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10
詞典
1
分類詞匯
409
共410,分28頁顯示
上一頁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18
19
20
21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權(quán)掩
繳獲
御戰(zhàn)
因敵取資
以逸擊勞
以逸待勞
以守為攻
駐敵
追亡逐北
折沖御侮
舟中敵國
賊囮
斫馘
望風(fēng)披靡
望風(fēng)而遁
《漢語大詞典》:
權(quán)掩(權(quán)掩)
謂施用計(jì)謀,偷襲敵人。 漢
王充
《
論衡·恢國
》
:“兵至 牧野 ,晨舉脂燭,奸謀惑民,權(quán)掩不備?!?/div>
分類:
施用
用計(jì)
計(jì)謀
偷襲
敵人
《國語辭典》:
繳獲(繳獲)
拼音:
jiǎo huò
從投降的敵人或罪犯身上收繳武器、兇器等。如:「我方繳獲敵軍大批槍械?!?/div>
分類:
繳獲
獲得
戰(zhàn)敗
得來
敵人
東西
人方
取得
武器
器物
物資
《漢語大詞典》:
御戰(zhàn)(禦戰(zhàn))
為抵御敵人的侵犯而作戰(zhàn)。
《
尉繚子·守權(quán)
》
:“凡守者,進(jìn)不郭圍,退不亭障,以御戰(zhàn),非善者也?!?/div>
分類:
抵御
御敵
敵人
侵犯
作戰(zhàn)
《國語辭典》:
因敵取資(因敵取資)
拼音:
yīn dí qǔ zī
從敵軍或敵地取得所需要的物資。《魏書。卷二四。燕鳳傳》:「軍無輜重樵爨之苦,輕行速捷,因敵取資,此南方所以疲敝,北方所以常勝也?!?/div>
分類:
敵人
取得
得所
所需
物資
《國語辭典》:
以逸擊勞(以逸擊勞)
拼音:
yǐ yì jí láo
采取守勢,養(yǎng)精蓄銳,待敵方疲憊時(shí),再予以痛擊?!稘h書。卷六九。趙充國傳》:「以逸擊勞,取勝之道也?!埂度龂萘x》第一九回:「今操兵方來,可乘其寨柵未定,以逸擊勞,無不勝者?!?/div>
分類:
充分
養(yǎng)息
軍隊(duì)
攻擊
疲勞
敵人
《國語辭典》:
以逸待勞(以逸待勞)
拼音:
yǐ yì dài láo
采取守勢,養(yǎng)精蓄銳,待敵方疲倦、實(shí)力削弱時(shí),再予以痛擊?!稘h書。卷六九。趙充國傳》:「烽火幸通,勢及并力,以逸待勞,兵之利者也?!埂度龂萘x》第五○回:「若是我用兵時(shí),就這個(gè)去處,也埋伏一彪軍馬,以逸待勞?!挂沧鳌敢载齽凇?。
分類:
作戰(zhàn)
時(shí)采
采取
敵人
來攻
《漢語大詞典》:
以守為攻(以守爲(wèi)攻)
用防御作為擊破敵人的手段。 宋
秦觀
《邊防策下》
:“蓋 充國 以 先零 竆寇,急與之角,則中國必有饋輓轉(zhuǎn)輸之勞,故罷騎留屯而圖以朞月,此則以守為攻者也?!?宋
陳亮
《酌古論一·先主》
:“用兵之道,有攻法,有守法,此兵之常也;以攻為守,以守為攻,此兵之變也?!?李天銀
《扼住敵人的咽喉》
:“我軍決定暫時(shí)以守為攻,消耗敵人兵力,然后再集中力量突過河去,全殲敵人?!?/div>
分類:
防御
擊破
破敵
敵人
《漢語大詞典》:
駐敵(駐敵)
謂遏止敵人的攻勢。
《
三國志·吳志·顧譚傳
》
:“ 休 承 奮擊之……遂駐 魏 師;時(shí) 琮 羣子 緒 端 亦并為將,因敵既住,乃進(jìn)擊之……時(shí)論功行賞,以為駐敵之功大,退敵之功小?!?/div>
分類:
遏止
敵人
攻勢
《國語辭典》:
追亡逐北
拼音:
zhuī wáng zhú běi
追擊戰(zhàn)敗而逃走的敵軍?!度龂?。卷五八。吳書。陸遜傳》:「三道俱進(jìn),果沖休伏兵,因驅(qū)走之,追亡逐北,徑至夾石,斬獲萬馀?!埂段倪x。賈誼。過秦論》:「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挂沧鳌缸繁贾鸨薄?。
分類:
追擊
擊敗
敵人
《漢語大詞典》:
折沖御侮(折衝御侮)
語本
《詩·大雅·綿》
:“予曰有御侮” 毛 傳:“武臣折衝曰御侮?!焙笥靡灾^抗擊敵人。 宋
胡銓
《戊午上高宗封事》
:“參贊大臣,徒取充位如此,有如敵騎長驅(qū),尚能折衝御侮耶?”
分類:
以謂
抗擊
敵人
《國語辭典》:
舟中敵國(舟中敵國)
拼音:
zhōu zhōng dí guó
同船的人都成了仇敵。語本《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贡扔饔H信叛離。唐。
陸贄
論關(guān)中事宜狀
:「是知立國之安危在勢,任事之濟(jì)否在人。勢茍安,則異類同心也;勢茍危,則舟中敵國也。」
分類:
人都
敵人
眾叛親離
《漢語大詞典》:
賊囮(賊囮)
指為敵人做誘降工作的叛徒、逆賊。
《孤臣碧血記》
:“ 額里華達(dá) 語至此, 摩而忒 力唾其面曰:‘止!吾不欲更聞矣。汝一賊囮耳!夫賊而為賊囮,其可恥孰甚?’”
分類:
敵人
叛徒
《漢語大詞典》:
斫馘
割取敵人的左耳。古代戰(zhàn)爭中以此計(jì)功。 清
王韜
《淞隱漫錄·鵑紅女史》
:“斫馘獻(xiàn)俘,巖疆以定?!?/div>
分類:
割取
敵人
左耳
戰(zhàn)爭
以此
《國語辭典》:
望風(fēng)披靡(望風(fēng)披靡)
拼音:
wàng fēng pī mǐ
草木隨風(fēng)伏倒。形容為強(qiáng)大的氣勢所壓倒,或?yàn)閿橙藲鈩菟饝兀醋鲬?zhàn)就潰敗了。《元史。卷一五○。張榮傳》:「詰旦,敵兵整陣至,榮馳之,望風(fēng)披靡,奪戰(zhàn)船五十艘?!埂锻词贰返诹兀骸肝丛唤棧茸酝L(fēng)披靡。」也作「望風(fēng)而靡」。
分類:
草木
敵人
強(qiáng)大
氣勢
壓倒
《國語辭典》:
望風(fēng)而遁(望風(fēng)而遁)
拼音:
wàng fēng ér dùn
遙見對方的蹤影或氣勢就嚇得逃跑了?!督鹗?。卷八一。溫迪罕蒲里特傳》:「賊識其旗幟,望風(fēng)而遁?!埂痘ㄔ潞邸返谒奈寤兀骸高@日離樊城不上十里,日早落了。對面忽來一游騎,車夫望風(fēng)而遁。」也作「望風(fēng)而逃」、「望風(fēng)而走」。
分類:
遠(yuǎn)遠(yuǎn)
遠(yuǎn)望
望見
敵人
蹤影
強(qiáng)大
大氣
氣勢
遁逃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