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51,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外敷
宣敷
敷弘
敷妙
敷溪
敷蕊
敷貼
敷尋
敷洽
敷敷
青敷
四敷
罔敷
敷祥
敷顯
《國語辭典》:外敷  拼音:wài fū
把藥膏、藥水等涂抹在患處表皮上。如:「醫(yī)師把藥膏外敷在手肘紅腫處。」《鏡花緣》第二九回:「但藥有外敷內(nèi)服之不同,必須面看傷之輕重,方能斟酌用藥?!?/div>
《漢語大詞典》:宣敷
講說,敷陳。 明 方孝孺 《息耕亭記》:“卑處郡邑,尊據(jù)廟廊;逢迎阿比,以取嚬笑;屏束學(xué)術(shù),宣敷條教;物薄人澆,機(jī)深穽巧;寬則致侮,嚴(yán)則取誚?!?清 魏源 《武進(jìn)莊方耕少宗伯遺書序》:“ 武進(jìn) 莊方耕 少宗伯, 乾隆 中以經(jīng)術(shù)傅 成親王 于上書房十有餘載,講幄宣敷,茹吐道誼?!?/div>
分類:講說
《漢語大詞典》:敷弘
(1).傳布弘揚(yáng)。《三國志·魏志·高柔傳》:“陛下臨政,允迪叡哲,敷弘大猷,光濟(jì)先軌。”晉書·魏舒?zhèn)?/a>》:“出贊袞職,敷弘五教?!?br />(2).鋪陳闡揚(yáng)。 晉 皇甫謐 《〈三都賦〉序》:“古人稱不歌而頌謂之賦,然則賦也者,所以因物造端,敷弘體理,欲人不能加也?!?/div>
《漢語大詞典》:敷妙
謂草擬詔書。語本 南朝 梁 江淹 《齊太祖高皇帝誄》:“寅亮大寶,敷綸妙秘?!?唐 駱賓王 《疇昔篇》:“果乘驄馬發(fā)囂書,復(fù)道郎官稟綸詔……高門有閲不圖封,峻筆無聞斂敷妙。”參見“ 敷綸 ”。
分類:草擬詔書
《漢語大詞典》:敷綸(敷綸)
宣詔。 南朝 梁 江淹 《齊太祖高皇帝誄》:“話言之詔,貽在英粹。寅亮大寶,敷綸妙秘?!?/div>
分類:宣詔
《駢字類編》:敷溪
唐 鄭谷 敷溪高士 敷溪南岸掩柴荊,掛卻朝衣愛凈名。
《漢語大詞典》:敷蕊
猶敷榮。《文選·左思〈蜀都賦〉》:“紅葩紫飾,柯葉漸苞,敷蘂葳蕤,落英飄颻?!?張銑 注:“敷,布也。蘂,花心也?!?span id="iad2uwy" class="book">《文選·吳都賦》:“瓊枝抗莖而敷蘂,珊瑚幽茂而玲瓏?!?/div>
《漢語大詞典》:敷貼
敷布粘貼。例如:敷貼膏藥。
分類:粘貼
《漢語大詞典》:敷尋(敷尋)
廣泛尋訪。 南朝 宋 謝莊 《自潯陽至都道里名為詩》:“山經(jīng)亟旋覽,水牒勌敷尋。”
分類:廣泛尋訪
《漢語大詞典》:敷洽
廣布。 唐 張說 《南省就竇尚書山池尋花柳宴序》:“況乃五教敷洽,萬邦懷和。”
分類:廣布
《漢語大詞典》:敷敷
花開貌。 唐 韓愈 《南山詩》:“敷敷花披萼,闟闟屋摧霤。”參見“ 敷蘛 ”。
分類:花開開貌
《漢語大詞典》:敷蘛
花開貌。《文選·左思〈吳都賦〉》“異荂蓲蘛” 晉 劉逵 注:“敷蘛,華開貌?!?李善 注:“ 郭璞 曰:‘蕍猶敷蕍,亦華之貌也。’蘛與蕍同,庾俱切。蓲與敷同,無俱切?!?高步瀛 義疏:“ 杜宗玉 曰:俞、育聲轉(zhuǎn),敷訓(xùn)華開,取鋪華義。蕍訓(xùn)榮,猶敷榮,亦敷華義。”
《漢語大詞典》:青敷
連片的綠葉。 晉 楊方 《合歡》詩之四:“青敷羅翠彩,絳葩象赤云。”
分類:連片綠葉
《韻府拾遺 虞韻》:四敷
盧楠酬德賦:天風(fēng)四敷,春陽疊暢。
《韻府拾遺 虞韻》:罔敷
柳宗元文:直道莫試,嘉言罔敷;佐王之氣,窮以郡符。
《駢字類編》:敷祥
王儉太廟樂歌:偃風(fēng)裁化,暅日敷祥。
《漢語大詞典》:敷顯(敷顯)
傳布顯揚(yáng)。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文章:“朝廷憲章,軍旅誓誥,敷顯仁義,發(fā)明功德,牧民建國,施用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