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10
詞典
1
分類詞匯
409
共410,分2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亭長
蚍蜉
丑虜
卻敵
寇讎
犄角
同仇
敵情
敵愾
自首
京觀
臨敵
招降
掎角
黠虜
《國語辭典》:
亭長(亭長)
拼音:
tíng zhǎng
秦漢之制,每十里一亭,亭有長,掌理捕劾盜賊?!妒酚洝>戆?。高祖本紀》:「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勾送猓诙纪ぜ伴T亭亦設(shè)有亭長,職掌相同。
分類:
尚書省
與國
為防
防御
主事
御敵
敵人
邊境
亭長
《國語辭典》:
蚍蜉
拼音:
pí fú
動物名。一種大蟻。節(jié)肢動物門昆蟲綱。色灰,頭大,觸角很大。有營社會化的集團生活,也有單獨生活的。
分類:
輕視
紫荊
大蟻
微小
小丑
力量
作對
對敵
敵人
《漢語大詞典》:
蚍蜉援
喻微小的援助。語本 唐
韓愈
《〈張中丞傳〉后序》
:“當其圍守時,外無蚍蜉蟻子之援,所欲忠者,國與主耳。” 清
趙翼
《漳州木棉庵懷古》
詩:“圍城久絶蚍蜉援,相府方酣蟋蟀鬭。” 清
唐孫華
《永嘉令馬公賜謚索詩》
之一:“蚍蜉援絶當流矢,雀鼠糧空自結(jié)纓?!?/div>
分類:
微小
援助
《國語辭典》:
丑虜(醜虜)
拼音:
chǒu lǔ
1.稱眾多的敵人?!对娊?jīng)。大雅。常武》:「鋪敦淮濆,仍執(zhí)丑虜?!?br />2.稱丑惡的敵人。宋。無名氏《李師師外傳》:「今又北面事丑虜,冀得一當,為呈身之地。」
分類:
對敵
敵人
《漢語大詞典》:
卻敵(卻敵)
亦作“卻敵”。 擊退敵人。
《
尸子·勸學
》
:“今非比志意也,比容貌;非比德行也,而論爵列,亦可以卻敵服遠矣?!?span id="c3vnzaw" class="book">《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
》:“﹝ 樊噲 ﹞西至 酈 ,以卻敵,斬首二十四級,捕虜四十人,賜重封。” 宋
陸游
《上殿札子》
二:“ 寇準 氣吞丑虜,故能成卻敵之功?!?span id="awct9lb" class="book">《前漢書平話》卷下:“ 細柳將軍 北戍雄,陣前卻敵談笑中?!?/div>
分類:
擊退
退敵
敵人
《國語辭典》:
寇讎(寇讎)
拼音:
kòu chóu
仇敵、敵人?!睹献?。離婁下》:「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挂沧鳌缚艹稹?。
分類:
仇敵
敵人
《國語辭典》:
犄角
拼音:
jī jiǎo
1.倚靠、支援。《水滸傳》第九一回:「統(tǒng)領(lǐng)水軍船只,泊聚衛(wèi)河,與城內(nèi)相為犄角?!骨?。陸世廉《西臺記》第一出:「左提右挈,共成犄角?!?br />2.角落。如:「墻的犄角長滿了雜草?!?/div>
《國語辭典》:
犄角
拼音:
jī jiao
獸類的角。如:「牛犄角」。
分類:
對峙
分布
角落
獸類
兵力
并立
同處
處所
兩角
以便
牽制
夾擊
敵人
相支
支援
《國語辭典》:
同仇
拼音:
tóng chóu
語出《詩經(jīng)。秦風。無衣》:「王于興師,脩我戈矛,與子同仇。」比喻一致對付仇敵?!顿Y治通鑒。卷六八。漢紀六十。獻帝建安二十四年》:「魯肅嘗勸孫權(quán)以曹操尚存,宜且撫輯關(guān)羽,與之同仇,不可失也?!?/div>
分類:
同仇
共同
對敵
敵人
人表
憤慨
《國語辭典》:
敵情(敵情)
拼音:
dí qíng
有關(guān)敵方的種種情況。如:「作戰(zhàn)的先決條件在于了解敵情?!?/div>
分類:
敵情
敵方
指敵
敵人
我方
采取
行動
《國語辭典》:
敵愾(敵愾)
拼音:
dí kài
語本《左傳。文公四年》:「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指共同抵禦大家所憤恨的人?!稏|周列國志》第七一回:「安得穰苴今日起,大張敵愾慰蒼生?!?/div>
分類:
抵抗
憤恨
敵人
《國語辭典》:
自首
拼音:
zì shǒu
犯罪者于犯罪之事實尚未被舉發(fā)以前,自行向有偵查權(quán)的機關(guān)坦承犯罪,受其裁判。
分類:
自首
自行
敵人
投案
投降
承認
告密
認罪
罪責
獨幕劇
《國語辭典》:
京觀(京觀)
拼音:
jīng guàn
古代戰(zhàn)爭勝利者為顯示戰(zhàn)功,收集敵人的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蹲髠鳌P辍罚骸妇林滠?,而收晉尸以為京觀?!埂逗鬂h書。卷七一?;矢︶詡鳌罚骸甘撰@十馀萬人,筑京觀于城南?!挂沧鳌妇┣稹?。
分類:
京觀
戰(zhàn)爭
炫耀
耀武
武功
收集
敵人
尸首
《漢語大詞典》:
臨敵(臨敵)
面對敵人。
《
吳子·論將
》
:“果者,臨敵不懷生?!?漢
孔融
《薦禰衡表》
:“解疑釋結(jié),臨敵有餘。” 唐
皮日休
《漢斬丁公論》
:“ 丁公 臨敵,捨敵無殺,誠惻隱之仁者。” 明
余繼登
《典故紀聞》
卷三:“眾至邊上,常存戒心,雖不見敵,常若臨敵,則不至有失矣?!?/div>
分類:
面對
對敵
敵人
《國語辭典》:
招降
拼音:
zhāo xiáng
號召、勸諭敵人歸降。《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虜急擊招降陵?!埂逗鬂h書。卷八九。南匈奴傳》:「宜令續(xù)深溝高壁,以恩信招降,宣示購賞,明其期約?!?/div>
分類:
招降
號召
勸諭
敵人
投降
《國語辭典》:
掎角
拼音:
jǐ jué
兵分兩面,以牽制或夾攻敵人?!度龂?。卷五八。吳書。陸遜傳》:「掎角此寇,正在今日?!固?。
陳子昂
〈
上西蕃邊州安危事
〉:「今欲掎角亡叛雄將,邊疆惟倚金山諸蕃?!?/div>
分類:
偏斜
分兵
牽制
正相
呼應(yīng)
夾擊
敵人
《漢語大詞典》:
黠虜(黠虜)
狡猾的敵人。
《后漢書·伏湛傳》
:“且 漁陽 之地,逼接 北狄 ,黠虜困迫,必求其助。” 唐
白居易
《備邊并將置帥策》
:“然后據(jù)便宜之地,扼要害之衝,以逸待勞,以寡制眾,則雖黠虜無能為也?!?清
譚宗浚
《覽海賦》
:“此又足懾黠虜之強魂,而資鄉(xiāng)閭之捍衛(wèi)者也?!?/div>
分類:
狡猾
敵人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