聞,時非久遠,尚謬妄若此,況遠且僻哉! 田按:《明史藝文志》:太祖文集五十卷、詩五卷?!端膸臁分浂?。自漢祖以馬上得天下,《大風(fēng)》一歌,妙合音節(jié)。明祖起自布衣,與漢合符,御制篇章,炳為巨集。野史所載,最為繁雜,茲擇其可信者著于編,以瞻一代之風(fēng)尚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東館陶人,舊名文進。洪武十八年進士,拜監(jiān)察御史,監(jiān)造榆林版籍,有功,詔改名文義。為權(quán)貴傾擠,卒于官。
維基
孫文義,舊名文進,北平館陶人。洪武十八年(1385年),中式三甲第二十七名進士。任監(jiān)察御史,因監(jiān)造榆林版籍有功,下詔改名文義,不久為權(quán)奸排擠,卒于任上,年四十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91—1460 【介紹】: 明揚州府興化人,字世用。永樂十三年進士。選庶吉士,授中書舍人。遷侍講學(xué)士。正統(tǒng)十年,進工部右侍郎,入內(nèi)閣典機務(wù)。景泰初,進尚書,兼翰林學(xué)士,仍掌閣務(wù)。英宗復(fù)位,謝病歸。為人清直,持議正,樂儉素,位至臺司,僅敝廬瘠田。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克用,揚州興化人。永樂乙未進士,累官少傅兼太子太傅工部尚書謹身殿大學(xué)士贈太保謚文義
明詩紀(jì)事·乙簽·卷十一
谷字克用,揚州興化人。永樂乙未進士,選庶吉士,授中書舍人。仁宗踐阼,改存坊司直郎,尋遷翰林侍講。正統(tǒng)中,進侍講學(xué)士,擢工部侍郎,入內(nèi)閣知制館。景泰初,進尚書、少保、東閣大學(xué)士,兼太子太傅,尋進謹身殿大學(xué)士。英宗復(fù)辟,謝病歸卒。成化初贈太保,謚文義。有《育齋集》十七卷、《歸田集》三卷、《拾遺集》一卷。
維基
高谷(1391年—1460年),字世用,直隸興化縣人。歷仕永樂、洪熙、宣德、正統(tǒng)、景泰五朝。永樂十三年(1415年)乙未科進士,選庶吉士,任中書舍人。仁宗即位,改春坊司直郎,不久,遷翰林院侍講。英宗即位,經(jīng)楊士奇推薦,侍講讀。正統(tǒng)十年(1445年),進工部右侍郎,入內(nèi)閣參與機務(wù)。景泰初,升任工部尚書,兼翰林學(xué)士。景泰二年,進少保、東閣大學(xué)士。后加太子太傅。七年,進謹身殿大學(xué)士,仍兼東閣大學(xué)士。英宗復(fù)辟后,賜其金帛等令致仕。天順?biāo)哪辏?460年)正月卒。成化初年,贈太保,謚文義?!?a target='_blank'>明史》有傳。
馬文義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即馬朵三。清青海西寧人,回族。同治元年,被西寧回民擁為首領(lǐng),發(fā)動起事,控制碾伯至享堂之間地區(qū),聲勢頗盛。后病死,部將馬永福繼為首領(lǐng)。
《漢語大詞典》:訪義(訪義)
探求文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宗經(jīng):“尚書則覽文如詭,而尋理即暢;春秋則觀辭立曉,而訪義方隱?!?/div>
分類:探求文義
《漢語大詞典》:做品
(1).作風(fēng)。 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九:“可是我老不大放心 老蘇 那種婆婆媽媽的做品,不論干什么事,他老守著他那一板三眼。”
(2).作品。 劉半農(nóng) 《重印〈何典〉序》:“這種做品,可以比做圖畫中的caricature?!卑?,英文義為“漫畫”。
《漢語大詞典》:詰鞠
猶詰屈。文義迂曲難通。
分類:文義迂曲
《國語辭典》:按部就班  拼音:àn bù jiù bān
原指巡查所轄的部屬,歸入所屬的班列。語本《文選。陸機。文賦》:「然后選義按部,考辭就班?!购笠曛缸魑恼聲r,依照文義、安排章節(jié),并將確切的詞句放在適當(dāng)位置;亦可指做事依照一定的層次、條理?!镀缏窡簟返诰啪呕兀骸肝乙话l(fā)勞動小相公大筆,寫個書名簽兒,按部就班,以便觀書者指名以求,售書者認簽而給?!埂秲号⑿蹅鳌返谒摹鸹兀骸杆莻€兒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正用不著到那等地方去名外圖利?!?/div>
《漢語大詞典》:拘文牽義(拘文牽義)
拘泥于字義、文義。 清 陳確 《大學(xué)辨三·與張考夫書》:“拘文牽義,必墮支離之習(xí)?!?太平天囯 洪仁玕 《軍次實錄》:“無如所見多是吟花詠柳之句,六代故習(xí),空言無補,與其讀之而令人拘文牽義,不如不讀尤有善法焉?!?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不達古語而誤解例:“古書多古語,又多叚借字,殆難為拘文牽義者道矣。” 黃遠庸 《平政院開幕》:“茍效懇款之愚,少抒忠讜之論,因知虛懷必蒙嘉納,按諸定例,尚無明文,或且以越職言事為嫌,終不免拘文牽義之見?!?/div>
四用──文義四用
【三藏法數(shù)】
(出法華文句記)
〔一、有文有義,常人用之〕,謂凡立言立論,有文字可證據(jù),有義理可依憑;此尋常之人皆能用,故云常人用之。
〔二、無文有義,智人用之〕,謂凡立言立論,雖無文字可證據(jù),而有義理可依憑,此唯智者能用,故云智人用之。
〔三、有文無義,暗者用之〕,謂凡立言立論,雖有文字可證據(jù),而無義理可依憑,此暗昧之人,不明義理,而強自用,故云暗者用之。
〔四、無文無義,迷者用之〕,謂凡立言立論,既無文字可證據(jù),又無義理可依憑,此愚迷之人,不了文義,而強自用,故云迷者用之。
別解文義
【三藏法數(shù)】
別解文義者,謂既總釋經(jīng)題,則當(dāng)別解經(jīng)文,使妙義之不壅也。此經(jīng)文富義博,一文一句,包含法界,科釋難盡。略而言之,大科三分。蓋圣人設(shè)教,必有其漸。將說微言,先顯因由。故此經(jīng)從世主妙嚴(yán)品為序分。因緣既彰,當(dāng)機受法,故此經(jīng)從如來現(xiàn)相品至入法界品為正宗分。正宗既陳,務(wù)于流通,復(fù)令末葉傳芳,法燈永耀。故此經(jīng)從入法界品內(nèi),爾時文殊師利從善住樓閣出已下,為流通分。故祖師作疏述鈔,嘗釋其義焉。(梵語文殊師利,華言妙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