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15—564 【介紹】: 北齊渤海蓨人,字仲藻,小名搔。封隆之子。仕魏,由秘書郎中累遷金紫光祿大夫。魏孝武帝末,斛斯椿用事,子繪與父俱棄官還。東魏孝靜帝時(shí),累遷平陽太守,開晉州北界霍太山舊號(hào)千里徑之東路,便于軍民。歷大行臺(tái)吏部郎中、渤海太守、合州刺史等,曉達(dá)政事,長于綏撫。北齊文宣帝時(shí),仕至儀同三司、祠部尚書。
全北齊文·卷六
子繪字仲藻,渤海蓨人,魏尚書右仆射隆之次子,小名搔,為神武開府主簿,隨府轉(zhuǎn)丞相主簿,加伏波將軍,除通直常侍左將軍,領(lǐng)中書舍人,加征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孝靜初兼給事黃門侍郎,除衛(wèi)將軍、平陽太守,加散騎常侍,征補(bǔ)大行臺(tái)吏部郎中;文襄統(tǒng)事,以為渤海太守,加驃騎將軍,天保初除太尉長史,歷海州、合州、鄭州刺史,徵為司徒左長史,乾明初轉(zhuǎn)大司農(nóng),除魏尹,皇建中加驃騎大將軍,太寧中遷都官尚書,加儀同三司,歷七兵尚書,轉(zhuǎn)祠部尚書,河清三年卒,贈(zèng)尚書右仆射,謚曰簡。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57 【介紹】: 北齊趙郡柏人人,字德況。李元忠子。有才藝,通音律博弈之屬。曾采諸聲,別造一器,號(hào)“八弦”,為時(shí)所稱。起家司徒行參軍,累遷河內(nèi)太守。官至尚書儀曹郎。
《漢語大詞典》:搔耙
見“ 搔把 ”。
《漢語大詞典》:搔把
亦作“ 搔爬 ”。亦作“ 搔耙 ”。 謂以指爪或他物抓刮爬梳。 唐 白居易 《春日閑居》之一:“飽竟快搔把,筋骸無檢束?!卑?,一本作“ 爬 ”。 宋 黃庭堅(jiān) 《代書》:“刺頭簿領(lǐng)中,蚤蝨廢搔爬?!?清 龔自珍 《寒月吟》:“挽鬚搔爬之,磨墨揄揶之。” 郁達(dá)夫 《出奔》五:“ 錢時(shí)英 到這時(shí)才放聲嘆了一口氣,向頭上搔耙了許多回。”
分類:指爪
《高級(jí)漢語詞典》:搔背扒子  拼音:sāo bèi pá zǐ
形狀像手,裝在桿的一端,用來搔自己的背的一種用具
《國語辭典》:搔耳捶胸  拼音:sāo ěr chuí xiōng
抓耳朵、捶胸膛。形容焦躁悔恨的模樣?!段骱言挕HE》:「心下十分悲咽,便搔耳捶胸,焦躁起來?!?/div>
《漢語大詞典》:搔瓜
戰(zhàn)國 時(shí) 梁 大夫 宋就 為邊縣令,其地與 楚 相鄰。 梁 楚 兩亭皆種瓜; 梁 人勤灌,瓜美; 楚 人懶灌,瓜惡。 楚 人妒忌,夜偷搔之,致使瓜有死焦者。 梁 人因欲報(bào)復(fù), 宋就 不許,且令人夜灌 楚 瓜,使之亦美。見 漢 劉向 新序·雜事四。后因用為以德報(bào)怨之典。 清 吳偉業(yè) 《松鼠》詩:“撲棗聽隣家,搔瓜任邊邑?!?/div>
《漢語大詞典》:搔摸
猶言呵癢。 茅盾 《子夜》一:“ 林佩珊 吃吃地笑著,保護(hù)住自己的頂怕搔摸的部分,一步一步往后退?!?/div>
《國語辭典》:搔首踟躕(搔首踟躕)  拼音:sāo shǒu chí chú
以手抓頭,來回徘徊不定。形容心情焦慮著急?!对娊?jīng)。邶風(fēng)。靜女》:「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顾?。洪邁《夷堅(jiān)甲志。卷六?;魹榧椤罚骸钙堄械?,則怡然長熽?;蛭磿?huì)意,則搔首踟躕。」
《國語辭典》:搔首弄姿  拼音:sāo shǒu nòng zī
形容故意賣弄風(fēng)情。清。王士禎等《師友詩傳錄》:「昧于詩之正變,而徒掇拾古今諸家之片詞瑣語,描頭畫角,搔首弄姿?!挂沧鳌干︻^弄姿」。
《國語辭典》:搔頭弄姿(搔頭弄姿)  拼音:sāo tóu nòng zī
搔,用手指梳理;弄,賣弄?!干︻^弄姿」原指修飾儀容。后指故作姿態(tài),賣弄風(fēng)情。今或指女子賣弄風(fēng)情,取媚他人?!逗鬂h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大行在殯,路人掩涕,固獨(dú)胡粉飾貌,搔頭弄姿?!骨濉T丁蹲硬徽Z。卷一五。尸香二則之一》:「秀姑不從,乃遣所嬖某作餌,搔頭弄姿,為蠱惑計(jì)。」清。陳其元《庸閒齋筆記。卷一○。游泰西花園記》:「乃自同治紀(jì)元后,外國妓女亦泛海而來,搔頭弄姿,目挑心招,以分華娼頭纏之利?!挂沧鳌干κ着恕?。
《國語辭典》:搔首弄姿  拼音:sāo shǒu nòng zī
形容故意賣弄風(fēng)情。清。王士禎等《師友詩傳錄》:「昧于詩之正變,而徒掇拾古今諸家之片詞瑣語,描頭畫角,搔首弄姿。」也作「搔頭弄姿」。
《漢語大詞典》:老虎頭上搔癢(老虎頭上搔癢)
比喻膽大妄為。 蔡?hào)|藩 《后漢通俗演義》第三三回:“惟 竇憲 前殺 郅壽 ,后殺 樂恢 ,威焰逼人,炙手可熱,還有何人不顧生死,再去老虎頭上搔癢?” 魯迅 《吶喊·藥》:“榨不出一點(diǎn)油水,已經(jīng)氣破肚皮了。他還要老虎頭上搔癢,便給他兩個(gè)嘴巴。”
分類:膽大妄為
《漢語大詞典》:麻姑搔背
典出 晉 葛洪 《神仙傳》。謂仙人 麻姑 手纖長似鳥爪,可搔背癢。 唐 李白 《西岳云臺(tái)歌送丹丘子》詩:“ 明星玉女 備灑掃, 麻姑 搔背指爪輕?!?金 王若虛 《王內(nèi)翰子端詩其小樂天甚矣漫賦三詩為白傅解嘲》之三:“妙理宜人入肺肝, 麻姑 搔背豈勝鞭?!?清 孔尚任 《桃花扇·會(huì)獄》:“只愁今夜里,少一個(gè) 麻姑 搔背眠。”
隔靴搔癢
【俗語佛源】
不透徹,不貼切,抓不住要點(diǎn),無濟(jì)于事,謂之「隔靴搔癢」。如宋·嚴(yán)羽《滄浪詩話·詩法》:「意貴透徹,不可隔靴搔癢;語貴灑脫,不可拖泥帶水?!勾苏Z本于《五燈會(huì)元》卷八:「問:圓明湛寂非師意,學(xué)人因底卻無明?(契穩(wěn))師曰:辨得也未?曰:恁么則識(shí)性無根去也。師曰:隔靴搔癢?!梗ɡ蠲鳈?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