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搔到癢處(搔到癢處)  拼音:sāo dào yǎng chù
比喻正合心意,極為痛快。如:「這幾句話正搔到癢處,只見老爺爺一直點頭,頗為贊賞?!?/div>
《國語辭典》:搔耳抓腮  拼音:sāo ěr zhuā sāi
形容焦急煩躁的模樣?!段拿餍∈贰返谒幕兀骸竷蓚€洋人也是急得搔耳抓腮,走頭無路?!?/div>
《國語辭典》:搔首抓耳  拼音:sāo shǒu zhuā ěr
形容人想不出辦法,焦急煩躁的模樣?!豆賵霈F(xiàn)形記》第四一回:「王柏臣那面也曉得了,急得搔首抓耳,坐立不安?!挂沧鳌干︻^摸耳」。
《國語辭典》:搔著癢處(搔著癢處)  拼音:sāo zháo yǎng chù
比喻正合心意,痛快之至。《喻世明言。卷五。窮馬周遭際賣?媼》:「分明是饑時飯,渴時漿,正搔著癢處?!?/div>
《國語辭典》:虎頭上搔癢(虎頭上搔癢)  拼音:hǔ tóu shàng sāo yǎng
在老虎頭上搔癢。比喻冒犯有權(quán)有勢的人物。《英烈傳》第五一回:「你這賊,可不認(rèn)得耿將軍,竟來虎頭上搔癢?!?/div>
《國語辭典》:搔首不知癢處(搔首不知癢處)  拼音:sāo shǒu bù zhī yǎng chù
形容人惶急無主,手足無措的模樣。《貫華堂古本水滸傳》第三八回:「宋江聽罷,搔首不知癢處,只叫得苦?!挂沧鳌笓鲜撞恢W處」。
《國語辭典》:心癢難搔(心癢難搔)  拼音:xīn yǎng nán sāo
形容心中情緒浮動不定,無法克制?!段拿餍∈贰返谌幕兀骸赣指胶椭ЬS敏生幾句,把一個書賈王毓生抬到天上去了。不由得心癢難搔,匱臺里取出十兩銀票,請他們到北渚樓吃飯?!挂沧鳌感陌W難撓」。
《國語辭典》:搔背爬  拼音:sāo bèi pá
搔背的器具。以骨角、竹木削作人手指爪形,有長柄,可搔手無法搔到之處。也稱為「不求人」、「如意」。
《國語辭典》:隔靴搔癢(隔靴搔癢)  拼音:gé xuē sāo yǎng
隔著馬靴搔癢處。比喻不切實際。宋。嚴(yán)羽《滄浪詩話。詩法》:「意貴透徹,不可隔靴搔癢。」也作「隔靴抓癢」。
《漢語大詞典》:隔搔
見“ 隔靴搔癢 ”。
《國語辭典》:隔靴搔癢(隔靴搔癢)  拼音:gé xuē sāo yǎng
隔著馬靴搔癢處。比喻不切實際。宋。嚴(yán)羽《滄浪詩話。詩法》:「意貴透徹,不可隔靴搔癢。」也作「隔靴抓癢」。
《漢語大詞典》:扒耳搔腮
形容焦急而又無可奈何。 魯迅 《華蓋集續(xù)編·不是信》:“還有一個小目的,是在對于以我去年的免官為‘痛快’者,給他一個不舒服,使他恨得扒耳搔腮,忍不住露出本相?!?/div>
《國語辭典》:爬耳搔腮  拼音:pá ěr sāo sāi
形容人在喜悅、生氣、焦急或苦悶時的神情。如:「瞧他那副爬耳搔腮的焦急樣,不禁令人發(fā)噱。」也作「抓耳撓腮」、「抓耳搔腮」。
分類:急切無奈
《漢語大詞典》:搔著癢處(搔著癢處)
比喻正合心意,痛快之至。語本 唐 杜牧 《讀韓杜集》:“ 杜 詩 韓 集愁來讀,似倩 麻姑 癢處抓?!?魯迅 《朝花夕拾·〈狗·貓·鼠〉》:“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筆墨的,寫了下來,印了出去,對于有些人似乎總是搔著癢處的時候少,碰著痛處的時候多?!?/div>
《漢語大詞典》:搔憂(搔憂)
憂慮,憂傷。 清 繆艮 《珠江名花小傳·婕卿》:“但冀隨時珍惜,勿過搔憂?!?/div>
分類:憂慮憂傷
《國語辭典》:搔頭摸耳(搔頭摸耳)  拼音:sāo tóu mō ěr
形容人想不出辦法時,焦慮著急的模樣?!段拿餍∈贰返谖宥兀骸刚谏︻^摸耳,肚里尋思的時候?!埂逗诩┗辍返谝蝗兀骸竷蓚€人搔頭摸耳。沒有法想?!挂沧鳌干κ鬃ザ?。